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传统婚礼散发着浓郁的茶香。因为闽南和台湾饮茶之风盛行,男女订婚也习惯用茶礼。传统婚礼中,茶礼成为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
闽台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合欢见面时的“合茶”。只有经
过“三茶”和“六礼”的手续成婚的,才算是明媒正娶来的。
在婚礼现场摆往往着一个巨大的烘炉和茶壶。按照闽台婚俗,新人跨烘炉有兴旺之意。而烘炉上的四个大字“和敬怡真”在闽台人眼中既是茶道,也是夫妻的幸福之道。
这几个字告诫新人们,虽然两人成长背景不同,但是在婚姻生活中要牢记互敬互让,相互包容。听完这段金玉良言,每位新人再喝上了一杯象征“甜蜜美满”的功夫茶,他们便有了更深的感受。
闽台民间之所以如此时兴茶礼,是因为在闽南、台湾民间,茶树是缔结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
据郎英的《七修类稿》和陈跃文的《天中记》的记载:“凡是种茶树一定要种子,用移植的就不会复生了,所以旧时代新娘一定要以茶为礼,所取就是从一而终的意义。”从这种意义上来看,闽台的“茶礼”婚俗不愧为宝贵的民俗文化。
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
读音:
[sāncháliùlǐ]
出处: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
例句:《彷徨·离婚》:“他就是着了那滥婊子的迷,要赶我出去。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呵!”
近义:明媒正娶
成语造句
1.夫君?我没有良田千亩,红妆十里,你也未曾八抬大轿,三茶六礼。
2.请媒查访贤_女,门当户对结姻亲,择日订婚摆酒席,三茶六礼过聘金。
3.这一场赏花宴结束之后,恐怕西满京的媒婆要忙上好一段了,三茶六礼的那些物什,也怕是要被卖断货了。
4.宋茶特有的茶俗文化至今影响着近现代人的生活,比如“三茶六礼”婚庆习俗的最终定型,就是在南宋时期。
5.古人认为,茶树只能以种子萌芽成株,而不能移植,茶本不移,可示爱情“坚贞不移“,故旧时婚礼要遵循“三茶六礼”的礼仪。
1、三茶六礼是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嫁娶过程中的一种习俗礼仪,现也用于代指生意、交易、合作等。
2、三茶,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同房时的“合茶”。
3、六礼,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仪式。三茶六礼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使结婚的夫妇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和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义务。在古代,男女若非完成三茶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媒正娶。
三茶六礼是指在中国传统结婚仪式中的一种流程,意味着新人要进行三次敬茶和六次鞠躬,向父母和亲友表示敬意和感恩。敬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礼仪,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感激。在结婚典礼中,新人要先敬茶给双方父母,再敬茶给长辈亲友,象征着对他们的恭敬和感谢。
三茶六礼的流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这种礼仪不仅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在敬茶和鞠躬的过程中,新人始终保持着一种谦恭和感恩的态度。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感受到了家庭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在现代社会中,三茶六礼已经逐渐渗透进了人们的婚礼中,成为了一种隆重而又感人的环节。这种传统仪式,可以缓解新人和婚礼上的亲友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人们更加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礼仪。在这个过程中,新人更有机会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这种传统流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人们认真对待和传承。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93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民间茶道值得传承的阿婆茶
下一篇: 蜂蜜柚子茶预防感冒促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