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物我齐一,则是非不起。彼此纷纷,则怨雠斯作。故礼有报怨之义,法有偿死之刑。怨往怨来不可息,思欲息怨和之,令去逆以顺平之,使反恶而为善。然口善而心不善,面从而意不从,不善不从余恨,此则更起於恶,何得用之为善?欲得为善,未若元不为怨。元不为怨,何须和顺,亦无忤逆。逆顺斯忘,怨雠自息。不知善之为善,始可名为至善也。
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於人。
古者圣人刻木为契,君执於左,臣执於右为信,合之符契,不复制之以法律,於物无罚,故言不责於人。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司,主也。契,合也。彻,离也?有德之所主,上合无为之道,混然冥一,下为万物所归,信之符契。若其无德,不能行善,非唯不契於道,抑亦众离散也。内明有德合理,故云司契。无德乖真,故云司彻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平等,无有亲疏,恶人远道,致有疏名。善者近真,故生亲称。至理为语,不疏不亲,但以善人行善,天乃福之#38,故云与善人也。然善不与不善,是知辅德不辅无德。若能行於德善,善德自然归之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7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李荣《道德真经注》七十八
下一篇: 李荣《道德真经注》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