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网络 2023-09-21 04:50:04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作者:卢国龙时间:2016-08-15 09:20:49 繁體中文版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解:关于无为政治的妙处,关于“取天下而为之”的政治拙劣,我们在前面的章节里都曾经讨论过,这章虽然再次涉及,但角度不同,如果深入理解,或许也能别开生面。

这章的角度,简言之就是讨论“为道日损”与“取天下”的关系。

本来,《道德经》是不主张“取天下”的,这个基本立场,在第二十九章中表述得很清楚,“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重温这第二十九章,可以说《道德经》为“取天下”所开出的,不是药方,而是一张病危通知单,只要存心取天下、窃据神器,那就离灭亡不远了。可本章却又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好像“取天下”也是可以的。比较前后两章,可以发现问题的症结其实并不在于“取天下”,而在于如何取。如果“取天下”者从自身的欲望出发、刻意地“为之”,那么“取天下”的结果就必然很糟糕;反之,如果以无为无事的方式“取天下”,那么所取得的,就必然不是对于天下的统治权、控制权,“神器”依然还是“神器”,并未被谁窃据,所以结局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那么好吧,问题来了。既然无为无事,如何“取天下”呢?如果说“取天下”的意思只是维护天下作为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那么无为无事的方式能够奏效吗?

从字面上说,无为无事与取,是相互抵触的。要想取任何东西,哪怕只是从手边取一只茶杯,也不能无为无事,伸手就是为,移动杯子就是事,何况“取天下”呢?谋划、组织、厉兵秣马、阵前攻杀,千奇百怪的撕煎打吵,哪一项都少不了。而《道德经》说“取天下常以无事”,这里面必然有个天大的秘密,否则根本说不通。

当然,所谓“秘密”,总是相对于人的理解能力、发现能力而言的。一个秘密,不管隐藏得多么深,只要在人的理解和发现能力范围之内,就不可能长久成为秘密。站在这个角度看,人类有意隐藏的所有秘密,其实都是小秘密,都在人类自身的理解、发现能力范围之内,解密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天地万物无所隐藏的秘密才是大秘密,而且这些大秘密,必须随着人类理解和发现能力的不断提升,才可能逐渐地被揭示出来。“取天下常以无事”就是这样的秘密,而揭示这个秘密的途径,是跨越式提升理解和发现能力的“为道日损”。

站在常识的角度看,“为道日损”是在知识上做减法,怎么反而能提升我们的理解和发现能力呢?大概正由于这个问题很古怪,所以学界曾冒出过一种观点,即所谓“道家反智论”,认为道家的“为道日损”与儒家的“为学日益”相对,儒家追求知识的日益增进,道家反过来,追求知识的日渐减损,减损到没有知识的状态,也就复归于蒙昧了,所以道家是反智的。围绕这个观点的争论,我们大概没必要再继续了,但对于儒道两家为学、为道的同异,却不能不有所思察——因为常识性的简单理解,很容易遮蔽道家追求普遍性的真意。

儒家为学,核心内容当然是“六艺”,礼乐射驭书数,还有就是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不管怎么算吧,反正都属于具体的知识、德行和技能培训,都是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进路。

而道家的为道是一种思维训练,既没有具体的知识可传可受,也没有特殊的技能需要代培代训。而且,由于思维训练的目标是接近外延无限大而内涵无限小的“道”,所以在沉思什么是“道”的状态中,就需要排遣作为具体内涵的知识、经验、观念等等,否则,“道”被这些零零碎碎的内涵所捆绑,外延无限大的特性就受到遮蔽,碎片化了。

如此说来,通过“为道日损”的思维训练,我们可以摆脱具体内涵的约束,从而大幅提升对于外延无限大之“道”的理解和发现能力。而“道”的外延既然无限大,当然就最具有普遍性。根据普遍性原则来建构社会共同体,“取天下”,那么所要建构的共同体模式就具有最广泛的适应性,建构的过程唤醒认同,消解抵触,按照所有人的意愿而非按照“我”的意愿来办事,那么“天下”依然是安顿所有人共同生活的“神器”,谁也不能窃为己有,那不正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大同世界吗?所以,所谓“取天下常以无事”,说到底是还天下给天下之人。

合起来看,按照普遍性原则“取天下”,是四十七、四十八两章所要揭示的秘密。这个秘密中国古人很懂,现代西方人也很懂,所以在“全球化”格局日渐形成的进程中,西方人打出“普世主义”的旗子,捞到软实力的许多好处。而我们强调“特殊国情”的论述,实际上就将“普世主义”的桂冠拱手让出了,将“取天下”的机会也拱手让出了,令人扼腕。

这么多、这么聪慧的中国人却弄不出一个自己的“普世主义”论述,是被什么阻挡住了呢?是由于传统吗?看看《道德经》就知道不是;是由于现代吗?想想改革开放就知道不应该。所以,好怪。

附《诗译道德经》

(图文转载自大道家园)

重玄简介

重玄,道教义理概念,也称「又玄」,源自《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语句。「重」字意为再次、重复,「玄」字的本意则为幽暗、深远、玄妙。在道教学说中,「玄」又多被等同于「道」,用以表示宇宙万物之根源、本体。在重玄概念中,玄的意思则多为遣(否定)。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一部分道教学者基于《道德经》的上述语言形式,融合魏晋玄学和佛教义理的部分思想内容,形成了具有独特思维形式和思想内容的新的道家理论,是谓重玄学。持重玄思维形式来看待事情、讨论问题的道教学者,则多被称为「重玄学家」或「重玄学派」。「重玄学」的发展有过不同的阶段,其思想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重玄学派「的思维形式却大致是相同的,其根本特征即「玄之又玄」或「遣之又遣」,亦即今天通常所谓「否定之否定」,其所「遣」(否定)之对象为「执」(执著、偏执)。在重玄学家看来,人们以万物为「有」或「无」都犯了偏执之病,故需要以「非有非无」的中道来对治之,这种对执著的破除就属于「玄」(遣),又称「一玄」。但是,人们却不可停滞于此「玄」之上,而是还需要「遣之又遣」,继续以「重玄」或「又玄」来破除此「一玄」,这样就非但不滞于「滞」,而且也不滞于「不滞」,亦即所谓「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药还遣,唯药与病一时俱消」。更有一些「重玄学家」认为,如果能「玄之又玄」或「遣之又遣」,则人们就可以达到一种「境智双泯」、「能所都忘」(泯灭客观外界与主体心智的存在)的完全虚空的「重玄」境界,进而得道成仙。此外,「重玄」一词也可作为修炼术语使用,乃「大洞」修炼的较高阶段,如《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认为:以道而论,性命相合谓之「玄」,性初归命、混沌之基为「太玄」,性命双修、建其有极则为「重玄」。

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理想与现实的殊途同归》(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道德义渊(拟)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 书名:道德义渊(拟) 编著:宋文明 卷数:二卷 正统道藏: 字号 涵芬楼本第册 新文丰本第册 三家本第册 道藏提要:编号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三洞经教 第5册 ?道德义渊,南朝梁代道士宋文明撰。《三洞珠囊》引用此书。原书有上下二卷。《正统道藏》未收。敦煌抄本S1438、芥字97号,两件首尾均残缺,合计约存二百一十七行。抄本原无标题,大渊忍尔《敦煌道经图录编》据其内容拟定书名为《道教义》。卢国龙《中国重玄学》考证此本当即宋文明所撰《道德义渊》卷上。本书为南北朝道教重要理论著作。其体例与隋唐道书《玄门大义》、《道教义枢》类似。先开列出道教重要义理名目,然后引经据典,条分缕析,逐条疏解其旨义。原书篇章数已难详考,现残存部分有:第一为无为之义,第二浇淳之义,第三缺,第四自然道性义,第五积德福田义,第六功德因果义等。从思想内容看,本书大抵以老子《道德经》为立论之本,又吸收儒家及佛教思想,发挥重玄理趣。其道性自然,修道即修心,复归自然道性之说。对隋唐道教亦有影响。

道教哲学的相关书籍

拼音题名 dao jiao zhe xue
其它题名
并列题名
ISBN 978-7-5080-4122-3
责任者 卢国龙著
出版者 华夏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出版时间 2007
中图分类号 B958 目录
导论
上篇 从“神道设教”到“道教”
第一章 “神道设教”中的人文精神
第二章 礼俗之间的“统同”与“辨异”
第一节 “统同”与“辨异”是因果互动的整体
第二节 风俗民情之“辨异”是礼乐“统同”的基础
第三节 礼乐“统同”建立在百家融合的理论高度上
第四节 礼乐“统同”的两种表现形式
第三章 汉代礼俗、信仰与道教的形成
第一节 礼学规范与礼仪实际的分别
第二节 封禅的仪式及信仰问题
第三节 道教的形成及其文化涵蕴
第四章 斋醮科仪的古今之变
第一节 斋醮科仪之本旨
第二节 斋醮科仪的分类结构
第三节 科仪形式的增衍及其原因
第四节 清整科仪的常规性方式
中篇 从“玄道”到“重玄之道”
第一章 汉魏晋“玄道”及其根旨
第一节 “玄道”——汉魏晋道教思想的主题性概括
第二节 “玄道”的根旨
第三节 本根论思想
第二章 “重玄”的产生及其思想背景
第一节 两个孙登
第二节 从孙盛的诘难看玄学《老子》之困境
第三节 支道林的回应
第四节 历史的疑问
第三章 南北朝道教义学与重玄学
第一节 南北朝道教义学之开展
第二节 有无通贯的道体论
第三节 清虚自然的道性论
第四章 隋唐重玄的精神哲学
第一节 佛道论争中的理论问题
第二节 《本际经》和《海空经》的道体、道性思想
第三节 成玄英追求超越的精神哲学
第四节 李荣志在虚静的精神哲学
第五节 王玄览的道性论和心性论
第五章 重玄思潮下的道德性命之学
第一节 司马承祯的修性养命之学
第二节 吴筠的性情修养论
第三节 唐玄宗《道德经注疏》的“摄迹归本”论
第四节 《清静》诸经论的性命学说
下篇 从方仙道到内丹
第一章 方仙道的精神旨趣与道家的贵生思想
第一节 方仙之“道”及其精神旨趣
第二节 贵已重生的道家思想
第二章 《参同契》与唐五代道教的外丹理论
第—节 佛教对元气生成论的冲击
第二节 《参同契》的思想史价值
第三节 “鼎室中自是一天地”的丹道理论
第四节 “推度效符证”的思想逻辑
第五节 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
第三章 《参同契》与唐宋道教的内丹理论
第一节 内丹的道与术两个层面
第二节 道术结合与隋唐内丹道的形成
第三节 两宋内丹道及《悟真篇》之丹道渊源
第四节 唐宋内丹道的理论内核——理气“本然”论
第四章 内丹道中的心性学
第一节 唐宋内丹道的心性学
第二节 金元全真道的心性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597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