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易学精研

《易》之源即丹之祖初论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刘国梁 张晓卉

一、性本能——《易》与丹道的共同出发点

1.《易》崇尚生殖。

柳华阳《慧命经》说:儒所修道之经文,莫不以《易》谓之首也。又说:殊不知《易》之源头,乃道之祖宗也。柳华阳认为儒家经典以《易》为首,而道家即以《易》的源头为其宗祖。那么,《易》的源头在哪里呢?用一句话概括:即生殖崇拜、性崇拜。我们这样讲有三条根据,第一,生殖崇拜、性崇拜几乎是世界上一切原始人类共同存在过的社会历史现象;第二、三易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其中殷易《归藏》首坤次乾,标志着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崇拜,以及女性在社会上的至尊地位。而《周易》首乾次坤,虽然显示了男性在社会上的首要地位,但阴阳不分,男女不离的思想也是性崇拜的一种反映。第三,《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系辞传上》又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周易》作者看来,从宇宙万物到人类社会,都离不开乾坤——阴阳、男女。

夏易《连山》,殷易《归藏》早已佚失。以现存的《周易》看,崇尚生殖的思想跃然纸上。

首先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系辞传下》〉。就是说,宇宙间一切有生物的生成变化,都是阴阳精气交互作用的结果。这里的男女不仅仅是人类,实际上包括了所有动植物之中的雌雄牝牡。

其次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系辞传下》〉乾坤是天地或阴阳的象征,《易》的深奥道理几乎都体现在乾坤两卦之中。《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始于乾卦,终于未济卦,体现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生成变化,而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的因素是阴阳两种元素的相互依存和对立。所以《易玮·乾凿度》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易》是讲发展变化的,乾坤则是《易》的体现,两者虽然称谓不同,其实都是一回事。《易》道的变化是无形无象而无体的,它蕴藏在乾坤之中,只有通过乾坤的成毁才能体现这种变化。《周易》以乾坤两卦列于六十四卦之首,并且首乾次坤,从而确定了《周易》天尊地卑,男上女下的地位。但是,如果乾坤两卦之体若是毁灭,那末《易》之道也就不可见了。就是说,乾坤两卦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旦完成——例如既济卦,就意味着易的生命暂告停止。不过,六十四卦是终于未济卦,表明阴阳的变化没有结束,新的矛盾在产生,事物还在发展。《系辞传下》说: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几乎息”是说接近于息,而实际上没有息,也不可能息。可见,阴阳变化、生生不息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周易》之中。正因为如此,《易》作者才说:生生之谓易。(《系辞传下》)这个并非《易》书,而是客观世界存在的那个。阳生阴,阴生阳,阳又生阴,阴又生阳,这样生生无穷,没有止息。《易》就是讲阴阳的,就是讲事物自身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是生生之谓易,即生生叫做

第三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中讲阴阳,指的是形而下的,可见的事物,其实就是气。而一阴一阳却是指的气流动的规律,它是形而上的,虚无不可见的。讲一阴一阳,就是说,阴转为阳,阳转为阴;阴又转为阳,阳又转为阴。阴阳交迭运动,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易》作者告诉我们:阴阳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的两个互相对立的根本的因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而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一阴一阳即是这个规律。

2.人的性机能与炼丹

人的性本能对于修炼内丹十分重要。《内炼密诀》说:人类因为有性的本能,所以能造出新的个体,在地上繁殖。性的本能对着外面固然有重大的关系,而对着内面也握着重大的枢机。那种枢机,就是引导我们的身心达到最适宜最正当最合理的区域。世间的各种修养家,全未顾及此一重要事项,只有炼丹家才能注意及此。以这种重要事项为目的,实是炼丹的特异之点。

为什么修炼内丹与人的性本能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呢?首先是炼丹家从不可动摇的体验出发,把炼丹的基础放在性本能上边。例如《老子》之中就有许多内丹修炼与性本能关系的精辟论述。《老子》第五十五章说: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峻或作脧,王弼作全,付卖作脧,河上公作峻。据《释文》:峻,赤子阴也。这就是说:婴儿还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小生殖器却自动勃起,这是由于精气充足的缘故。有鉴于此,《老子》又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王弼注说: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因此,老子提倡修养身心应该进入无思无欲,如婴儿之未孩的境地。

其次,修炼内丹的下手工夫在于:炼生殖机能与炼生殖中枢。炼丹首先要了解神和炁之所在。神和炁不是从身外得来的,而是每个人体内本来就具备的。神是思维机能的中枢,在于头脑。炁是性机能的中枢在于肾。不过,肾不是指肾脏,而是指丹田。炁和精是两个名称,同一种物件。精本来为无形物,而在性欲冲动的时候,即变成了有形的精液流出来。每一个人要想修炼内丹,一是要明白是没有天地,没有人我,忘却了一切外物,从而保持寂静的心境的状态。从这个状态藉以看见生命中枢机能的发动——即元炁的活动(又名精生)。二是知道精生——元炁的活动,就可以详细观察那种精的微妙关系,并且摸清它的规律,以便牢拴意马,紧锁心猿,使体内之精不致漏失,而归于丹田,炼成人们可以摄取的金丹。这就是所谓弃是指心走到情欲方面,刺激生命中枢时,变成精液,徒然走漏)取”——“保精勿泄,所作的炼精化炁功夫。对于这样的道理,我们的袓先似乎早已明白。《汉书·艺文志》序房中家说: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损性命。可见,我国房中家的最初主旨,是在于变理阴阳,和睦夫妇,并以之节制嗜欲,从而达到感情治乐,延年益寿的目的,并不是教人去乱淫。这些思想,都与炼丹密切相关。

第三,修炼内丹的目的在于达到男不失精,女不漏经。如果是青年、中年已婚男子,在夫妻性生活方面要注意节制,切不可纵欲。年过花甲的男子,在一般情况下最好是保精勿泄。中年女子修炼内丹,如果月经已断,可以诱出赤龙,再予以斩断。因此,修道成仙的人一般都恪守男不失精,女不漏经,方可为仙佛的信条。难怪清代道教学者刘一明说:群阴化尽,金丹成熟。同时又引古仙云:一毫阳气不尽不死,一毫阴气不尽不仙。而日本人伊藤光远在移译、改著柳华阳所著《金仙证论》时也说:修仙家欲求到长生之道,实以不漏精为起点。”“漏精是平常人的事情,不免漏精的人,也就是有死的凡夫;精不漏失的人,方可以称为不死的真人。又有老人和衰弱疾病的人,就是阳缩的事件,这是本来没有元精,或是其精已经枯竭,和真人的不漏精却是大不相同。所以老人若要修道,必须更加精修,返还童贞体,并使元精完全化成真炁,若是修到极点,那么精变成炁,阳关之窍便自己关闭了。精窍既闭,便也可说是没有精窍,在外部的形状上,也没有阳举的事情,这种事情,方才是真实的丹成的征候。若有些微阳举的征兆,便不能说是真实的把丹炼成,须要加火再炼,直炼到完全无漏,而后大丹告成。

二、炼丹与天地造化同途

1.先天真一之气的作用

后蜀彭晓在《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中说:魏公谓修金液还丹与造化同途,因托易象而论之,莫不首采天地真一混沌之气而为根基,继取乾坤精粹潜运之踪而为法象,循坎离否泰之数而立刑德,盗阴阳变化之机而成冬夏。阴生午后,阳发子初,动则起于阳九,静则循于阴六,乃修丹之大旨也。

就是说,后汉时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认为炼丹与世间万物的生成变化寓含着同样的道理,甚至采取了同一的变化规律。同时,魏伯阳也借《周易》阐明丹的步骤和方法:以产生世界万物的先天真一之气作为炼丹的基础,然后仿效乾坤潜运以为鼎器,并用坎(水)离(火)说明丹道的运行,同时借用春、夏、秋、冬四季阴阳不同的变化说明炼丹的火候,即子时与冬至相应,为阳气初发之时,宜进阳火。午时与夏至相应,为阴气发生之时,宜退阴符。由于在《周易》中以九代表阳,以六代表阴;《易》作者认为阳主动,阴主静,所以彭晓才说动则起于阳九,静则循于阴六。对于炼丹与天地造化同途的道理,元代道教学者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说得更为明白。他说:修还丹者,运吾身中之日月,以与天地造化同途。所谓炼丹与天地造化同途,就是指修炼金丹同天地万物的变化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炼丹

既然炼丹与天地造化同途,那么,首先就要明白两者的同一根基——先天真一之炁是什么?有何作用?

什么是先天真一之炁?它有何作用?清代道教西派创造人李涵虚认为,所谓先天,即最初、最始、为本、为元的意思。而先之气有三端,先天之名有二义。所谓二义,即是先天出于天与先原于天。先出于天,就是比天更早,为生天生地的先天,在天地未分以前即有此气。先原于天,就是人物未生之时,先有此气;它是从天而起,为生人、生物之先天。所谓三端,就是兼上述二义而有之的生仙、生佛的先天,它从虚无中来,有祖始、含真之意,名为太乙,金丹假从而后成。人得此气而受生。父母未交媾以前,这种先天之气旷然存之。父母交媾,精卵结合,这种先天之气即降于其中。待其精血混融,胎元完具,此种先天气已浑然在胞胚中。不过,此时无神、无精,而以气为神,以气为精。这就是人受生之先天气。(参见李涵虚《道转谈》第十六章《先天直指》)

对于先天气,后天气,至一真人崔希范所著《入药镜》曾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以醉。根据王道渊、李攀龙、彭好古等的注解,先天气与后天气的区别和联系大致可以归纳为:先天炁为丹母,后天气为一呼一吸;先天炁采之于先庚,后天气采之于后甲;先天炁即真铅,产在虚无太极前,后天气为真汞,本与先天一窍生;先天炁即无极,乃无中有。后天气即太极,乃有中无;先天炁充溢于后天气之中,藏于丹田。非后天气无以见先天炁之流行,非先天炁无以为后天气之主宰。人未生以前,即有先天之炁,既生以后,后天之气即与先天之炁混合为一。

清代道教学者闵一得认为:物我同得于先天的炁。这种先天炁与后天气的区别在于:炁乃人之命,为先天至宝,似气而实非,人可恃以为仙;气为后天呼吸之气,不足恃以为仙;炁灵甚,气无知。炁乃心之体,气乃炁之用;炁即神,即灵,即心之用。气返先天才是炁。故炁乃气所化,气为炁所使,炁旺则气行而血活。二者有清独之分,贵贱之别,先后之殊。顺帝之则,遵循上帝的法则,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知的。气虽后天之物,但可转人心和天心。他又把炁叫做真一,离气而言真一,合气而言真元。天心之气曰真元,真元之宰曰真一。真一即天心。”(《古书隐楼藏书》卷五《读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管窥》)天心没有形状,赋之于人就是真一,这个真一就是儒家所说的无极,释教所说的佛性,道家与道教所说的奇器”——道。

综上所述,所谓先天真一之炁,就是万物的本原,内丹炼制作用的丹母。其实,它就是《周易》中的太极。在炼丹之中,它既是药物,又是结成的金丹。所以清代的傅金铨说:药者,后天中之先天。丹者,先天中之先天。均元炁耳。”(《金丹真传》卷三附录《入药镜》傅注)

2.丹道于阴阳之中立基原

《易》以阴阳作为变化的基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寓含着互相对立的两种因素——阴和阳,而事物的变化都遵循着阴阳互补,此长彼消,彼长此消的规律,这就是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教的内丹修炼遵循顺生人,逆成丹()”的原则,无一不是以阴阳为根基。首先,炼丹以法天象地为模式,自始至终,无一不与天地合(俞琰语)。炼丹是采取摹拟日月变化的方式进行的,其方法是:以天为鼎,以地为炉,以人身自我具备的精、气、神为药物,观察月亮的盈亏变化以了知阴阳的消长,从而确定何时加温,何时退火,何时适宜于采药。所以元代道教学者俞琰说:夫人之一身,法天象地,与天地同一阴阳也。人知此身与天地同一阴阳,则可与论还丹之道也(《周易参同契发挥》)刘一明也说:金丹之道,一易道也。易道以乾坤为父母,丹道以乾坤为鼎炉。有父母,然后有男女,有男女,则阴阳交感,造化于中,生生不息。有炉鼎,然后采药物,有药物,而水火烹煎,革故鼎新,复归本真。第二,易道之阴阳,不外乾坤;丹道之阴阳,不出性命(朱元育:《参同契阐幽》)。古今许多道教学者都提倡性命双修,其实,性属神,是阴;命属气,是阳。”(张三丰大道指要》《玄机类·一粒黍米说〉)性命双修,就是讲内炼精、气、神,如何控制人体内的阴阳变化,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性命圭旨》说:“……金丹大道之秘,秘在阴阳两字。性者,天也,常潜于鼎,故鼎者,性之根也。命者,海也,常潜于脐,故脐者,命之蒂也。《天仙正理直论增注》也说:得生之理者,一阴一阳为一性一命,二者全而为人也。真阳曰:既性命双全,方成得一个人。亦必性命双修,方成得仙佛。第三,从内丹炼制的步骤和方法看,它是以坎(水)离(火)——肾心相交为前提,从后天卦(坎北离南之八卦图)返还至先天卦(乾南坤北之八卦图)达到炼成金丹的目的。

3.法天星,体海潮以炼丹

至一真人崔希范《入药镜》云:日有合,月有合。穷戊己,定庚甲。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起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就是说,修炼内丹,既要效法日月星辰的运转,又要体察海潮的涨落,做到炼丹与日月运行、海潮消长完全一致,金丹即可炼成。这里的戊己,指中央土。因为水(壬癸)火(丙丁)分列南北,木(甲乙)金(庚辛)列于东西。木为火母,金为水母。如果没有戊己的功用,水火不能既济,金木不能归并。炼丹之中,戊土从坎起,宜于进阳火。己土从离降,宜于退阴符。穷戊己,定庚甲,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庚为西方金,炼丹时拟为情、虎。甲为东方木,炼丹时拟为性、龙。炼丹就是要仗黄婆——戊己土为媒,以便金木归并,情性合一,龙虎入鼎。炼丹家的妙用即在于生甲、生庚。这就叫做定庚甲。只有庚甲定,才能穷戊己之理。鹊桥,有人说指人之舌,有人说指上弦、下弦。上鹊桥即上弦,下鹊桥即下弦。因为炼丹时以黄婆引导婴儿上升泥丸,与姹女交会,名之为上鹤桥。黄婆再徘徊而下,引导婴儿姹女同归洞房,必须从泥丸下降,名之为下鹤桥。这里的黄婆,婴儿,姹女是一个比喻,乃指身心意而言(黄婆为意)。炼丹起火的时候,似真气腾腾上升,如潮水初起,直上逆流,所以名为天应星,地应潮。在后天八卦方位图中,巽处东南,坤处西南。巽属木,能生风。坤属土,有真火。风助火势,火无风则不能自运,所以说起巽风、运坤火。黄房即指神室、金鼎、玉炉、玄关、玄牝、真土、鄞鄂等等修炼金液还丹的鼎器。炼丹就是采先天铅汞——精、气、神为药,将其入于黄房之中,起以巽风,运以坤火,掌握好进阳火、退阴符的符候,即可炼成大如黍米的至宝--金丹。

修炼内丹,火候十分重要。进阳火、退阴符就是以十二辟卦、六十四卦等配合日月的变化而定的。天有黄道,为365 1/4度 ,日一周。日月即运行于黄道而分出昼夜和寒暑。冬至的时候,一阳生于复卦,日从北运,月从南行。这就是进阳火之时。夏至的时候,一阴生于姤卦,日从南行,月从北运。太阳的运行是一日一度,至30度与月交会。月亮的运行是一日12度有零,至30日,行满周天度数。在每月之初与月终(即所谓的晦朔),日月合璧。由于月亮无光,受日之光而明,从月之盈亏即可了知阴阳的消长。每月初八日夜,阴阳各半,是为上弦。15日夜,日月对照,为望。23日夜,阳半阴半,为下弦。至30日夜为晦,月又与日相会。

正因为炼丹与日月的运行变化如此密切相关,所以王道渊才说:及求于身,吾身一天地,亦有日月也。以身为乾坤,以坎离为药物,以日月运行为火候,行之吾身,与天地日月无不同也。(《入药镜》注)李攀龙也说:修炼大丹,不过按日月盈亏之象,则阴阳消长之机。苟能悟此,则药物在此矣,冬至在此矣,下手在此矣,采取在此矣,火候在此矣,抽添在此矣,沐浴在此矣,凝结在此矣。”(《入药镜注》)海潮一日两次往回,随日月的出没而变化。潮信也视月亮盈亏可知。每月初三日,月生为始起,水日盛一日,至15日则极大。自16日,至23日,月缺为下岸,水日减一日,至月晦则极小。人体之中,元气周流变化,与天星海潮同一造化。因此李攀龙说:修炼金丹,进退符火,苟能法天星之转动,体海潮之消长,不差不忒,则金液还丹,立可成矣。”(《入药镜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03/13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