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道家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荆十三 2024-04-30 16:22:32

《太上感应篇》云:“积德累功,慈心于物。”荀子在《劝学》篇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周易-系辞下》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所以修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累积的过程。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北宋时期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德的分类解析是:德大于才者是君子,才大于德者是小人,德才兼备者是圣人,无德无才者是庸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持才以为恶。由此可见“德”的重要性不仅关乎自身的价值亦关社会的安危。

积德可以满足人的灵魂对高贵和善良的需求,灵魂的高贵和善良可以端正人们生前的一切行为,并对人类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人的高贵灵魂的否定则是将人等同于动物的肯定,亦是将人的美德与善良的否定。事实上人性介于动物性与神性之间,修行的高低使有的人日益神圣,有的人却日渐堕落。所以人与人的区别,正是因为生命中人性的美好与善良,丑陋与邪恶的不同,方才彰显出人格的高贵与低贱,灵魂的伟大与渺小。

微信图片_20240430163553.png

慈心于物——注解:

慈,是:万善之根本。若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

至微之物,也是生命。人能慈心于物命之微,

方便救护,慈心于物,杀相自泯,仁心渐长。

自然可以:永享福寿。

慈心者,爱出于心,念兹在兹,并包万物,覆育不遗,如慈母之育儿的慈悲、仁爱之心。

先贤云:一念之慈,立百福之基,开万善之门。所谓慈者,《说文》曰:“爱也。从心兹声。”兹,为念兹在兹之义。《精蕰》解:如父母之爱子也。《左传》:“宣慈惠和”,注曰: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

三教百家对慈心说亦有论述,只是着重点不同而已,于孔孟,在孔子曰“仁慈”之心,《春初·元命苞》:“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仁”字,就是现代人们常说的爱心、仁慈心。在孟子叫“恻隐之心”。恻隐,就是伤之切、痛之深的意思,是“仁”者爱人的初始心,故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微信图片_20240430163558.png

道德经》中也谈到慈的问题,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所称的三宝,第一宝曰“慈”,是指对人、对事无心怀报恩之慈悲之心,处处爱人,处处仁慈,如慈母之爱子。一个人真具备以慈育物,包容万物,天地万物与我一体的慈悲心,必有大勇之心,故曰“慈,故能勇。”

此是道家典籍中对“慈”的解读,后世道家著述皆循此理也。

庄子·天下》曰: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

《太上感应篇》开篇即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并明确指出,“积德累功,慈心于物。”积德是存心,累功是行事。一件事一件事做到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慈心于物”。

慈者德之本,慈者福之基。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虽为玄妙,人由可知。福与祸,形属于相。善与恶,因果所积。阴阳相济,天地生息之道。利害同存,宇宙运行法则。

世之为人,趋利而避害。心之所愿,积福而去祸。岂不知,福祸相依皆为道。殊不明,善恶有报本心生。一切皆有法,源于身中意。唯有种善因积善业,则福泽相随。反之,则福泽消散。

善人之心,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止恶扬善,正己化人。是非智明,判断抉择必以天理为本。正邪慧别,行为处事皆由道法良知。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慈心于物,积德累功。若活之平凡,格物致知,修身正教利益周围之人。若能为贤者,正心诚意,治业明德福泽天下苍生。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心存善念,实践善行,峻流源清,身修道成。善若不积,不足以功成名就,厚德载福。恶若积累,必致使功败垂成,灭身之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故而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微信图片_20240430163602.png

我们每个人都想祈福避祸,但往往会一味地向外祈求,求佛菩萨、神明保佑,这是迷信的做法。修善得福,造恶得祸,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这是根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这样做才如理如法。所以我们要想趋吉避凶,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磨练自己,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jia/1578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