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一章我们会发现非常熟悉的语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我们常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出自这里,只不过这个失有点绕口,就换了一个字,意思是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经》(七三)
勇于表现刚强的人就会不得善终,勇于表现柔弱的人可以保全生命。这两种勇,勇于表现刚强则得害,勇于柔弱则获利。上天所厌恶的,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呢?所以圣人也认为这样非常困难。天之道,不争而善于得胜,不发布政令而能得到响应,不强行去征召而大家自行会来到,坦然从容而善于谋划。天网虽然稀疏,但是不会有遗漏。
这章开头谈的话题是“勇敢”,而“勇敢”又分为“勇敢”和“勇于不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
“勇于敢则杀”,这里的敢是指用刚逞强、不顾一切、敢于穷而走险,也包括很多违背了国家法令的不法之徒,这类的勇于敢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勇于不敢则活”,勇于不敢看上去好像是一种懦弱、一种退缩,但是一时的后退是为了更大的进步、更大的成就和发展。这样的人懂得保全自己的生命,懂得拒绝,该做的事,勇敢去做,不该做的事,勇于不敢,不去做。前面我们讲的柔弱胜刚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不要一味的强硬,不顾一切。
“此两者,或利或害”,此两者就是指勇敢和勇于不敢,勇于敢和勇于不敢这两种情况,勇于表现刚强则得害,勇于柔弱则获利。“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为什么厌恶勇于表现刚强的人?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以圣人犹难之”,就是有智慧的圣人也很难去理解清楚。老子认为只有站在更高水平上,更高的视野上才能理解明白这个问题,所以后面说从天道的角度认知这个事情是什么样子?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争斗,不争先争高,却能取得胜利,这是符合天道的。“不言而善应”,不用老去下命令,下发政令,行不言之教,这样大家反而对他非常支持响应。“不召而自来”,不用到处去召集,大家自然而然就聚集到你的麾下。真正强大的人,不需要到处炫耀,却可以召来贤才,万民所归。“繟然而善谋”,繟就是坦然、从容。没有心机,看起来像不需要谋划,就能从从容容的向着目标方向发展,顺天道而行。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口中的“天网”,指的是自然法则,自然规律,看似稀疏,看似散漫,实则不然,只是由于它很博大,常人无法看清楚。而一旦破坏了自然规律,人们就会受到惩罚。
天之道,就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看似漏洞百出,看似荒唐可笑,实则不然,背道而驰者,最后谁也跳不出去……
现代物理学中的天网思想,物理学家起了一个很奇怪的名字:“靴袢假设”。F·卡普拉说:“在粒子物理学中有一派截然不同的思想是从这样的观念出发的,自然界无法归结于最基本的实体,例如基本粒子或者基本场。应该把它理解成完全是自洽的,它的组成部分彼此组成,或者是自己的组成部分。这种观念是在S矩阵理论中产生的,被称为‘靴袢假设’(自己依靠自己的意思)。”又说:“牛顿的宇宙是由一组具有基本性质的基本实体构成的,它们是由上帝创造的,不能作进一步的分析。在靳袢假设之前的自然科学理论都是以这种或那种方法表明,可以把世界理解成无法进一步分解的实体经济集合。而这种新的世界观则把宇宙看成是相互关联事件的动态网络。在这张网络中没有任何部分的性质是基本的,它们都可以从其他部分的性质导出,它们相互关系的整体自洽性决定了整个网络的结构。”(同上书,第225——226页。)
天网在不断地运动、生长和变化。F·卡普拉说:“东方神秘主义者把宇宙看成是不可分割的网络,这种相互联系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这种宇宙网是有生命的,它在不断地运动、生长和变化。而现代物理学也和东方神秘主义一样,把宇宙看成是这样一种关系的网络,认为这种网络从本质上讲是动态的。”(同上)
道家哲学认为,宇宙本质上是一个网络(天网),这个网络由道和一织成,道和一通过网络控制着宇宙万事万物的运行和发展变化。所以,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看似互不牵连的多个天体、多个现象、多个人却是宇宙这个大有机体的有效组成部分——细胞。从微观的角度讲,一个原子、一个分子、一个人都是结构与能量的联合体,与外界相互感应,共处于道一的统一体中。
到这里,本章的逻辑就非常清楚了,天道不争,自然而然,所以为民不能滥用所谓的勇敢。作为领导者,也不能滥用强制,这些都是不符合天道的。不符合天道,必然是会失败的,也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违背了天道,自然会遭受惩罚。
我们现在的人总是太过高估自己的能量,加上自己的欲望,所以总是喜欢争先争高,逞强好胜,这种行为的结果往往是败北而归。老子的思想,不是消极对世,不是让人放弃努力,放弃对自身和世界的探索,而是在告诫世人要顺天道,要懂得适可而止,顺应自然。虽然表面看上去软弱无能,但是内心却有大智慧,他不与人争,善于自保,所以没人侵害他,能保全自己;然后审时度势,待时而动,所以能抓住机会,最终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jia/1578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