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健康的人的情绪总是在不断地流动。我们不可能永远快乐,但如果长期压抑,我们会在内心积累很多痛苦的感受。
抑郁症是一种通过科普不断普及的精神疾病,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出身家庭与这种精神疾病的关系。
1.被忽视的孩子
不懂得表达,缺乏表达,认为自己的表达缺乏价值,这是很多抑郁症患者心中经常出现的感受。我说出来的时候感觉好多了,这也印证了米勒的观点,那就是用表达的痛苦代替压抑的痛苦,很容易打破抑郁的循环。对于早期家庭关系中被忽视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感受没有被他人注意和认可,渐渐地他们会在表达上感到无能为力。
2.被否定的孩子
抑郁症患者很少攻击别人,因为他们通常处于负面的自我评价中。他们会觉得被别人惹恼,但同时也会认为是自己的错。自我价值感缺失,追溯到家庭出身,大概是长期否定的表现。你不够好。你不应该存在。你给别人带来了麻烦。当你长期处于这种评价中,你的内心就会形成一个消极的超我。
3.长期处于抑郁环境下的儿童
父母的抑郁症状会增加孩子患精神疾病的几率。孩子的认知行为模式部分是通过观察和研究父母形成的。无意识模仿学习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抑郁会削弱人与外界的联系感,抑郁的父母往往会忽视孩子的感受。
4.被抱怨的孩子
在一个不断抱怨的家庭里,孩子很可能成为父母抱怨的对象。对于习惯性抱怨的人来说,他们通常会有更高水平的焦虑,这伴随着不适当的自我意识。他们很少给自己找理由,相反,他们会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周围的人和环境。父母表达不当也会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不恰当的自我认知。
尤其是在注重权力关系的家庭制度中,父母通常会进一步阻碍孩子的言论自由,向他们发泄不满。一旦他们想解释或寻求表达,就会立即被他们压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27/19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