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之安安。文王之(音)邑邑,坐久忘所知,忽觉月在地。
孔子之申申,庄周之止止。泠泠天风来,蓦然到肝肺。
俯视一泓水,澄湛无物蔽。中有纤鳞游,默然自相契。
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静坐少思寡欲,冥心养气存神。
此是修身要诀,学者可以书绅。
坐不必跌跏,当如常坐。夫坐虽与常人同,而能持孔门心法则与常人异矣。所谓孔门心法者,只要存心在真去处是也。
盖耳目之窍,吾身之门也。方寸之地,吾身之堂也。立命之窍,吾身之室也。故众人心处于方寸之地,犹人之处于堂也,则声色得以从门而摇其中。至人心藏于立命之窍,犹人之处于室也,则声色无所从入而窥其际,故善事心者,潜室以颐晦而耳目为虚矣。御堂以听政,而耳目为用矣。若坐时不持孔门心法,便是坐驰,便是放心。
坛经曰:心念不起名为坐,zixing不动名为禅坐,禅妙义端不外此。
《性命圭旨》全称《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一称《性命圭旨全书》.相传为元代姓尹,也称‘尹蓬头’所著。全书共分元、亨、利、贞四集,均以图配文,说明内炼的理论和具体功法,内容极为丰富。《性命圭旨》元集主要是阐述性命双修的原理,亨、利、贞三集主要讲修炼的实践,具体三集中又各有侧重,其中隐藏着当初师徒口诀传授的部分,内容集中在各自口诀篇中。
《性命圭旨》,古代书籍,作者不详。全书以图文并茂,阐述内炼理论与功法,博采众家之说,书中首标三圣图,叙述吸取儒佛之说,有明显的三教合一思想,最终归结于道教。相传出于尹真人高弟之手。前有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新安震初子余永宁书《刻《性命圭旨》缘起》,其曰:“里有吴思鸣氏,得《性命圭旨》于新安唐太史家,盖尹真人高第弟子所述也。”如元集收录宋儒周敦颐《太极图》,又录佛教《观音密咒图》,最终落脚於道教《飞升图》。为研究元、明道教内炼理论与方法的参考资料。收入《道藏精华录》第七集。
气功专著名传明·尹真人述,其弟子所录。全书分元、亨、利、贞四集。全书汇融道、佛、儒各家之说,以图配文,阐述道家内炼理论及具体功法,而其要归于道教。书中论述内丹颇为详细,强调性命双修。本书内容丰富,阐述详切,绘图精工,为后学所称道,较有影响。收入《道藏精华录》第9册。
内丹/修炼,对现代人来说不可能涌向深山老林,隐居于青青竹林,终日伴潺潺流水,古代修道的理论与实践完全可以融入生活之中。如果一个人在一天的二十四小时中抽出半个到一个小时,暂时告别喧哗,身心回归到自然状态,进入上乘修道典籍所描绘的境界之中,可以使疾病消减、体力恢复、心灵净化、精神沐浴、智慧开发。所有这一切,都将取决于艰苦卓绝、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信心。我在内丹修炼的过程中,认真学习明代经典《性命圭旨》,以经典为师,受益匪浅。现将学习认识分述如下:
一、 内容精湛,完整严密
《性命圭旨》为丹士在修炼中所必得的秘笈,此书以性命双修为圭旨,不著撰人,相传为明代尹志平真人高弟之笔。全书分为元、亨、利、贞四集,元集为总论,亨、利、贞三集为内丹修炼口诀,次第解说,每三节为一集,共九节,其说每节佛道互参,功法次第,叙述明了,以图配说,其图精美,经穴准确,是内丹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 实修程序,几大特点
《性命圭旨》能够引起明清道林的普遍关注,在于本书所具有的几大特点:首先,此书具有总结性,修道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到明代,成果可观,著作如山,门派林立,传人,宗匠,大师,学者,不断涌现,对内丹学进行总结的时机成熟。《性命圭旨》的作者在书中对修道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均不回避,引经据典,一一论述,融儒、释、道三教内修旨要于一炉,集性命双修玄理于一帙,总结前贤成就的同时,激励了后学的探索精神。第二,此书具有完整、严密的系统性。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古人著书立说时隐晦其言,曲折其文,学者疲于考究,不得旨归,望洋兴叹者有之,误入邪说者有之,横加指责者有之。《性命圭旨》不顾戒规禁律,将千古内修之秘倾泻笔端,系统地传出实修程序中的九节口诀:1、涵养本源,救护命宝。2、安神祖窍,翕聚先天。3、蛰藏气穴,众妙归根。4、天人合发,采药归壶。5、乾坤交媾,去矿留金。6、灵丹入鼎,长养圣胎。7、婴儿现形,出离苦海。8、移神内院,端拱冥心。9、本体虚空,超出三界。第三,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附图四十六幅,皆有文字说明,对理解秘笈奥义帮助很大。修道文献往往千指万喻,并不点破,以免非人得之,欺世盗名,害人祸己。这样一来给学人带来极大不便,经常因不得正解,无从下手而兴趣索然,忍痛割爱。图示在手,如虎添翼。一旦学者得意忘象,功夫精勤,攀登内修巅峰,并非没有可能。此外,为便于学者参究,《性命圭旨》广集三教内修名言,皆是前贤古哲毕生体道的结晶,千锤百炼而成,使人读后爽然,澄然,回味无穷,常常会起到开掘胜境,点开心易的奇妙的作用。
三、药物、鼎炉、火候
内丹修炼中的药物、鼎炉、火候是关键环节,历来秘而不传。《性命圭旨》打破成规,系统分析,揭露理论的实质,其要害最终落在“修心”一着。
第一, 药物:精气神三宝。所谓“药物”,外丹指用以炼丹的五金八石等物质,内丹借用外丹术语,把人体中的精气神称为“三宝”,即内丹炼养的“药物”,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最基本元素。“精”指的是人体生命组织的精华,有先天后天两个层面。先天精与生俱来,是在无为状态下自然本能产生的,称作元精;后天精指以精液为宝的多种内分泌物质和激素;“气”也有先天后天的区别,先天气是人体原发性的气,是内丹之丹母,称为“元气”、“祖气”、“道气”,通常写作“炁”;后天气指呼吸之气,内丹炼养讲求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配合,以后天气转化为先天之气,从而产生还丹;“神”也分先天和后天,先天的神称为“元神”,是人的本来意识,是人体真正的“自我”,称之为“主人公”;后天神即“识神”,对元神有干扰作用,识神凝炼而成元神,培育元神可以减少识神的干扰。《性命圭旨》中的“内外二药图”首句就点明“上药三品,神与精气”。此即是指先天元精、元气、元神。因精气神有先天、后天之分,因此药物也有内药、外药之别。外药,指“交感之精”,“呼吸之气”、“思虑之神”,属于后天的精气神;内药则指“元精、元气、元神”,为先天的精气神。内丹炼养讲求先天与后天配合,即内药和外药混合,从而产生还丹。《性命圭旨·内外二药》说:“凡修炼者,先修外药,后修内药,若高上之士,夙植灵根,故不炼外药便炼内药。”按照内炼理论,一般以炼精化气为炼外药阶段,化气完成为炼内药阶段,由炼精化气到炼气化神中间有过渡阶段,此时内药、外药会合凝结,先由外运周天积成外药,再用神运下丹田促生内药,在下丹田会合凝结,成为大药,这是一般修炼的程序。《性命圭旨》将内药、外药合炼的过程称为“三家相见”。因先天为元精,后天为心;先天为元气,后天为身;先天为元神,后天为意,所谓“三家相见”即“身、心、意”的凝成。其中“意”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意”指潜意识,用意控制精、气、神的凝合修炼,能起中间媒介作用,对于那些真精未泄,可以不筑基,直修顿法的“上根人及上上根人”,可以不修外药而直修内药。即直接修炼元精、元气、元神。“三家相见”实质上是“意”为中介,凝炼后天的身、心、意,(即外药),在此基础上实现先天元精、元气、元神的统一(炼内药)。这里的“意”究竟指什么?这实际上也能触及到“修心”的问题。内丹修炼,一般是先外药再到内药的过程,也就是克制后天的“思虑之神”等,使得先天的元神凝,并指出克制后天的“思虑之神”贵在安静,思虑之神自然泰定,这实质上是如何修心的问题。“意”在精、气、神凝炼过程中的控制和中介作用,对一般人来说,因迷本心,在内炼之初,是以“修心”为重。
第二,鼎炉:玄关一窍。所谓“鼎炉”,原为炼外丹时用以生火和炼药的器具。内丹借用外丹术语以喻炼丹之处。内丹所说的鼎炉是“鼎之为器,匪金匪铁,炉火为具,匪玉匪石”,是人体中凝炼精、气、神的部位。鼎炉的具体部位各派所说不同,丹经上说上乘丹法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上品丹法以天地鼎炉;中品丹法以乾坤为鼎炉;下品丹法以心肾为鼎炉;清净派以乾首为鼎,坤腹为炉等。鼎炉为炼丹的本根之地,一般以体内丹田穴为安炉立鼎之处。大小周天的炼丹程序,又有小鼎炉和大鼎炉之分。大小之分是象征在修炼的不同阶段所锻炼的部位不同,或同一部位在不同的修炼阶段有不同鼎炉作用。内丹所说的鼎炉即修炼中意守的关窍,被认为是内丹之秘。一般修炼者大都不明真相,死守身体某一具体部位不放,最终因不明究竟而误入歧路。典型的有“玄关一窍”。玄关一窍是最秘最重要的玄妙机关,此玄关并非实体,也无定位,是“有为”所不能求得的。当“常应常静,虚极静笃”的时候,自然体会和验证这一玄妙机关,此窍一开,百窍齐开,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人身神气的根本。《性命圭旨》专列“中心说”一节,以玄关一窍对这个隐秘问题做了深入的揭露:“这个窍,元是廓然无际,神妙莫测的,元是浑然大中、不偏不倚的;元是粹然至善,纯一不杂的,至无至有,至有至无。”内丹意守的最主要关窍穴位是上、中、下三丹田,尽管内丹一般用人体内的某一特定的关窍,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亦在身内,亦不在身外,无性物可觅,无方所可指。“玄关一窍”是性命之根,是先天祖气存养之处。因此内丹有“玄关一窍”、“虚灵不昧一窍”、“玄窍”、“玄牝”、“玄牝之门”等说法。这一思想最早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玄”为深奥幽远,“牝”为母性。“玄关一窍”正是因其无定位,神秘莫测,所以称之为“玄”关,意指至玄至妙之机关,盖玄关无定位,若有定位,即非玄关。正是因为此窍难以用文字准确表达,不得不说,所以内丹典籍一般只称其为“玄”关。内丹家看得最透,将“中”解为“玄关一窍”,以一个“中”字为玄关,涵涉了内丹修炼的关键和玄妙之处,成为丹家入道的法门。“中”究竟是什么?无体有用的玄关一窍,拘泥于形体无所得,向外寻求也无所得,究竟怎样才能把握?《性命圭旨》一语道破:“观心之法,妙在灵关一窍。”此窍空空洞洞,至虚至明,是内丹修炼下手的“源头”,欲识此窍,必须“观照本心”,只有在身心静定之时,方寸湛然,虚极静笃,方能见得此玄关,靠的是心领神会,最后仍然落笔于“修心”,“中”也就是“心”,对玄关窍把握的关键是修心。
第三, 火候:神息之法。所谓“火候”,原指炼外丹时用火技巧、程度、温度变化等方法。在炼外丹过程中,由于经历时间较长,在不同阶段使用的温度也不同,外丹家效法日月交替、阴阳转换的自然规律掌握火候的进退。内丹借用这一理论,意指内丹修持的功力和次序等。如刘一明《悟真直指》中说:“火者,修持之功力;候者,修持之次序”。内丹火候,实质指意念和呼吸的运用程度。内丹修炼细微慎密,涉及时间、方位、质量变化、磁场转换等因素的影响,火候的掌握非常关键。内丹家效法天时的进退,用十二消息卦表示十二时火候,有进阳火、退阴符之分,用卦爻铢两计算呼吸次数,以子午卯酉四时来表示采药炼丹的时机,然而各派丹法在多以采药时机为火候不传之秘,所谓“万卷丹经,秘在火候”,“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药物可知,火候难行”,“药非火不产,药熟则火化矣;火非药不生,火到则药成矣”。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分别指内丹修炼在“未得丹”和“即得丹”的不同阶段,对意念呼吸运用的轻重缓急不同的程度。所谓文火,表示内炼过程不用意念而持续轻缓的呼吸,任其自然无为,为沐浴温养之火。所谓武火,表示加强意念及呼吸的内炼方法。《修真全指》中说:“文火者,即呼吸之气,微轻导引,沐浴温养也。”“武火者,即呼吸之气,急重吹逼,采取烹炼也。”《性命圭旨》强调,内炼的不同阶段,要注意调节火候,《性命圭旨·行火候法》中说:“未得丹时,须藉武火以凝之。既得丹时,须藉文火以养之。文火者,结实之火也。其养之之法,节其寒温消息是也。”对文、武火候的恰当运用,是内丹修炼的关键,火候太过或不及,都会有损于结丹。火候的运用中要坚持“中和”原则,就不会有火燥、火寒之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火候之诀不是简单的在后天呼吸上做功夫,而是调控意念,内丹认为,人心念头受外物干扰,纷繁复杂,往往散乱游离,不能自主。有时虽能暂定,但不久还会散乱,如果不加控制,则内丹修炼无法完成。所以内丹运用火候功夫来调节,火候之寒燥,全在意念上发端。火候运用的秘诀之一,就在调节意念。朱元育《悟真篇阐幽》中说:“火候之秘,只在其意,大约念不可起,念起则火燥;意不可散,意散则火冷。必须一念不起,一意不散,侍其动静,察其寒温,次修持行火之候也。”内丹火候,实质是意、神、气的运用。一丝杂念不起,神意不外散,含光默默,真息绵绵,这才是长养圣胎的真火候,要达到一丝杂念不起,一门心思不散,至虚守静,听其自然,秘诀“全在缓急得中”。为了对散乱的意念加以调控,内丹运用调息工夫,心息相依,拴住念头,由散而定,可见火候运用的秘诀之二在调息。《性命圭旨》指出:所谓的调息,决不是简单的调节呼吸,而是调“真息”。呼吸不声不滞,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神息相依,是息相也。好像在呼吸,但又没有呼吸。这就是“真息”,也即“真火候”。
《性命圭旨》内容深奥,上述只是粗浅认识,在内丹修炼的过程中我还在深入学习,继续实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611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性命圭旨33.安神祖窍图修炼详解
下一篇: 性命圭旨32.玉液炼形图修炼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