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地区茶叶生产栽培中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一、苗木
1、品种 选择抗寒、抗旱、抗病虫害强的,有利市场竞争和栽培方向的,适宜当地环境气候的优良品种。如铁观音、茗科1号、金宣等品种。
2、苗木 选择苗木高度大于20cm,茎粗大于2mm的,具有一定的着叶数,根系旺盛,无病虫侵害的一年生健壮幼苗。它具备了1-2个的一级分枝,对于茶树的速生快长、提早成园与投产奠定了基础。
二、定植
1、定植时期
要利用地下部活动的生长时期进行定植,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和发育,也有利于吸收土壤养分供地上部的开始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高山地区的茶苗定植时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春节前后)进行。
2、技术方法
在完成开垦的茶园定植沟内用定植农具挖穴10-12cm深,穴径10cm以上,把茶苗垂直种于穴内,填满土,并压紧压实,或用农具夯实苗茎部三方土层,再培上细土1-2cm,浇透水分,苗木定植时要比正常深1-2cm.如果能选择在下雨之前定植最为理想。茶苗定植要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30cm,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在定植沟茶行中铺放3-5cm厚的稻草或其它草类植物进行覆盖,有利于保温保湿,又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三、修剪
1、修剪时期
修剪时期应掌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10月中旬秋茶结束后为宜。
2、修剪技术
(1)定型修剪 其目的是茶树在幼龄阶段中培养合理的树体骨架及丰产树冠。一般进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处必须要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第一次修剪结合定植在离地15-18cm处定剪;第二、三、四次定剪要求在前一次定剪刀口向上提高15cm处定剪。经过四次的定型修剪树高已达到60cm,有2-3级的分枝结构,初步形成合理的采摘树冠,即可投入生产。
(2)轻修剪 轻修剪的目的在于调整树冠,培养良好的采摘面。每年进行一次,轻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cm的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等。
(3)深修剪 经过多年的采摘和轻修剪的树,应用深修剪的方法剪去树冠上部10-15cm的一层枝叶,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的年限。
(4)重修剪 对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树,一般以剪去原树高的1/2为宜,结合整理(抽剪),重新培养健壮枝干和采摘树冠。
(5)台刈 对十分衰老的茶树,宜在离地面约10-15cm高处锯(或剪)掉全部枝干,重新培养树体骨架结构和采摘树冠。
四、肥培管理
1、施足基肥(底肥) 种植前的定植沟和投产后的每年冬季均要施放有机肥料,如农家肥,饼肥、商品有机肥等。以商品有机肥料为主,每亩施放200-300kg。
2、多次追肥 分别在3月上旬、5月中下旬、8月中旬三次结合浅耕作业时进行。以N、P、K复合肥料为主,亩施40-60kg。
3、技术要求 在树冠缘下开条沟深15-20cm(下基肥时深20-25cm),将肥料均匀施于沟内,施后盖土。
4、耕作锄草 生产茶园每年在非采摘季节进行2-3次10-15cm的浅耕和去除杂草,10月中旬深耕20-25cm进行松土。
5、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调控茶园内的生态环境,抑制病虫的发生为害。每年的冬季喷施0.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封园,降低翌年病虫发生密度。非采摘季节根据病害发生的情况可使用世高、甲基托布津、半量式波尔多液等农药进行防治。使用高毒、高效、低(无)残留农药如天王星、功夫、吡虫啉、苦参碱、鱼藤酮等。农药的使用要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杜绝使用剧毒、高残留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一、茶园培育与采摘
1.栽培环境
①栽培环境的选择
地形选择:丘陵、山区和半山区面坡度25°以下。
土壤选择:有酸性指标植物如映山红、铁芒箕、马尾松、油茶等存在,土壤州4.0-6.0,土层厚度l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
②栽培环境的改善与维护
建立排蓄水系统:茶园四周设置隔离沟,深80一100厘米,宽50-100厘米;园内每隔40-50米设置横水沟(坡地等高修筑),深60-70厘米,宽50-60厘米;道旁设置纵水沟,深70-80厘米,宽60-70厘米;横水沟与纵水沟相接,相接处设沉沙凼。
园旁植树造林:有条件的地方在道旁栽行道树,以利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和冰土保持。
调整地形:地面坡度在10°以内的,只挖高填低,适当调整地形,以便茶行布置。地面坡度在10°以上的,修筑梯级茶园,梯壁高控制在1.5米以内。
2,茶园施肥
①茶园基肥
种植前施是底肥,种植后每隔1—2年施一次基肥,秋季封园后,及早在行间中心部位开沟施,沟深、宽30-40厘米,每亩施入农家有机肥(厩肥、秸杆、绿肥、土杂肥等)5-l0吨(100—200担)。茶树专用复合肥或磷、钾肥50公斤。肥土混合后再复土整平地面,亦可结合中耕。
②茶园追肥
每年分别于3月中旬、4月下旬到5月—上旬、7月中旬旬施三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肥料种类为茶树专用复合肥、尿素、硫酸铵、碳铵等。施肥址采摘茶园按产量确定,幼龄茶园按树龄确定。沟施,沟深10—13厘米,撒施,施后随即中耕翻入土中。
③茶树根外追肥
根据茶树生长需要,可根外喷施可溶性氮、磷肥、稀土、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但要严格控制使刚浓度和剂量,并汁意使用天气、时间,以提高使川效果。
3.茶园土壤管理。
①耕锄
浅耕除草:深度5-10厘米,次数视杂草生氏情况而定。—般全年3—4次,亦可结合迫肥进行。
茶园深耕:因园制宜进行。一般耕深15-20厘米。每年或隔年进行——次,宜秋季封园后及早进行。
深翻改土:幼龄茶园建园前用带状深垦的,应及早深翻行间土壤,深度60厘米。成龄茶园长年未施基肥土壤板结的应深翻改良土壤,深度60厘米。亩施10吨以上农家有机肥和50-100公斤茶树专用复合/吧或磷、钾肥。深翻改:土宜在秋茶封园后严寒到来之前进行。
②间作与覆盖
幼龄茶园头2—3年间作绿肥。
4.菜园水分管理成龄期不问种作物。加强茶园保水,蓄水和排水。有条件的茶园实行灌溉:
5.茶树修剪
根据茶园不同树龄阶段分别采用定型修剪、整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更新修剪等方法,培养树冠,整饰树型,更新复壮。一年中有两个时期可以进行修剪,即春茶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与春茶后(5月上、中旬)。定型修剪宜在春茶前进行,如未达标准的植株,第1-2次定型修剪可延至春茶后进行。
6.茶树保护
积极推行综合防治技术,作好茶树病虫检查要病虫害。
7.茶叶采摘
①采摘标准适时防治主
红、绿茶为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黑茶有粗细之分,一般以一芽四、五叶及形成驻芽的新稍为主;老青茶以形成驻芽的红脚新稍为主。
②手工采摘
红、绿茶分批多次留叶采,春茶采4—6批,夏秋茶采6—8批,秋茶采4—5批。标准新稍达20—30%开采。
③机械采摘
全年采摘4·—6批,春茶标准新稍达80%,夏秋茶标准新稍达60%开采。平地、缓坡地幼龄茶园选用双人平形采茶机,成龄茶园选用弧形采茶机。山地、窄梯茶园选用单人采茶机。
④鲜叶管理
采摘鲜叶防止暴晒、紧压和雨淋,及时送往茶厂加工采摘鲜叫‘盛装宜用通风透气的篾具,轻采轻放。
2.茶园中禁用甲胺磷、1605、1059和六六六、杀虫脒、三氯杀螨砜(醇)等剧毒和高残毒农药。
二、新植茶园(建园至6足龄)栽培技术要点
1.基本要求:力争早期成园,为高产稳产优质打下基础,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建园措施,加强培育管理。
2.园地建设
①垦复
场地清理:清理拟建茶园范围内所有树根、杂木、石块地等。
初垦:全面深垦60厘米,宜在夏秋高温少雨时进行。
复垦:初垦约一个月后进行,深度30厘米左右,进—除杂草、杂物等干整地面,以便布置茶行。
②建园形式
平缓地茶园:平地和10°以下缓坡地,在全面垦复的基础上,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基本等高布置茶行。
梯级茶园:10°以上的坡地,就地取材构筑梯级。基本要求是:梯面外高内低(1°一2°的反坡),外埂内沟,同级梯各段等高,梯梯接路,路路相通,沟沟相连。梯宽既便于茶行布置,又不浪费土地,梯壁高在1.5米以内。土筑梯壁放坡70°左右;草皮砖砌梯壁放坡70一75°:梯级茶园茶行就是从梯面外侧,即离梯埂0.6-0.7米设置第一条茶行,而后依据既定行眶向内设其它各行茶树。
3,种植
①朴苗准备
品种:红茶宜用槠叶齐或更优的品种茶、白毫早、福云六号或更好的品种。绿茶宜用福鼎大白。
茶苗:苗高在25厘米,苗粗3毫米以上的健壮茶苗:宜提倡全部使用无性良种茶苗建园。
②种植规格与密度单行双株条植:行距1.5米,穴距30—35厘米,每穴两株茶苗。双行双株条植:行距1.530一40厘米,每穴两株茶苗。
③种前施底肥小行距30—40厘米开沟施,沟深60厘米,宽50一60厘米,亩施农家有机肥100-200担,茶树专用复合肥或磷、钾肥50公斤,肥土混合后再复土整平地面。
④栽植
栽植茶苗宜在10月一3月上旬进行。水源条件好的越早越好。入土深度以超过根茎部5—10厘米为度。以保水提高成活率,紧匝茶蔸附近的土壤,浇足安蔸水。
4.种植后的管理
①间苗补缺
定植后径一个生长期后.在秋末初冬或第间苗应留强去弱,补缺用同龄或大—龄的茶苗。
②幼龄茶园土壤管理
基本内容同1.3款。3足龄以山,树冠小裸露面大、可间作冬季绿肥,如蚕豆、紫云英、满园花等,但夏季不宜间作。茶园间作以不防碍茶树生育为原则。幼龄园尤应注意及时中耕除草。
③幼龄茶园树体管理
定型修剪:2年生时,当苗高30厘米以上,主干粗3毫米以上时,作第一次定型修剪,离地面12—15厘米剪去主枝上段,但不剪主枝剪口以F的分枝。3午生时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一次提高15—20厘米,至4年生时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二次提高15—20厘米。头两次应注意压强扶弱,抑中促侧,第三次剪平。
整型修剪:完成定型修剪后,每年作一个整型修剪。树冠封行前整成平形,封行后再过渡为弧形,整型修剪宜用修剪机进行,封行前用平形修剪机,封行后用弧形修剪机。最终控制树高70—90厘米。覆盖度80%以上。
打顶养蓬:3足龄前或移栽后2年内,严禁采,以后则可配合修剪,年打顶养蓬2—4次,即待新稍形成驻芽时留下1一3叶,摘去顶端以促进分枝,并严格撑握采高留低、打顶护边等原则,5足龄后视生长势可相应进入正常留新叶采摘或留新叶与留鱼叶相结合的采摘法。
④幼龄茶园施肥量
⑤保苗措施
移栽后第1年的茶树,抗性弱,常因外界条件不适而大量死苗。为此,必须抓住抗旱热、防寒冻的工作,确保全苗。幼树抗旱热的主要措施有促早苗、浇水、除草、蔽荫、地面铺草覆盖等。防寒冻的主要措施有秋培壮苗,灌越冬水、铺草、茶蔸培土和地膜覆盖等。幼龄园防病杀虫时应严格控制浓度,防止药害发生。
三、壮龄茶园(7-20年)栽培技术要点
1.基本要求
以肥培为中心,优质、高产、低耗为目标,因园制宜全面贯彻各项栽培管理措施。
2.追肥施用量
以产定肥,一般每产100公斤鲜叶,追施2.5—3公斤纯氮,折合标肥表12幼龄茶树氮肥用量标准。
3.修剪技术
壮龄茶树每年或隔年(手采和树势较差时)进行一次轻修剪,5—6年进行一次深修剪。
①轻修剪。
机采茶园,春茶前进行,修剪程度为从采摘面剪下3—5厘米或只剪除突出阿冠的枝梢,同时应在行间剪出20-30厘米的操作间隙。手采茶园可用修剪机械或篱剪进行轻修剪。
②深修剪
春茶前或春茶后进行,修剪程度为从采摘而剪下15-20厘米,即剪除全部的鸡瓜枝层。深修剪可用修剪机,也可用篱剪进行。修剪效果能维持5—6年。
⑧修剪形状:
壮龄茶树的修剪形:伏以弧形与平形两种较好摘面积尤以弧形为佳。
4.土壤管理
每年结合追肥进行3 ?4次浅排除草,秋末进行一次深耕覆盖度大的茶树不必年年深耕。
四、老龄茶园(20年以上)栽培技术要点
1.基本要求
以改树改土为中心,复壮树势,延长有效经济年限为目的,田园固树制宜贯彻相应的栽培措施。
2.树冠改造
①重修剪
上部枝叶衰退,骨干枝尚健壮的茶树离地面30--35厘米进行重修剪,重修剪可用重修剪机,也可用刀割或枝剪进行。保证剪口平滑.枝桩无裂伤。春茶前或早秋进行。更新效果可维持10年。
②台刈
树体衰退,用重修剪还是不能复壮的茶树离地面6-10厘米进行台刈。台刈可用刀砍.保证剪口平滑,留桩无裂伤。早秋或春茶前进行。更新效果可维持10年以上。
3.更新修剪后的树体管理
①重修剪后的树体管理:重修剪的当年秋末冬初或第二年早春比重修剪高度提高10—15厘米平剪定型,重修剪的第二年可打顶养逢3-4次,第三年早春再提高10-15厘米干剪。定型一次,严格留新叶采摘,尔后便可执行正常的整形修剪制度和采摘制度。
②台刈后的树体管理:台刈的当年秋可适当打顶采摘一次,第二年早春离地面2卜-30厘米作第一次定型修剪,并适当琉去细瘦枝,以后再进行两次定型修剪,并注意第2年打顶养蓬采摘2-3次.第3年严格执行留新叶采摘,尔后进行正常的整形修剪和采摘。
3.土壤改良
老龄茶园要在树体改造的当年进行深翻、增肥、改良土壤、方法见“深翻改土”部分.以后每隔1—2年施一次基肥。
4.茶树保护
①消灭枝杆寄生物
更新修剪后应抓住时期消灭枝杆害虫、病原体及苔藓、地衣等枝杆寄生物。
②更新后防治新生枝叶虫害:
更新修剪后新枝叶容易招致茶小绿叶蝉等害虫集中危害,应注意观察,及时防。
5.改植换种
对更新修剪效果不佳或需要换种的茶园要及时换种更新,其作法有改植换种和套植换种,以改植换种为主。
①改植换种:将老茶树挖掉,清除残根,重新规划建园,换植良种。
②套植换种:在不需要调整地形和老茶树行距合:适的情况下,为增加改植期间的收入,可采用新老套朴的办法以老带新。作法是秋末冬初对老茶树作重修剪或台刈,行间开沟深翻施底肥,移栽茶苗。从第二年外始对重剪或台刈厂的老树强采。第4—5年再挖除老茶树。
前坪村简介
前坪村是大田县前坪乡政府所在地,境内以丘陵为主,海拔76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生产高山茶、生姜的重点村,乡道“东梅公路”贯穿整个项目区,交通便捷。辖区土地总面积5003亩,分前洋片、中洋片,6个村民小组,155户,2011年末总人口627人,村民主要以耕作为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鸡犬相闻,民风淳朴。林地3723亩,有林地面积3682亩,森林覆盖率73.60%。
前坪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养殖业。2011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9268元,全村生态绿化率为75.58%,通过入户问卷调查,村民对村域内的环境满意率高达98.75%。种植业则主要为粮食、生姜、茶叶种植,境内有农业企业“大田县福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家,从事生姜生产、保鲜、销售,从2010年起,实施生姜标准化栽培示范3000亩,年总产值可达1500万元;茶叶企业“友缘茶业专业合作社”一家,年产茶干12吨,产值260万元。
近几年来,我村按照省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高山自然优势和土地资源,大力推广无公害生态农业,特别是生姜标准化栽培,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从种植、加工等环节做好质量监控,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强化环保意识,合理利用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达84.17%),推广使用有机肥、农家肥和秸秆还田等技术;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理化综合病虫害防治技术,广泛宣传使用高农残和禁用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农药施用强度2.90公斤/公顷,化肥施用强度199.7公斤/公顷,生态农业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建设生态型新农村为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加大力度治理违章搭盖。2011年,完成农村安全引用水工程建设,新建蓄水池一座100m3,全村155户,使用安全、卫生饮用水150户,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96.8%。通过用沼气池、化粪池、湿地处理等方式,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3.5%。辖区内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0%。并建成投入使用水冲式清洁公厕一座,推行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制,为家家户户配置了垃圾桶(池)17个,并长期聘请卫生保洁员2人,制定了村卫生管理制度,村运输,乡统一处理,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实现生活垃圾清运率87.1%,无害化处理率66.1%,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
境内现有选矿企业两家,工业污染排放达标率100%,没有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没有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现象,水资源利用合理,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前坪村附近有银丁坂银矿遗址、大仙峰茶美人景区、象山避暑养生度假区、大仙峰保护区、黄岩洞等旅游景点,有大田高山茶、大田兔肉、大田雪山萝卜、大田槐猪、苦菜茶等特产。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430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了解武夷岩茶之——属性
下一篇: 春季茶园修剪把握四个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