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茶器

茶具的演变发展

品茶 2023-05-03 12:03:42

茶具的演变发展

宋代不再直接煮茶,而用点茶法,因而器具亦随之变化。宋代茶艺,处处体现了理学的影响,连器具亦不例外。如烘茶的焙笼叫“韦鸿胪”。自汉以来,鸿胪司掌朝廷礼仪,茶笼以此为名,礼仪的含义便在其中了,碎茶的木槌称为“木侍制”,茶碾叫做“金法曹”,罗合称做“罗枢密”,茶磨称“石转运”,连擦拭器具的手巾都起了个高雅的官衔,叫做“司职方”。且不论这些名称所表达的礼制规范是保守还是进步,其中的文化内涵则一目了然。可见,中国古代茶具不是为繁复而繁复,主要是表达一定的思想观念。宋代全套茶具以“茶亚圣”卢仝名字命名,叫做“玉川先生”。足见,仅以使用价值来理解古代茶器是难得要旨的。今人参观日本茶道表演,看见方巾、水方、小刷子等一堆器物,而不知其义。不用说现代中国人,即便日本茶道师,使用这些器物也不一定尽知其中含义。因此,只有从文化观念上,才可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明清废团茶,散茶大兴,烹煮过程简单化,甚至直接用冲泡法,因而烹茶器皿亦随之简化。但简化不等于粗制滥造,尤其对壶与碗的要求,更为精美、别致,出现各种新奇造型。由于中国瓷器到明代有一个高度发展,壶具不但造型美,花色、质地、釉彩、窖品高下也更为讲究,茶器向简而精的方向发展。壶、碗历代皆出现珍品,如明代宣德宝石红、青花、成化青花、斗彩等皆为上乘茶具。壶的造型也千姿百态,有提梁式、把手式、长身、扁身等各种形状,图案则以花鸟居多,人物山水也各呈异彩。我国唐代茶碗重古朴,而宋代由于斗茶的出现,以茶花沫饽较品质高低,需要碗色与茶色和谐或形成鲜明对比,所以重瓷器色泽。而明清以后,茶之种类日益增多,茶汤色泽不一,壶重便利、典雅或朴拙、奇巧,碗则争妍斗彩,百花齐放。所以,仅明清壶碗组成一个大型展览并不难。

清代京师,则自有独特的高雅茶具。老北京大家贵族、宫室皇延,乃至以后许多高档茶馆,皆重盖碗茶。此种茶杯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盖。盖碗茶又称“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一副茶具便寄寓一个小天地,小宇宙,包含古代哲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盖碗茶源于何时,至今无定论。茶托又称“茶船”,民间相传为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所造,始为木托,后以漆制,始称茶船。但从目前考古发据来看,茶托的出现肯定更早,所以崔宁之女创茶船之说也只能做故事传说来看。盖碗茶具有许多花样,常绘山水花鸟,多出名人手笔,碗内又绘避火图。有的连同茶托为十二式;也有的十二碗加十二托,为二十四式,以备茶会之用。清代茶托花样繁多,有圆形、荷叶形、元宝形等。北京气候高寒,茶具以保温为要,所以盖碗茶具一时风行,此风一起,影响各地。尤其是四川等地,大街小巷,处处茶馆皆备盖碗茶,至今特色不减。

明清以后,茶具不仅为实用,而且成为十分典雅的工艺品,许多家庭喜欢摆一套精美茶具,有客来沏一壶好茶,列杯分茗,既是亲朋情谊,又是艺术品的陈列欣赏。中国人茶艺观点可以说已深入千家万户。

中国瓷器向来知名世界,饮中国茶,要用中国茶具方为完美。茶与茶具结合,推动了中国茶文化向外扩展。自明以来,我国出口贸易中茶与瓷器皆为大宗,近代更是如此。直至现代,中国茶具仍为世界各国所喜爱。今之东南亚国家,明明是自己烧制的茶具,却以“中国瓷器”相标榜,以抬高身价,小小茶具对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茶架的发展渊源 茶架的日常保养方法

茶亦有道,尤其是中国,这个与茶有藕断丝连的国家,茶文化的的花朵从未凋零,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在我国,茶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饮品,更是赋予了独特的文化,简称问茶文化,文化者就不单单是物质,更深层次的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将精神给予物质的追求,这里给大家介绍茶架,一种放置茶具的收纳架,更加方便生活中茶具的使用。以下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茶架。


一、茶架的发展渊源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是所有泡茶过程中必备的器具,不单指茶壶、茶杯,被认为对茶的品质有着莫大的影响。最早的茶壶使用金、银、玉等材料制成。

唐宋以来,由于陶瓷工艺的兴起,逐渐被铜和陶瓷茶具代替。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更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气,更重要的是价格相对较低,所以容易推广,又受大众喜爱。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博物馆保存着一套完整的唐朝皇帝用的纯金茶具。宋代湖南长沙出产的茶具,十分精美,价值以白金计算。

二、茶架的日常保养方法

1、首先,要尽量避免实木茶架接触到水分或者有腐蚀性的气体、液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尽量避免实木茶架接触到水分、有腐蚀性的物体,否则容易引起实木茶架表层的腐烂,也就容易导致实木茶架被破坏,不能起到摆放古玩的作用和美观装饰作用。


2、实木茶架的表面有灰尘时,应使用毛掸或软布来除尘;如果表面有污渍时,应使用砂蜡来擦拭清除,而不是用清水清洗。用水清洗容易让水分残留在红木茶架里,很难除尽,容易导致红木茶架的腐蚀。而且对于红木茶架的清洁最好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定期护理,有条件的也可以对饰面经常上油腊保持它的美观与靓丽。而且在擦拭红木茶架时只能用干的软布来轻轻擦拭,千万不可以用化学物的清洁剂或酸性液体来清洗,而且也要尽量避免与水的接触。

3、在使用时,要注意摆放平衡,避免将实木茶架摆放在高温、震动剧烈、潮湿或阳光直射的地方,居室也要保持通风。在通风、合适的环境下,才能够存活的更久,提供更长久的服务。


经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茶架的作用相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茶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作为一种人们小憩的一种途径,不得不承认,茶文化在我国传承的很好,现在的年轻人有事没事都喜欢喝茶,时间充足了可以坐着慢慢炖着喝茶,时间比较仓促的时候把茶叶放在杯子里面泡着喝茶,当然,炖着喝茶给人的感觉更舒服,给人的体验也更佳。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祝大家生活愉快。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唐宋元明清不同时代的茶器是什么?

唐代茶具

唐时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讲究饮茶情趣,茶具不仅是饮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致的茶具,本身还富含欣赏价值,有很高的艺术性。所以,我国的茶具,自唐代开始发展很快。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注意因茶择具,这在唐·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有详尽记述。

宋代茶具

宋代的饮茶方法与唐代相比,已发生了一定变化,唐人用煎茶法饮茶逐渐为宋人摒弃,点茶法成了当时的主要方法。到了南宋,用点茶法饮茶已大行其道。但宋人饮茶之法,无论是前期的煎茶法与点茶法并存,还是后期的以点茶法为主,其法都来自唐代,因此,饮茶器具与唐代相比大致一样,只是煎茶的,已逐渐为点茶的瓶所替代。北宋蔡襄在他的《茶录》中,专门写了“论茶器”,说到当时茶器有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

宋人的饮茶器具,尽管在种类和数量上,与唐代相比,少不了多少。但宋代茶具更加讲究法度,形制愈来愈精。如饮茶用的盏,注水用的执壶(瓶),炙茶用的钤,生火用的铫等,不但质地更为讲究,而且制作更加精细。
元代茶具

元代统治中国不足百年,在茶文化发展史上,找不到一本茶事专著,但仍可以从诗词、书画中找到一些有关茶具的踪影。在当时既有采用点茶法饮茶的,但更多是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

在元代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形条茶饮用的方法已较为普遍,这不仅可在不少元人的诗作中找到依据,而且还可从出土的元冯道真墓壁画中找到佐证。在图中,没有茶碾,当然也无须碾茶,再从采用的茶具和它们放置的顺序,以及人物的动作,都可以看出人们是在直接用沸水冲泡饮茶。
明代茶具

元代时,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饮茶改为直接用沸水冲泡,这样,一些新的茶具品种便脱颖而出。从明代至今,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无多大变化,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

由于明人饮的是条形散茶,贮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时显得更为重要。而饮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又是明人饮茶所特有的。明代张谦德的《茶经》中专门写有一篇“论器”,提到当时的茶具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8件。

明代茶具同样讲究制法、规格,注重质地,特别是新茶具的问世,以及茶具制作工艺的改进,比唐、宋时又有大的进展。特别表现在饮茶器具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出现了小茶壶,二是茶盏的形和色有了大的变化。它们都由陶或瓷烧制而成。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都进入了极精巧的新时期。
清代茶具

清代,茶类除绿茶外,又出现了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黄茶,形成了六大茶类。但这些茶的形状仍属条形散茶。所以,无论哪种茶类,饮用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冲泡法。清代的茶盏、茶壶,通常多以陶或瓷制作,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以“景瓷宜陶”最为出色。清时的茶盏,康熙、雍正、乾隆时盛行的盖碗,最负盛名。清代瓷茶具精品,多由江西景德镇生产,除继续生产青花瓷、五彩瓷茶具外,还创制了粉彩、珐琅彩茶具。

一文读懂古人用什么茶器喝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茶已经在全世界扎下了根,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对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精神的寄托。但茶的品饮,煮泡终不能离其器。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茶具发展史,看看古人是用什么茶具喝茶的。
最早的茶具同食具、酒具共用。 西汉时期王褒的《僮约》中记有“烹茶尽具”,可见西汉时期已有专用茶具,但对于茶具的种类和形态则并未加以说明。
到唐朝时,茶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更为讲究饮茶的情趣。茶具不仅作为器具,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讲究茶具的质地、艺术性,借以提高茶的色、香、味。

陆羽的《茶经·四之器》中记载了唐代各种煎饮茶器,当时贵族王朝主要用金银茶具,普通百姓则用陶瓷茶具,生活讲究的大户都备有全套的碾茶、泡茶、饮茶器具,可见唐代煎茶、饮茶之风极为盛行。
到了宋代,饮茶多采用盅或盏,制作工艺比唐代更加精细多姿。随着我国茶叶加工方法的逐渐演变,宋代以后,已经逐渐开始不加调味地饮茶了。茶盏是一种小型茶碗,敞口小底,有黑釉,酱釉,青白釉及白釉多种,是斗茶品评的重要工具。

而当时烧瓷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全国形成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诸窑风格不同,各显其奇。如钧窑极其名贵,有“家中无钧瓷,不可言富贵”之说。
元代 青花瓷茶具声名鹊起,而白瓷上缀以青花纹饰,既典雅又丰富,和茶文化内涵的清丽恬静很一致,深受饮茶人士的推崇。由于元代散茶、末茶的饮用增多,多以沸水冲泡饮用,因而茶器的种类简化,但质量却有所提高。

明朝时期,炒青散茶代替了蒸青团茶,烹煮过程简单化,甚至直接用冲泡法,使饮茶的方式发生很大转变,人们对茶、饮茶器皿的爱好与审美情趣,不断演变而发展。

宜兴紫砂陶与瓷器同时发展。“景瓷宜陶”在烧制釉色、造型上都有了极高的革新发展。明代饮茶方式的转变,使得能够让茶叶的内质淋漓尽致发挥出来的紫砂陶成为人们的新宠。

盖碗在清代颇受宫廷皇室的钟爱。而当时的景德镇除了继续生产青花瓷、五彩瓷外,还创烧了粉彩、珐琅彩茶具。宜兴的紫砂茶具,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清代茶具品种增多,形状多变,色彩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的高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qi/82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