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百家论道
宋元时期:北宋道士王从之:从“琴王师”到太一宫宫主
繁體中文版 王从之(1036或1037—?),北宋道士,生平不详。惟苏颂后人所集家族史料《魏公谭训》之中,有关于王氏的明确记载。其实,王从之不仅与北宋名臣苏颂及其家人渊源颇深,且与北宋高道陈景元亦多有往来交集,并曾任北宋朝廷宫观中太一宫主,
道家
2023-09-20
心意拳丹田功
一、什么是心意内功?心意拳的内功就是丹田功,也就是“意守丹田”。意守丹田是心意拳的修炼内壮的主要方法。古人说:“心猿意马最难收”,意守丹田很难静下来,容易杂念丛生。而心意拳是动功,练起来,浑身一动无下动,若在动中求静,在动中运气于丹田,这样
道家
2023-09-20
宋元时期:华盖真人刘若拙
繁體中文版 刘若拙,号华盖真人,唐宋间人,自幼在罗浮山出家入道,拜师李哲玄的师兄青精真人为师。《太清宫志》记载:“五代时,后唐同光二年甲申(924),道人刘若拙自蜀来崂山太清宫,访李公守中子,相谈契合,遂留住焉。”曾于太清宫南麓建一庵,供老
道家
2023-09-20
道家养生话补肾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道教是世界上唯一将长寿作为教义,将实现长寿作为主要修行目的和修行内容的宗教。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逍遥游
道家
2023-09-20
隋唐时期:弘扬道教南岳天台派的闾丘方远
繁體中文版 闾丘方远(?~902)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字大方,舒州宿松(今属安徽)人,年十六,通经史,学《易》于庐山陈元晤,二十九岁,问大丹于香林左元泽,复诣仙都山隐真岩事刘处静,学修真出世之术。三十四岁受法箓于天台山玉霄宫叶藏质。据称得真
道家
2023-09-20
道家养生功漫谈:简单易学的5种道家养生术
道家养生功是从收心求静入手,以达到滋养精气、固本强身、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养生良法。道家认为,维护人的生命的基本元素是精气,精气充足则身体强壮,精气不足则身体衰弱,精气枯竭则人归死亡。一般说来,人在青年时期精气旺盛,收支平衡,故无疲困之忧;
道家
2023-09-20
隋唐时期:唐代道教诗人吴筠生平考述
繁體中文版 唐代道教诗人吴筠生平考述【英文标题】 A Study of the Life of Wu Jun, a Taoist Poet in the Tang Dynasty 【作 者】【作者简介】韦春喜/张影,烟台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
道家
2023-09-20
道家中脉养生术
道家中脉养生术,源于《黄帝内经》的养生哲学思想,起于道家内丹养生流派,集儒、释、道、医各家养生之精华,以追求生命的根本健康为出发点,是回春术、长寿术,是传统中医养生的组成部分,是中华养生文化的宝贵遗产。世界著名生物遗传学家牛满江博士,因工作
道家
2023-09-20
隋唐时期:玄静先生——李含光
繁體中文版 道教茅山上清派自晋南岳夫人魏华存降传扬羲以来,己数百年之久 ,到唐代,其传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多次被皇帝召见,远离茅山,致使经法传授断 缺,散落无遗。李含光乞请离京,返归茅山祖居,搜集经法,重振道业,使上清派圣地又光 耀于
道家
2023-09-20
道家养生之行气法门
行气,呼吸也,是吐纳、闭气、存气、胎息的称谓,亦属道家练功行气的术语,总称调息。行气法通过有序的吐故纳新而排除胸中、体内各大经络脏器内部的污浊,同时,吸进新鲜气机以达到促进新陈代谢之目的。因为人体的活力之流在于气,尤其是体内之真气。气聚则生
道家
2023-09-20
峨眉道家秘传养生六字诀
《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曰:“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咽,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
道家
2023-09-20
隋唐时期:茅山法主,王远知
繁體中文版 在中国道教史上,道教能久传不衰的,多系道士与上层社会有联系,尤其是与朝廷,上至皇帝下至朝臣的关系密切。王远知受重于隋炀帝,又受重于唐高祖和唐太宗,使偏传江南的茅山宗,盛传中原,经久不衰落,王远知开其先,潘师正、司马承祯踵其后,尊
道家
2023-09-20
刘渊然祖师
刘渊然祖师,明代著名高道,曾“领天下道教事”,敕封“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演教庄静普济长春真人”,在道教尊为“玄功广法天尊”,“扶宗阐化天尊”,“宗师保举天尊”等。他因身兼全真、清微、净明诸派之传,开宗长春派,在后世影响深远。据《明史·方伎列
道家
2023-09-20
怎样修炼道家丹道养生功
一、怎样修炼道家丹道养生功一、练功的姿势:坐、立、行、卧无论用何势皆可修炼,修炼前均要宽衣松带,最好用松紧带裤。如《摄生三要》中说,“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直”,“种种施为;须端祥闲泰,使此身常在太和元气中”。体弱多病、尤大病元气
道家
2023-09-20
隋唐时期:药王爷孙思邈
繁體中文版 在中国道教史上,独以医学著称于世的道士,唯有孙思邈,并被后世尊奉为“药王”。道教宫观里有“药王殿”,而遍及民间的有“药王miao”。孙思邈首先是位医学家,因医理通达、医技高明,而被朝廷敕为命官;其次是具神秘色彩的“真人”,他德医
道家
2023-09-20
对道家养生功的研究:道家养生功的功能和理论基础
摘要:道家养生功是人类按照宇宙运行规律和自然法则来保护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通过遵从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探索人体生命的活动规律,综合起来并运用这些规律而形成的一些自我保健,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一、研究目的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化
道家
2023-09-20
隋唐时期:宗玄先生——吴筠
繁體中文版 中国道教发展到唐代,外丹学说己达到顶峰,社会上不少文人写诗 著文,颂赞外丹,可是外丹的副作用己露端倪,自太宗以后,服丹而死的不断出现。司马承 祯、吴筠面对外丹现实,大力倡导仙道内丹学说,批驳外丹之弊,开道教炼养长生内丹派的 先河
道家
2023-09-20
道家养生方法
中国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乃是向往长生不老。基于这一思想形成了道家对养生学的研究和养生术的追求。道家养生,提倡“性命双修’。性,乃天赋之性。包含着人的精神、心理、气质、品性、意志、情趣,以及人性的本能诸方面。命,乃客观之命,表现在人的生、死、
道家
2023-09-20
道家道教chaodu把亡魂送到了青城山还是送到了南昌?
道教斋醮科仪,有阳阴之别,清幽之分。其中,阳事主要有祈福谢恩、却病延寿、祝国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阴事主要有开方破狱、摄召度桥、沐浴朝真、炼度施食等。道教宫观在祖师诞辰、重要节日及朔望日举行的法会均属于斋醮科仪。阴事道场,被
道家
2023-09-20
隋唐时期:贞一先生——司马承祯
繁體中文版 唐代道教的修仙方法,有内外丹二种,多数主外丹,有的内外兼修 ,司马承祯所承袭的上清派,是存想、符箓和金丹并重,但司马承祯却重视,服气、养神的 内丹说,其大成主要为“坐忘论”一书,“坐忘”为合道重要契机, 显示了唐代道教修炼的转变
道家
2023-09-20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百家论道热门文章
1
道家丹鼎派诸家精华与代表人物
2
气沉丹田、丹田呼吸和腹式呼吸的相关性、区别
3
易经杂说第07部分,杂说其他卦(05)在线学习
4
道德经简读第二十一章
5
悟真篇08章,中卷.七言绝句.13-16在线注解
6
庄子第33章,天下(南华经)原文
7
道家养生气功简介与作用
8
道家养生方法
9
周易参同契13章,三圣前识注解
10
养生功法:简易养生采气桩功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