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祝由,可能是最早的心理疗法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祝由,可能是最早的心理疗法

很多人会把“祝由”读错,但如果发音正确,就会立即知道它的本意。

咱们来看看这两个字的甲骨文:

“祝”字,象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诅咒。因此,祝由中“祝”的读音通“咒”。

“由”字,象树木生新枝,含有萌生之意。

知道了这二字的本源,大家就知道,其实祝由,就是通过祷告、诅咒等方式,祛除病因病源。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记录——“贞告疾于且乙”,贞指贞人,巫祝者。且乙,是商王中丁的儿子。这个就是巫祝者给且乙祈祷袪除疾病的记录,也是祝由术出现在文字中,比较早的记录。

而上古的巫咸,能够凭借鸿术(即高超的方术)担任尧帝的医官,不仅能祝延人之福、愈人之病,还能祝树树枯、祝鸟鸟坠。历代一些方术书籍中,则将祝由术述为法术中功能强大的法术:“……以气禁人,人不能起。禁虎,虎伏地,低头闭目,便可执缚。……以盆盛水,吹气作禁,鱼龙立见……”。

在汉代《说苑》中有记载一名上古的巫医:苗父。他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诵了十句话之后,那些被搀扶着来医病的人,都痊愈了。被后世视为祝由科的鼻祖。对于我们而言,感觉这就是吹牛啊,怎么可能?

一些坑蒙拐骗的神棍借祝由之名,画符敛财,令世人以为祝由之术迷信之致。

其实,根据对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涉及的祝由术进行了研究后,发现祝由术是一门带有心理疗法的医疗方式,它在治疗情志疾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唐代,太医署的设置比较完备,职责明确,主要由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并列为唐代太医署的医学四科。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所以会生病。然而,黄帝也问歧伯,有些人,没有内忧也没有外伤,怎么突然就生病了?

可见,几千年前的人们就察觉到,人类生病,还有尚未被认识的致病因素。由于当时的科技落后,于是就有了“鬼神致病说”,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疾病。祝由科所治疗的疾病,大部分病因是心理因素所导致。

因世人好术,故而投其所好,以雨字为君、鬼字为臣,尚字为将、食字为兵,口诵真言画字成符后,根据病症不同,以不同的药汤送服。

那个符纸,是特制的,一般用姜黄汁来染色,这个“姜黄”不是颜料,而是中药材——姜黄,姜科植物,能够行气破瘀、通经止痛。有些符纸在浸染的时候,还会加入名贵中药,例如虎骨、珍珠、麝香等,估计是给达官显贵们治疗心理疾病的时候,就会用上这类高档的符。

在符纸上,书写符咒的颜料,常用朱砂调汁,我们都知道,朱砂具有镇心安神、清热解毒的功效。热症用醋研墨,虚症用姜汁研墨,有些外伤,则是以烧酒磨墨,沾墨画符于纸上,后将其涂于伤口。

另外,还有用药汤口服,例如治眼睛肿痛,用黄连药汁送服,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扁鹊治病时,曾经用救卒符,让病人用盐汤送服。

看到这儿,大家就明白了,“符”是安心之物,这送服的药汤、画符的墨汁,是治病的关键。

祝由术作为偏重于心理治疗的医术,更注重仪式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当然,作为神秘感十足的术法,民间难免会有一些神通的传说,我们是无神论的唯物主义者,因此,那些书籍中所写的:能见世人的前世之形的摄神符、能见鬼神的通目符等,当作聊斋故事,满足一下好奇心就行了。

祝由术盛行于秦汉,到了唐代,更是成为了太医署医学四科之一。可惜到了清代,祝由术日渐式微,仅有萨玛教,尚保留一些类似的祝由之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27/18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