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茶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元代时,喝茶已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元代的喝茶方式与以往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人们开始更注重品味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在这个时期,泡茶的器具也逐渐多样化和精致化,如茶壶、茶盘、茶杯等。同时,喝茶的礼仪也变得更加繁琐和讲究。在元代,人们一般采用盖碗法来泡茶。盖碗即是将茶叶放入碗中,用开水冲泡,并且用一块盖子覆盖在碗上,待茶叶浸泡一段时间后,即可品饮。喝茶时,人们会选择安静、雅致的环境,欣赏茶汤的颜色和澄明的杯底。此外,品茶还可以辅以音乐或吟诗等文艺表演,使整个喝茶过程更加愉悦和精彩。元代的喝茶方式,不仅为后世的茶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更成为中国茶道独特的一环。
元代统治中国不足百年,在茶文化发展史上,找不到一本茶事专著。由于资料的缺乏,元代的饮茶及茶具使用的状况我们已经难以完全了解,但仍可以从诗词、书画等零星的记载与考古发现中找到一些有关元代饮茶与茶具的踪影。
从饮茶上看,元代可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在当时虽然还有采用点茶法饮茶的,但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形条茶饮用的方法已较为普遍,这可以从不少元人的诗作中找到依据。
元代有名的文人耶律楚材《玉杵和云春素月》一诗说:金刀带雨煎黄芽……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汲碧霞。”袁桷《煮茶图并序》云:“风向翠碾落晴花,汤响云铛滚珠蕊。”虞集《题苏东坡墨迹》:“锦囊旧赐龙团在,谁为分泉落月中。”这些诗所描写的都是饮用团饼茶的情形,但咏及散茶的诗文也不少,如蔡廷秀的《茶灶石》一诗:“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李谦亨的《土锉茶烟》:“荧荧石火新,湛湛山泉洌。汲水煮春芽,清烟半如灭。”这里的“嫩芽”、“春芽”就是指可以直接冲泡的茶芽。
这种情况还可从出土的元冯道真墓壁画中找到佐证在图中,没有茶碾,当然也无须碾茶。从采用的茶具和它们放置的顺序,以及人物的动作,都可以看出人们是在直接用沸水冲泡饮茶。不过,散茶真正得以大行其道则是明代的事情。另外,据部分学者研究,元代茶饮共分四类,即茗茶、末子茶、毛茶与腊茶。茗茶类似于近代的泡茶,末茶是将嫩叶焙干后直接磨细,毛茶则近于羹饮,腊茶为团饼茶。可见,元代饮茶继宋而启明,过渡性十分明显。
饮茶方法的过渡性直接影响了元代茶具。首先,宋代茶具至元仍然很受欢迎,如元人毛一相为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作序说:“而独耽味于茗。清泉白石可以濯五脏之污,可以澄心气之哲,服之不已,觉两腋习习,清风自生……乃书此以博十二先生一鼓掌云。”“十二先生”乃宋人点茶之具,至元仍受欢迎。
但因散茶冲泡的流行,部分点茶、煎茶的器具渐次消失,在内蒙古赤峰出土的元代墓道烹茶图中已经见不到茶碾了。从制瓷的历史来看,元代饮茶仍以瓷器为主,制瓷业虽受影响,但并未中断,只是所制器物较为粗糙、笨拙,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
未完待续……
大家都在看
这里是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582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购买铁观音茶叶
下一篇: 儿茶素的副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