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道德经简读第十三章

网络 2023-09-21 10:46:52

道德经》简读第十三章

来源:大道家园整理作者:周高德道长时间:2014-05-02 18:48:21 繁體中文版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简读]

不论宠辱皆不惊,毋计得失致无身。

贵爱以身为天下,天下方可寄斯人。

注:为笔者以七言诗(不讲究平仄)的简练形式,对经文进行简要概括,以及简单理解。

简书道德经 第十三章 厌耻

? ? 本章老子倡导一种忘我无私,温和处世的方式。使人懂得修养之高,道德之美,来自于无论何时何地合情合景,始终处之泰然,始终温和面对。

? ?老子这样说:得宠和受辱都会使内心不安,最大的祸患是太看重性命了。

? ?为什么说得宠和受辱都会使内心不安呢?其实得宠不是尊贵反而是低下的,因为它不自我。可是假若你不知深意反而珍爱它。得到它,就惊喜,失掉它就惊恐,这不就是宠辱若惊嘛。

?同样,最大的忧虑祸患,是因为有肉身性命要保全。如果把肉身性命置之度外,我还有什么祸患可忧虑呢?

?所以,人如果心胸博大,超越了自身的物质性,把身外之物功名利禄看淡,守住自身恬淡安和,本真质朴,则无论是自身承载天下或是天下容纳自身,皆可安然。
?《幽窗小记》中,有这么一副对联,深受人们喜爱。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多么诗意,多么自在啊!

? ? ? 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心舒坦。心境平和,淡然自然,坦然欣然。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恬淡安然。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安闲自在,泰然自若的旷达情怀,美哉。

读道德经有感 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得知若惊,失之若惊

第十三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

荣宠和耻辱都让人担惊受怕,重视灾祸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

受宠的人处于地位比较低下的时候,是被动接受由宠带来的好处。受宠的时候担惊受怕,总是害怕会失宠,就像古时候皇帝身边的红人,总是害怕失宠,不再拥有身份地位和物质的给予,甚至被打入“冷宫”。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那什么是贵大患若身,为吾有身呢?

就是重视祸患荣誉,如同重视生命一样。那我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我有一副真实的身体,整这里我们应该称之为“相”,就是我们被别人看到的样子。

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作为一个被人看到的“相”,那么又有什么好害怕祸患的呢?

就是如果我的生命不以身体的逝去为标准的话,我是不会惧怕祸患伤害以及死亡的,可是现实是我们就是以这种“相”,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

所以,像重视自己身体一样重视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

2

功名荣辱在身,皆是因为有其身而受之。

就像之前玄学里有一句话,叫做你都不知道你拜的是哪个佛,叫什么,能保佑你什么,你就瞎拜,人家能保佑的到你吗?

很多对于除了自己之外的能量接受的经验,都是因为我们拥有的这个身体能够接收这些能量。这些能量包括,爱,喜欢,厌恶,欣赏,等等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和关系,都是因为我们拥有能够接收这些的身体。

所以对于不管是宠也好,辱也好。只要是来自外界别人给予的反馈,就都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并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处于在不对等的情况。宠大多是处于在一方的力量和能力远远大于另一方,愿意给予自己的帮助和付出。而辱也是处在于一方对于另外一方的情绪上的排斥和力量的不平等而做出的情绪或行动。属于生命,能量,时间,情绪以及物质的给予和反馈。

3

我们重视荣誉,重视灾祸,总是害怕荣誉的失去和灾祸的到来,本质都是害怕失去当下对美好生活的体验。今天跟朋友聊了关于恐惧的问题。很多的问题都来源于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失去的恐惧等等。

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了,我们是时时刻刻被别人看见的个体,是代表我的我的身体,如果我的身体没有了,那我也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所以我们会这么的在意荣辱和灾祸。可是当我不在意我的身体的时候,这些对我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有一句话叫做“将生死置之度外”。我以前问过我一个朋友,我说你爱你媳妇吗?他说爱,我说如果你媳妇得了重症,只能用你的命换她的命呢?他说就是如果要我死,才能够救活她的话,我愿意去死。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状态,能做到这一点的夫妻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就是举个例子。但是我们能够真实看到例子的,就有救火的消防员,救人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火焰的灾祸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损伤。还有现在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没有想过说,这次疫情过后会有多大的荣誉,都是拿自己的命在前线奋斗,救人。

4

所以最后两句,就很好懂了,对于

像重视自己身体一样重视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

这样的人并不是说特指某一个人。而是指一个群体,一个相信这种精神的团体,能够做到这件事情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很多很多这样的人,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安稳幸福。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世人皆注重於宠爱与羞辱的差别 所以一旦遇有外来的宠爱或是羞辱 就感到惊慌而不知所措
贵大患若身而圣人就不同了对於别人的宠爱 就好像我们有这个身体一样的祸患 因为人身是四大(水火风土)假合
何为宠辱若惊
为什麽宠爱及羞辱会让吾感到惊慌呢
宠为上 辱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为宠辱若惊
因为宠爱就好像得到功名富贵一样 有一天恐怕又要失去 而羞辱就好像被辞职的人 将要受人嘲笑
何为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为什麽有身体是祸患呢 因为人生在世 有了此身 便有生老病死之苦 所以圣人便将这个身体当做祸患 更将别人的宠爱与羞辱看成 我有这个身体一样的祸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 可以寄天下
所以有道的人 他虽然得到尊荣的地位 但是他不视为自己的荣耀 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尊贵 就是天下人的尊贵 自己的荣耀 就是天下人的荣耀 像这种有道之人 我们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
爱以身为天下者 可以托天下
因此 如果有人贵重自己的身体 但并不为了贪享荣华富贵 而是为了拯救天下众生的大任务 像这种人 我们就可以将天下托负给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599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