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道家

《黄帝内经·素问》理解之人的寿命定义为百岁

荆十三 2024-05-30 10:12:45

黄帝内经: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处含义大约是指通晓天地之道,法于阴阳约指效法阴阳,同与阴阳,合与阴阳的意思。由此可见此“知道”所述甚大。

微信图片_20240530103121.png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乃:《说文解字》注,曳䛐之难也。玉篇䛐作离、非也。上当有者字。曳有矫拂之意。曳其言而转之。若而、若乃皆是也。乃则其曳之难者也。又承上起下之辞。《尔雅·序疏》:若乃者,因上起下语。

天师:相传为上古黄帝之大臣、太医,兼司日月、 星辰、阴阳、历数,被尊称为“天师”。黄帝曾使岐伯遍尝百草,主持医病:并与之谈医论药。所以后世岐黄并称, 尊为医学始祖。

余:早期为君王专用,商末至春秋战国后期君王常以“余”自称,与后世“寡人”“孤”“朕”并为中国古代君王常用自称,秦统六国后始皇帝以“朕”自称后取代“余”自称,后世部分贵族大夫也流行以“余”自称,部分史书中仍以“余”为君王自称。

闻:《说文解字》注,知声也。段注:往曰听,来曰闻。春秋:指年龄言,国策云:君之春秋高而封地未定。度:通渡,过也。衰:《礼记·王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其中的“衰”都含有衰退、衰落之义。

春秋皆度百岁:按整年计算都能活到一百岁

“春”指春季,“秋”指秋季。“春秋”合起来就代表一年,有时候也可用“冬夏”来表示一年。“皆”是全部的意思。笔者通过全面研究《黄帝内经》发现,“皆”字通常表示强调“皆”字之前的词。

我们可以通过含有“度”的汉字来了解“度”的确切含义:“渡”,指一步一步地从水的一侧走到对侧;“镀”是金属连续无间隙附着到别的金属或物体表面,如我们常说的镀铜、镀银、镀铬等;“踱”,就是连续慢慢地走,一步一步地走;“喥”,就是语言滔滔不绝,一个字接着一个字;“剫”,就是把连续的东西砍断。这样看来,“度”字是全部连续、无跨越的意思。

“春秋皆度”就是从春天开始,到夏天,到秋天,到冬天,“皆度”强调一个季节都不能少,简单说就是满满一年。

“岁”在《黄帝内经》中曾多次出现。《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这里提到一岁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即一年,所以“年”和“岁”常混起来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还有一句话:“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古代对气候描述得非常精确,“五日谓之候”就是说五天之内自然界会有明显的变化,称为一候。“三候谓之气”,就是说十五天(半个月)为一个节气。“六气谓之时”,就是说三个月为一时,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季”。“四时谓之岁”,也就是十二个月为一岁。《灵枢·邪客》云“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也指出了“岁”在这里的含义。春秋皆度百岁”的意思就是按照整年计算都能够活到一百岁。而动作不衰:而体力、耐力不减弱

微信图片_20240530103215.png

前面已经讲过,“而”字前边和后边是伴随的关系。“而”之前表示条件,“而”之后表示结果。“动”的繁体字是“動”,由“重”和“力”组成,是重复用力的意思。“作”是“亻”加“乍”,“乍”代表短暂、忽然,如乍寒乍热。在《黄帝内经》中,“作”表示阶段性发生或者一次性发生的事情。“不”表示否定。“衰”通常被认为是到最后、到终点的意思,但是笔者研究后发现,《黄帝内经》中的“衰”是减弱的意思,即使是从一百减到九十九,也叫作“衰”。“衰”“竭”“尽”三个字有时容易用混,我们经常说“衰竭”,往往是逐渐减弱,减弱到“竭”。但“竭”也不是终了,“尽”才是终了。所以“衰”“竭”“尽”是递增关系,一开始减弱叫“衰”,减弱到快要没了叫“竭”,真正终了叫“尽”。“动作不衰”就是体力、耐力不减弱。

“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意思就是上古之人到一百岁的时候,体力、耐力仍不减弱,身体非常好。黄帝之所以讲这句话,说明其所在时期的人已经不是这样了。

古人百岁不衰,这是把‘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应该活多少岁,至少超过一百岁才是对的。如今,我们人的寿命没有古人那么长,那因为环境各方面的改变。

第一,社会文明的进步,是很方便,可是文明不见得对人很有利。比如说现在科技发展出现了空调,正常的出汗得到了抑制,这就造成了汗不能透发。科技进步带来的方便失了自然,使现代人的寿命就没有像古人那么长。

第二,人口数量的增加迫使人类要解决饮食问题,就必须要有农作物需要改良,使产量增加,才能让众多的人口吃饱。改良就需要农药和肥料,虽说是给农作物使用的但人类却是农药和肥料的最终消费者,最后都会转嫁到人的身上。人类明明知道这是自残式的发展,但不改良又没有办法,只有吃饱才能活下去,这就是个死循环。

第三,经过深加工以后的东西,越来越精细,精米,精面,精盐,精糖,体积越来越小,直径越来越细,现在到了纳米,越精细的东西被人吃到身体里面去的时候,会产生成瘾性,就会每天要想去吃它,以前吃糖,都是蔗糖,蔗糖体积就很大,吃了不会想到一直要去再吃,可是现在改成精炼糖了以后,体积很小,越吃越多越吃越多,最后成瘾性,瘾就是体内的病毒在引诱人去吃,吃得越多病毒滋生越快,病毒增多自然会影响寿命,所以现代人的寿命,跟古人的寿命不能比。

微信图片_20240530103126.png

第四,习惯,生活上的习惯,古人的生活很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什么欲望野心,也没有什么名牌,大家去追寻,是很简单的生活,种田,我在《九章算术》里看到一幅图是唐朝的农民耕作图,下面的一段文字是说,唐初时18岁以上的男子受田100亩,我现在有田1亩,就是这么大的差距,估计跟上古时期的差距会更大。100亩的土地没有现代的机械耕种,那真就得忙得没有任何野心和欲望了,现在的人不能长寿也是欲望太多。

按上古时期的定义,是定义在一百岁,但现在,实际上人真正的寿命是在往下降,人一直在减寿,很多人,很年轻生命就结束了,这个结束不是说车祸和意外造成的,而是各种疾病造成的。以上四点都是造成疾病的原因,有些可以避免,有些无法避免,只要将能避免地避免了也是增寿的好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jia/1580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