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第六届中国道医高级研修班火热报名中 |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第六届中国道医高级研修班火热报名中 |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中国道医高级研修班——国内精英终生道学研修平台。

道者,法自然、自然法则也;医者,治理也。道医,遵道而治身;法自然而治理身心之术也。先贤洞悉“天人合一”之理,体悟“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玄机,以自然法则修身摄心,调摄性命,治人事天。自道家问世以来,道与医水乳交融,其学各有所得,其著层出不穷。虽历经千年兴替,至今仍法脉不绝,堪称中国传统医学之主干。

201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首设国学院,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展现中医药文化魅力,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同年9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国学院特邀北京道教协会副会长、道医专家王成亚道长与张其成院长共同创建首届中国道医高级研修班。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大道家园首次被国家高等院校纳入教育体系,使传承几千年的道医体系登堂入室。

“道医”一词古典少出,但在诸多典籍中皆有阐述。作为道家最高经典,《道德经》五千言主要内容阐述的是人怎样法道而治身。在传统医学开山之作《黄帝内经》中,主要在谈人遵循自然法则才能健康长寿。道学家认为,是非生于私心妄情,主张以道的宏观视野消弭蝇营狗苟的利害纠葛,减少纷争,以内修达到外治,并形成了致虚守静、缘督中道的修养纲领。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些寓言化的表述,堪称道医的纲领——遵道治身,则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背道而行,则疾病丛生、半百而衰。

疾病的渊源正在于此——生活病了,身体才会得病。

先人早就意识到人体本身具有很强的修复功能,坚信人身自有大药在,只要将养得当、生活有道,顺天而为,就可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生命自觉,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祛病延年,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理想境界。

道医班采用闻道与证道结合的方式教学,即理论与实践结合、道理与实验并行的教学模式,通过二至三年的学习和体悟,都能祛除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病而康、康而健、健而美、美而智”的理想状态,最终实现“生得有意义、活得有价值、死得有尊严”的目的。

主要内容

道:道理—精神—明理—灵—神

术:命理—心理—知命—心—气

医:生理—肉体—治理—身—精

修:真理—智慧—得道—真—仙

学习目的 度己度人

学习目标 道医传承 生活有道 健康长寿

课程体系

1.宗旨 尊道贵德 天人合一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2.法则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3.证道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4.课程

道,道理篇,以明理。春生,宜疏肝。

主修课程:《道德经》《南华经》《周易智慧》《黄帝内经》

辅修课程:《易经》《道学通论》《国学概论》《道教史》《清静经》《摄生消息论》

术,命理篇,以知命。夏长,宜养心。

主修课程:《相学识人智慧》《手诊》《风水环境》《八字命理》

辅修课程:《六壬》《六爻》《梅花易数》

医,生理篇,以治理。秋收,宜润肺。

主修课程:《道医基础》《中医基础》《中医诊断》《针灸推拿学》

辅修课程:《中药学》《方剂学》《千金方》《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艾灸养生》

修,真理篇,以得道。冬藏,宜固肾。

主修课程:《内丹基础》《内丹实修》

辅修课程:《周易参同契》《养性延命录》《乐育堂语录》《六字诀》《无极功》《阴阳功》《五行功》

选修课程(一):春、秋丹道净化实修

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合自然生长收藏之道,排毒养肝,通肺降燥,滋养脾胃,助身心健康。

选修课程(二):冬至闭关实修

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阴气极盛而衰,阳气始生,谓一元来复。

5.一日功课

庄子》日:道,在瓦甓,在屎溺,无所不在。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有道,健康长寿。

6.修学宗旨

节,节气;气,中气。十二节气为月之始,十二中气为月之终,谓二十四节气。十二消息卦以“气”的阴阳消长之变化,说明时令、气候、物候之规律,周而复始。

秉承古人先贤智慧,中国道医高级研修班经过四年发展,夯实以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首次引入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体系,指导修学课程实施。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即夏至,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相当,定为“春分”和“秋分”,这就是商朝形成的四个节气,到周朝发展到了八个,至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臻于完美,止于至善。

7.证道之路,同修伴侣。

顾问导师

中国道医高级研修班顾问及导师团队由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高等学府,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道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儒释道医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中国道教协会及宗教界,国学、国医、国术等方面顶级大师与名家组成,系统传授大道家园理论与修炼智慧,传承与弘扬大道家园。(持续更新)

顾问专家

楼宇烈:北京大学教授、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

李光富: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

李济仁:首届国医大师、新安医学研究领域奠基人之一

许抗生:知名道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

牟钟鉴:知名宗教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胡孚琛:知名内丹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

资明华:知名道医、百岁高道

课程主任

王成亚,号大夫道人。少尚中医(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长入道门(就读于上海道教学院,中国道教学院)。三十余年遊世于医道、道医之间。

社会职务: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儒释道医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客座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 特聘专家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 会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道家养生专业委员会 主任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中国道医高级研修班 课程主任

北京市道教协会 副会长

山东庆云宫 住持

生活道公益基金 创始人

领修导师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知名易学家

钱超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医训诂学家和文献学专家

蒋力生: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孟至岭: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

章伟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

李良松: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

贺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

赵百孝: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书记、博士生导师

郭霞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王天芳: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李志刚: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副书记、博士生导师

葛荣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盖建民:四川大学道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

朱文革:终南书院院长

研修条件

致力于提高生命质量的养生、修炼人士

致力于道医文化传承的爱好者、研究者

有志于提高理论及技术水平的健康、养生从业人员

有志于全面托管健康及顾问的精英人士

录取条件

符合推荐制标准,审核考试录取。

研修收益

道医传承,度己度人。生活有道,健康长寿。

养生:健康长寿

调节脏腑平衡,延缓机体衰老。

解惑:快乐幸福

高道指点迷津,解除心灵困惑。

悟道:逍遥自在

参透天地玄机,回归自然法则。

研修安排

人数:30 人

研修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道教名山及教学基地

学制(三年):

1.必修课,每年4次,每次4天。

2.选修课,每年3次,每次7天。

3.辅修课,根据个人爱好自行研究学习。

4.实习,根据个人爱好或特长选择。

证书:

授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结业证书。

升华之路

为道日损,习道修身,实修证道。依据爱好或特长,跟随导师继续研究、精进修炼。

深造之路

学习硕士课程,获取硕士学位。符合条件的授予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报名咨询

傅玲 13701143239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道医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一九年八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27/20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