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易经系传别讲下传06章,乾坤其易之门邪(01)在线学习

网络 2023-09-22 16:38:26
当前位置:首页 >> 南怀瑾全集 >> 易经系传别讲

《易经系传别讲》下传06章 乾坤其易之门邪(01)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易》之门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这七八十来年,许多学者研究《易经》,常提出来说,《易经》是我们老祖宗们的性心理学。他们的理由认为阳卦是代表男性的性器官,阴卦是代表女性的性器官。像顾颉刚、章太炎等都主张这个说法,甚至我的一位老朋友也写了一篇有关《易经》的文章来看我。我很不宫气地痛骂了他一顿。实际上他的年龄比我大,但我毫不留情地说他,为什么跟章太炎学?他胡说你也胡说?他说章太炎有根据呀!根据就是“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这是孔子讲的嘛!实际上我那位朋友是章太炎的女婿,也是章太炎的得意门生,年纪比我大不少。当时他写了那篇《易经》文章来给我看,被我摔在地上,他就拿孔子这里的话跟我辩。其实大家都几十岁了,他也不生气,问我说哪里不对。我说你一开始就不对。不错,孔子是那么说的,但你研究中华文化,哪一本秦汉以前的书上把男人性器叫“阳物”的?你找出来,或者你反你老丈人从棺材里拉出来,让我跟他谈一谈!你能找出来我就投降。孔子说的“阳物”、“阴物”,等于老子所讲到的物,不是我们现在唯物的物,而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东西”。“乾,阳物了”,就是说乾卦代表了阳性的东西。后来在宋朝以后的医书,才出现把男性的性哭叫阳物,女性的叫阴户的说法。这是宋朝的医书上说的,汉朝以前连医书都没有,哪个地方把男性性器叫阳物啊?这是你根本上搞错了,所以才这样说。

也有人认为《易经》是性史,还有人以为《易经》是情报学,卦是秘密通讯的号码……这类说法的书,在台湾都有出版。所以研究《易经》非常有意思,各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自己若没有主见,很容易走上歧路。尤其是近八十年大学问家的著作,像梁启超、章太炎等一讲出来,大家都不敢反对,一般人都是先入为主的。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学问,往往会碰到刚才所说的这种差误,所以说治学问很难。前辈名人的话不一定是对的,大家必须留意。

这是孔子说,学《易经》必须先要把乾坤两卦研究透彻,乾坤两卦研究透彻了,然后再研究《易经》,这样,这一门学问的中心就可以抓住了。所以,“乾坤其易这门邪”!是研究《易经》的入门,是一把钥匙。

“乾,阳物也”,是说乾代表阳性的东西,换句话说,阳性的东西就叫“乾”;《说卦传》最后的一章说:“乾为天、为圆”。天是乾;乾代表皇帝为君,也代表了父亲,玉也是乾,天气冷了是乾,冰块也是乾,赤色也是乾,好马是乾,老马是乾,瘦马是乾,花马也是乾,木瓜也是乾,木上的果,不只是木瓜,树上的果也是乾……

坤代表阴性的东西,代表地,代表妈妈,代表布,代表饭锅,代表吝啬,以及古代可以用的大车等……


道家经典.CN

周易是怎样演变的?

《周易》又称《易经》,在我国在世界的影响都极为深远,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概述

据传,《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遗产城市安阳市。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现今,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s/18Og3MQvk5oQWySZCDLw9Gw

?提取码:?4wmp

易经系传别讲的目录

第一章 天尊地卑
象数之钥
《易经》是情报学吗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符号逻辑
《易经》文化中的尊卑
独立的方块字
远近、难易与贵贱
宇宙的生命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达尔文的祖宗
变的哲学
打秋千的学问
大自然的法则
人文世界的开始
把戏只隔一张纸
第二章 设卦观象
《易经》与鬼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人生的历程
下台一鞠躬
人生的价值
心安故理得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以经解经
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
卦彖爻象
楚人失弓
善于补过
月儿弯弯照九州
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
一切学问的准则
神秘的无字天书
旅程
谁创造了宇宙万物
堪舆学上的问题
神奇的堪舆术
理论与科学
死生如旦暮
道家不死之药
儒者之耻
安土与爱
宇宙的大学问
光明来自黑暗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可道非常道
矛盾与均衡
性与情
旁门八百左道三千
错误的相对论-
宇宙间至善的代表
凡夫不知的道
天爱万物一切平等
真正的爱
永远活着
占与卜
变通与通变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
无所不包的易
致虚极守静笃
好梦由来最易醒
生老病死春夏秋冬
第七章 易其至矣乎
人生的最高原则
成性存存和如如不动
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
无所在无所不在
无是无非的形而上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先闹后笑
君子之道
争白茅的战争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有终的君子
以功下人大吉大利
高处不胜寒
为历史背黑锅的女人
亢龙有悔的人
梅花易数
保密的最高原则
苦命的皇帝
万物之盗
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
《易经》的数
地心的奥秘
古代的祭祀
合十与合适
后天八卦与《洛书》
易学在蜀
五的哲学
蓍筮的程序
孙悟空七十二变
数理的最高境界
道与神通
中国历史上的巫筮
隐身术与祝由
台湾庙宇的杯笺
天圆地方
科学的排列
演绎与归纳
向南与向北
二十八宿的分野
无往不复无平不陂
六十花甲有好有坏
奉了西方的正朔
《参同契》与一阳来复
复与姤
生命的圆与七日来复
道家的长生不老术
女性修道的秘诀
活子时的奥秘
一阳来复与回光返照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第十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圣人之道一
有感斯应
学《易》的基本原则
形而上道体与无为一
生命真谛的根,
第十一章 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开物成务千秋大业
退藏于密
最高的智慧
神武不杀的圣人境界
领导人的条件
变与通
你我的太极
大富大贵以利万民
圣人寻宝
第十二章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孔子的宗教哲学
没有声音的语言
圣人之意
念佛珠与乾坤圈
地球的轮回
有情世界
割舍之难
千秋万代
差不多先生
一言兴邦 第一章 八卦成列
不动心与权力欲
善《易》者不卜
恩以生害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月球是我们中国的
万变不离其宗
银河系里的妙音
人生成败关键
大君的统治学
第二章 包羲氏之王天下
包羲氏作八卦
“田字的文化意义
医技、易理与鬼神
人类文化的起源
从农业到商业
变的开始
罪恶与文明并生
文物衣冠
葬的异俗
教育文化的功过
第三章 易者象也
一动生吉凶
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阴和阳奇与偶
同床异梦
第五章 憧幢往来朋从尔思
孔夫子的道行
上台容易下台难
孵豆芽的学问
精义入神
非所困而困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学问与治事
因果报应
天将厚其福而报之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张公百忍
德薄位尊
几与神
介如石
良马见鞭影而驰
男女构精阴阳怪气
全始全终一
易其心定其交
立心勿恒
第六章 乾坤其易之门邪
《易》之门
龚定庵的影响
《春秋》言三世-
知往而察来
成功失败两相依
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忧患意识
成功的妈妈叫失败
不择手段
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
万变不离其宗
第九章 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原始要终
杂物撰德
未济的人生
二与四
柔与中
三与五
第十章 广大悉备
三才之道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
医世的学问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
乾健坤顺
人心天心
识人的才能
人人都是诸葛亮
爱恶相攻
相由心生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609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