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道德经注解
王弼注《道德经》六十九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彼遂不止。攘无臂,扔无敌,行,谓行陈也,言以谦退哀慈,不敢为物先,用战犹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也,言无有与之抗也。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言吾哀慈谦退,非欲以取强,无敌于天下也。不得已而卒至于无敌,斯乃吾之所以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六十八
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士,卒之帅也。武,尚先陵人也。善战者不怒,后而不先,应而不唱,故不在怒。善胜敌者不与,不与争也。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用人而不为之,下则力不为用也。是谓配天古之极。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六十七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久矣其细,犹曰其细久矣。肖则失其所以为大矣,故曰,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夫慈,以陈则胜,以守则固,故能勇也。俭故能广;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能广也。不敢为天下先,故能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六十六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六十五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明,谓多见巧诈,蔽其朴也。愚谓无知守真,顺自然也。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多智巧诈,故难治也。故以智治国,国之贼;智,犹治也,以智而治国,所以谓之贼者,故谓之智也。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也,当务塞兑闭门,令无知无欲,而以智术动民。邪心既动,复以巧术防民之伪,民知其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三十三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胜者无物以损其力,用其智于人,未若用其智于己也。用其力于人,未若用其力于己也。明用于己,则物无避焉,力用于己,则物无改焉。知足者富。知足自不失,故富也。强行者有志。勤能行之,其志必获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三十二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朴之为物,愦然不偏,近于无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三十一
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三十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强于天下,况人主躬于道者乎。其事好还。为始者务欲立功生事,而有道者务欲还反无为,故云,其事好还也。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言师凶害之物也。无有所济,必有所伤,贼害人民,残荒田亩,故曰荆棘生焉。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犹济也。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二十九
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二十八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雄,先之属;雌,后之属也。知为天下之先也,必后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也。溪不求物而物自归之,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式,模则也。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忒,差也。复归于无极。不可穷也。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二十七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善言无瑕讁;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讁可得其门也。善数不用筹策;因物之数不假形也。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因物自然,不设不施,故不用关楗绳约而不可开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二十六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是以重必为轻根,静必为躁君也。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以重为本,故不离。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不以经心也。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轻不镇重也,失本为丧身也,失君为失君位也。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二十五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谁之子,故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寂寥,无形体也。无物之匹,故曰独立也。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周行无所不至而免殆,能生全大形也,故可以为天下母也。吾不知其名,名以定形,混成无形
2024-11-07
王弼注《道德经》二十四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物尚进则失安,故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其唯于道而论之,若却至之行,盛馔之余也。本虽美,更可薉也。虽有功而自伐之,故更为肬赘者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024-11-07
王弼注《道德经》二十三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听之不闻名曰希,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然则无味不足听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言暴疾美兴不长也。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从事,谓举动,从事于道者也。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于
2024-11-07
王弼注《道德经》二十二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不自见其明则全也。枉则直,不自是则其是彰也。洼则盈,不自伐则其功有也。敝则新,不自矜则其德长也。少则得,多则惑。自然之道亦犹树也,转多转远其根,转少转得其本。多则远其真,故曰惑也;少则得其本,故曰得也。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少之极也。式,犹则之也。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2024-11-07
王弼注《道德经》二十一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空也,惟以空为德,然后乃能动作从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惚无形,不系之叹。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也。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
2024-11-07
王弼注《道德经》二十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下篇,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然则学求益所能,而进其智者也,若将无欲而足,何求于益。不知而中,何求于进。夫燕雀有匹,鸠鸽有仇,寒乡之民,必知旃裘,自然已足,益之则忧。故续凫之足,何异截鹤之颈,畏誉而进,何异畏刑。唯阿美恶,
2024-11-07
王弼注《道德经》十九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圣智,才之善也。仁义,人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绝,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属,无以见其指,故曰,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属,属之于素朴寡欲。
2024-11-07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道德经注解热门文章
1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十一
2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五十二
3
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四十八
4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八十、八十一
5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七
6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十五
7
张其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8
李荣《道德真经注》二十三
9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一
10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十二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