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道德经注解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六十三章(2)
大事不难,小事不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十个字的两句话,又是一副对联,天下最困难的事,对于真有智慧的人来讲,处理时“于其易”,会找到事情的关键点,处理起来就很容易。我经常给年轻同学讲笑话,要他一个人去搬个桌子那样大的石头,他们都面有难色,认为至少需要六七个人才搬得动;告诉他一个人就可以了,不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六十三章(1)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平淡处事的一流人才“为无为,事无事”,这是说,一个人看起来没有做什么事情,可是一切事情无形中都做好了。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好人要救助,坏人更要救助这一章转而谈及政治哲学的原理,牵涉到上古的政治制度,也是引申上经第十三章,与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水唯能下方成海这一章也是上经十一、十二章的引申,讲到政治哲学运用的原理,他讲:“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烹小鲜的道理安在本章等于上经第十章的引申。这一章中,有老子的名言,就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及政治哲学上一句很重要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发挥起来,可引述的道理及实例很多,简单地说,“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九章(2)
啬的真正精神“莫知其极,可以有国”,一般人看不出“莫知其极”的道理在哪里,认为就可以有国,有地区,有土地,有资产。在老子的时代,对于所谓的“国”,并不代表现代观念中的国家,而是代表了资产,也包括了精神智慧等形而上的资产。“有国之母,可以长久”,这个“国之母”,就是生生不已最原始的根源,在形而上就是道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九章(1)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是老子又说的另一个原则,“治人事天,莫若啬”,“啬”就是悭吝,后来把“吝”、“啬”两字放在一起,成为一个词汇——吝啬。其实吝是吝,啬是啬,这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八章(2)
察见渊鱼的颜回所以在做人方面也是如此,不必“察察”,也就是不要太精明了,如果聪明过分,太精明了,就会缺乏德性。我国的历史上《列子?说符》有两句话,“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一个人的眼睛如果能够看见深水下小鱼的游动,那就不吉利;智慧太高、太聪明,可以判断别人的隐私,对于眼睛所不能见的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八章(1)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对社会人民有益的领导这一章,是老子继续引申前一章所说的道理。在文字上,似乎非常容易了解,看来没有什么冷僻深奥的语言词汇。但是,如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七章(2)
忌讳造成的影响如果说老子的经验不讲考据,而引用《神仙传》的说法,老子已经活了几千年了。《神仙传》中说,他在黄帝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名字不同。据传说,那时他的名字叫做广成子;他还当过尧、舜、禹的老师,不过每一代的名字都不同,使人们不知道就是他。到了周朝他叫老子,所以他不只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学问,而是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七章(1)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前面专讲道德之用,而讲到这里,他忍不住,又讲起政治的高明道理来了。“以正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元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养生处世该如何老子这人很有意思!自己一部五千言的巨著,经常把要紧的话先漏了一些,就如武侠小说一样,露一手,点到为止,又赶快收回去了。五十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五章(2)
保持气的平和“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号”就是哭,这是婴儿的境界,若哭起来,那不是真正的哭。婴儿哭起来很可爱,有时蛮好听,因为那是“号”没有真正从喉咙里哭,没有把声音哭哑了。这个“嘎”字,是声音沙哑了。人老了以后,或者有病,声音就变了。一般小孩子唱出来的是所谓童声,但是童声还不是婴儿的声音,婴儿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五章(1)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纯厚自然的赤子这一章也就是上经第二十五章的引申说明。上经第二十五章说了一个原理,说“人法地,地法天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四章(2)
从观身到观天下“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读《老子》是读活的书,上古人们的智慧,是从生活经验来的。生命的道理是“以身现身”,从自己身体里面的道理来观察自己,找出一个真理。所以重要的在一个“观”字。这个“观”,在《老子》上经第一章、第十六章及二十六章都曾提到,特别是第二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四章(1)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善于把握生命的中心则不辍这一章的每句话,如果发挥起来,都有很多历史的资料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接受布施的严重性这章也是上经第二十三章的道理。二十三章有一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就是狂风,来得快也去得快,狂风、台风,不会整天整夜地吹。狂风往往到了中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回归宇宙的根源——天下母这章等于上经第二十二章的结论。二十二章最后说,“诚全而归之”,就是全归,归到那里。同时,第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在这一章,老子回过来说明“以其无死地”,而能够自已把握的生命,使自己永远存在的道理。同时这章的说明,也就是上经第二十一章的
2024-12-10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生死是什么这第五十章是上经第二十一章的引申。“出生入死”,出来就叫做生,进去就叫做死,在文字解释“出生入死”
2024-12-10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道德经注解热门文章
1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十一
2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五十二
3
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四十八
4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八十、八十一
5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七
6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十五
7
张其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8
李荣《道德真经注》二十三
9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一
10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十二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