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说太极就是太极拳,所以“太极”变成了“太极拳”的代名词。太极拳是通过河洛文化,太极文化演变而来。大家知道,太极拳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并不是说练一套拳,坚持练拳就可以养生,还需要合乎养生的道理。
现在民间有四种形式的”太极拳”。
第一种太极拳叫太极操。天天看见老大爷背着剑五点钟起来去操场,到那儿就练起来,练完了各做其事,从来不问对错。当然,练筋骨皮,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太极拳,就一定要内外兼修。很多拳师都在外面教拳,都知道,可能十个练拳人中间有八个都是希望练拳养生,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想练功夫。什么是功夫?四两拨千斤是功夫,“浑身无处不是手,无处不是拳”这是最高级的功夫。但这样的功夫能够轻易得来吗?
有很多人问,太极拳有没有秘笈?我说有两个秘笈。第一,一定要持之以恒练习,功到熟时巧自生。第二个秘笈,必须找到一个明白的老师,给你明明白白讲通道理,不走弯路。很多嗯问练习太极操好不好,我说,你们一部分是老年人,一部分是年轻人,老年人练太极操行,年轻人就该费心力来继承太极拳里面的功夫。
第二种是太极舞。舞台艺术,我们每个省都有,非常漂亮,我认为年轻人这样练练也可以,但当你跳不动、蹦不动的时候,就应该回归太极拳的原理,一定要下势,“松、柔、圆、活、轻、灵、沉、稳”,上肢要松、柔、圆、活,腿下要轻、灵、沉、稳。人老先老腿,我们要把气降到我们的腿上。
第三种是太极“教”。这个“教”是邪教的“教”,现在网上传了很多,例如河北的闫芳隔墙打牛,非常非常不可信。太极拳没有捷径可走,所以说,如果有秘笈,只有两个,一个必须持之以恒练习,第二个要有个明白的老师。
第四个是真真正正的太极拳。一步一步按部就班下功夫练习,才能练就的太极拳。所以说,徐记讲的一番话非常合乎现存的事实。当然,太极操也可以练,如果有体会的话可以再不断提升。
我们练习太极拳,不光外练,一定要练内,练外只是活动活动筋骨,内练则以外型引内劲儿,以内劲儿催外形。那怎么练气?气发源于肾,所以说太极拳里有一句话:“以腰为主宰”。有人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拳不练腰,永远提不高”,“练拳不练气,何必要学艺”。气本身就是一种呼吸。按照庄子讲的一句话“真人呼吸行于脚、凡人呼吸在于喉”。庄子的意思就是气要下沉,沉到我们脚上,然后丹田气再反弹回来走,丹田就是元气。《黄庭经》说,我们“吃气”就是我们的开气。太极拳里面有两种“气”,一种是呼吸自然,一种是自然呼吸。如果说呼吸停止了,人的生命就结束了。我们这种呼吸都是肺式呼吸,也叫自然呼吸。如果练拳的人“呼吸自然”,那就反过来了,“呼吸”成为主语。怎么呼吸自然呢?我们一定要丹田呼吸,这个丹田如何呼吸,就要靠我们的意识控制,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导引吐纳。我们一定要引导我们的呼吸才叫导引吐纳。太极拳就是丹田呼吸。
太极拳运动的三种形式:一个运动规律,分为三种运动形式:
第一种运动形式:丹田的左右旋转(缠丝的运动方式)。
丹田转动,躯干的缠丝,肩、肘、手的缠丝,髋、膝、踝的
缠丝,形成了一动全动的运动规律。
气往里走:肩、腰、丹田。
气往外走:背、肩、肘、手。
气往下走:髋、膝、踝、脚。
我们在练习时,用意一半,在有意无意之间,不要考虑的太多,一半想,一半放松,可以感觉整体,如果注意力太集中,就会顾此失彼。
第二种运动形式:丹田的前后旋转(胸、腰折叠运化)
比如起式这个动作,踢二起脚等。那么气的运行方式呢?
开:气就往手上去了。
合:气是往丹田来的。
第三种运动形式:丹田的混合旋转
是在第一种和第二种运动之间的一种运动形式。既有前后,又有左右。每次换劲都是第三种运动形式。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uantongwushu/577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太极拳的种类有哪些?
下一篇: 太极拳中的松如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