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二章

网络 2023-09-21 05:24:13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二章

作者:卢国龙时间:2016-06-22 09:33:00 繁體中文版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注解:

如果说《道德经》的第一章是个让人烧脑的开篇,其中既有哲学的思辨,也有宗教的冥想,“玄”得让人晕乎,那么这第二章就应该算是个补偿了,越仔细琢磨,就越是别有一番情趣。因为这里面所阐述的道理,与我们的常识观念正好相反,所以对于好琢磨、爱思考的人来说,这第二章就有些别开生面,引人入胜的魅力了。

在我们的常识观念里,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怎样做为善,怎样做为恶,会有什么不好呢?至少,全天下有了这样一些标准,可以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无所施其技,免得他们绞尽脑汁,整天谋划着如何指鹿为马,颠倒黑白。《道德经》作为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传世经典,本应为我们鉴别美丑、善恶等,确立某个合适的标准,帮助我们识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和主张,为什么《道德经》的着眼点,偏偏不是确立标准,反而是怀疑标准?这里面有蹊跷,不能不好奇。

先说“天下”。《道德经》产生的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当然没有现在的这么大,但古人今人的“天下”之意,应该是相同的,即“全世界”、“全人类”。现在的全世界人类或者全人类世界,显然也还没有成为某种统一的“天下”,“全”的意思,基本也就是一个圆圆的地球仪、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一些概念性的“全球化”说法等等。

至于“全球”、“全世界”的内部,其实是按照国家的边界,在世界地图上被划分为不同颜色的区块的,而国家的形成,则与民族、宗教的传统有关。也正由于这个缘故,所以不同的国家都同样地要加足马力,以发掘其民族的、宗教的传统资源,培养内部统一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既增强内部的凝聚力,也降低内部的管理成本。

至于普世的、全人类共同的“观”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到目前为止还扑朔迷离,还是各国、各民族和宗教传统都要竞争的目标。竞争的手段,则不外乎军事上的强权、价值观外交的纵横捭阖,以及宗教、人权等软实力方面的扩张。《道德经》所关注的,不是如何展开竞争,而是担忧某家的竞争成功了,一家的“观”成为普世的“观”,将会给天下带来天大的麻烦。

是非、善恶、美丑,道理上都是相通的。但美丑的话题比较有趣,我们就挑这个话题来讨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意味着第一,天下被人为地创建了一个美的标准、模式,甚至是美的形象代言人,人为的过程就是“知”的过程,而“知”的过程就是渐渐接受美与不美的分隔线;第二,天下人还知道符合标准的“美”可以有所“为”,也就是有作用。

由于有第一条,有那样一圈关于美的分隔线,天下也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排斥,甚至是厌恶,举凡一切不符合美之标准的形象,不在所谓“美”的狭小圈子之内的,大概都在被排斥之列。

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那样,丑都是被美比出来的,而对于丑的排斥,是从爱美之心中滋生出来的。如此这般地分辨美丑,有所好恶,如果仅限于个人的自然情感,当然无可厚非,可是,如果全天下都接受那个关于“美”的狭小圈子,那么天下就不仅被审美主张割裂了,而且审美的情趣和创造力也被关进了一个逼仄的笼子里。

在这个意义上,“斯恶已”的“恶”,可以读为厌恶的恶(wu)。因为天下被厌恶的,远远比美而可爱的东西多得多,符合标准美的总是凤毛麟角,所以天下本身也就有些可恶了。

由于有第二条,美本身也就成为工具,诸如传说中商周时的妲己、古希腊神话的海伦等,都曾经是这样的工具。而将美当做工具,无论从动机上说还是从结果上看,恐怕都很不美,利用他人的贪婪来实现自身的目的,无论如何也算不上高尚、良善。在这个意义上,“斯恶已”的“恶”,可以读为邪恶的恶(e)。

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到“斯恶已”,因果关系简单而明了,逻辑上是必然的。不仅如此,“天下”的外延还时常被扩而广之,由人及物,涵盖天底下的动植万类。

因为我们的文明世界,偏好用人类的审美眼光去看待天地万物,从人类的自由意志出发去理解天地万物的合目的性,将人类自身看做宇宙的“选民”,所以在哲学理念和宗教情绪上,我们有时就会表现得对于“自然”很不宽容,自然万物也会被我们在有意无意之间划分出美与丑的不同等级、阵营,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和谐的抑抗、对立。这些哲学和宗教上的文明偏执,在我们由教育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中,往往习而不察,但通过《道德经》这面镜子,可以将偏执的面相映照出来。

只是由于问题太复杂,我们姑且存而不议,姑且挑选一个委婉些的中国传统话题,以深化对《道德经》的理解。

中国古代文人要赞赏某个美人,通常都会用到沉鱼落雁,羞花闭月之类的修辞,以形容某人美得鱼和鸟都不好意思,花和月都自惭形秽。沉鱼落雁的说法,源于《庄子·齐物论》,但本来的意思,与后来的用意刚好相反。

《齐物论》说,“毛嫱、骊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毛嫱是传说中的古代美女,骊姬是晋献公俘虏回来的夫人,极宠幸,最后弄得晋国大乱。

庄子的本意,是说被人爱慕的大美人,却会让鱼鸟麋鹿惊吓得四处逃散,人与各种飞禽走兽,究竟谁更懂得天下的真正美色呢?答案不言而喻,人类的审美,并不是放之“天下”而皆准的。如果人类能够放开襟怀,像老庄所说的那样让天地万物各美其美,人与人之间也同样地宽容,各美其美,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不是就更开放、更宽松了?

老庄的这些思想,曾被某个时期的学术界批评为相对主义的诡辩,因为他们总是相对地看待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等,似乎一切都没有某个靠得住的准则。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阅读《道德经》下面的表述,就会理解老庄道家的思想,只是告诫我们不要被某个冒冒失失、自我夸张的主张遮挡眼目,看不见世界万物本来多元的无穷魅力。

何以见得多元?《道德经》举证出有无、难易、长短等等例子。如果按照相对主义的思路,这些例子可以说都是对立的。于对立双方无从取舍,就流于所谓的诡辩。而《道德经》的叙述是,这些例子有的相生、相成,有的相和、相随,两两相对的关系模式,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千姿百态的。这样千姿百态的世界,要说不是多元的,还能是什么呢?

世界的本来面目既然是多元的,那么管理世界的圣人究竟应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也就清楚明白了。所谓“万物作焉而不辞”,就是不要按照自我意志,凭借一己隘陋的浅见,为万物的发展圈定某个模式。唯其如此,才称得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才不至于弄成武大郎开店,让一个小我成为万物发展的大限。这样的圣人,不居物以为己有,不居事以为己功,不招人烦,所以不会被从圣人的宝座上轰下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598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