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道德经注解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四十一

德玄 2024-12-26 19:59:36

上士章第四十一


上士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应道虚玄,本迹俱妙,故次此章即明上士能悟,非下士所闻。今就此章,义开三别:第一明三人闻道,机性不同。第二辨体道之人韬光匿耀。第三叹道功能,生成庶品。


第一明三人闻道,机性不同。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


上机之士,智慧聪达,一闻至道,即悟万法皆空,所以勤苦修学,遂无疑怠。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中机智闇,照理不明,虽复闻道,未能妙悟。若敛情归定,实时得空心。纔涉世尘,即滞于有境。与夺不定,故云存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机之人,根性愚钝,闻真道玄远,至言宏博,心既不悟,谓为虚诞,遂生诽谤,拊掌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不为凡人所笑,不足称为圣道。


建言有之。


建,立也。言上士所行之道,建在下文。有之,即明道若昧等是也。


第二明体道之人韬光匿耀。


明道若昧。


昧,闇也。照达真道之人,晦迹同俗,不显其明,若愚闇也。

1070.jpg

进道若退。


大学之人,不见其迹,内虽进修,外若衰退。


夷道若类。


夷,平也。证太平等道,修行之人,知一切众生与己同体,不见愚智之剔,等差一类也。


上德若谷。


胜上道德之人,与大虚等量,故能包容万物,若彼空谷也。本亦作俗字者,言能忘德,不异嚣俗也。


大白若辱。


白,洁净也。辱,污染也。言大洁白高行之人和光同尘,不曜于物,故能混迹扬波,若污辱也。故东方先生洁其道而秽其迹,即斯义也。


广德若不足。


广,大也。言怀大德之士,体道虚忘,故内至有余,而外若不足。《老子传》云: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


建德若偷。


偷,盗也。言建立大德之人,藏名隐迹,如彼偷窃,不用人知。故上经云:犹若畏四邻。


质真若渝。


质,实也。渝,变也。言素质体真之士,寂而动,真而应,变见无常,故若渝也。


大方无隅。


隅,角也。言体道大方之人,因循顺物,不守节操,不立隅角,所谓上达节也。


大器晚成。瑚琏九鼎,非一朝可成。喻大学之人,岂近心能证,必须累劫修研,方致虚极。即任公子钓鳌是也。


大音希声。


希,犹无也。至道大音,寂乎无响。自妙本降迹,而声无声也。师旷听之而不闻其声也。琼音震乎宇宙,欲明即迹即本,故言大音希声也。


大象无形。


大道之象,象而无形。无形而形,离朱视之而莫见其形也。色象遍乎虚空,欲明即有而无,故云大象无形也。


道隐无名。


至道妙本,幽隐窈冥,非形器之所测量,岂名言之能诠辩也。


第三叹道功能,生成庶品。


夫唯道,善贷且成。


贷,借也。独此无名之道,有大慈悲,故能俯救众生,借其善力,亭毒群品,生化三才,种种方便,趣令成就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6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