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8年,孔子问道于老子。公元前202年,汉朝初立,经济凋敝。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前202年刘邦建政,短短二十年不到,恢弘帝国悄然倒塌。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元前87年,刘彻下《轮台罪己诏》,反思己过。司马光认为,汉武帝晚年悔过至关重要,使得西汉“虽有亡秦之失,却无亡秦之祸”。以上能够流传青史之人之事,必然是最顶级智慧的交相辉映。沿着历史的脉络,我们一起去探究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寻找智慧真正的源头。
读史不是为了小聪明,而是寻找大智慧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代是思想大爆发的光辉岁月。但是可惜的是,中国人很多时候读历史总是想着所谓的阴谋诡计、勾心斗角,把一个个人物故事都记得熟烂于心,并且从中吸取所谓为人处事之道和寻找避免被算计的秘诀。
诚然读史有此功能,但是这只是小聪明而绝非大智慧。所谓聪明只是明哲保身的雕虫小技,而智慧才有穿越千年的雄伟力量。
这种智慧思考的是一家的和睦、一国的和谐、世界的和平。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表面上是各国相互征伐、朝代更迭,英雄人物悉数登场、风流倜傥,实际上是人类顶级思想的交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思想发挥的作用。从秦孝公开始的商鞅变法,弱小秦国全盘导入法家思想,“奋六世之余烈”终于“六王毕四海一”。
但是紧接而来的就是对民力的无限榨取以及对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奈何取之尽锱铢而用之如泥沙”,根本不与民休息,结果“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强大秦帝国烟消云散。
汉朝初年,国家凋敝,刘邦甚至连几匹颜色一样的马都凑不齐。从汉文帝时期开始,采取道家思想治国,奉行黄老之术,直至汉景帝刘启时期,国势蒸蒸日上,诞生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到了汉武帝刘彻之时,儒家思想逐渐占得上风。与道家“无为而治”截然不同的是,儒家信奉“有为”,主张建功立业、开疆拓土。而此时的儒家不是单纯的儒家,而是披着法家内核的儒家,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对中华民族伤害不可谓不重。
汉武帝在位时期虽然开疆拓土,但是汉朝也被这股折腾劲弄的元气大伤,老百姓生活颠沛流离。以至于汉武帝下诏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读罢这些思想精髓,我逐渐悟到了思想背后的脉络,理解当年孔子与老子的不同:
儒家把逻辑起点建立在人身上;
道家把逻辑起点建立在规律上。
其实恰恰相反,老子提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越多越好,但是我们提炼知识背后的原理要越简单越好,只有简单到极致才能真正找到最底层逻辑与规律,这样虽然看起来我们做的很少,实际上却四两拨千斤,直达本质。
《孙子兵法》云: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我并非全盘否定儒法思想,而是它们相对道家无为而治来说,经常会因为用力过猛而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并且它并不是最底层的逻辑。没有真正去探求经济运行的规律而把企业问题归咎于旁人,这就是很多老板做不大并且做得累的根源——缺少更高的思维模式,从而导致模仿与跟随。从市场经济的底层逻辑来说,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远远比人不按规律出牌盲目冒进更为有益。企业家群体作为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正如熊彼特所言“破坏性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真实写照。一家企业亏损表面上好像是经营不当,实际上是因为没有提供更高的市场效率而被淘汰,而市场效率的高低是以是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来评判的。这就是为什么计划经济体制无法与市场经济体制竞争的原因——前者效率更低。所以,聪明的企业家必备《道德经》.《道德经》与自经营
道可道,非常道。很多人对这一句话有不同解读。
但是我坚持认为,老子说这句话与柏拉图《理想国》书中苏格拉底与大家辩论正义是什么本质一样——对事物下定义。正义是欠债还钱,正义是扶助弱小,正义是完成工作,正义是奋勇杀敌,不同的人对正义有不同的描述,这些就是老子说的“道可道”。但是这些恰恰不是老子真正要讲的“道”,也不是苏格拉底追问的正义。两位先贤追寻的是不可更改的本质,也就是哲学上的二阶问题。
把具体的东西抽象为统一的定义,有了统一定义,就不可能指鹿为马了,毕竟鹿是鹿而马是马。这种定义也就演变为了一种共识机制,人类超越动物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具有共识,比如现代的纸币就是一种共识,法律也是共识,国家本质上就是一个想象中的共同体。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其实是给大家反复通过比喻、案例的方式来阐述“道”的特征,以便我们掌握。所以全书表达的一个思想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要太过盲目做事。因此,老子强调,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就是告诫我们把事情做好了就可以,不需要争最后的功劳,老板必须学会把功劳归于员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对于管理者,老子告诫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意思就是说,你看那些看不到什么管理痕迹,比如喊口号、形式主义那些的公司,好像不显山露水,但是员工收入和员工品质都很好;反倒是那些各种管理条例各种限制措施都完善的公司,其实员工都心怀不满而且勾心斗角。在自经营模式中,我反复告诫老板,一定要记住一句话,管就是为了不管。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面教育统治阶级: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对此我在《自经营:解放老板新模式》这本书中,告诫老板说,无为就是要老板努力去找到规律做事,没有参透之前不妄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很多老板恰恰相反,总是想着去管理下面的员工,事无巨细都喜欢抓在手里,并且喜欢揽功劳。我真的就想问一句,有这个时间让自己休息休息或者看看书不是更好吗?恰恰是这种类型的老板,一方面在琐事中迷失自我,另外一方面在自以为是的满足中陶醉自我,这种老板赚钱一般靠机遇而非实力——因为他们根本没时间去打磨实力。市场好的时候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马上加足马力上足杠杆,一旦市场下行就一身债务,财富瞬间化为乌有。所以,企业家要想提升自己的思维格局,看透世间万象,《道德经》是必须要仔细阅读的经典。而“自经营”模式,恰恰思想来源于道德经,在企业经营管理层面践行“管是为了不管”的哲学洞察,在品牌打造与市场开拓层面践行“长板更长”的战略方向,在老板个人修为层面践行“少就是多”的顶级智慧。老子《道德经》的智慧对于应对我们所面临的99%问题没有任何问题,而脱胎于老子思维的《自经营》这本书以及“自经营”模式对于老板来说更是弥足珍贵,这套模式落地的话可以提升企业效率40%,降低成本33%,极大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解放老板身心。
原来一条路已经走不通或者走的人太多过于拥挤,就要反过来另辟蹊径寻找新的道路,这样才能成功。我们有这样的智慧却不去学习,无数聪明人在凭借本能做事,偶然成功之后盲目冒进,结果生意失利,最终泯然众人矣。
在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把个人利益当作激励的主体,实现企业得盈利,顾客得实利,员工得红利的目标。
这本质上和稻盛和夫的阿米巴一模一样。稻盛和夫的思想取自王阳明,自经营的思想来源于老子。
稻盛和夫的一生确实脱离不了"道",他说他经常温习中国老子的《道德经》,他最为推崇里面的无我利他的经营思想,而稻盛先生的经营成绩我想不用多说:
他在27岁时创立了京瓷,又在52岁创立KDDI,这两家企业都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稻盛和夫78岁时临危受命,将岌岌可危的日航从破产边缘救回。
可以说稻盛先生用他的一生来践行《道德经》里面提到的"道",尽最大可能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我利他"的境界,从大家的反馈来看,他真的做的很好!
无我利他的思想在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的现实生活中可能显得比较苍白无力,但《道德经》里面还提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礼贤下士,真正为员工考虑,别人是能感知到的,从而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追随你,成就你,最后被追随的那个人,他的成就反而是最大的。你说无我利他最后吃亏了吗?并没有!
但是这里要注意哦,不是为了让自己的成就最大,而去无我利他,这种境界就低了。真正伟大的是真诚发愿为大家做事,不计较个人得失!是不是听起来很难?是的,是很难。这也是为什么大成就的人这么少。
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怎么样学习老子的这种思想呢?我个人觉得那就放在做事情上面吧,每个人一定有他的爱好,以及他想做的事,当然这个事情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至少不要违法犯罪、危害社会,然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去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可以是自己的工作或者其他兴趣等等,反正就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做好事情本身。
我想有些朋友应该能明白这种感觉,这就好比你感觉自己好像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虽然那个位置不像大成就的人那么光彩照人,但至少也能让我们的人生不再精神内耗,自我达到和解的状态,它似乎能让我们找到了人生的一点意义,在这个事情上面我们不再谈钱或者谈钱谈得很少,而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它,这就是做事层面的无我利他,那对于我们平凡的人生足矣!
中国古代典籍《道德经》指出:在热爱中坚持,千锤百炼,才是最好的战略执行。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