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先生”出自南宋审安老人(本名董真卿)的《茶具图赞》,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经典茶书,是现存最古的一部茶具图书,也是中国第一部茶具图谱。他于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以传统的白描画法画了十二件茶具图形,称之为“十二先生”。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职称,赐以名、字、号,足见茶在当时的珍贵与受欢迎。
“茶具”最早是专指采制茶叶的器具,饮茶的器具被称为“茶器”。这种称呼方法从陆羽的《茶经》开始,一直沿用到北宋年间。到了南宋,审安老人在咸谆五年(公元1269年)撰写《茶具图赞》,才将品饮茶叶的器具改称为“茶具”,一直到沿袭到今天。
有意思的是,《茶具图赞》给每件茶具都附上赞文,从赞文里,还能看出儒家和道家在待人接物、利世济人方面的道义,让茶具不仅仅是喝茶的工具而已,更拥有了深刻的内涵。
《茶具图赞》中十二件茶具分别是:
韦鸿胪(茶笼)
韦鸿胪茶焙,即烘笼,用以烘焙茶饼。姓“韦”,表示由坚韧的竹器制成,“鸿胪”为执掌朝祭礼仪的机构,“胪”与“炉”谐音双关。赞词中的“火鼎”和“景旸”,表示它是生火的茶炉,“四窗间叟”表示茶炉开有四个窗,可以通风,出灰。
赞曰:祝融司夏,万物焦烁,火炎昆岗,玉石俱焚,尔无与焉。乃若不使山谷之英堕于涂炭,子与有力矣。上卿之号,颇着微称。
木待制(木椎)
木待制茶臼,即砧椎,用以捣碎茶饼。姓“木”,表示是木制品,“待制”为官职名,为轮流值日,以备顾问之意。
赞曰: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摧折强梗,使随方逐圆之徒,不能保其身,善则善矣,然非佐以法曹、资之枢密,亦莫能成厥功。
金法曹(茶碾)
金法曹茶碾,用以将捣碎的茶碾成末。姓“金”,表示用金属制成,“法曹”是司法机关。
赞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使强梗者不得殊轨乱辙,岂不韪欤?
石转运(茶磨)
石转运茶磨,用以将出碾的茶末磨成粉。姓“石”,表示用石凿成,“转运”是宋代负责一路或数路财富的长官,但从字面上看有辗转运行直意,与磨盘的操作十分吻合。
赞曰: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斡摘山之利,操漕权之重,循环自常,不舍正而适他,虽没齿无怨言。
胡员外(茶杓)
胡员外茶瓢,舀水器。姓“胡”,暗示有葫芦制成。“员外”是官名,“员”与“圆”谐音,“员外”暗示“外圆”。
赞曰: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闲,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郁结之患悉能破之,虽中无所有而外能研究,其精微不足以望圆机之士。
罗枢密(茶罗)
罗枢密茶罗,用以筛分茶粉。姓“罗”,表明筛网有罗绢敷成。“枢密使”是执掌军事的最高官员,“枢密”又与“疏密”谐音,和筛子特征相合。
赞曰:几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使精粗不致于混淆,人其难诸!奈何矜细行而事喧哗,惜之。
宗从事(茶帚)
宗从事茶帚,用以扫集茶碾、茶磨中的残茶。姓“宗”,表示用宗丝制成,“从事”为州郡长官的僚属,专事琐碎杂务,“弗”既“拂”,“不遗”是其职责,号“扫云”,就是掸茶之意。
赞曰:孔门高弟,当洒扫应对事之末者,亦所不弃,又况能萃其既散、拾其已遗,运寸毫而使边尘不飞,功亦善哉。
漆雕秘阁(茶托)
漆雕秘阁盏托,用以承载茶盏。复姓“漆雕”,表明外形甚美,也暗示有两个器具。秘阁为君主藏书之地,宋代有“直秘阁”之官职,这里有茶托承持茶盏,“亲近君子”之意。配图的盏托很明显是用大漆制作的咯。
赞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吾斯之未能信。以其弭执热之患,无坳堂之覆,故宜辅以宝文,而亲近君子。
陶寳文(茶盏)
陶宝文茶盏。姓“陶”,表明有陶瓷做成,“宝文”之“文”通“纹”,表示器物有优美的花纹。“去越”意思是非“越窑”所产,“字厚”指壁厚,加上“兔园上客”的号,联系起来,就是宋代著名的“建窑”所产“兔毫盏”了。
赞曰:出河滨而无苦窳,经纬之象,刚柔之理,炳其绷中,虚己待物,不饰外貌,位高秘阁,宜无愧焉。
汤提点(汤瓶)
汤提点汤瓶,煮水注汤用器。姓“汤”,既热水,“提点”为官名,含“提举点检”之意,是说汤瓶可用以提而点茶。“发新”是指显示茶色,“一鸣”指沸水之声。
赞曰: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中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斟酌宾主间,功迈仲叔圉,然未免外烁之忧,复有内热之患,奈何?
竺副帅(茶筅)
竺副帅茶筅,用以点茶击拂。姓“竺”,表明用竹制成,“善调”指其功能,“希点”指其为“汤提点”服务,“雪涛”指茶筅调制后的浮沫。
赞曰:首阳饿夫,毅谏于兵沸之时,方金鼎扬汤,能探其沸者几稀!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尔。
司軄方(茶巾)
司职方茶巾,用以擦拭茶器具。姓“司”,表明为丝织品。“职方”是掌管地图与四方的官名,这里借指茶巾是方形的。“如素”、“洁斋”均指它用以清洁茶具。
赞曰:互乡之子,圣人犹且与其进,况瑞方质素经纬有理,终身涅而不缁者,此孔子之所以洁也。
爱《红楼梦》爱了很久,每次重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由此不禁感慨,经典就是经典啊。
当然,经典已经被红学家们研究烂了,所以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别做什么鉴赏,只聊聊八卦吧。
在聊之前,务必声明一下,因为书中有不少过生日的情节,因此根据日期可推断出某些人的星座,但是在这篇文章里,十二钗的星座选派更多的是与性格和经历有关,并没有完全遵照生日的设定。
另外,也希望大家不要因为不喜欢某个角色,而恰巧这个角色落在自己的星座里而心生不快,毕竟,这只是闲话而已嘛,而且曹雪芹的最伟大之处就是对众女儿的热爱,所以,要相信,这里的每个女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与可爱。
林黛玉——双鱼座
或许有人认为林黛玉那么有洁癖的一个人,应该是处女座吧,而我倒是一直觉得黛玉应该是双鱼座女孩,更加巧合的是她的生日是二月十二,按阳历算的话大概是三月中旬,恰恰落在双鱼宫。
双鱼给我最直观的感觉便是浪漫,梦幻,多愁善感。
整本红楼梦里,还有谁比黛玉更适合这种评价呢?
黛玉对宝玉的爱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没有一丝一毫的虚情假意。为他哭,为他笑,为他耍性子,恨不得将心挖出来捧给他看,只有爱一个人爱到极致的时候才会如此吧。当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能消受得了黛玉的深情,可这些对宝玉来说都是甜蜜的羁绊。
那宝玉又为何那般爱黛玉呢?仅仅是因为她的美或者才气吗?自然不是。大观园里的美女才女还少吗?最重要的原因是,黛玉是最懂宝玉的那个人。当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劝他用功读书,力博功名的时候,只有黛玉不会对他说这样的话。那是因为黛玉是与他一样梦幻的,理想主义的,在她心里,相爱的人在一起琴棋书画诗酒花远胜过顶带花翎骑骏马。
至于多愁善感,则是黛玉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想想她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读她的“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里最凄美动人的诗词几乎都出自黛玉之手,没有一份多愁善感的玲珑心又怎能写出这样的字句。
另外,更重感情满足的双鱼座对于金钱并不十分在意,反倒对一些有意义的古旧东西更加喜爱。所以黛玉从不稀罕宝玉捧到她眼前的奇珍异宝,倒是对他送的两条旧手帕珍之爱之。这便是美丽多情的双鱼姑娘,爱情就是她的水,她的命。
薛宝钗——天秤座
如果被问,红楼梦里你是喜欢宝钗还是喜欢黛玉?我会答,对这两位真的没有明显偏好,谈不上对谁的喜欢更多一点。但是从小说的爱情角度看,我是支持宝玉和黛玉在一起的,因为我希望看到两情相悦,有情人终成眷属,纵然黛玉爱闹小脾气,但是宝玉自己乐在其中,这便没什么可说的。
而宝钗呢,跟黛玉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虽然按宝钗的生日,她似乎也属双鱼座。可她们真的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聪明贤惠,文雅温柔,如天秤一般有着平衡一切的能力,因此,我把宝钗的星座放在了天秤宫。
记得曾在一本星座书上看到过,天秤座的女人大多是贤内助,她们不但可以把贤妻良母做得尽善尽美,还因为有着理智的头脑而帮助丈夫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试想红楼里有几位可以做贤内助的呢?王熙凤?嗯,内助不假,至于贤嘛,可能差了点,贾链可怕她怕得要死。要我看只有两位了,一个是探春,再一个就是宝钗。
从贾府高层的眼里来看,如果宝钗有一天嫁给宝玉,那可是要接替王熙凤管贾家内院的。即使没成婚,这种趋势已经迫不及待地预演过了。凤姐生病时,大嫂子李纨不是个硬茬儿,姑娘们年龄又小,于是王夫人着宝钗协理探春和李纨共同管事。要说宝钗没嫁入贾府前,与贾府的关系按理说是没有黛玉亲密的,但是为何管事的是宝钗呢?因为她有这种能力。她机敏,理性,处理问题想得周到,又不感情用事,既懂得权谋,又有几分宽厚,这还能不让管理层放心吗?
再说说她身上属于天秤座的平衡能力,感觉对于宝钗来说就没有摆不平的人和事儿,看看园子里的姑娘哪个不跟她好,不喜欢她?黛玉就算嫉妒她挖苦她,可通过一番“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两人很快成为了知心好姐妹,而且,可以说是宝钗先跨出了培养二人感情的第一步。
如果说宝钗唯一不像天秤座的地方,便是打破了天秤座追求完美的特质,她愿意接受那份不完美的爱情与婚姻,嫁给了一个心里装着别的姑娘的男人。然而,话说回来,古代的婚姻谁又能说得清,主宰得了呢?
史湘云——射手座
湘云是红楼梦中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角色,虽然出场较晚,但那份可爱灵动却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一个极有趣的姑娘,爱玩爱笑,乐观直率,活泼热情,简直就是射手座的典型嘛。
湘云虽然不常住大观园,但她是打心里愿意和姐妹们在一起玩的,一听说有诗社立刻问,为什么不叫我?恨不得插翅飞来。
其实湘云的命运不是很好,从小失去双亲,寄养在叔叔家里。看,同样是寄居,她和黛玉的表现又是多么不同。黛玉时常为自己的寄人篱下而感伤,可湘云即使要帮趁家里作手工也不会轻易倒出委屈,从来都是一副乐天无忧的样子。
而她的直率的确是一种待人的真诚,可有时也难免会得罪人。比如大家都发现那个唱戏的女孩子长得像黛玉,谁都心知肚明的不讲,只有湘云不假思索地说,长得像林姐姐。此时她并没顾虑到黛玉是个多心的人,只是想到了就说出来了。自然,这不但得罪了黛玉,还引得黛玉和宝玉大吵一架。
不过,总体来说射手座还是大家的开心果,湘云自己动手烤肉然后大嚼大咽的情形真是让人忍俊不禁,而她因为喝多了酒而大喇喇地睡在山后的石凳上更是让人觉得好玩。多么憨态可掬的湘云。
另外,射手座虽然贪玩,但也是蛮有才华的,记得那夜她与黛玉联句,看到河边一只白鹤飞过,不禁脱口而出——寒塘渡鹤影,这才引出黛玉的“冷月葬诗魂”。
真美,这是整个红楼梦里我最喜欢的两句诗。
王熙凤——双子座
王熙凤在小说里是个泼辣又心狠的角色,但据说在近些年对美国读者的调查中,她以高票数当选红楼梦中最受喜爱的角色。原因大概就是外国人更中意于凤姐这种独立自主、敢作敢为的女性。
按王熙凤九月初二的生日,星座当属天秤。其实天秤的某些性格倒也符合她,她也可以很好地平衡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不过,我还是觉得宝钗更适合天秤,而凤姐更像双子。
双子,顾名思义,是两个人嘛。两个人自然会有两种性格,不能完全一样。这让双子座的人性格多变,而且复杂矛盾。
看看红楼梦中有关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就可以知道她有多么像双子座了。在老太太和王夫人面前,她绝对是体贴孝顺的好媳妇,在姐妹们身边她是巧言爱笑的二嫂子,在下人面前她是雷厉风行的二奶奶,而在丈夫贾链面前,那简直就是变中变的达人了。贾链真的很怕她,怕她的强悍、精明、嫉妒等等,可她也有温存娇媚的时候,这又让贾链心怀爱意。
能有如此多的变化,正说明双子座的人聪明伶俐,而且他们通常都有良好的口才和交际能力。
这点若是放在凤姐身上,想必任何人都没有异议。
未见人影先闻笑声,说起话来更是能哄得人心花怒放,但在布置大小事情上又思维缜密,伶牙俐齿。这世上谁能哄得了她,只有她哄别人的份。
这样的凤姐令人又爱又恨又怕又宠,而这样的人生也真是跌荡起伏丰富多彩。
贾元春——狮子座
红楼梦里描写元春的笔墨不多,但因为她的身份,难免让人生出一种高高在上之感。
这正是狮子座的特质,绝对的王者风范,虽然她生在正月初一,本应是水瓶座。
元春是贾府的长孙女,而且是正室嫡出,大概从她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人生。或许在她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就要接受比其他官宦小姐更为严格细致的训练与管教,而她自己心里也一定明白,终有一天她要飞上更高的枝头,她会享有更尊荣的生活,但也有着肩负贾家命运的责任。
我们不知道她是何年何月何日被选入宫中,反正书中从提到她的时候开始,她就已经是皇帝身边的女人了,后又被封贤德妃。能够顺利入宫,并且得到皇帝的宠爱,没有一份天生的自信是不行的,而这种自信与优越感正是狮子座的基本素养。
小说中有关元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就该是元妃省亲了,那著名的大观园,也正是为她省亲而建。当她游走在园中时,旁边的所有人都成了背景,她是唯一的主子,走在那让她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里,无限气派,又无限感伤。
当然狮子座的霸气及责任感会让他们的人生承载更多苦难与牺牲。我们似乎还能记得元春醒亲时对家人的含泪哭诉,她说皇宫是个见不得人的地方。是啊,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后宫的寂寞与危险,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吧。
贾迎春——金牛座
一直觉得迎春是个很可怜的女子,同为候门小姐,她却最容易受到欺负,而且显得无足轻重。连宝玉那么重视姐姐妹妹的人,都怠慢过自己的这位二姐姐。他知道迎春病了,不能参加诗社活动,却仍旧主张活动照旧,他心里一定想着“少她一个也不少”吧。
迎春给人的感觉总是木讷少言,谨慎小心,有极强的自控力,而且是个慢性子,而这些正是金牛座的部分特征。
对于金牛座来说,除非与他特别熟,否则你与他交谈时经常能听到的对话是“好的”“是啊”“不会”“谢谢”这些极为简短的句子,哦不,叫词汇也许更好。
迎春确实不喜欢讲话,就算有委屈也不会说出来,而且有着极强的自控能力。比如房里的老妈妈们偷拿了她的簪子去当了赌钱,她连问都不问,怕惹出她们的抱怨不满,好在身边丫头的嘴巴倒是伶俐,说了出来,大家才知道。
所以这样的迎春不仅让人叹气,又令人怜惜。
当然,她身上也有属于金牛座的踏实稳健,喜欢下棋就好好下她的棋,对许多事情少抱怨也便少了麻烦。天生的慢性子,想必也会让她看到更多缓缓流动的风景,先不说她婚后如何悲剧,只说在侯府快乐生活的那些日子,她的内心一定是安定而满足的。
事实上,金牛座是个很会理财的星座,而且颇会享受,注意舒适的生活环境,不过这些特点在女子受限的古代,不谈也罢了。
贾探春——白羊座
起初,我心中的白羊姑娘有两个人选,一是湘云,二是探春。但是回忆书中内容细思以后,我觉得探春更合适,而且三月初二的生日,阳历恰好是四月上旬,纯正的白羊座啊。
白羊座是黄道第一宫,代表着新生,对应着人类最初的天真坦率,而且精力充沛,乐观热情。虽然有时急躁刚烈,但是也真诚热血,能与人患难与共,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务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混合体。
若逐一对照,探春基本条条符合。
贾家的四位姑娘里,最爱说话,精力最充沛的一定是探春。第一次结诗社就是她发起的,正是在她的秋爽斋,她与姐妹们加上宝玉,结成了海棠社。她给宝玉写信说,“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那言外之意就是,谁说诗社只属于男子的活动,今天让姑娘们也来一次雅会吧。这份争强好胜也像极白羊。
探春协理大观园的时候,那也真是气度非凡,而且办事条条有理,公正严谨。同时她也是较早地看出贾府将要败落的人,她知道这么大的侯府,外面的人是不能一下子把它弄死的,倒是自己家里的人先掘起墓来。而检抄大观园那次,她更是挺身而出,回护自己的丫头们,大有撸着袖子说“有什么冲我来”的架势。这是白羊座保护弱小的品格,也是她们患难与共的情义。
探春身上是有理想主义的浪漫的,不然也不会起诗社,玩雅致,她多么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永远在大观园做诗情画意的小姐。但她也很务实,不但有天生的管理才能,而且对未来也有清醒的认识。远嫁,固然悲伤无奈,但谁又能说那不是那“乘风破浪”的新起点呢?
贾惜春——摩羯座
惜春是贾家姐妹里最小的一个,但却是主意最坚定,心也较冷硬的一位。
将她放在摩羯座,正是因为她身上那种固执、坚持、安静,或者说也有些冷漠和孤僻。而且摩羯座的人也颇有艺术才能,惜春的绘画工夫的确是众所周知的好。
要说贾府在培养女儿上也真是风雅,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分别各占琴、棋、书、画的优势,惜春的画是老太太都加以肯定的,并且命她给大观园作画。这样的艺术才华,这种能坐得住的坚韧,也真是适合摩羯座的人。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句判词揭示了惜春最后的命运是遁入空门。而在闹着要出家这件事情上,她还真是丝毫不退让,一个小女孩的固执与绝决,却让一众大人束手无策,只能妥协。
其实惜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抄检大观园时查出了她的丫头入画的不是,而她不但不给这个从小服侍她的丫环说说情,反倒将她从身边赶走,说入画丢了她的脸。如此冷漠心狠,让我不是很喜欢惜春,但看到她对家里心灰意冷、从此佛门度余生,又多少对她多了份理解与同情。
都说摩羯座是最务实的星座,真不知道她的做法是不是真的务实,但在那种环境下,或许最合适的选择就是最切实的吧。
李纨——巨蟹座
若说金陵十二钗里哪位最能做个好母亲,那自然是李纨;若说十二星座里哪个星座最有母性特质,那自然是巨蟹座。
尤其是巨蟹座的女人,自带温柔体贴的小宇宙,她们敏感,细心,乐于奉献;她们多安静内向,又可居安思危。
这些特征在李纨身上都表现得很充分。她自然是个好母亲,虽年纪轻轻就守寡,可对儿子贾兰那是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又不是全然溺爱。她时常督促儿子读书学习,最后终于考取了功名。这么说她是真的很会做妈妈,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在母子相依相伴的日子里,她的奉献是无须细数的,全然能够想像得到。
而且,李纨性子宽厚,和她的一堆小姑子们也较能相处得来,即使她不擅作诗填词,但品鉴诗词的水平还可以,她带着姐妹们一起玩,俨然是个母爱浓浓的大嫂子。
懂得居安思危这一点,不禁让我想到贾家被抄后,她居然早就将不菲的财物通过她的婶子和堂妹而转移到了外面,这正说明,她也是看出了贾家会败落的人之一,早作了打算,自然不会太吃亏。
纵然巨蟹座的人多数时候比较内敛安静,但有时开起玩笑来也很能放得开。想想李纨“调戏”平儿那一出,也是让人忍俊不禁。
秦可卿——天蝎座
“情天情海幻情身”,这是秦可卿判词中的第一句,也正预示着她必定是个与情爱有关的女子。她出场很早,死的同样很早,但如此短暂的一生却并不平静,或者说她经历了一些让人无法言传的事情。
若选红楼女子最美的一位?秦可卿自当是候选人之一。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在她的名字后面打上天蝎座。
据我所知,天蝎女子通常是非常有魅力的女性,周身散发着性感的光环,她们不喜欢咯咯地傻笑,喜欢用安详莫测的神态来掩饰波动的情绪,所以这个星座多出迷人的御姐。
秦可卿显然是红楼梦里最令男人渴望最受男人喜爱的女人,甚至于她的魅力已经让她的公公做出了邪恶的事,这是小说里最隐讳的情节,当然也是极可能存在的事实。
但是,秦可卿却极好地掩饰了自己的遭遇,无论她经历过什么,她都对长辈恭恭敬敬,对同辈和和善善,真是用安详自如的神态掩藏了所有情绪的起伏。
其实挺为秦可卿的死而可惜,但又觉得或许死去是她最好的解脱,那些污秽的男人又怎能真正爱惜她的美丽?
妙玉——处女座
提起妙玉,不禁让人想到栊翠庵里那个冷淡孤僻却独对宝玉有情的小尼姑。
提起处女座呢,很自然地就会想到这样两个词,完美主义与洁癖。
所以,将妙玉放到处女座,想必没人反对吧。有人可能觉得黛玉也有洁癖,也应该是处女座,不过等看过妙玉,或许就知道谁更符合了。
妙玉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贾母带着刘姥姥逛大观园逛到她的栊翠庵时,妙玉来奉茶,等收拾茶具的时候,她专门告诉侍奉她的人将刘姥姥用过的那个茶杯丢掉。我们知道的,这杯茶本是妙玉奉给贾母的,哪能用随随便便不好的茶钟,用的是成窑五彩小盖钟。结果贾母喝了半盏,却递给了刘姥姥,让她也尝尝。这一尝之后,好好的一个茶钟妙玉就坚决不要了,连洗都不用洗,要直接扔掉。最后是宝玉善意地说,你不要了,不如就给了刘姥姥,让她换几个钱去也好。
这个充分体现妙玉洁癖的情节,真是让我记忆犹新。
而我觉得妙玉的完美主义,似乎表现在对宝玉的感情上。她明明知道自己是出家人,宝玉是贵公子,两个人本不该有什么感情纠葛,可她却是进了佛门断不了红尘,她对宝玉的精神之爱,恰恰是对现实中追求完美主义的补充。放一个人在心里,悄悄思念,多美。
虽然判词指向妙玉最后的命运是陷入淖泥中,也就是失身被玷污了,但这并不影响她给我的感觉永远是冰清玉洁的处女座。
巧姐——水瓶座
最后一个人物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我为她安排了水瓶座。不过巧姐好像是生于七月初七,对应阳历的话是八月上旬,当是狮子座。
这个真的很抱歉,针对巧姐的水瓶女身份,我写不出太多的例证。因为巧姐在曹雪芹笔下的前八十回里实在太小了,而且戏份很少,无法过多地揣摩出她的个性。而在后四十回的续中,虽然命运波折,但好在最终结局还不算太惨,不过那更多的也是刘姥姥的努力,也算是巧姐的母亲给女儿积的一点阴德。至于巧姐本人,事件中看不出太多的性格体现。
那么,写到这里也只剩下水瓶座了,想想巧姐儿时也挺活泼好动,古灵精怪的,比如“欺负”起刘姥姥的外孙子板儿来就很游刃有余嘛。所以水瓶与她倒也不会有违和感,是吧?
其实我个人挺喜欢水瓶座的(当然我不是水瓶),水瓶座的人性格温和,待人友好,风趣幽默,自由洒脱,我身边就有不少水瓶座的朋友,这是一个比较快乐的星座。
好了,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此时也很快乐,而我在此闲话一番,为古典角色赋予了西方星座,也真是乱弹一气,但愿已入土为安的曹雪芹先生没有生气。呵呵。
这个够全面吧 从饮茶开始就有了茶具,从一只粗糙古朴的陶碗到一只造型别致的茶壶,历经几千年的变迁,这一只只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铭文,都是历史发展的反映。历代茶具名师艺人创造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茶具艺术品,留传下来的传世之作,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董。
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随着“茶之为饮”,茶具也就应运而生,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制作技术也不断完善。
1、隋及隋以前的茶具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饮茶的器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这种器具是陶制的缶,一种小口大肚的容器。韩非在《韩非子》中就说到尧时饮食器具为土缶。如果当时饮茶,自然只能土缶作为器具。史实表明,我国的陶器生产已有七八千年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器,便是当时食具兼作饮具的代表作品。但按现有史料而论,一般认为我国最早谈及饮茶使用器具的是西汉(公元前2068年)王褒的《僮约》其中谈到“烹荼尽具,已而盖藏”。这里的“荼”指的是“茶”、“尽”作“净”解。《僮约》原本是一份契约,所以在文内写有要家僮烹茶之前,洗净器具的条款。这便是在中国茶具发展史上,最早谈及饮茶用器具的史料。
但是,明确表明有茶具意义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西晋(公元265--316年)左思(约公元250--约305年)的《娇女诗》,其内有(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这“鼎”当属茶具。唐·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广陵耆老传》载:晋元帝(公元317--323年)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接着,《茶经》又引述了西晋八王之乱时,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306年蒙难,从河南许昌回洛阳,侍从“持瓦盂承茶”敬奉之事。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在隋唐以前,汉代以后,尽管已有出土的专用茶具出现,但食具和包括茶具、酒具在内的饮具之间,区分也并不十分严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者是共用的。
2、唐(含五代)28种茶具
由于唐时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更加讲究饮茶情趣,因此,茶具不仅是饮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致的茶具,本身又富含欣赏价值,且有很高的艺术性。所以,我国的茶具,自唐代开始发展很快。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注意因茶择具,这在唐·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有详尽记述。本世纪80年代后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成套唐代宫廷茶具,与陆羽记述的民间茶具相映生辉,又使国人对唐代茶具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但唐代的饮茶方式与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许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见到过的。有关唐代宫廷茶具,下面已分件专述。这里,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开列的28种茶具,按器具名称、规格、造型和用途,分别简述如下。
蕾钮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唐煮茶过程中需要加入盐 风炉 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炉内有床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格),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制的灰承,用于承接炭灰。风炉的炉腹三个窗孔之上,分别铸有“伊公”、“羹陆”和“氏茶”字样,连起来读成“伊公羹,陆氏茶”。“伊公”指的是商朝初期贤相伊尹,“陆氏”当指陆羽本人。《辞海》引《韩诗外传》曰:“伊尹……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这是用鼎作为烹饪器具的最早记录,而陆羽是历史上用鼎煮茶的首创者,所以,长期以来,有“伊尹用鼎煮羹,陆羽用鼎煮茶”之说,一羹一茶,两人都是首创者。由此可见,陆羽首创铁铸风炉,在中国茶具史上,也可算是一大创造。
灰承 是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放置在风炉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炭挝 是六角形的铁棒,长一尺,上头尖,中间粗,握处细的一头拴一个小。也可制成锤状或斧状,供敲炭用。
火筴 又名筋,是用铁或铜制的火箸,圆而直,长一尺三寸,顶端扁平,供取炭用。
交床 十字形交叉作架,上置剜去中部的木板,供置用。
夹 用小青竹制成,长一尺二寸,供炙烤茶时翻茶用。
纸囊 用剡藤纸(产于剡溪。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市境内)双层缝制。用来贮茶,可以“不泄其香”。
碾 用桔木制作,也可用梨、桑、桐、柘木制作。内圆外方,既便于运转,又可稳固不倒。内有一车轮状带轴的堕,能在圆槽内来回转动,用它将炙烤过的饼茶碾成碎末,便于煮茶。
拂末 用鸟羽毛做成,碾茶后,用来清掸茶末。
罗合 罗为筛,合即盒,经罗筛下的茶末盛在盒子内。
则 用海贝、蛎蛤的壳,或铜、铁、竹制作的匙、小箕之类充当,供量茶用。
水方 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锯板制成,板缝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用来煎茶。
漉水囊 骨架可用不会生苔秽和腥涩味的生铜制作。此外,也可用竹、木制作,但不耐久,不便携带。惟用铁制作是不适宜的。囊可用青竹丝编织,或缀上绿色的绢。囊径五寸,并有柄,柄长一寸五分,便于握手。此外,还需做一个绿油布袋,平时用来贮放漉水囊。漉水囊实是一个滤水器,供清洁净水用。
瓢 又名牺杓。用葫芦剖开制成,或用木头雕凿而成,作舀水用。
竹夹 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制成,长一尺,两头包银,用来煎茶激汤。
熟盂 用陶或瓷制成,可用水二升。供盛放茶汤,“育汤花”用。
鹾簋 用瓷制成,圆心,呈盆形、瓶形或壶形。鹾就是盐,唐代煎茶加盐,鹾簋就是盛盐用的器具。
揭 用竹制成,用来取盐。
碗 用瓷制成,供盛茶饮用。在唐代文人的诗文中,更多的称茶碗为“瓯”。此前,也有称其为“盏”的。
畚 用白蒲编织而成,也可用,衬以双幅剡纸,能放碗十只。
札 用茱萸木夹住栟榈皮,作成刷状,或用一段竹子,装上一束榈皮,形成笔状,供饮茶后清洗茶器用。
涤方 由楸木板制成。制法与水方相同,可容水八升。用来盛放洗涤后的水。
滓方 制法似涤方,容量五升,用来盛茶滓。巾用粗绸制成,长二尺,做两块可交替拭用。用于擦干各种茶具。
具列 用木或竹制成,呈床状或架状,能关闭,漆成黄黑色。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用来收藏和陈列茶具。
都篮 用竹篾制成。里用竹篾编成三角方眼;外用双篾作经编成方眼。用来盛放烹茶后的全部器物。
以上28种器具,是指唐时为数众多的茶具而言,但并非每次饮茶时必须件件具备。这在陆羽的《茶经》中说得很清楚,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省去不同的茶具。
3.宋(含金、辽)茶具
宋代的饮茶方法与唐代相比,已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是唐人用煎茶法饮茶逐渐为宋人摒弃,点茶法成了当时的主要方法。本世纪以来,河北宣化先后发掘出一批辽代墓葬,其中七号墓壁画中有一幅点茶图,它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用点茶法饮茶的生动情景。
到了南宋,用点茶法饮茶更是大行其道。但宋人饮茶之法,无论是前期的煎茶法与点茶法并存,还是后期的以点茶法为主,其法都来自唐代,因此,饮茶器具与唐代相比大致一样,只是煎茶的,已逐渐为点茶的瓶所替代。北宋蔡襄在他的《茶录》中,专门写了“论茶器”,说到当时茶器有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
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列出的茶器有碾、罗、盏、筅、钵、瓶、杓等,这些茶具的内容,与蔡襄《茶录》中提及的大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审安老人真实姓名不详,他于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集宋代点茶用具之大成,以传统的白描画法画了十二件茶具图形,称之为“十二先生”,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职称,赐以名、字、号,足见当时上层社会对茶具钟爱之情。“图”中的“十二先生”,作者还批注“赞”誉。
其实,《茶具图赞》所列附图表明;韦鸿胪指的是炙茶用的烘茶炉,木待制指的是捣茶用的茶臼,金法曹指的是碾茶用的茶碾,石转运指的是磨茶用的茶磨,胡员外指的是量水用的水杓,罗枢密指的是筛茶用的茶罗,宗从事指的是清茶用的茶帚,漆雕密阁指的是盛茶末用的盏托,陶宝文指的是茶盏,汤提点指的是注汤用的汤瓶,竺副师指的是调沸茶汤用的茶筅,司职方指提清洁茶具用的茶巾。
宋人的饮茶器具,尽管在种类和数量上,与唐代相比,少不了多少。但宋代茶具更加讲究法度,形制愈来愈精。如饮茶用的盏,注水用的执壶(瓶),炙茶用的钤,生火用的铫等,不但质地更为讲究,而且制作更加精细。
4.元代茶具
元代茶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茶叶加工,还是饮茶方法,抑或是使用的茶具,元代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渡时期。
元代统治中国不足百年,在茶文化发展史上,找不到一本茶事专著,但仍可以从诗词、书画中找到一些有关茶具的踪影。在当时既有采用点茶法饮茶的,但更多是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
在元代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形条茶饮用的方法已较为普遍,这不仅可在不少元人的诗作中找到依据,而且还可从出土的元冯道真墓壁画中找到佐证。在图中,没有茶碾,当然也无须碾茶,再从采用的茶具和它们放置的顺序,以及人物的动作,都可以看出人们是在直接用沸水冲泡饮茶。用于点茶用的元影青的刻花执壶。
5.明代茶具
明代茶具,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因为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和与此相应的茶具。元代时,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饮茶改为直接用沸水冲泡,这样,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成了多余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明代对这些新的茶具品种是一次定型,因为从明代至今,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无多大变化,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
另外,由于明人饮的是条形散茶,贮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时显得更为重要。而饮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又是明人饮茶所特有的,因此就饮茶全过程而言,当时所需的茶具,明·高濂《遵生八笺》中列了16件,另加总贮茶器具7件,合计23件。但其中很多与烧水、泡茶、饮茶无关,似有牵强凑数之感,这在明·文震亨的《长物志》中已说得很明白:“吾朝”茶的“烹试之法”,“简便异常”,“宁特侈言乌府、云屯、苦节君、建城等目而已哉”明代张谦德的《茶经》中专门写有一篇“论器”,提到当时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8件。
不过,明代茶具虽然简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样讲究制法、规格,注重质地,特别是新茶具的问世,以及茶具制作工艺的改进,比唐、宋时又有大的进展。特别表现在饮茶器具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出现了小茶壶,二是茶盏的形和色有了大的变化。
总的说来,与前代相比,明代有创新的茶具当推小茶壶,有改进的是茶盏,它们都由陶或瓷烧制而成。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都进入了穷极精巧的新时期。
6.清代茶具
清代,茶类有了很大的发展,除绿茶外,又出现了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黄茶,形成了六大茶类。但这些茶的形状仍属条形散茶。所以,无论哪种茶类,饮用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冲泡法。在这种情况下,清代的茶具无论是种类和形式,基本上没有突破明人的规范。
清代的茶盏、茶壶,通常多以陶或瓷制作,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以“景瓷宜陶”最为出色。清时的茶盏,康熙、雍正、乾隆时盛行的盖碗,最负盛名。清代瓷茶具精品,多由江西景德镇生产,其时,除继续生产青花瓷、五彩瓷茶具外,还创制了粉彩、珐琅彩茶具。清代的江苏宜兴紫砂陶茶具,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任溧阳县令、“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传说他设计了新颖别致的“八壶式”,由杨彭年、杨风年兄妹制作,待泥坯半干时,再由陈曼生用竹刀在壶上镌刻文或书画,这种工匠制作,文人设计的“曼生壶”,为宜兴紫砂茶壶开创了新风,增添了文化氛围。乾隆、嘉庆年间,宜兴紫砂还推出了以红、绿、白等不同石质粉末施釉烧制的粉彩茶壶,使传统砂壶制作工艺又有新的突破。
此外,自清代开始,福州的脱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编茶具、海南的生物(如椰子、贝壳等)茶具也开始出现,自成一格,逗人喜爱,终使清代茶具异彩纷呈,形成了这一时期茶具新的重要特色。
7.现代茶具
现代茶具,式样更新,名目更多,做工更精,质量也属上乘。在这众多质地的茶具中,贵的有如金银茶具,廉的如竹木茶具,此外还有用玛瑙、水晶、玉石、大理石、陶瓷、玻璃、漆器、搪瓷等制作的茶具,枚不胜数。
文章来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qi/70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人都应知道的13种茶具使用方法
下一篇: 手工银壶除了有颜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