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件瓷玩亮相香港长风
香港长风本年度秋拍将于11月28日至30日在香港展览中心举行。来自日本、欧洲、美国和台湾、香港等地区资深藏家提供的300余件瓷器、玉器及杂项等将在此亮相。
明清宫廷珍玩专场将呈现30余件清宫珍品,来自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知名华人藏家旧藏的数件御窑瓷器无疑是本专场的最大亮点。其中最为精彩的是清乾隆霁蓝描金折枝福寿图绶带如意耳瓶,器型饱满,构图流丽多姿,尽显皇家气度。该专场的玉器部分此次也有数件重器推出,如清乾隆白玉山水楼阁御题诗文插屏,以玉材色泽白润光透的白玉为质,正面雕山水楼阁,背面阴刻乾隆御题诗一首。
瓷杂器物专场同样值得期待,一批来自亚洲私人藏家的精品最有看头,其中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纹摇铃尊和清嘉庆青花苍龙教子摇铃尊价格极具诱惑力,此两件清宫官窑造型少见,工艺精美。专场中还有多件掐丝珐琅器,一对来自美国私人旧藏的清乾隆掐丝珐琅龙凤纹八方瓶和一只来自日本私人家族旧藏的清中期掐丝珐琅团花纹梅瓶最为引人注目。
本专场中最大的亮点,是得自于瓷都著名文人瓷画藏家熊氏兄弟之力,征集到珠山八友艺术流派瓷画作品20余件,其中浅绛艺术大师,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的瓷画作品,均为清末御窑厂职业画师上乘之作。
近年来随着紫砂行情看涨,香港长风本次也特别推出“荆溪美玉——清三代名家制壶遗珍”专题,这批藏品来自一位专注于紫砂壶收藏的亚洲藏家多年来所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制壶名家的茗品,其中包含了惠孟臣、陈觐侯、陈曾元、华凤翔、潘忻宝以及数件难得一见的邵氏大家制壶。
《瓷质博茕器的小蕴深》日志 这两颗造型酷似骰子的十四面体德化窑瓷器玩物,式样十分精致。经笔者翻阅古籍查证,这种物件叫“博茕”,是玩六博游戏的用具。《说文·凡部》:“茕,回疾也。”“茕”,初用木制,故又作“橩”,后易木为玉,因而又作“琼”或“玖”。茕,相当于后世所用的骰子,掷之则回转。据考古资料记载,已知最早的茕是秦代,即秦始皇陵发现的那件十四面体的石质茕,汉代的茕则皆是十八面体。
“博戏”是中国古代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展现智慧、运筹争胜的方式。中国古代最为重要、最有影响的博戏形式就是掷骰子。骰子,又名投子、色子等等,是中国博戏中六博之一。骰子发端于春秋时代,源于当时的大博、小博,成熟于晋、唐之间,自宋代之后,广泛地运用于多种游戏,花样叠出,愈变愈巧。
如图所示的明末德化瓷十四面体博茕,高2厘米,瓷质细腻致密,十四个面全部上釉,色泽洁白莹润,此器呈十四面圆球形,其中六面依次有一至六的点数,其余八面刻有“生、旦、帖、丑”和“过、末、外、正”等文字,文字书写流畅,颇有大家之风。且不说这颗博茕的用途,单单十四面全部上釉,需支垫烧制,其烧成难度可想而知。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崇尚“古雅”的生活态度。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化窑发挥自然资源与生产技术的优势,大量烧制器用文玩,供应社会的普遍需求,甚至大量仿古器物(尤其是古铜器),用以满足贵族士大夫争奇斗趣铺陈风雅的需要。这两颗德化瓷十四面博茕,应是当时崇尚“古雅”而仿秦汉博茕的器用文玩品。
至于这两颗博茕的功用,应属行酒令博茕,其上的“生、旦、帖、丑”和“过、末、外、正”如何玩法,可能类似于今天的“官、兵、捉、贼”。行酒令博茕(骰子)为古代饮酒时娱乐使用,其间的文字则为说明游戏的规则。
从故宫藏品看瓷质文房用具
瓷质文房用具在我国的烧造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从目前传世的瓷质文房用具来看,砚、砚滴、笔筒、笔架、笔管、笔洗、笔掭、印盒、臂搁、镇纸等相继出现。从时代发展来看,早在三国魏、西晋、东晋、南朝时期文具已经陆续出现,考古资料表明,魏正始二年(241年)南京石门坎墓、江苏句容西晋元康四年(294年)墓中出土有青釉三熊足砚,江苏镇江西晋元康五年(295年)墓、南京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墓出土有青釉三足砚,江苏金坛吴永安三年(260年)墓、南京光华门外赵士冈吴凤凰二年(273年)墓以及江西波阳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墓出土有青釉蛙形砚滴,南京中华门外郭家山西晋元康三年(293年)墓出土有青釉印纹水丞。早期的瓷制文具主要以青瓷为主,种类主要见有砚、砚滴、蛙式水丞。
从窑址调查来看,浙江德清窑最早开始烧制瓷砚。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社会发展,文化空间繁荣,北方瓷业迅速发展,定窑、巩县窑、南方越窑、长沙窑、邛窑、梅县窑都烧制文具,以砚、水丞较为常见。砚的造型较早期丰富,有多足砚、风字砚等。窑址调查也显示不少瓷窑烧制文具。已发现安阳窑、湘阴窑、丰城窑、长沙窑、邛崃窑、灌县窑等烧制瓷砚。宋代瓷业进一步发展,名窑众多,文具的烧造更为普遍。水丞、洗的烧造量增多,很多瓷窑都有烧制。定窑、钧窑、汝窑、官窑、哥窑、龙泉窑、景德镇窑都有烧造,品种繁多,造型各异。窑址调查也发现宁波窑、遂溪等窑烧制瓷砚。元代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都烧制文具。砚滴造型生动,有船形、童子骑牛、鱼形等式。文具的发达时期为明、清两代,尤以清代最为突出。明清时文具品类增加,品种繁多。造型也更加程式化而又多样。常见笔洗、笔架、笔筒、笔管、笔掭、砚、砚滴、印盒、水丞、水盂、臂搁、镇纸等。为方便叙述,本文主要按器型略作介绍。
砚
从纪年墓出土的瓷砚来看,三国、西晋、东晋三足砚比较流行,砚的三足有兽蹄形足及三足,以兽形足比较多见。东晋开始出现四足砚。南朝时期虽然还有一些三足砚,但造型与早期的不一样,足有的细而尖。而多足砚出现较多。隋唐时期继承南朝多足砚的,有白釉、青釉砚,足比北朝时期更多,有的达28个足。砚面突起,四周围以深凹的水槽,即文献所载的辟雍砚。辟雍砚是瓷砚发展的`最后阶段,此后,石砚兴起,瓷砚渐退出历史舞台。砚足的形式有的继承北朝的圆珠形足,有的为兽形蹄足。也有圈足砚,北方、南方瓷窑都有烧制。唐代晚期还流行在圈足上饰以镂空装饰,越窑、梅县窑即在高圈足上饰有花形或圆形镂孔。除圆形砚以外,还有风字砚。宋代开始瓷砚数量减少,明清时期还有少量制作,以圆形、长方形为常见。
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瓷砚来看,从晋唐以至明清时期的都有。早期砚主要以越窑系产品为主,西晋青釉砚,里心坦平,有六个支烧痕,三兽足;唐白釉多足砚,一种造型为圆形,砚面突起,边沿有存水的凹槽,蹄形足18个,足下有支撑的环。另一种为圈足,28个蹄形足贴附于圈足上,没有实用意义,而只作为装饰。唐越窑青釉砚,高圈足外撇,足上有花式镂孔装饰。唐青黄釉五联水丞砚,5个水丞相连,中心为平坦的砚面,边有水槽。唐邛窑青釉砚,五人物足,足下有环。唐琉璃厂窑青釉风字砚,一边圆形,另一边方形,圆形部分着地,方形部分翘起,下有两足;宋代有白釉“官”字款莲瓣纹砚;明代有天启年款的青花勾莲纹砚、万历锦地开光人物纹圆砚,一侧有花形水槽;清代有雍正“戊申小阳月制”哥釉叶式砚、雍正青花砚、道光“李裕成作”款雕瓷凸花长方带盒砚等。
砚滴
最早见于西晋时期,青釉蛙形砚滴比较流行。同期还有龟形、熊形、兔形等。《饮流斋说瓷》有“水滴象形者,其制甚古,蟾滴,由来久矣。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清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不名曰盂”。故宫藏品中有晋龟形砚滴、元代龙泉窑青釉船形砚滴。
水丞
水丞是文具当中常见的一种器形,亦称水盂,用于盛水。器形一般小巧,最早见于西晋时期青釉蛙式水盂,此后唐宋以至明清时期各地瓷窑都有烧造,以清代景德镇窑烧造数量最多,品种丰富。
在故宫藏品中,西晋的有青釉印纹水丞,唐代的有越窑青釉或白釉四足水丞、青釉五联水丞、窑青釉水丞、邛窑褐绿彩水丞,宋代的有官窑青釉水丞。明代的有嘉靖青花双凤纹水丞、绿彩龙纹水丞、万历五彩云龙纹水丞。
到清代,瓷水丞的制作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康熙时期常见青花、黄地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加彩、粉彩、五彩、三彩、红彩、青釉、郎窑红、郎窑绿、白釉、仿定窑白釉、哥釉、绿釉、紫釉等品种的水丞。
雍正时期的品种有青花、蓝地青花、粉彩、五彩、仿官釉、仿哥釉、黄哥釉、粉青釉、炉钧釉、冬青釉、白釉、孔雀绿釉、茶叶末釉、仿宣红、祭红等等。
乾隆时期有水丞纹饰丰富,青花器常见三果、朵花、荷莲、花鸟、花卉、云头、螭纹等纹饰。品种有青花胭脂红地粉彩、黄地蓝料彩、五彩、仿宋白釉、仿官窑、仿哥釉、粉青、霁红、祭红、炉钧釉、石釉、天蓝釉、铁锈花釉、茶叶末釉、鳝鱼青釉、米黄釉、孔雀绿釉、豆青釉等。造型多样,有圆形、方形、蛋形、一粒珠形等,还有动物造型的如兽形、蟹形、蟾形等。
乾隆以后,水丞的烧造无论从数量还是品种上都有所减少,嘉庆时期主要以青花、浆胎青花、红彩、祭红、青釉较多,道光时期有青花、祭红釉、窑变、冬青釉、仿官釉、哥釉、白釉、黄釉、鳝鱼青釉等,样式有球式、扁腹式、上小下丰式等。同光以后,水丞和釉色和品种创新不多。除景德镇以外,宜兴窑、广窑也烧制水丞。
笔掭
瓷制笔掭乾隆时期多有制作,乾隆一朝,瓷制类的文房用具向更广阔的前景发展。
印盒
瓷制印盒历朝都有制作,乾隆时期印盒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各类印盒丰富,数量品种较多的是清三代,康熙时期的有豇豆红、青花、五彩、郎窑红、青花釉里红、浆胎白釉等品种,雍正时期的青花、斗彩类的印盒多见,乾隆时期有青花、青花釉里红、蓝地白花、洒蓝、粉彩、哥釉、白釉、斗彩、三彩、青釉、仿石釉等品种,嘉庆时期主要以青花最多。此外还有宜兴窑竹节式“彭年制”印盒等。
臂搁
臂搁用于写字时搁放手臂,形状似半剖的竹筒形。宋代官窑烧制天青釉臂搁。清代前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墨彩、粉彩、釉里红等品种臂搁。故宫藏有光绪粉彩折枝桃双燕书卷式臂搁。
镇纸
明清两代流行的文具,用于镇压纸张,器底平整,四面多作矮山状。
笔洗
笔洗在宋代最为流行,汝、官、哥、定、钧、耀州、龙泉、景德镇窑都有烧制。明清时期造型更加丰富,仅雍正时期就有桃、灵芝、葫芦、荷叶、海棠、梅花等数十种之多。故宫收藏的笔洗自晋直至明清时期的都有。如晋青釉洗、唐三彩荔枝花纹洗、宋汝窑、哥窑、龙泉窑、钧窑、耀州窑、定窑、景德镇窑烧制的各式洗、元龙泉窑各式洗、明宣德青花、红釉菱花式洗、正德青花卷叶纹洗、三彩洗、明仿官船式洗、嘉靖青花龙凤纹洗、万历仿宣德青花鱼藻纹洗等。
清康熙时期的品种有青花、三彩、孔雀绿釉、冬青釉、茄皮紫釉、仿哥釉等;雍正朝有青花、斗彩、白釉、仿石釉、祭红、仿官窑、仿哥釉、霁蓝釉、天蓝釉、仿龙泉釉、鳝鱼青釉等;乾隆期常见青花、哥釉青花、粉彩、白釉、仿汝窑、仿官、仿哥、哥釉、米黄哥釉、青釉、粉青釉、冬青釉、窑变釉、松石绿釉、黄釉、珊瑚红釉、茶叶末釉、釉里红等;嘉庆时有青花、黄地粉彩、绿地粉彩、霁蓝、霁蓝、哥釉、茶叶末釉等,道光时期的有青花、哥釉、仿官、冬青釉粉彩、白釉、红地描金、红绿彩等。除景德镇外,福建建窑、广东广窑、江苏宜兴窑等生产了不少笔洗品种。
笔筒
晋代时已有笔筒,以浙江越窑产品为常见。器形为直筒形,平底。明清两代流行。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江苏宜兴窑、广东石湾窑等都有制作,尤以景德镇窑产品最多,品种最丰富,是文具中数量最多的器形。故宫藏有历代笔筒,以明末至清朝作品最为丰富。明末崇祯时期青花笔筒对清代初期有较大影响,笔筒造型主要有直筒形与束腰形,尺寸较大,以人物纹较多,故宫藏有崇祯青花人物纹、人鹿纹、异兽纹、花鸟纹的笔筒。
清顺治的笔筒主要以青花为主,到康熙时期,笔筒大量烧造,品种多,造型丰富。从釉色品种上看,青花占主流,其他的有哥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洒蓝五彩、洒蓝描金、黑釉描金、豆青釉、冬青釉、五彩、斗彩、三彩、祭红釉、红彩加金、茄皮紫釉、白釉、孔雀绿釉等。纹饰有人物纹、博古图、龙凤纹、花鸟纹、诗文、山水纹、松竹梅纹、莲池纹、百寿纹等,其中以山水、人物、诗文、花鸟纹、松竹梅纹较多见。
雍正时期的笔筒相对于康熙、乾隆时期品种、数量较少,品种有青花、青花加紫、釉里红、粉彩、墨彩、墨彩加粉彩、木纹釉、木纹釉墨彩、木纹釉粉彩、茶叶末釉、霁蓝釉等等。纹饰有人物纹、花鸟纹、诗文、松鹿纹、狮球纹、山水纹、松鹤纹等。
乾隆时期笔筒的品种有青花、青花描金、蓝地青花、青花镂空、青花粉彩、粉彩雕瓷、粉彩加金、绿地开光粉彩、蓝地开光粉彩、蓝地粉彩、酱釉粉彩、豆青粉彩、石釉、窑变釉、炉钧釉、白釉、天蓝釉、绿地压道粉彩、粉青釉、青釉加紫、冬青釉加紫、黄釉、茄皮紫釉、孔雀绿釉、红彩、斗彩、墨彩等;纹饰有人物纹、山水纹、花鸟纹、诗文等;乾隆时期笔筒的造型在清一代是最为丰富的,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海棠式、树根式、干支转字式、镂空式、斜方式、仿竹雕式等等式样。
嘉庆时期的笔筒釉彩品有粉彩、木纹釉、红地描金等品种,道光时期有釉里红、粉彩、斗彩、哥釉、黄釉等品种,同治、光绪时有青花、粉彩、祭红釉、黄釉等。还有宜兴窑山水方形笔筒。嘉庆以后的笔筒式样也见有书卷式、海棠式树根式、雕瓷、竹节刻花、刻瓷等。
笔管
瓷制笔管主要流行于明清两代,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比较多见,有青花、五彩等品种。台北故宫藏有万历时期的笔管多种,故宫藏有嘉庆时期松石绿釉粉彩云蝠纹笔管等。
笔架
明清时期流行,多作五峰山形。有青花、釉里红、红釉、蓝釉、哥釉等品种。故宫所藏的笔架有正德时期青花阿拉伯文笔架、嘉靖时期红釉鹅形笔架、万历时期青花龙纹笔架、万历青花五彩五龙山形笔架、明哥釉笔山、康熙孔雀绿釉山形笔架、哥釉山形笔架、雍正哥釉山形笔架、雍正仿官五峰笔山、乾隆哥釉笔山、树根式笔山、青花描金开光粉彩墨床式笔架、鱼子纹黄哥釉笔山、道光哥釉五峰笔山、树根式笔架式三孔水丞等。
(1)尊商周时为酒器,北宋后期为宫廷陈设用瓷,元以后,尊便失去了实用器皿的作用。南北朝时有一种莲花尊,侈口、长颈、圆鼓腹、高底座、器高一般为50—70cm。
莲花尊的颈部以粗弦纹间隔,上下各贴四组龙纹;肩部出六个粗壮的复式耳;自肩部经腹部至底座,刻画或堆贴俯仰呼应的莲花。造型极为华丽,是古代瓷尊的优秀典范。另外,还有大口尊、双耳尊、神兽尊、人形尊、鱼篓尊、石榴尊、观音尊、牛头尊及凤尾尊等,各具特色。
(2)盂古代盛水的器皿,最早见于西周,仿青铜器造型,器形多圆腹大口圈足。隋代的唾盂,是较有特色的作品。
(3)砚青瓷砚始于三国,盛行于晋唐,为古代的文房用具。一般砚的面平坦无釉,以利研磨墨。三国至晋初的砚,砚心平坦,砚上有盖,砚盘下以三熊足支撑。东晋时的砚足除保留三足外,四足已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期,砚面向上凸起,无盖,砚足多为六蹄足。隋代时,砚面更加上凸,珠足已取代蹄足而兴起,足多外撇。唐代的砚面有的甚至超瓷器装饰艺术出了口沿,砚足发展为圈足。后来,由于石砚兴起,瓷砚被逐步淘汰,唐以后瓷砚少见。
(4)枕类瓷枕清凉沁肤,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记载,说明瓷枕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它始创于隋代,流行于唐、宋、元各代。五代时的瓷枕,多为长方形,枕面凹下,两端翘起。宋代有一种童子荷叶枕,全器为一童子侧卧榻上,双手持一荷叶,荷叶边沿向上翻卷形成枕面,设计巧妙,造型优美,堪称精品。
(5)模型瓷俑这是一种古人专为死者在“阴间”享用而烧制的冥器。内容包括死者生前的住室、炊事用具、出行用具、农作物用具、栏舍、粮仓以及男仆女婢、侍从武士和五禽六畜等。这种殉葬之风,盛行于宋代以前。
(6)捏塑瓷雕塑品,首见于晋代冥器中青瓷谷仓上堆塑的人物禽兽,后来出现了专供观赏的瓷玩,大都造型优美,胎质细腻,施釉均匀,典雅可爱。造型有人像、仙佛、动物及器物等。
朱奎,1953年生于北京西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童话家,收藏家,瓷器鉴赏家。1988年去德国留学至今,德籍华裔,现为中国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德国分社社长。
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文献之一。
载于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论文集。
人到年龄了,喜欢回忆过去,有些记忆虽然说不上是刻骨铭心,却时不时浮现在脑子里。
小时候,从记事起,三件事印象最深刻。
一个是父亲快下班的时候,刚刚开始记事的我常常坐在北京宣武一个四合院门口的门礅上,望眼欲穿,等父亲下班,有时候,会在门礅上睡着了。
一个是睡觉总做相同的梦,梦见从什么地方掉下来,摔的满眼冒金星。原因是,我一个人睡单人床,每逢这个时候,准是从床上掉下来。父亲发现了,就把我抱回床上,如果没有发现,就会在床下睡到天亮。
前面两个与收藏没有任何关联,却是永不忘记的,下一个最深刻的记忆,却与我后来的收藏多多少少有些关联。年长了,回想起来,我把她归结为潜移默化。从20多岁开始收藏瓷器开始,脑子里总浮现出从16岁下乡后直到二爷作古再也没有见过的二爷手里提啦着一个刚从北屋铺底下拿出来的瓷瓶,去收购瓷器古玩的店里售卖。那时候,年纪小,好奇。就特意趴到北屋铺底下去看,撩开挡下来的床单,床铺地下摆满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瓷器,北屋里屋的铺底下也是如此。因为整个四合院里住的都是家族内的亲戚,出于好奇,索性把大院里各屋的铺底下看了个遍,南屋婶子的铺底下也有。
长大以后,从父亲口里得知,爷爷解放前是开当铺的,去世以后,买卖连同大院就都归了二爷。解放以后直到二爷做古,二爷从来没有工作过,全靠变卖家里的古玩家具补贴家用。后来,有一次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同道共同参观故宫瓷器馆的展览,说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很多藏品来源于建国以后政府的征集和民间的捐赠,我曾经骄傲地对同道说,故宫博物院里一定有我二爷变卖的瓷器,二爷有意无意一定做了不少贡献。也许受此影响,或是与生俱来有这个好古的基因存在,于是,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因为小,没有钱买,碰见喜欢的瓷器,就细细揣摩。后来,有了稿费收入,就全都用来收藏。
1974年,因为发表了几篇文章,从黑龙江兵团被借调到了黑龙江文艺编辑部(北方文学编辑部前身),随着创作日丰,就经常被邀请去开创作会议或者笔会,熟悉我的邀请单位都知道我喜欢参观博物馆,所以,不管去哪里开笔会或者会议,他们一定会做出特础安排,安排我去参观博物馆,有时候,整个博物馆就接待我一个人。有的地方还没有博物馆, 或正在筹建,也为我一人大开方便之门。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人在一位老先生的带领下,参观还在筹建的湖北荆州博物馆和还没有建成的河北平山博物馆。
?
好像是78年,具体记不太清了,上海有个有名的作家周锐,当时在上海开会,他邀请我去参观他家里祖上的传承,几件清代官窑瓷器,我太喜欢了,因为喜欢,所以卖给了我一件大盘子。此类官窑器太少见了,我把她看成了我这次上海之行最大的收获。要离开上海了,车要开了,为了不出意外,我把盘子抱在怀里。这时候,我的忘年交,上海少儿社的老孟找到我,告诉我,这个盘子你拿不走了。周锐的太太和他闹翻了天,威胁要和他离婚,他不好意思来,所以,让我把钱还给你,把盘子拿回去。我半天无语,泼出去的水怎么可以覆收?在老孟的执意坚持下,盘子被抱走了。我坐火车回北京这一路都不愉快。于是,圈子里很快都知道了周锐如何丢了面子以及上海人如何怕老婆。
78年下半年,我来到北京组稿,一个舅舅知道我喜欢瓷器,特意来找我,请我去他的家里看看。父亲也喜欢古玩字画,我和父亲骑车去了舅舅家,舅舅家里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青花大罐,我震撼了,从画工,青料,工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明代早期的青花大罐。喜欢瓷器这么多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器皿。舅舅说,知道你喜欢,懂,想让你看看,我不懂,你如果喜欢拿走。我二话没说,直接奔主题,多少钱我可以拿走。舅舅要一百元,父亲还价20,最后商定,80元我拿走。因为东西太大,骑车不方便。说好过几天去拿。
几天过去了,舅舅来了,进门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姐姐,建国真懂(我的小名叫建国)然后对我说,建国,你拿不走了,广州的一个朋友开价一万。我就是来问你,卖不卖?我对舅舅说,一万我没有,您知道,我喜欢瓷器这么多年,我第一次见这么漂亮的青花瓷,这么大的器皿,再过几年,不知道什么价位。舅舅说,好,建国,我听你的,不卖了。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笑着对舅舅说,我们那天如果拿走就拿走了。舅舅说,谁让你们没拿。
好像是年底,舅舅又来了,这回手里拿着一张参考消息,指着一条消息说,舅舅得谢谢你。这张参考消息有一个报道,还有图片,和舅舅的青花大罐连图案都一样的青花大罐,在美国的苏富比拍卖行,以76万美元成交,创造当时中国瓷器拍卖的最高记录。直到今天,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大罐还保存在舅舅的保险箱里。
我这个年龄的人都知道著名评剧艺术家马泰,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孟伟哉,和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鲍昌,或因为喜欢或因为想要附庸风雅,直接或间接他们手里都有我的收藏。
1986年,河北省文物局一位先生(名字记不住了)找到我,因为看过及了解我的收藏,提出要拿河北省博物馆的清代瓷器和我交换我所收藏的老窑瓷器,我没有同意,但是,今天看来,老窑瓷器在中国国内几乎没有市场,清三代瓷器可以拍卖出天价的畸形需求,一方面感叹国内拍卖市场的虚高及无序,一方面感叹集东方简约含蓄美及古典美于一身的宋代瓷器在今天的中国古玩市场所遭遇的尴尬及冷遇,欧洲的一位大藏家曾不无感慨的对中国的同道说,你们中国人要过三十年才能欣赏你们中国的宋瓷之美。其实潜台词是,你们没有文化,不具备欣赏宋瓷美的素质。不知听说此论的人作何感想,我一开始也不以为然,这两年回国多了,了解了国内文博界的现状,我不得不承认被这位欧洲藏家不幸言中。时下的中国,你处处可以感觉到我们民族文化的缺失。这真是莫大的悲哀,亦或是九泉下有知的老祖宗的悲哀,他们曾经创下的辉煌,举世闻名。可是他们的后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却不能欣赏他们曾经创下的全世界奉为经典的辉煌。而要由西方人远离中国来欣赏。我不希望这个不幸言中会延续很久,我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古玩及艺术品市场会给宋瓷之美宋瓷之古韵以应得的地位。 还老祖宗应有的辉煌。
只有欣赏辉煌,才可以再创辉煌。
?
十几年前,我从德国回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请我鉴赏他的瓷器和玉器收藏时特意说了一句,你看看马未都现在,你搞收藏的时候,马未都还在爬格子。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却也是大实话,以说明我收藏之早。
88年初,我去了德国。2010年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我碰到一位台北曾在德国待过的同道,说起当年德国古董店的中国瓷器,老弟非常遗憾地说,可惜那时我还不懂瓷器。可对我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真是大开了眼界,法兰克福罗马广场附近起码有几十家古董店,邮票店。家家大部分都是漂亮的中国的老瓷器。邮票店里中国的邮票也很便宜。而且只卖不收。于是,我每月的打工的收入就都变成了瓷器或者邮票。
1989年,谢稚柳的关门弟子,旅法画家沈伟宁从法国打来电话,我赶到巴黎,这次见面的契机,使我泛泛的收藏进入了另一个领域。法国国家图书馆请他鉴定被参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法军杜班上校劫掠到法国的圆明园40景图,为查明出处,他接触了大量有关英法联军捎带八国联军当时在中国劫掠的档案资料。欧洲人非常注重家族的传承。尽管实施的难度极大,但确提醒我对这些劫掠者后裔的关注。
德国成立有各种收藏协会,你收藏什么,找什么人,他们都会热心提供相应的帮助。加之当时德国但凡周末,遍布全德国的古董跳市,时不时会让你大为激动。
我相信机缘,更相信我与瓷器的缘分,这也是很多了解我的收藏的朋友的共识,几乎所有人在了解了我的收藏后,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你怎么会收藏到这么多好东西?这些好东西为什么都往你这里跑?
机缘来了,有备而来。是的,机缘来自于你为此所花费的心血,机缘亦来自于你为此所做的历史的,文化的和某些潜移默化的不被人知的和上天所赋予的一种对于瓷器特础的感知力。以及你为此机缘所做好的准备及承受能力。
1989年夏的一个周六,在吉森市大厅的古董市场,一个德国人的玻璃柜子里的鼻烟壶吸引了我,我要求拿出来看一看。都是清三代精美的铜胎和瓷胎珐琅彩器,又都署官窑款,有的镂空转心,画工之精美,工艺之复杂精细,难以言喻。后来碰到景德镇懂瓷器工艺的技师告诉我,转心鼻烟壶烧造难度之高,稍有不慎就是废品。几十件或许可成功一件。那时候,中国的瓷器及邮票都非常便宜。这些鼻烟壶,在这里仅售伍拾到一百马克一个不等。德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我准备全部买下,他又递给我一个小杯子,我心跳了,我有一个习惯,读到一本好书,会在地上激动得走来走去,看到一件好东西,也是这个反映,会拿着东西在地上渡来渡去。也因此,在这种时候,太太通常会问,你是不是不要晃来晃去,让我眼晕。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中国瓷器,东西虽小,画风潇洒,笔意娴熟,如水墨丹青之小写意。瓷质透脱,如脂似玉。釉下青花色泽淡雅,朦朦胧胧,釉上所填红彩厚腻油红,黄彩开片,含有黄金,金光灿灿,绿彩透明呈鱼子纹状。拿在手上,真如拿了一个小玉杯。太漂亮了,感觉告诉我,我碰到了真正的好东西。我激动了,扭脸就走。开始来回渡步,德国人冲出柜台,一把拉住我,我一开始有点莫名惊诧。太太告诉我,他以为我拿了要走。太太告诉他,不是要走,这个是我的习惯。我为我的失态歉意地笑了笑,他也笑了,拍拍我,走进柜台。这个他卖200马克一个,并告诉我他还有,没有带过来。我带的钱不够,只买了他一个小杯子,几个瓷胎鼻烟壶。留下了他的电话。
回去后,我查阅了所有可查阅的资料,实际上,最能说服我的就是84年沈伟宁送给我的赵汝珍的民国版的古玩指南,我认定,这就是我们太难以寻觅得到的成化斗彩。我马上请太太给他打去了电话。太太从来称我为仓库,反对我的收藏,可见到这么漂亮的小东西,加之我的死缠烂打,只好打去电话。周日,他受邀来到我在吉森的饭店,太太做翻译。下周六,我们趋车到了托马斯曼的住处,他拿出一张照片上有十几个德国兵的老照片,背景是北京的老城墙。指着其中一个告诉太太,这就是他的祖父。同时,他也告诉你了他的东西的来源。他是我在国外接触到的第一个侵华德军老兵的后裔。最后,几十件瓷器,多为小件,也许是便于远道携带的关系。我晕了,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精美的瓷器。后来才真正了解和知道,这些就是世界顶级收藏家和博物馆梦寐以求的成化斗彩和成化五彩,其中十几件竟是孤品。这些瓷器,成就及奠定了我对中国宫廷瓷器收藏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应当说,这也是我在德国淘到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为了这一次的收藏,我激动了很长时间。
?
在我类似的收藏活动中,根据藏品,还有三次值得再书一笔。
1991年,在法兰克福罗马广场前街上的一个古董店里,柜子里放的二件瓷塑像吸引了我,心跳加快,凭借对中国瓷文化的了解,及对手上传承明代瓷器的解读,我马上认定这是什么年代,什么彩瓷,一件人身虎首,身穿盔甲,手上握锤。一件人身狗首,作揖抱拳。而且,直觉和对瓷器的敏感告诉我,这是一组,绝不仅仅是这两件。
一般情况下,德国对卖家和买家的身份都保密,因为熟了,古董店老板告诉我是一个德国的小伙子售卖的,我问他的年代,来源,他都说不清楚,只知道小伙子一年前,父母双双车祸去世,生前从来没有提起过,他在收拾地下室时候发现的,知道值些钱,就来售卖。
如果没有错,应该是12个,我告诉老板。
老板告诉我,他抱来的时候是十个不一样的,都卖掉了。
我可以找到小伙子吗?古董店老板看看我,我想问问那2个去了哪里。
停了一下,我又问道,我可以问问谁买了这些瓷塑吗?老板点点头,因为德国的古董店都印有自己的目录,有新目录就寄给自己的老客户。
你想收齐了吗?为什么?他问。
因为这是一套。我回答说。
我明白了,古董店老板打开通讯录,你可以碰碰运气。遗憾,我只能提供2个人的通讯地址,其它都是生客。同时,我也得到了小伙子的联系方式。
我太想收齐了,于是开始了我的追踪收购,从91年到97年,一直到这位德国先生的古董店倒闭,失去了联系。我当时的饭店在吉森,每星期都要采购,为此,我特意绕道60多公里来法兰克福采购,只是为了去这家古董店看看是否有其她瓷塑的信息。我跑了几趟,感动了这位先生,老爷子也替我多方打探及关注他的回头客,我不用再跑路,一有什么信息,老爷子都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7年时间,我成功地将一件残品,和其她几件同属一个系列不同的瓷塑纳入我的收藏。
著名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在其著名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整个明代,只论及成化朝雕塑时写到,成化一朝雕塑工艺技巧高超,人物制作尤其精细。因传世无多,耿氏只论及一个所见青花布袋僧。
诚如耿氏所言,所见几件成化瓷塑,制作技巧高超,工艺之精细,叹为观止。本人遍览国内国外博物馆,未见与此雷同之成化瓷塑。器身青花之色淡雅,釉泡幽深,釉面肥润。彩之漂亮,黄彩蜜蜡凝腻,有浅淡之分,因年代关系,多呈鱼子纹状。绿彩亦有浅淡之分,色阶凝腻如蜡。因年代久远,亦多呈鱼子纹。红彩油润凝厚。尤其诧紫之色,惟见此瓷塑大面积使用诧紫之色,色如赤铁。几个瓷塑为将军俑,身穿不同甲胄,手持不同兵器,各个威武神勇,形态各异,神态各异,服饰各异,手持各异,色彩服装设计组合各异。其神态飘逸潇洒,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为成化瓷塑之精华,为中国古瓷文化之奇葩。
1999年,从法兰克福一面临倒闭古董店里,我成功收购一组承载太多明代宫廷御用瓷器,乐器,人体,服饰及发型,审美,乐舞文化的五彩宫廷瓷塑,并历时四年成功将已经分散卖出的几件追回并购入自己的收藏。这套瓷塑蕴含太多文化内涵,工之美,艺之精,形之隽永,难以言喻。真实再现明代绝精的制瓷工艺,为历朝历代少见的艺术精品。
零几年我忘了,曾在网上发过一条消息。
事情是这样的,住在附近的一个德国老太太,80多岁了,没有儿女,孤身一人,从98年饭店开张起,老太太每星期二都会开一辆小白车来我这里吃饭,周末或者过节还会来,熟了,无话不谈。那一年,老太太88了,还精气神十足,每星期都坚持做体操和游泳。身体很好,看的出,老太太活的很充实。
有一天,聊起天来,老太太说,我一直想,我可以活到90岁,还有两年。
我告诉老太太,你身体这么好,最少还可以活20年,30年。感觉很重要。心理暗示也很重要,你如果天天想,我可以活到90岁,也可能,这种心理暗示会在90岁结束你的生命,你应该换一个思维方式,告诉你自己,你可以活到120岁。老太太笑了,谢谢你,120岁太多了,100岁就可以了。
下个星期,老太太来了,特意叫跑堂叫我过去,老太太看见我,拥抱我,贴着我的耳朵说,真的谢谢你,我真的这么想,我可以活到100岁,感觉好多了,身体也有劲了。
一个周末,老太太又来了,手里抱着一个古色古香德国人用来装点心的铁盒子。先拥抱,然后告诉我,这是我送给你的,我以为是点心,接过来,连说谢谢。
我掀开盒盖,不是点心。掀开一层薄海绵,心狂跳起来。老太太指着墙上挂着的德国报纸对我的介绍说,知道你喜欢瓷器,送给你的。
不行,这东西太贵重了。
老太太说,不管多贵重,对我无意义。我小时候就有,我出嫁时父亲给了我,我不懂,知道是好东西。我没有孩子,也没有兄弟姐妹。留着没用,你喜欢,所以我送给你。
我太激动了,知道是什么吗?她们传承下来的是竟然是我梦寐以求的薄胎瓷。
想不到我有生之年还会再见到薄胎瓷。
1980年,在一个在报社工作的藏友手里,我第一次见到了薄胎瓷,印象太深刻了,这是一个被粘合的小杯,西洋母子的珐琅彩绘。底足为乾隆蓝料款。如此透脱,胎薄不足一毫米。小三十年了,从来没有忘记过。
这是一个薄胎六棱碗,采用覆烧工艺,碗口无釉,碗心用双线青花绘成六棱,中间为彩料缠枝菊花,枝叶为绿彩,菊瓣为红彩,菊花心为黄彩。足底也修成六棱。中间署永乐年制青花篆书款。
碗的外口沿一圈苏麻泥青回纹,铁锈斑特征明显,足上边纹苏麻泥青青花料。中间纹饰为凸起彩料缠枝菊花纹。
另一件更是漂亮,同样采用覆烧工艺,然后又回炉,口沿上了一圈红彩。这是一个圆碗,碗心为青花黄红彩皮球花,碗内五朵花心黄绿,花瓣为红,花枝为黄绿兼容,碗外如是装饰,叶子为浅淡平等青,绿彩,黄彩。胎薄约0,8毫米。底署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双框款。漂亮至极。
看我高兴,老太太笑的很开心。在我执意坚持下,象征性的给了老太太一点钱。
这次老太太送给我的薄胎瓷是我最高档次的收藏之一。
四年前,因为身体的缘故,饭店租给了别人来做。尽管如此,还可以时不时看到老太太的车影。去年的一天,我去饭店里办事,见到了老太太,我们拥抱了很长时间,九十几岁的老太太还是那么棒。老太太贴在我的耳边说,schef(老板)我能活110岁。
我感谢托马斯曼,感谢老太太,感谢与我收藏有关的一切人,是他们的传承使我的收藏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收藏。
?
从89年之后,收藏,成了我除了经营饭店之外的第一大爱好。以至于我的厨师和工人受我的影响,也开始在德国收购中国邮票。有的回国后,还开了自己的邮票店。当时,德国所有拍卖行的目录都是免费赠送,收费才是近些年的事情。我想,光是这些年各拍卖行寄给我的拍卖目录,就占去我资料房里整整一面墙。我不用趋车到处跑,能够靠目鉴定下来的东西,就电话里叫价。当时,很多好的瓷器,往往只有我这一个中国人出价。
太太为我的痴迷和我吵架,我们的共同收入也分成各拿各的。因为,她怀疑,不如此,她会存不下一分钱。
不管任何场合,我手里总是拿着一个瓷器小件细细把玩,就连每天的散步也是如此,睡觉前,也会把瓷器抱到枕头边上,细细揣摩。有时候,太太会抱起被子,告诉我,你今天和瓷器睡吧,就去了另一间卧室。
我在德国法兰克福附近有一个德国人称为小中国城和小博物馆的中国饭店,房顶为中国订烧的琉璃瓦,四角为琉璃的瑞兽仙人。房脊为两条三米长的琉璃二龙戏珠。停车场的入口处有正宗中式牌楼,对面是与北海九龙壁一样全部琉璃烧造只是长度短些的九龙壁,饭店的入口处为龙亭,花园里有石雕龙亭,谁也想不到,龙亭的顶端我摆放了一件60公分高的龙纹梅瓶,堪称世界之最。墙上的玻璃架里放有我收藏的各代中国瓷器。
时间长了,客人熟了,很多德国人知道老板喜欢中国瓷器,有很多人来吃饭的同时,携瓷器请我来鉴定,当然,好的瓷器我自然不会放过。加之,法兰克福汇报等德国很多报纸都撰文介绍过我的童话创作,顺便介绍了我喜爱中国瓷器的收藏。真的感谢德国媒体对我的宣传。某种意义上,成就及强化了我的收藏。
这么多年,对中国瓷器的痴迷及研究,益发感觉中国瓷器的博大精深,对中国古瓷的欣赏与鉴定,因为古瓷承载了太多的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文化信息,因此,是一门集历史,文化,工艺,美术于一身的综合性学问。就像书读的越多,越发觉得自己有缺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越解读中国的瓷文化,越觉需要了解及学习的东西太多。不能因为你的中国瓷器文化或因为你自己文化的缺失,误导慕名而来的收藏者。
我以为,我们的老祖宗有别于西方民族的一个特点,就是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地底下还要继续享受富贵荣华。因为如此,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宝贵的,文化的,物质的财富,需要我们去了解,去解读。因为这些宝贵遗产的特础性,丰富性,蕴含了我们民族太多的历史文化,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收藏家,鉴赏家和鉴定家,就首先要成为一个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文化,并善于解读我们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深刻了解我们延续了千年的瓷文化,懂得美,欣赏美的博闻博学的学者,然后才是欣赏和鉴定。因为如此,就不会在社会面前时不时表现出自身文化的缺失及不懂装懂而贻笑大方。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文博文物界专家的非学者化进程,已经带给或即将带给我们民族文化的缺失及文物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的一家研究机构,在研究了成化瓷器诧紫这一瓷彩之后,得出结论,诧紫一色是得益于瓷器被清代宫廷大火烧过的变异。这样荒唐的理论,国内也大有人来相信。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不是瞎话!
2004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曾经撰文介绍我在德国的创业,其中一句表达了一个海外游子在收藏上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估算作此文的结束语吧:“朱先生还是位收藏爱好者,他收藏的中国钱币,中国瓷器,很多弥足珍贵,他认为,中国的东西应该带回中国!”
2012年5月8日写于北京
3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12351 次
麦溥泰:收藏古瓷名窑很重要 小窑更能表现地方色彩
马未都的藏宝之路
相关新闻 收藏
收藏紫砂壶基本知识 (10/27/2021 12:42:37)
收藏界公认的十大专家之——王世襄 (12/30/2019 15:36:21)
收藏界公认的十大专家之——耿宝昌 (12/30/2019 13:50:48)
饶晓晴作品收藏记录 (12/05/2019 17:15:16)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戴维佳做客绿宝石艺术 (09/12/2020 17:04:05)
收藏界公认的十大专家之——陈万里 (12/30/2019 14:01:34)
收藏界公认的十大专家之——孙瀛洲 (12/30/2019 13:15:06)
新书《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全十二卷已出 (11/09/2019 17:24:15)
10多位在世界陶瓷界享有盛誉的专家一致认为:获得世界最高荣誉的国宝瓷为原形,再加上四位国际奥组委高官同时签名题词,来纪念永恒的2008,这是很具中华民族特色的2008纪念藏品,在瓷器史、奥林匹克史上都是伟大创举!对于“国瓷2008”的收藏投资价值,与会专家断言:“中华国宝瓷王”、“萨马兰奇等国际奥委会高官亲笔签名”、“纪念2008首个瓷王藏品”和“百年官窑”,四大价值点个个耀眼,构建“国瓷”坚固的价值体系。根据收藏品投资市场“低开高走”的分析,现在2008藏品火得不得了,19800元还只是原始发行价,预计在发行中期就可能会以高于22000元的价格发行。 “我都是第三次来购买了!”家住双楠路的文先生,对瓷器和2008藏品都很有研究,购买“国瓷2008”上了瘾,前后一共买了5个,还推荐朋友一起来买,他说:“这可能是2008纪念藏品之王了!2008藏品见多了,但瓷王还是头一回,萨马兰奇这些人的签名,随随便便做个什么东西,也很值钱啦!你看,品鉴会的专家级别个个都很高,没见哪个得真正得到这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个瓷王,增值潜力比金银、基金和银行存款要强多了。股市每天大涨大落,让人紧张兮兮的,投资瓷王还是稳当!”数量太少了,抢到就是赚到。
“总共才2008个,这么少,我还担心他们会在发行过程中涨价呢,中国金币总公司发行纪念币的价格都是低开高走,所以赶快下手,抢到就是赚到!要不哪天突然结束了,或者涨价了,后悔都来不及了!”热衷2008藏品收藏的杨先生听说国瓷2008在本市发行,就冲到发行现场买了2个。“哎呀,要是我闲钱多,还要多买!”兴奋之余,杨先生略显遗憾。 中秋送给贵友最合适。做大老板的谢先生一次就买了8个。他说:“金银的东西太普通了,玩瓷玩的是高雅,名瓷如好玉,旺家又旺业,圈子的朋友都喜欢。这个瓷王打上灯光照射,通透柔和,温润如玉,赏心悦目啦,所以在家里的别墅放一只,办公室放一只,其它的全部中秋节送给生意上的贵友。”寓意美满,成双成对,收藏成风。
笔者发现:国瓷2008的收藏现象各种各样,但只要是经济实力稍强点,都是成双成对的买。李先生买了一对作为新家的旺家瓷,史先生夫妇俩一起到现场买一对作为结婚二十周纪念瓷,60多岁张大爷买一对作为女儿的嫁妆。据介绍,古今中外,名贵瓷一直是顶尖的收藏门类。西方人称中国瓷为“白色的金子”,是贵族生活的象征;在东方,名瓷是历代皇帝贵族、文人雅士的至爱。据《文物天地》杂志介绍,中华国宝瓷王“扁豆双禽瓶”高46.8厘米,撇口直径20厘米,瓶体洁白如玉,造型宛如凤尾。扁豆寓意丰收、多子多福、耕耘收获;竹鸡成双寓意互敬互爱、和谐美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76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紫砂壶艺大师--崔龙喜
下一篇: 让我们都来关注茶具设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