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林隐白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茶叶市场的供需关系。据了解,目前林隐白茶的批发价为每公斤200元左右,零售价为每公斤300元左右。与此同时,由由于今年春茶上市时间较晚,加上受疫情影响,林隐白茶的采摘、加工、包装等环节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该公司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极调整销售策略,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推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目前,林隐白茶已成为当地茶叶行业的一张名片。
进入伏天,气温攀升,官塘桥街道官塘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荣平和护河队员们像往常一样,沿着四明河开展巡河检查。
朱荣平说,官塘桥村河长是他的另一个身份,每周,他都会和队员们从显阳组到走到孟家塘,认真查看河面上有无垃圾漂浮物,河边有没有违法钓鱼等。“前几天,我们还清运好几车垃圾,保护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像这样管理和保护河道环境,只是朱荣平工作日程表中一项,而他做的更多的,是如何服务好全村的村民。
“
我们村整建制拆迁,土地变少、农民变市民,如何让大伙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这是村两委班子的‘头等大事’。
”
记者了解到,2010年开始,官塘新城建设启动,作为核心区域,官塘桥村9个村民小组、783户村民先后拆迁安置。
告别农耕、搬出旧宅,放下锄头、换下行头,几年来,在“朱荣平们”的努力下,村民们在城里找到实实在在的归属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幸福指数攀升。
1
“资金变资产” 村民当白领
随着征地拆迁,官塘桥村原有的集体资产相继被拆迁,资产变成现金。朱荣平坦言:“资产全部变现,一度使得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乏力。我们意识到,要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必须走‘资产—资金—资产’的转型之路。”
为此,村委会通过购买、新建、置换商铺、写字楼,打造产业楼,发展楼宇经济,经过这几年运营,目前,村固定资产约1.5万平方米,在寸土寸金的官塘新城,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资产。
官塘桥村的产业楼
“筑好巢,接下来要招引‘金凤凰’,让这些资产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朱荣平介绍,今年初,他们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大规模招商。目前,已有远洋地产、江苏正泰国际贸易、知了教育、江苏邦华建设有限公司、江苏福茂建设有限公司等10家中小型企业进驻产业楼,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200万元。
企业进来了,村委会还要主动对接,在用工单位和村民之间架起“连心桥”,既帮助企业在当地招纳员工,减少用工成本,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失地村民袁菱,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家企业找到一份会计的工作,圆了自己的白领梦。“村里想的周到,让我们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工资和福利待遇都不错。”截至目前,官塘桥村级产业楼招商入驻率完成67%,带动当地2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
2
破解“拆迁综合征” 发展特色产业
2016年6月,官塘桥村显阳组的村民住房全部被拆迁,但土地还没有被征用。“拆迁综合征”出现,村民搬离原来生活的村庄,进入秀山美苑、南山一品等多个集中安置小区,而新小区离村民自留地有5公里远,耕种不方便、管理更不易,村民在地里种的蔬菜,经常被偷,村委会接到投诉不断。
“村集体要发展,群众要致富,必须找准路径,利用好本土资源、发挥好本村特色。”村委会召集村民代表,大家一合计,“闲散的土地不就是我们的特色吗?”考虑再三,最终,大家决定“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
2016年下半年,村委会与128户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流转土地378亩,发展苗木经济,并与村民达成协议,在给付流转租金的基础上,收益部分每年再进行分红。村民朱荣成的4.71亩菜地就在其中,他高兴地算了一笔账:这几年,仅土地租金、分红收入每年近10000元,等过几年满60周岁,每月还能领取1000元左右的失地保障金。“我现在是住上了高楼,还能坐在家里拿钱!”
“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
对于土地流转,朱荣平则看得更远,他说,“这部分未征用的土地闲散在拆迁户手中,在以后征收时难免会有矛盾出现。如今土地流转为村集体所有,既解决耕种不便的问题,又能让村民提前得益,更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矛盾,一举多得。”
同时,村委会还与邻近的茶林研究所、林隐茶博园对接,积极探索茶文化与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大力扶持本地茶叶品牌化、高端化升级改造,逐渐打造出南山滴翠、林隐白茶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茶叶品牌,在带动本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一部分村的就业问题。如今,林隐茶博园还入选镇江市美丽乡村游特色旅游路线,每年吸引大批外来游客,感受乡村风情。
3
“六大红包” 解决村民后顾之忧
1997年,土生土长的朱荣平来到官塘桥村工作,22年里,他不断思考、不断摸索,他深知,只有富民惠民、精准扶贫,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源源不断地辐射所有村民,才能使困难群众有盼头、有希望。
近年来,村里的惠民红包不断升级,目前包括敬老、助学、助医、减费、就业、退伍军人荣誉机制六大类,几乎覆盖所有村民,成为村民的“隐性财富”。“村集体发展了,村民可以充分享受发展带来的实惠。”朱荣平说。
以敬老红包为例,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每人每月200-400元补贴,现已惠及村民376人、每年发放补贴超过110万元。助学红包也是如此,每年考取大学的村民,都可领取2000—3000元不等的助学补贴。新增的就业红包,则针对失地农民,为他们提供保洁、园艺、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并且在产业楼招商时,开出“村民优先就业”的条件,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
50多岁的孙莲,在旁人看来也许苦命,常年饱受肾衰竭带来的痛苦,本不宽裕的家庭每年看病花费10多万元,几乎花光全部积蓄。可是,孙莲却不这么认为,她享受村里的“助医红包”,几次帮她渡过难关。
朱荣平说,“对个人自费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10%的比例给予救助,特殊困难家庭达到20%。”他介绍,在定期走访中,他们发现孙莲的病情加重,医药费存在缺口,立即由村委会牵头,为她升级“助医红包”的同时,发动爱心募捐,筹集善款一万多元。
“
我们每年派发的红包都不少于150万元,通过派发红包方式,对村民进行兜底。村民日子过好了,关系也更加融洽,我们村也先后获得‘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幸福村、文明村。
”
几年来,他们围绕“服务村民”这几个关键词,通过转变思想、学习借鉴,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 有时候尽管忙碌,但看到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他的心里也乐呵呵地。他总说,“村民们过得好,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好了,家家户户安居乐业,我就心满意足,我就高兴!”
来源 | 区委组织部
编辑 | 徐晨晨
审核 | 任洁 汤力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602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