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性命圭旨24.九鼎炼心说修炼详解

网络 2023-09-22 21:43:14

《性命圭旨》24.九鼎炼心说


【第一转】背磨心地炼金丹,止念当为第一关。念断自然情识断,须知水静没波澜。

【第二转】祖窍开时入杳冥,坎离铅汞自氤氲。天然真火知时炼,炼出西乾月牛痕。

【第三转】外直中通世罕闻,权求枝叶不求根。由从此处徐徐进,一点灵光渐渐明。

【第四转】阳乌海底奋神威,正是金丹四转时。夺得先天真种子,河车搬运过曹溪。

【第五转】时后金晶飞上来,霞光灿烂总门开。三花聚顶烹龙虎,珠落黄庭结圣胎。

【第六转】金乌飞入广寒官,白虎张威待赤龙。赤龙奋力归金鼎,掌握神珠照眼红。

【第七转】十月胎灵已跃然,婴儿法乳要三年,蛰藏住息温温养,犹龙潭底抱珠眠。

【第八转】阳极阴消丹已成,神光赫赫耀金庭。脱离苦海分胎出,自在昆仑顶上行。

【第九转】无丹无火亦无金,(风水)飕却钳鎚没处寻.运我本来真面目,末生身处一轮明。

日也者,天之丹也,黑而荡之,则日不丹。心也者,人之丹也,物而霾之,则心不丹。故炼丹也者,炼去阴霾之物,以复其心之本体天命之性之自然也。天命之性,吾之真金也,人人之所必有者。气质之性,金之浊渣也。上智之所不无者,若以人伦日用之火而日炼之,则气质之性日除。气质之性日除,则天命之性自见矣。故五帝三王君也,而以君道而日炼其心;伊博周召相也,而以相道而日炼其心,孔曾思孟师也,而以师道而日炼其心。无时而不心在于道,无时而不以道而炼其心,此乃古大圣大贤为学之要法,百炼、炼心、炼性之明训也。


道家经典.CN

(百日筑基)的步骤方法以及原理

补漏者补还童身(先天体)以筑丹道之基,所以补漏法又称百日筑基小周天。《大成捷要》曰:“筑基之功,调药补精,炼精化气。收心以还虚,即收神固精养气之诀也。身内精气充实,骨髓坚强,方可入室下功,而求返还之道也”。

当人出生至十六岁(注:取月圆之象)天癸发生,先天体已漏,但因其身中精气仍较充足,这类漏体修丹者下手便可直接从炼精化气的筑基功法开始。

因在丹法的修炼理论中有两重天地不同层次的修法,所谓两重天地四个阴阳,吕洞宾《指玄篇》有曰:“两重天地谁能配,四个阴阳我会排”。两重天地即先天与后天,四个阴阳即乾坤与坎离。(注:此后天为丹法中所说的后天虚窍,即连接肉身与先天体之间的虚空之窍,非指肉身也)。此小周天修的即此第一层后天虚空。实际上两重天地不同层次,都有大,小周天和七返九还的功夫,这些没有明师指出,一般人难以弄明。

有些丹书将这个连接肉体与先天体之间的虚空内窍称为初玄关。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连接通道,丹书将此统称为玄关一窍,活子时采药之时所开的即是初玄关。还有一种,炼药时运行小周天的玄关乃是真种产,结丹时所开,有些书上称此为正玄关,此玄关是连接内外两窍之通道。而性光圆满之后,所开的玄关称为体玄关,此玄关可以连接各层次空间,用现在的话来讲,随着修炼者自身的层次不断的提高,自身网络信号频率覆盖面就越广,连接各个高频空间就越多。所以往往由于各类丹书不同的层次丹法都用同样的术语,但其含义所指可能差别巨大,修炼者须得明师指点切勿混淆等同。

而小周天实际上分为上下两弦月之功夫,上弦即今天所介绍的百日筑基功法,又称炼精化气,子午周天。即书之谓为学日益,炼八两铅也。下弦为洗心沐浴温养之功,又称卯酉周天,即书之谓为道日损,炼半斤汞也。这里炼精化气所炼的精就是肾中的元精,用此体内的元精通过一定的方法转化成元炁,然后将此元炁通过周天火候,运行任督二脉采入至下丹田,从而达到神炁合一。如此而采炼日久,可以炼丹。

一,调药待时(意守脐下)

《道乡集》曰:“调药是最初一步,药不调则真种不生。是以佛经有"和合凝集,决定成就"之语。但神栖于心,气寓于肾,不能自相和合,非必神入气穴,始能神气相抱而为一,而后始有真种发生,即如夫妇交媾,男精女血,结成胎基,同此一理”

药不调则无药可采,调药目的就是为了采药,故丹法小周天下手第一步就是调药。所调之药即外药。外药小药是入丹门之基础,是内药大药产生的前提,如不知调外药及其采炼,便绝无内药大药之发生,所以外药小药十分关键。黄元吉《道德经讲义》曰:“小药之生,动在肾管外,其气小,故曰小药外药”。(注:此肾管指内肾即炁穴)。

虽外药小药是同一种,但其出现的火候是有所差别的,黄元吉虽将小药等同外药,不过火候层次的不同,我这里故将外药和小药来区分。

外药者初步调药心息相依于气穴,神气初凝者,发生在内肾之外。外药发生采药归炉凝入炁穴,温养稍许而成小药又称真种子。柳华阳在《金仙证论》曰:“行大周天初采药时,谓之大药;行小周天初采药时,谓之小药,或谓之真种子”。

调药也是初步的炼心伏气,也称降龙伏虎,龙即指心中神,丹书喻为汞,虎指肾中精,丹书喻为铅。

而此未炼之神为后天识神,此神又含有先天之元神,元神是人的真意,称为己土,用土制汞则汞不飞而炼成真汞。所以降龙就是泯灭识神的杂念游思,使外驰之神回归凝聚。

此未炼之精为后天阴精,精中藏有先天之元气,是人的真灵,称为戊土,用土制铅则铅不漏而炼成真铅。所以伏虎就是使后天之精不遗漏,将其制成炼丹阳的原材料。

?调药的方法就是意守脐下(注:切不可将意守脐下与凝神入炁穴混淆),先调口鼻之呼吸并将浮于我们身体阳脉中的浮阳之气(卫气)伏下沉于命门前,两肾间,脐后一寸三分处有一处空穴,让心与息相依于此,久久将气聚积在此形成一气穴(注:此气穴是心与息所凝聚,非炁穴也)

以此常往,渐渐下腹生暖,当气聚积足够多后,能觉到脐下有一股磁场引力,象黑洞般随着呼吸,将周边的气息往此处拢聚下吸之感,犹如虚空中初始之星云(先天炁穴与此感同,但其引力更大)。只有当此气穴久凝而成形,外呼吸能通过此穴渐渐深入到内窍(即息息归根之意)后,玄关(初玄关)才会打开,此即是胎息初成。胎息不成则无法进入虚极静笃的无念状态。

特别要注意的是,用意鼓动腹部,将粗重的呼吸之气于脐下,久之此浊气凝成气丹也会有此吸力感。所以修丹之首要须学会辨凊浊,明法理,切不可盲修瞎练。

胎息实际上有几层含义,一是指神气相抱合一的状态,伍冲虚《天仙正理直论》说“胎即神气耳,非真有婴儿,非有形有象有也”。一是指如胎儿混沌无思的先天状态。还有就是指口鼻之外呼吸通过脐下空穴深入进内窍,就象胎儿在母腹之时,通过脐带以母亲的呼吸而呼吸。特别要指出的是,因气的层次不同,所凝的气穴炉鼎之层次则不同,胎息的层次也不一样。因此要证得玄关(无论任何层次的玄关)都必须先凝成气穴结成胎息才行。

正如《胎息经》曰:“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当胎息渐成,息息归根,心息相依直到六识全泯,一念不生,无知无觉,无人无我,(注:很多初练者总喜欢去感觉自己静不静,有时因后天气息的变化产生一种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觉识误区,便认为这就是无人无我的境界,尚不知这仍是用后天的识觉去感受,仍建立在“我”的后天的识觉上去感觉“我”在不在,有没有念头,这并非不是真正的先天无知无觉的混沌状态)。虚极静笃,静极虚极之际,忽生一觉而玄关开而外药生也。此即是邱祖诗曰:“极静而动兮一阳来复,药产神知兮妙诀通灵”。到此调药功成而进入下一步采药入炉。

附上《一贯天机直讲》中的一段:“下手之时,在脐下一寸三分之处,以呼吸之息,送到此处。”又曰:“初层炼心者,是炼未纯之心也。未纯之心多妄想,多游思;妄想生于贪欲,游思起于不觉。学人打坐之际,非不欲屏去尘情,无如妄想才除,游思忽起。法在“止观”,乃可渐渐销熔。止则止于脐堂之后,命门之前;其中稍下,有一个虚无圈子。吾心止于是,而内观之,心照空中,与气相守,维系乎规矩之间,来往于方圆之内,息息归根,合自然之造化;巍巍不动,立清净之元基。从此一线心光,与一缕真气相接,浑浑灏灏,安安闲闲,此炼心养气之初功也。”

具体的操作方法:

入一静室,或坐或卧,先吐浊气几口,全身放松,呼吸自自然然,以“匀细深长”为呼吸的原则,舌顶上腭,含眼光、凝耳韵、缄舌气,将双目之光视于鼻端,就象木匠标线一样,端端正正,不偏不倚。然后再将凝于鼻端的光返照于两眉中间,等到心平气和眉间稍热时,用微意从眉间运至头顶百会处,再由头顶分成左右两边,从耳后绕至喉间,下重楼、绛宫直入脐下气穴处。并将双目观照注入于此,心息相依此处,心目不离这个,行住莫忘此间。切忌一不可昏沉,二不可神驰(念头散乱)。昏沉(睡)则气散,神驰则气乱。既不能着相,又不可落空。直至调药调至药产神知,一念不起,万虑俱寂,至静至虚之冬至子之半,一阳来复时。

这里介绍二个扫除杂念的小窍门,一般初学者,杂念比较多,可以用一念代万念之方法,比如意守之时心中默念简短的丹经诗决,或念圣人之圣号,咒语等等,总归一心一意反复默念,久久形成习惯而抵制过多的杂念。

另一个方法就是用武火消灭杂念,也就是用较重的意念和深呼吸强制性的一并吸入脐下,一般三五次即可将杂念消灭。要注意的是,深呼吸并不是粗重的喘气,需“匀细深长”,只是完全把意念集中到呼吸,借此以收加杂念而已。

二,采药归炉(凝神入炁穴)

采药归炉,又称凝神入炁穴,其所经之路为冲脉,因为后天督脉闭而不通,以冲脉贯通子午。其方法即是回光返照,凝神入于炁穴。当一阳来复,活子时外阳发生于阴跷冲动于命门,这时外肾勃然兴举,后经由冲脉上行,冲动而生知觉,此活午时矣。

当前面调药功夫做到纯熟,一念不生,无知无觉,六识全泯,无形无色,无声无臭,空空洞洞,外呼吸顿断,如大死一场,虚极静极之际,外肾勃起,而心忽突生一“觉”,此觉即是元神之真意,神即归来,外药已产,此正是采药归炉之时机。

《大成捷要之采外药天机》曰:“所谓采者何也?祖师答曰:直待混沌开基,一阳来复,外肾兴起,活子时到此,即回光返照,神住炁穴。一呼一吸之巽风,逆吹命宫之离火,扇开炉焰,而炉中之意,切莫着于呼吸,专意于元气。诀曰:要知采时之呼吸,而吸则有心,呼出无意,心力提起,目光射定,一丝不挂,万缘皆空,是用吸不用呼。而呼出乃后随之而已。或十息,或数十息,以外肾消缩净尽为止。阳物绝无动机,谓之采药皈炉,元精归还本位也”。

具体操作方法:

初玄关已开,外肾兴举,气冲动心府而突生一觉,虽此时意识已产生,但仍处于微恍惚状态,并没有六识全然开启,处于一种类似初醒但又未全醒的一种境界,所以这时千万要保持恍惚静定状态,切勿动心起念,用神宰息,以息摄神,送至土釜封固。即是以一点点微意,运用外呼吸之气,用微意时以呼气为主,吸气只是自然跟随,并以伴双目之光,轻轻的返照于脐下。此炁穴即脐下后天气穴之内的内窍,又称下丹田,土釜,神炁穴,口对口,窍中窍,玄之又玄等等异名。凝神入炁穴之后,仍旧保持心息相依,神气相抱,恍恍惚惚,神坐镇于下丹田,不沉昏,不散乱,主宰其间。

附上《性命圭旨》中的一段:“此决无他,只是将祖窍中凝聚那点阳神下藏于炁穴之内,谓之送归土釜,牢封固。又谓之凝神入炁穴。此穴有内外两窍,外窍喻桃杏之核,内窍譬核中之仁。古仙有曰:混沌生前混沌圆,个中消息不容传,劈开窍内窍中窍,踏破天中天外天。此窍中之窍,释尊标为空不空,如来藏。老君名之玄又玄。众妙门海蟾亦曰无底,曰橐有孔,曰籥中间一窍。无人摸着,此指窍中之窍而言也。是窍也,为阴阳之源,神气之宅,胎息之根,呼吸之祖”。

三,止火封炉

当神气已归炉,即当停火,而行沐浴之功。封炉的目的是为了将前功所采来的一点生机与一点真意,将其团聚不散,使之牢牢相抱,合为一体。若不知封固,则火散丹飞。封炉的方法为神气相依,闭塞六识感官,运用胎息,凝神入定,恍恍惚惚,静候阳生,以待起火运行小周天。(注:小周天之后也有沐浴封炉之功,与此层次又稍有所不同)

丹法之火有武火,文火,沐浴之火。武火即口鼻呼吸神气未结合之前运用之火。文火指初步神气调和,微意状态之下运用的火。而沐浴之功用的火是指神气已凝合,不用后天意念,而是转用一点观照之真意状态下的温养之火,又称止火,停火,当然许多丹书将此温养沐浴之火称为文火,其中差别修炼者细细分辨。

书曰:“封固牢藏之法,只有神不离舍,守之于内,目射慧光,防之于外。是以能慧观,即紧箍咒也。诚能临机不误,得一点凝一点,凝之日久,神气转旺,天机自然频来。若阳生不知凝集,或知凝集,而不知保守,一曝十寒,不唯前功尽弃,更是虚度岁月”。

具体操作方法:

到这一步神气已结合,其中有真神主宰,镇于丹田,已是先天无为状态,人如醉汉一般,只须这一点真灵真意观照其间,一灵独昧,一念不起,一意不散,绝不是一味枯坐如槁木般,如此勿忘勿助,自自然然,以沐浴之火慢慢温养。

四,起火烹炼(小周天上弦)

采药归炉后,以目寂照,以一点真意守护,止火封固,少时,忽然又生一动,一股阳火从炉中发出,这个即是起火,此即是正玄关初开,正子时产药,急鼓巽风,运坤火,行小周天之功,经任督二脉运元精于泥丸,称为还精补脑,与泥丸中之真阴结合,炼去后天的阴滓而转化为阳炁,再归藏于下丹田,渐渐凝结成丹,这个过程称为烹炼。精炁不通过烹炼则会化成浊精而遗漏。而此又生一动的子时,与前面采药归炉之活子时是不相同的,这时的子时称为正子时,产的药是真种(小药),二者要区分,不可以混为一谈。

而小周天运行之路实分为两路,一走脊柱腔内之骨脉,此一般称为气通小周天,一走脊柱腔内之骨髓,此为丹道周天,即丹书所说的河车。这两条路都必须要打通。不过在这里只暂讲骨脉这一条路线。

《性命圭旨》曰:“起先运南方离宫之火,以炼北方水中之金,是为以红投黑,则凝神入坤脐而生药。如今运北方水中之金,以制南方火中之木,是为以黑见红,则凝神入乾顶而成丹”。

具体操作方法:

虚极静极之时,忽觉一动,立刻运至双目于脐下观照,并以呼吸并用,以息逆吹于脐下,风火同用,精自会化气,这个就是以风助火。待精化气时,一股阳火在炉中冲出,腹内热不可挡,此时将双目运至尾闾处,因在尾闾初通之时,先不能将阳火运至会阴,而是直接运至尾闾处,以防下鹊桥之危险。若运至会阴恐有泄漏之危。

运至尾闾处后,双目先停于此处,稍让气停下在此处聚积一会,并用微意以吸为主,呼气跟随(吸气长呼气短),以聚火加热。直到尾闾处的热感越来越强,感觉气欲往上冲时,用鼻加深吸气助气冲关。总之神气随着吸气上升。气冲关时,全身大汗淋漓,骨酥肉麻,疼痛难忍,当冲过尾闾,命门,夹脊,到夹脊双关之时,气会自动停下止火,进入自然沐浴。至玉枕时一般停留的时间会最长,这一关最是难过。

玉枕关通过后,行至百会而往前至天目,由此转为下降之路。吸气改为呼气,而吸跟随之,当行到天目山根之处时,需稍作停留,不要用意强引下行。这里有上鹊桥之危。因为上行至大脑时,阳火将脑部的阴精融化,会形成一些脑液体。强行引下会有鼻流玉拄而死之危。

所以为了防止上鹊桥的危险,走到天目处时,从眉间,分成左右两边,往脑后正中绕至耳后,再至下唇走任脉,双目随着呼气下行至绛宫时,与上面夹脊关一样,会自动停下止火,进入自然沐浴。最后再回到下丹田。

此后升前降一圈为一个周天,虽然此小周天是有为之法,但却也有无为,整个过程只是稍稍用一点微意,以呼吸配合,双目跟随,自自然然。切不可真种未产,便强行用后天意识空转周天。未得真种便空转小周天对身体有害无益。总之要严格遵循:“动而后引,静而后定。不动不引”。的原则

如此按上行功,周而复始,真种一产即运火转周天,行满三百六十刻小周天数,百日功灵,筑基圆满。

先天体补足,此时会出现止火内景,此景一出,即是止火之时。到此须速寻真师访道友得后面丹法真诀。因为此筑基之功,只是小周天一半的功法,虽然筑基功成,先天体补足,但只能保持约十五年不漏,十五年一过仍会再漏也。必得后面温养还丹,返还之功才能永无漏之患也。

附《道乡集》:“总之,造至虚极静笃,忽然一动,即是真机。能于二六时中"行住不离这个",气动则用真息摄归本炉,用武火锻炼;一动一炼,气满则真种自见。此中有二候:气动一候,积气产真种一候。又有六候:药产一候,封炉一候,升一候,降一候,沐浴二候。由阳生而采,采而归炉,此是调外药,不在六候之中。由药产而采,采而归炉,运行周天,升降沐浴,至于归根温养,余无事矣。

至于小周天纳甲、卦象之喻,子时起火,自尾闾向上,即是丑时,再上为寅时,再上为卯时,神气不行,沐浴也。如自鸣钟,内针转一周,子丑寅卯均在其中矣。药升之时,亦如此说,乃谓子丑均是微阳,至寅始三阳足备。此是借子丑二时明一阳,二阳之数,以喻药嫩之不可采,必待阳足始可采摄之义,非以子丑二时为生药之时也。即如月之三十日晦,初一日一阳生于坤,至初八日上弦,阴中阳半,又谓之二阳生,此皆指药嫩不可以采,必待十五日三阳备足,始可采取。若此时不知采取,至十六日望(按:当为"过望"或"望远")。一阴生于乾,二十三日下弦,二阴生焉,至三十日只纯阴,药老不可采矣。

总而言之,曰一阳、曰二阳,曰震、曰兑。皆是借卦爻以明药嫩之不可采;曰一阴,曰二阴,曰巽、曰艮,亦是借卦爻以明药老之不可用耳。

丹经谓周天必数三百六十息,方足一周之数。余谓但行一周,即足三百六十之之数。譬如自鸣钟指针,能统一周,即是十二点钟,何必再数分秒,徒劳神思乎!至于三十六、二十四等说,均是设词,并非令学者遇阳升时真数三十六,遇阴降时真数二十四也。气至尾闾上升绝顶。因其升,故曰阳;自绝顶下降坤腹,因其降,故曰阴,其实只一物耳。换卦抽爻,亦是此义,不过虚比,安有爻象可言哉!因一阳初动,气到尾阎,即曰复卦,又曰子时;再升为二阳,在时为丑,在卦属临;再升为三阳,在时为寅,在卦属泰;再升为四阳,在时为卯,在卦属大壮;因其阳气已盛,故此时有沐浴之说,不过停而不行之谓。稍停即有动机,复上升为五阳,在时为辰,在卦为夬;再升而至玉枕,在时为巳,在卦属乾,六阳足备,故有变也。由乾而变为姤,在时属午也;由斯渐渐下降,而遁、而否、而观、而剥、而坤,又归根矣。其实,十二时与十二卦均属虚比,不过气到何处,即为何时,何卦,并非真有时,有卦也。譬如太阳在北为子时,到正南又为午时,在太阳乃莫明其妙,不过世人借言为子午,以分昼夜耳”。

现存道教教派及其修炼侧重

道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道教系列条目

基本教义
道,德,三清,修炼
重要人物
老子, 庄子, 张道陵
张角,葛洪,陈抟王重阳
道教神仙
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玉皇大帝,西王母,八仙
道教宗派
正一道,全真道
道教典籍
《道德经》,《南华经》
洞天福地
十洲三岛,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维基主题:宗教

太极图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目录 [隐藏]
1 概论
2 教理和教义
3 历史
3.1 渊源
3.2 发展历程
3.3 近现代的道教
4 道教神仙
5 戒律
6 道术
7 主要典籍
8 教派
9 道教活动
10 道教文化
10.1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 道教与道家
12 道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
13 道教与佛教的关系
14 参考文献
15 参看
16 外部链接

[编辑]
概论
在中国历史上,“道教”一词最初的意思是指以“道”来教化的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诸子百家中许多人都曾经以“道”来称呼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甚至佛教都曾经由于各种原因自称或被认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词,将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论称为“道教”。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把“菩提”翻译成“道”,因此也被称为“道教”。而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五斗米道,自称为“道教”,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为了以示区别,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称,而成为五斗米道的专称。

现在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的宗教。

[编辑]
教理和教义
道教从创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其中“道”和“德”作为基本的信仰。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而“德”则是“道”的体现。

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主,也就是老子。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道经中还有其他说法,一是尊玉清元始天尊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灵宝天尊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为最高天神。后来又演变成三位一体的老子一气化三清。

道教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听命于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就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产生了许多修炼方法:炼丹、服食、吐纳、胎息、按摩、导引、房中、辟谷、存想、服符和诵经。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未必切合,尤须深详;其间异同,颇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称老、庄,奉《老子》、《庄子》为经典,毕竟吸收继承了老、庄思想的大量内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阴阳家的影响。

[编辑]
历史
参看道教历史

[编辑]
渊源
道教虽奉老子为祖师,但其主张与老子、庄子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于汉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道教的另一渊源是始于战国、盛于秦汉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遥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渐形成过程中,与当时正进入中国的佛教的互动(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以及道家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也很值得注意。

[编辑]
发展历程
道教的发展一般分为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唐宋的兴盛、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衰落四个时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东汉顺帝时(126年-144年),于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即后来所谓《太平经》)出世,得到广泛传播。到东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清领书》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颇有影响。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同样是在东汉顺帝时,张陵学道于蜀郡鹄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其孙张鲁保据汉中多年,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为道教正宗。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道教也吸取了当时风行的玄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东晋建武元年,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家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论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南北朝时,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师道”,陆修静建立了“南天师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此时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在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人阐述的内丹学说极为盛行。

金朝时,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为蒙古成吉思汗讲道,颇受信赖,并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两大派别的格局。

明代时,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清代开始,满族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并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

[编辑]
近现代的道教
明清以后,道教基本已经停止了发展。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道教更是衰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政府新的宗教政策的执行,以前的一些道教的清规戒律由于和现行法律抵触而作废。1957年,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管理中国道教内部的事务。到文化大革命时期,道教同中国其他的宗教一样经受了一场浩劫。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道教才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

[编辑]
道教神仙
参看道教神仙

大英博物馆藏道教人物像道教是一个多神教,最高的神是由道衍化的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另外道教按照人间的秩序创造了天廷及其皇帝玉皇大帝和一系列官员,吸收了佛教地狱和海中世界的概念,作为天廷的附属,也创造了阎罗殿和水晶宫的一系列神仙官员,再加上地方神仙系列如四值功曹、山神、城隍、土地、灶王等。还吸收了众多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西王母、八仙等作为天廷秩序之外的“散仙”。所以道教的神仙众多,还随时可以吸收地方百姓创造的任何神仙以及崇拜的名人,如妈祖、关帝等都可以纳入道教的神仙系统。但一般宫观只供奉三清神像,其他的神可以建立自己的庙宇。

此外,道教认为人身也是一个小天地,因此人身上的各种器官,例如毛发、五官等等也都有神灵驻守。而且还有相应的修持方法。

[编辑]
戒律
道教戒律是一些约束道士思想言行的准则。道教的戒律依照不同的教派,有着不同的内容。一般说来,全真派的戒律严于符箓派。戒律的内容主要有不得杀生,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偷盗,不得邪淫等。戒律是教徒必须遵守的,而且必须有一个受戒仪式一名道士才能算作教徒。根据规则的严紧程度, 戒律可以分成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根据节律的多少有“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

除戒律外,还有道教清规,就是道士犯戒以后的处罚手段。具体条例派别不同则规定也不同。

道教的戒律,在吸取了佛教的一些内容和儒家三纲五常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内容。道教的清规戒律也是随时事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与政权的法律相冲突时,会进行适当的调整。

[编辑]
道术

《抱朴子》中所载的老君入山符,认为使用它可以避开鬼怪野兽道教的宗教活动十分庞杂,主要分两大类,道士的自身修行(称为道术)和道教仪式,内容包括道教经法、忏法、斋、醮、符咒、禁咒、隐遁、乘蹻、驱邪、伏魔、降妖、消灾、祈禳、房中术、神仙术、辟谷、风水堪舆、占卜等。

道士的自身修行成为道术,包括内丹,外丹,服食,房中等内容。外丹是指烧炼丹砂铅汞等矿物以及药物,制作能够使人长生不了的丹丸。现代科学认为这些丹药大多有毒,古人也有很多服食致死的例子,所以后来道教也认识到由于内丹服食和配制的方法较难掌握分寸,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而后世转向较为保险的内丹修炼。外丹也被认为是现代化学的先驱。

内丹则是指通过行气,导引,呼吸吐纳,在身体里炼丹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外丹和内丹的用语相同,但是所指代的含义完全不同,比如把人体比喻为烧炼丹丸的炉鼎,不过理论上还是具有相通性。古时炼丹术的传授大多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难了解。

此外道教还有许多道术。例如内观、守静、存思、辟谷等多种。这些现代多归为气功。另外,全真道的道教徒许多都习武术。中医理论亦源自道教。

道教的仪式统称为“斋醮科仪”,斋是清洁的意思,醮是指祈祷,又称为道场。 道教祭祀神仙,由于认为神仙清静洁高,因此祭祀前需要沐浴更衣,不喝酒吃荤,进行斋戒。进行祭祀活动称为“醮”,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许多佛教的内容,名目繁多。道教认为通过这些仪式可以去灾求福。占卜也是道术的一部分,包括卜卦、抽签、测字等。此外,道教很有特色的是使用符、箓。符是用朱砂画在黄纸上的一些符号,道教认为可以用来治病,而箓则被认为可以驱使天神。另外道教认为口念禁咒可以治病驱使鬼神,赶走野兽。这些主要都是正一道的法术。

[编辑]
主要典籍
参看道经

道教奉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为最重要的两部经典。另外,道教模仿佛教的大藏经创制了道藏,收集历代道家著作,不仅包括哲学和道家理论,而且包括炼丹、养生、治病、气功等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正统道藏》、《道藏辑要》、《万历续道藏》等,现仅存明代《正统道藏》流传,其它版本已失传,现存历代道教经典多收录于此。道教的经书数量非常庞大,各派的主要经典也各不相同。

《周易参同契》是最早的丹经,称为丹经之祖,此外《抱朴子》也是道教丹鼎派的基本经典。《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也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经典。《黄庭经》和《上清大洞真经》则是上清经箓派的主要经典,茅山派也非常重之。《度人经》和《三皇文》则是灵宝派和三皇派的主要经典。《阴符经》和《常清静经》也是道教两部非常重要的经书,是道士必须诵习的经书。此外,《玉皇经》和《心印妙经》也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课之一。

道教南宗正一派虽然以符箓、斋醮、科仪为主,但北宋以后也主张三教一理,修炼内丹,出现了《悟真经》、《金丹四百字》等经典。道教北宗全真派更主张三教合一,炼气全神,明心见性,兼融释儒,以《道德经》、《孝经》和《般若心经》三家经典为主,提倡“孝谨纯一,敦厚朴素”。

[编辑]
教派
参看道派

泰山上的一位道士从修行方式上来说道教主要分为两个派别--符箓派和丹鼎派。前者主张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后者主张炼金丹求仙,分外丹与内丹二脉。

道教的分派,一般认为是开始于宋、元。道教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有5个大派:

正一道:下面又分有灵宝派,正一派、净明派
全真道: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也有很多,如龙门派,遇仙派,南无派,随山派,嵛山派,华山派,清静派等。
真大道教:金朝时创立,元朝以后逐渐衰微。
太一道:金朝时创立,元末以后逐渐衰微。
净明道:南宋时创建,明朝以后衰微
明朝以后,道教分为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派别,其他宗派全部归纳到这两个宗派之下。现在北京的白云观藏有《诸真宗派总簿》,所列道派共有86家,实际上只有80家。

正一道:正一道即东汉末年的五斗米道,后更名为天师道,正一道。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荤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观,一般被称作为“子孙庙”。
全真道:全真道兴盛于金元时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派。代表人物王重阳,丘处机。全真道讲求清修,其道士必须出家、吃素。其道观,一般被称作为“十方丛林”。
[编辑]
道教活动
道教的活动主要在宫观内进行。宫观可以分为两种:

子孙庙:庙产由庙主私有,师徒相传,一般规模不大。
十方丛林:庙产属于道教徒或者某个道派公有,凡是道教徒都可以在这里通过一定的手续挂单居留。一般规模较大。十方丛林可以传戒,但是不能收徒弟。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子孙丛林”,是两者的混合物。一般都是从子孙庙发展过来的。

此外正一道的宫观和全真道的宫观在制度和日常活动上也是不一样的,二者一般不混杂。

[编辑]
道教文化
道教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化学、武术、天文学、地理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它对于华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民俗、民族关系、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各方面也有很深的影响。

[编辑]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道教中一些宗派都师徒相传一些武术和气功,例如武术中很出名的武当派,据说就是武当山上的许多道士传承的武术。道教的武术也和许多武术不同,讲究圆柔、后发制人,充分体现了道教的教理。其中像太极拳这样的简单武术套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健身活动。道教气功也是中国气功中的一大流派,全真道的修炼方法基本上就是气功,对气功的探索和发展,其贡献很大。

道教的养生术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中经络学等方面内容。 此外,许多道教徒研习医术,对于中医学发展颇有贡献,如葛洪、陶弘景等人,于中医药皆有所建树。

道教的炼丹术对火药的发明有着重要的影响。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受道教影响很深,他曾经游历各地,求仙访道,甚至炼过丹、受过道箓,可以说是位虔诚的道教徒。这段经历给他的个性、诗歌创作乃至一生的际遇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李白受召入长安,受到唐玄宗等许多的道士和信仰道教朋友的推荐。寻仙过程中,他游遍五岳,给他带来大量的素材。他的诗歌中也常常出现“仙人”、“羽化”等意念。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虽然讲述的是佛教徒唐僧等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全书中使用了大量道教专有的概念如心猿、意马、姹女、元神等,还构筑了一个以玉皇大帝为核心的道教神祉、神官系统。书中也出现了很多道教人物和魔怪,不过多为反面角色。

而完全以道教为核心的最著名小说则要数《封神演义》了。书中讲述的商周战争,其实质就是道教的两个派别阐教和截教的斗争。书中出现的各色仙神和宝物等,也全属于道教系统。

[编辑]
道教与道家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编辑]
道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
道教的理想世界不同于佛教的极乐世界,也不同于基督教的天堂。道教的理想世界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的,一种是宗教的。世俗的理想世界在《太平经》中讲的很明白,希望世界成为一个公平、和平的世界,没有灾祸、没有战争。而宗教的理想世界则是“仙境”,道教追求得到成仙,这样就能超脱生死,在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不同于其它宗教的是,道教并不认为人死后才能到达仙境,而是认为人的形体通过一些形式的锻炼可以长生不死,成仙以后也可以一样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里,作“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中去生活。但是由于达到成仙的境界非常不容易,因此后来才出现了“尸解”等方式。而且所说的仙境,大多数也是处于现实当中,例如所谓的“洞天福地”中很多就是中国一些风景秀丽的地方。

大多数的宗教教义认为人生充满了不幸或者罪孽,认为死后灵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却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死。也因此有许多养生的方法,例如气功等在道教得到了发扬。

许多宗教都认为人的寿命是不能改变的,然而道教去不这样认为,有一句话“我命在我,不在于天”就是出自道教的《西升经》。另外,道教作为一个多神教,相信万物有灵,甚至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有神灵。

[编辑]
道教与佛教的关系
道教和佛教作为中国的主要宗教,两者在相互斗争中互相吸收,使其更适用中国的本土文化的需要。

[编辑]
参考文献
李纪兵,《富国律》——三十年内国家成王称富之规律法律》,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 ISBN 962-450-844-5
李纪兵,《道德经李家注解》
唐大潮,中国道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ISBN 7-80123-229-1
丁培仁,道教典籍百问,《宗教文化丛书》,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ISBN 7-5072-0409-x
李养正,道教基本知识,中国道教协会编印(非正式出版物),1985年
南怀瑾,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 ISBN 7-5052-0203-0
[编辑]
参看
道教历代龙虎山天师列表
道教音乐
道教人物列表
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洞天福地
中国宗教
[编辑]
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与此条目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道教
中国道家网站索引
道教学术资讯网
中国道教协会
中国道教
Taoist Studies in the World Wide Web
Daoist Chinese Characters
石竹道文化
道教文化
道教网络资讯报导
道教全真派
道教中的女性(翻译节本)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1%93%E6%95%99"

道教养生术与太极拳有什么关联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中国道功——道家养生术与儒家的阴阳学说,以及武术的“ *** ”,也可以说是将导引、吐纳、易理、技击数者熔为一炉。下面我带大家了解一下道教养生术与太极拳,欢迎阅读。

道教养生术与太极拳

作为武术,对其特征——甚为强调技击性。但随着火器时代的兴起,冷兵器的没落,则逐渐强调其健身性。诸如《十三势歌诀》中就提出:“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杨氏旧谱太极拳论后的附记也有“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之说教。现在作为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其健身目的更为明确。但对于太极拳的健身机理,练习太极拳究竟应注重哪些要领,才能更好的提高其健身作用,虽然论述不少,但笔者认为,如果能从道功——道家养生术这个角度来探讨,或许能有所启发,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那么,道家养生术有哪些方面可供借鉴呢?笔者认为,是道家养生术中的形神依存、身心一体的整体修炼观点。此与西方养生法不同。西方养生法只着眼于区域性,可以说是见木不见林。他们仅限于体质与力量,着眼于人体的肌肉骨骼韧带等的强壮和提高。而道家养生术则着眼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提高,强调炼心、炼性、炼气、炼神,强调性命双修,强调精神锻炼和肉体锻炼同等重要。具体从哪些方面人手呢?管见认为:

第一,静。

元末全真道人王道源在《述金丹功夫》中说:“大道无为妙理深,工夫须向静中寻。”《想尔注》说:“入清静,合自然,可久也。”《金仙证论》说:“道从静而入,若不静,则神不灵,而焘亦不真。……造化之根,唯静则可以炼,不静则识性夹杂,修与道相违矣。”炼虚守静,是道家养生的真诀。因此,太极拳在行拳时首先要“静”,在起势前可先松静站立数分钟,达到心平气和。张三丰说:“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在行拳时也要保持这个“静”。太极拳“五字诀”中就曾提出,“一日心静……五日神聚”。“拳论”中也指出,“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要“神舒体静”。当然,这里所说的“静”,不是不动,“身虽动,心贵静”,要“视动为静”。李道纯就曾说:“动中之静,方为真静。若以不动为静,则土石皆可为圣真。”只有静,才能做到精神上放松和肢体及内脏的放松,才能宣通血脉,才能进入特殊功能状态,才能“返璞归真”。

第二,精神专注。

《唱道真言》指出:“炼丹先要炼心。炼心之法,以祛闲思妄想,为清静法门。”内丹派首领李西月也说,要“时时防意马,刻刻锁心猿”。因此,太极拳在静的基础上,行拳时全部心意都要用到动作中去,集中思想,一意练拳。不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神不守舍。太极拳《十三势歌诀》及《心解》中就曾指出,“先在心,后在身”,要“势势存心揆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要“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动作时要意念为先。诸如“起势”,先意动而后形随,两手再缓缓平举,意念中双手下似乎拉着一根牛筋,慢慢被拉长。同时,后脊则节节贯串,松沉下落,手与肩平时,后面刚好也沉到脚跟。诸如分脚,一脚屈膝站稳,五趾抓地,虚领顶劲,一脚垂趾提腿,缓缓分出,意念一直要慢慢贯到分脚脚掌外缘。又如搂膝拗步,随着外形的运转,意念则由肩而肘,最后坐腕舒掌时,意念也要贯到掌心。总之,要有意念引导动作。“重意不重形,用意不用力”。所谓“刻刻存心,刻刻留意,才有所得;不在形式,在气势;不在外面在内中”。要以一念代万念,精神不散,思想集中,意念为主导。正如吕洞宾所说:“千言万语,只不过发明‘炼心’二字。”

第三,吐纳。

道家养生术讲吐纳的很多,太极拳所要求的是其中的腹式呼吸。所谓“神宜内敛,气宜鼓荡”,“腹内松净气腾然”和“气沉丹田”等等,要求随着动作,开呼合吸,蓄吸发呼,呼吸随着外形的变化自然配合。诸如“白鹤亮翅”,双臂分开,右掌上提,有拔腰长身之感,形成上下相拉之势,是为吸气。右臂下落时为呼气。“如封似闭”这一动作,当两臂分开后坐时为吸气,前推时则为呼气。随着动作的完成,小腹前合,坐腕舒掌,此时意到,气也吐完。应当指出,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要有一个训练过程,要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条件反射系统,建立起下意识的定型,从必然到自由,自然形成腹式呼吸,达到匀细深长,吸轻呼足重。“纳如起飞,吐如落雁”。这是不能勉强,也急不得的,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这就是道家养生术中的“调气”息,也即所谓“呼吸导引”。

第四,桩功。

道籍《性命圭旨》亨集中就有《立禅图》,这大概是较早的桩功介绍。当然,与现在的要求不同。现在人们所练的桩功,一般要求都是体松,意静,息平;舌抵上颚,两脚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两眼平视;悬顶敛臀;百会、会阴一线下落于两脚跟连线的中点;上悬、下沉、中松,上下微有对拔之意;“两手心相对,五指自然分开,以拇指尖领劲,两臂向上举起,至拇指与肩同高;肩肘腕关节微微向下松沉的同时,两手手指向内回至间距约十厘米,肩肘背微微向外撑开,使两臂搠圆。两腿松胯屈膝下坐约40度”;“两足分开幅度较大的马步,其高度约40度至90度。体重平均落于两脚,并要求做到头平,肩平,膝平,脚平”。太极拳运动也是桩功,不过这个桩是“动桩”而已。《十三式行功歌诀》中所要求的“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和《行功心解》中所说的“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太极拳十要》中要求的“虚灵顶劲,松胯敛臀,沉肩坠肘”,以及“含胸拔背,屈膝松胯,上虚下实中间灵”等等,正是这个意思。任何体育运动,必须要有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才能健身,太极拳自不能例外。太极拳的运动量就体现在“动桩”上。体重基本上由一只脚支撑,支撑脚一般不动,当体重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上去时,要先把这一只脚安排好,然后重量逐渐过渡。正所谓“步随身换”,“虚实分明”。过渡时仍要维持“桩功”姿势,特别是中心不偏,要做到沉稳而又轻灵。诸如“云手”,“当左脚向左横移时,此时重心在右脚上,左脚为虚,然后慢慢过渡到左脚,右脚为虚。在收右脚时,身体不可向左歪斜,把右脚拖带过去以省力,而是收左胯,身体微沉,轻轻把右脚提起向左横移半步,先以足尖轻点地,逐渐全足踏地,呈小高步”。又如进步,先是虚步迈出,足跟轻轻着地,而后逐渐过渡为实,身体不许前倾或低头弯腰。而是随着前腿的前弓,将身体的重量全部移到前脚时,平稳的收后脚,不能躬身前冲,把后脚强带过去,如此才能保证前弓腿的膝盖不超出脚尖。移动时,最好裆略下沉,带弧形移动,把身体的重心始终保持在支撑面之内,“无过不及”。要保持动态平衡,在中定状态下运动,在运动状态中追求中定之势,做到“动中犹静”。此外,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个式子中,身体不要有起伏。除分 脚、蹬脚,架子可略高一些,和下势、海底针要低外,在整个套路中要维持起式后定式时所定下的高中低架的“桩功”,不能一会低一会高的借机休息,降低运动强度。人体运动参与的肌肉活动越多,则对血液回圈系统的影响越大,人体下肢肌肉比例明显高于上肢。先进的运动专案,都注重下肢锻炼。太极拳的“桩功”,下肢的运动量是较大的,特别是在架子较低时。由于松静和腹式呼吸等等的协调配合,一趟拳练下来,能够“汗而不喘”,这是很多人都体会到的。太极拳的盘架子,其实质就是道家养生术中的站桩。其区别,一则是静功,一则是动功而已。

第五,舒展松柔,连贯圆活。

太极拳运动要求全身松柔,动作舒展,不疾不徐。转换变式要均匀连贯,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毋使有断续处”。所有动作都是圆运动,轨迹不外大圆、小圆、椭圆、立圆;或大弧、小弧,“毋使有凹凸处”。“柔过气,刚落点”,成式时有似停非停之短暂一顿,即微有张意,此时意念到,气血也到,力也到。一张一弛,舒展松柔,缓慢连贯,中心圆活,都是有助于末梢血管的扩张,增加血流量的。

   第六,以腰为轴,四梢为轮。

太极拳在运动时要“刻刻留心在腰间”,腰胯一动,在头颈云云领起,腰脊节节对准的前提下,以腰的旋转带动四梢;上步时以腰带动虚腿向实腿靠拢,再弧形迈出,划了半个圆。“转变在两腰眼中,左转以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右转则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腰眼托起右腰眼”,同时带动上肢运动,使得“上下相随”。一臂运动,另一臂也相应跟着运动,保持“两膊相系”。总之是“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动作之中讲究“缠绕”,“下则旋踝转膝,中则旋腰转脊,上则旋腕转膀顺缠逆缠,由表及里”。这种以腰为轴,带动四梢的旋转缠绕有助于血液回圈。正如周稔丰先生指出的:“静脉血回流心脏,主要靠肌肉张弛及关节屈伸而产生的压挤作用。太极拳着重进行放松的练习,加以运动多走曲线,肢体螺旋形的拧转,这样就更促进静脉血的回流,好像松软的毛巾拧绞时比简单挤压更易于使水份流出是一个道理。”

上面所说的六点,是太极拳健身运动的要领,当然它们之间是揉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贯彻在整个运动之中,是有机的组成。也是道教养生术中的炼心、炼神、炼气、炼形,内外双修,身心一体的全面锻炼。有人曾概括为,“假借无穷意,内视气血流;头若悬丝,尾如柱拄地;脊如背锅,怀若抱树,腰如挂珠,颏如夹球;两手如撕绵,两腿如扯弦,两脚如行船;满身弹簧力,遍体灵巧意”。这几句话可供参考。本来太极拳为武当山丹士张三丰所建立,其道教色彩很浓,从道功——道教养生术的角度来理解太极拳运动中一些要领主要的,但不是全部,我认为,可以加深理解,而知其所以然而然,融会贯通,从而在练拳时能自觉的有意识的去把握和追求,以便获得更好的健身之效,改变那种“学拳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的状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610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