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堂宗旨

中国名山那么多,为何古代的隐士独爱上终南山,答案在这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中国名山那么多,为何古代的隐士独爱上终南山,答案在这

俗话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中国古代出现过很多隐士,例如秦末汉初的著名隐士“商山四皓”,由于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等一系列残暴的政策,他们不愿意为官,便长期隐居在商山(今陕西丹凤县境内),后来曾出世。然而众多的隐士却独爱终南山,这是为何,莫非真有终南捷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隐士归隐山林的原因,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①避世求道②专心治学③寻医问药④急流勇退⑤终南捷径。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看一下就知道古代隐士为何独爱终南山了。

现代版终南山隐士

避世求道

避世是指逃避或脱离现实生活,避免与外界接触。终南山素有“天下修道,终南为冠”之称。这里山谷河流分布密集,间有温泉分布,森林茂密,植被丰富,具有“雄、奇、秀、幽”的特点,加之远离都市,是避世求道理想之地。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圣地,有“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玉楼台”,“一片白云遮不住,满山红叶尽为僧”的称誉,几乎是“无地不寺,无寺不奇”。道教有老子尹喜等人在此避世求道。著成《关尹子》九篇(亦称《文始真经》),被后世奉为经典。

当然,在这些避世求道的隐士们之中,大多数终生避世不出,终老山林。但是,部分却是避乱世,避一时境遇之需。文章开头所说的秦末汉初的著名隐士“商山四皓”,以及北周武帝进行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时,静蔼法师心知佛教大法必然要废灭,便带着 30 多个门徒躲避进终南山,在山中建造“七十二茅蓬”此后以茅蓬作为隐居者居住的一种特殊形式,便成为终南山的一个传统,至今未见间断。

终南山隐士

专心治学

专心治学,是古代文人雅士的毕生追求。终南山幽远静谧、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为古代隐士提供了良好的读书、治学条件。王维曾与好友裴迪在其辋川别业互相唱和,为辋川二十景各作五言绝句一首,共计 40 首,王维亲自结集作序,这便是流传千古的《辋川集》。除此之外,王维在辋川留下的最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当属《辋川图》。据说此图“长二三丈”,“江乡风物,靡不毕备,精妙罕见”

寻医问药

终南山主峰太白山,一称太乙山或太一山,自古以来,就以高、寒、险、奇、秀、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和亚洲的天然博物馆。

民谣唱道:“太白山上无闲草,满山遍野都是宝”等。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一些隐者,选择长期隐居在终南山,终年采集药物,寻访当地名医或者药农,丰富自己的医学实践,药王孙思邈就是一例。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载:“周宣帝时,思邈以朝廷多故,隐于太白山中。”《本草纲目·序例》载:“孙思邈隐于太白山,隋唐征拜皆不就,年百余岁卒。”

急流勇退

以终南山作为自己的退身之地,认清形势,急流勇退,以隐求保,当以汉代张良为代表。

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定都关中后,张良的身体越来越差,所以刘邦没有让张良担任具体官职,仍然让他充任顾问和参谋。张良虽仍为刘邦出计献策,但他也知道刘邦生性疑忌心较强,要想与这样的君王共享安乐和荣华富贵是很难的。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张良谢绝了刘邦的三万户封赏,请求做一个小小的留侯。并且在家养颐身体,修仙学道。他曾对身边的人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终南捷径

《新唐书》记载了唐朝时,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有个读书人叫卢藏用,“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晚乃徇权利,务为骄纵,素节尽矣。司马承祯尝召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卢藏用一心想做官,假为隐士,住京城附近的终南山以求被朝廷召用,司马承祯对当官不感兴趣,嘲笑他借终南山走捷径。后来,卢藏用被朝廷召用,但毫无政绩。实际上,在卢藏用之前,隋朝的隐士杜淹就曾用过这一招法。开皇中,杜淹与其友韦福嗣谋曰:“上好用嘉遁,苏威以幽人见征,擢居美职。”于是二人入太白山,为不仕者。隋文帝听说后“恶之,谪戍江表”。杜淹聪明过人,发现由隐士入仕是一条便捷之径,便想效仿,不料隋文帝眼中不揉沙子,识破了杜淹的真实用意。因此,他官没当成,反而成了囚徒,实在是自取其辱。

“终南捷径”就是从卢藏用的故事演变而来的,后来人们就用“终南捷径”一词来形容谋官职、求门路的最近便的方法,也比喻达到目的便捷途径。“终南捷径”虽有贬义,但终南山却是无辜的。因为终南山是没有选择让谁来不让谁来的权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28/29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