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人之一呼一吸,日行四十万里,化可谓速矣,惟圣人不存不变。
关尹子说:有方术的人凭借行气的方法,一日之内可以行走四十万里,这种变化可以说是神速啊,而只有圣人能够做到忘我而不发生变化。
曰:青鸾子千岁而千岁化,桃子五仕而心五化。圣人宾事去物,岂不欲建立于世哉。有形数者,惧化之不可知也。
关尹子说:青鸾子活了一千年,他在这一千年中不断的变化;桃子五次出仕,他的心态就发生了五次变化。而圣人排除俗事、忘却万物,他们并不愿意在世俗社会中建功立业。有形体、有数量的包括人在内的事物,总是担心自己不知道将来会变化为什么事物。
圣人知一而不化曰:万物变迁,虽互隐见,炁一而已,惟圣人知一而不化。
关尹子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虽然它们有时隐匿不见、有时显现出来,这些现象都是元气的作用而已。只有圣人明白万物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因而圣人的身心不会发生变化。
曰:爪之生,发之长,荣卫之行,无顷刻止。众人皆见之于著,不能见之于微;贤人见之于微,而不能任化;圣人任化,所以无化。
关尹子说:指甲的长出来,毛发的生长,都是血气的运行使然,而且血气没有一刻是停止不动的。普通人都能够看到显露在外的现象,而看不到隐秘的微妙大道;贤能的人能够看到隐秘的微妙大道,却不能顺应着大道的变化;圣人能够顺应着大道的变化,因此圣人的平和心境从来都不会有改变。
圣人动止有戒曰:室中有常见闻矣,既而之门、之邻、之里、之党,既而之郊、之山、之川,见闻各异,好恶随之,和竞从之,得失成之,是以圣人动止有戒。
关尹子说:坐在自己家里会有一些习以为常的见闻,然后到了门口、到了邻居、到了街坊、到了城市,然后又到了郊外、到了山上、道了河边,于是就会遇到一些不同的景象与声音,那么喜好与厌恶的情绪就跟着产生了,接着应和与竞争行为就跟着出现了,再接着就会出现有得有失的情况,因此圣人对自己的所有行为都会有所警惕。
无人无我,无死无生曰:譬如大海,变化亿万蛟鱼,水一而已。我之与物,蓊然蔚然,在大化中,性一而已。知夫性一者,无人无我,无死无生。
关尹子说:比如大海之中,能够化生出数以亿万计的蛟龙与鱼虾,然而他们赖以生存的水都是一样的。我们人类与自然万物,种类那么的繁多,虽然大家都处于巨大的变化之中,但是大家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明白大家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能够做到不分彼此,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
圣人居常虑变曰:天下之理,是或化为非,非或化为是;恩或化为讎,讎或化为恩。是以圣人居常虑变。
关尹子说:天下的道理是:正确的事情也许会变为错误的事情,错误的事情也许会变为正确的事情;恩情也许会变为仇恨,仇恨也许会变为恩情。因此圣人即使处于正常的情况下,也要考虑到突发的变故。
曰:人之少也,当佩乎父兄之教;人之壮也,当达乎朋友之箴;人之老也,当警乎少壮之说。万化虽移,不能厄我。
关尹子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应当听从父辈、兄长的教诲;到了壮年的时候,应当听取朋友的劝诫;到了老年的时候,应当听听少壮人的话以提醒自己。那么千万种的变化即使不断发生,自己也不会陷入困境之中。
轻者易化,重者难化曰:天下之理:轻者易化,重者难化。譬如风云须臾变灭,金玉之性历久不渝。人之轻明者,能与造化俱化而不留,殆有未尝化者存。
关尹子说:天下的道理是:轻巧的事物容易产生变化,而厚重的事物难以产生变化。比如轻巧的风云,顷刻之间就会变化无常、无影无踪了;黄金与玉石的特性,过了很久都不会发生改变。那些睿智而聪明的人,能够顺应着大道一起变化而从不固执己见,大概是有一些永远不变的原则存在于他们心中。
无昔无今。曰:二幼相好,及其壮也,相遇则不相识;二壮相好,及其老也,相遇则不相识。如雀鸽鹰鳩之化,无昔无今。
关尹子说:两个人小的时候非常友好,等到了壮年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也会互不认识;两个人在壮年的时候非常友好,到了老年,即使在路上相遇也可能互不认识了。这就好比麻雀、鸽子、老鹰、斑鸠那样变化无常,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结语《釜篇》主要阐述万物变化的道理。本文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首先,万物在大道的支配下千变万化,一刻也不曾停止。
其次,人掌握了大道的一部分特性,就可以控制一些事物的变化。
第三,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其本质都是元气,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本质都是一样的;圣人知道万物本质一致,所以圣人能做到无我无物、保持不变的平和心境,看淡世间一切事物与一切事物的变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28/28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