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运动健身 >> 传统武术

太极拳的种类有哪些?

荆十三 2023-12-01 09:33:11

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有陈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 五大流派。其中孙氏太极拳在拳理和技击性上有很大的革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还创编了简化太极拳。

一、陈式太极拳

2cb416d7f549d1d80a4a90db86294dce.jpeg

陈式太极拳,其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创始人是陈王廷,后经过其子孙的不断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拳术体系。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是注重身体的中正放松,以及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动作轻柔舒展,步伐灵活稳健,具有较高的健身和养生价值。同时,陈式太极拳还具有一定的技击实战能力,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不可多得的一种优秀拳术。

目前,陈式太极拳在中国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多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健身项目。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 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 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二: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其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村,由杨露禅所创。

b9e4a74885714dd88c96c1de5acd0692.jpeg

杨露禅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名武术家,他在继承了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流派的拳法和技艺,创立了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是以松柔为主,注重身体的中正平衡,以及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

它的动作简单易学,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练习,因此在中国和国外都有很多的练习者。

杨氏太极拳的技艺包括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太极拳的发劲、太极拳的推手、太极拳的散手等等。

其中,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包括了起势、单鞭、提手上势、坐式左右摆莲、手挥琵琶、倒卷肱、左右蹬脚等等;太极拳的发劲包括了发劲、化劲、发劲的变化等等;太极拳的推手包括了定步推手、活步推手、推手的变化等等;

太极拳的散手包括了散手的基本技法、散手的变化等等。

杨氏太极拳的传承方式以师承为主,现在国内外都有很多的杨氏太极拳传人,其中包括了一些著名的太极拳家和教练。

杨氏太极拳在国外也有很多的爱好者,其中包括了一些外国人士在学习了杨氏太极拳之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后也传授了这种太极拳。

三、武式太极拳

7f96c1ffee9515bad015580c2d47e963.jpeg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自成一派。其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平稳,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分清虚实,小巧灵活,迈步时足尖先着地,然后再足跟着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挺直高拔。拳势讲究起、承、开、合,动作连贯顺遂,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以“神宜内敛”,“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以气 运身,意动身随,意动气随,意到气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达到意、气、形三者合一。

四、吴式太极拳

2b2e80cd2445078ee073ba9c4fd6000e.jpeg

吴式太极拳它具有完整的体系,流传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吴式太极拳第一代宗师全佑,学拳于杨式太极拳第一代宗师杨露禅,后奉宗师命拜杨露禅二子杨班侯为师。杨露禅宗师教有三人,凌山善发劲、万春善刚劲、全佑长于柔化。全佑先生传子吴鉴泉,徒有郭松亭、常远亭、夏公甫、齐阁臣、王茂斋等。其中常远亭创立常式太极拳,又名《吴式老架太极拳》,别名《班侯小架》,或《全佑老架太极拳》。

吴鉴泉宗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家传太极拳法逐步改进、修润、充实,使拳架更加柔和、规矩、紧凑,连绵不断、松静自然,从而自成流派,即“吴鉴泉氏太极拳”,简称“吴式太极拳”,并尊称其父全佑为第一代宗师。

吴式太极拳功架紧凑、大小适中、安静自然、招势严密、细腻绵柔,尤以柔化著称,演练起来给人以飘逸出尘之美。吴式太极拳的步法主要是以川字步型为主,身形斜中寓正,节节贯穿。

吴式太极拳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内在功理和技击实现上,在推手时,特别强调不顶撞,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正所谓引而不发,使人感到的不是刚力而是柔劲。但并非吴式太极只能化不能打,而是要打时,则能达到化之至多,打之至深

吴式太极拳至今保留有较多的传统项目,主要包括拳架、器械和推手三个部分。吴式太极拳以松静柔化著称,在导引经络、调和气血上有独具一格的功力。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和无穷的艺术趣味。

太极拳(吴氏太极拳)于2015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五、孙式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是孙禄堂先生构建的以三拳合一为框架的天地人三元武学体系的三大基础之一。这个武学体系是孙禄堂先生着眼于对中国武学进行整体建构,为此建立的框架。

4a5c15ce2c3c3e0a879eb1388e0cad4d.jpeg

三拳合一显示在两个层面,其一是将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构成一个基础统一,一理贯通的统一的武学体系。因为若没有同一的基础,没有一理贯通,就谈不上合一,就构不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武学体系。这是兼习多家武艺与融合多家武艺为一的本质区别。其二,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原本是不具有互补关系的,基础亦不同一,因此,要将此三拳合一,就必须对这三拳进行改造与鼎革,重构这三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仅孙氏太极拳,而且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都具有三拳合一的特征,都是三拳合一的产物。由此可知,孙氏太极拳在立意、理论基础、技能基础、拳理拳法上与其他各派太极拳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与之不属于同一个拳学体系。    ``    

孙氏太极拳是孙禄堂先生创立的孙氏武学即拳与道合武学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孙氏武学是孙禄堂先生以其所习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拳学及其所涉猎的十多门武艺为基础,通过参照他自身的体用实践,着眼于完备技击制胜效能并使之与道同符而创立的鼎革立新之学。其中孙氏太极拳显示该体系的“虚中”之作用和“抱元守一”之理法。

练习太极拳有很多好处,主要有

c0906b9fafcf43ea91f3a45e52010538_noop (1).jpg

1、 太极拳是有氧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能强身健体。对一些慢性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关节、肌肉,韧带,骨质,劲椎,腰椎有锻炼和减缓衰退的作用。

2、能静心聚神,提高专注力,修身养性,增强智慧。

3、提高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

4太极拳博大精深,既是一种传统武术,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来修身养性,增长知识,挖掘潜力,展现自我,最终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5练太极拳除了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和防身之外,更能锻炼人的意志力、专注力、自制力、承受力、自信心以及一种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6太极拳和汉语文化一样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关注和学习。国外习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国内,国家推荐和扶持练习太极拳,增强国民体质。山东省要求村镇,社区建立太极拳辅导站。练习太极拳是个大趋势,越早练,得益就越早。太极拳是你一生的朋友,也是你一辈子的财富。

7太极拳的开发智慧,激发潜能,就是要改变思维方式,多看、多听、多学、多问、多做,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就能有正确的选择和决断,正确的选择和决断,就能有好的结果。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uantongwushu/577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