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民间茶道值得传承的阿婆茶

小小茶农 2023-11-21 08:51:01

民间茶道值得传承的阿婆茶

“柴爿响声大,水香油糯,阿婆阿婶闲话多。”商榻镇上,住在一条街上的八个老婆婆来到金兰宝婆婆家吃茶。茶水不断添,茶点就是自家腌的咸菜萝卜干,小屋里还不停地传出“哈哈”的笑声。

传统已有700年

岁月悠悠,转眼间商榻的婆婆们喝“阿婆茶”已有整整700多年了。 进屋一看,八个戴着蓝色、绿色绒线头巾的老婆婆正围着八仙桌吃茶。桌上的茶点有豆沙馒头、咸菜、萝卜干、喜糖、瓜子,八位婆婆给客人让出位子,倒上茶,继续慢悠悠嗑瓜子。爱讲故事的凌林生老人说,这个“阿婆茶”是当了婆婆的人才能上桌的,这一桌婆婆当中,最年轻的61岁,最年长的74岁。婆婆们吃茶,男人通常不上婆婆的桌子,要吃茶也聚到另一桌上吃。

凌林生说,当地还有一首民谣,说“阿婆茶”:一杯阿婆茶、两棵咸菜苋、三根萝卜干、四个蜜枣青。无论吃得怎么样,大家都要吃茶,哪怕上世纪60年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时候,老婆婆们也没有间断吃茶。商榻人吃了那么多年茶,不吃心里总有点空落落的。

至于商榻人什么时候开始吃“阿婆茶”,老婆婆们都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也不知道传了多少辈,“听老人们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都来伲商榻吃过‘阿婆茶’哩!”

蕴含生活道理

在“阿婆茶”的场子里,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婆婆要赞叹自己的儿子媳妇。而在商榻,若在“阿婆茶”的场子里被称赞的儿媳就会得到大家的尊重。

“阿婆茶”最注重“孝道”,特别注重婆媳关系,提倡要孝敬老人。一般来说,婆婆们今天要是到家里来喝“阿婆茶”,媳妇有空,都会在一旁斟茶递水,平时媳妇也会买些茶点放在家里,好让婆婆请别家老婆婆吃茶。“若是婆婆在场子里说了媳妇不好,媳妇连上班都要不好意思呢。这个媳妇还要专门等婆婆们来家里吃茶的时候,向婆婆赔不是,安慰老人。”在商榻镇,婆婆媳妇之间很少闹别扭,媳妇都孝敬婆婆,婆婆对媳妇也好。

“阿婆茶”不能“冷”

据悉,上世纪80年代,日本茶道研究专家曾来商榻考察,就被商榻“阿婆茶”的随意、精致以及其中蕴含的古老智慧所折服。作为一种民间生活性茶道,“阿婆茶”向来被商榻人重视,具有别样的精致和趣味,代表了一种上海农村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精神。相对于高雅的文人茶道,“阿婆茶”属于民间。

虽说目前商榻吃“阿婆茶”的风气还很浓厚,但是热爱吃茶的老“商榻人”也有自己的担心。随着岁月流逝,商榻“阿婆茶”独特的炉灶、茶具大多没有流传下来,经典的茶点“茶世”也已经失传。阿婆们三五成群吃“阿婆茶”,但是年龄都偏大,年轻人出外发展的多,对“阿婆茶”的感情也没有老一辈商榻人那么浓厚。

为了延续“阿婆茶”这种传统,从去年开始,研究“阿婆茶”的有关人士收集了大批“阿婆茶”的资料,包括古代茶具、茶点模具,力图使“阿婆茶”这杯商榻人喝了700年的茶不要冷掉,继续“喝下去”。

茶山行散文

人生如茶,品茶亦是品人生。反过来说,茶亦如人生,茶也有情,经过采摘熏炒烹煮翻晾包装,茶就像等人一样等待着知己……

一茶字的构造如此之美,人和草和树在一起,就是茶。看古人茶字的书法,就像一个衣袂飘飘的少女。茶,叫着的时候,就有一种感情出口了。茶香缭绕,那种清幽的气息弥漫了整个世界。

泡茶的过程是美妙的过程,水的如瀑的倾泻,茶的随性曼舞,知音一般的和谐与激荡。茶只有在这时才一展美姿,将多时裹藏的自身点点打开,茶的舞不是痛苦的舞,是痛快淋漓的舞,那或许叫情不自禁,或许叫形骸放浪。雨舒云卷,风披雾腾。茶将自己变成了真正的茶,而水也随着茶一并舒展,一道释放,因美妙而改变了自身,成一杯清雅而又浓烈的醉。

茶真的是会醉人的,茶的醉和酒的醉不同,酒的醉是糊涂、痛苦、顽劣,茶的醉是清醒、愉悦、雅兴。

在建于东魏兴和年间的开元寺后厅,住持让人为我们摆上了上等好茶,香烟的缭绕中,茶的淡香迅疾弥漫其间。住持言,茶可以养性修身,洗尘出心,茶是可以静,可以放,可以悟,可以省的,正合着禅茶一味的理念,自古佛家人便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看到住持品茶的方式及对茶的理解,让人感到茶道与佛教之间的深刻渊源。

周庄小住的`时候,总能闻到一种气息,像是周庄特有的气息,让人有一种舒爽的感觉。看到“阿婆茶”三个字才恍然一惊。小桥近旁,水路两岸,或三五人,或一两人,几碟小菜,一壶酽茶,时光就会在了那茶中。这是周庄人的一种方式,多少年来,他们就是这样消受生活的。

在丽江品茶,大多会要一杯普洱,带有野味的芳香,和着边上的流水,自在得让人沉醉,不需要说话,就只是坐着。人与茶有着那么一种相惜相守的感觉。高山的微凉漫过深夜,仍然没有归去的意思。回头望望,一个个小茶社前,一团烛光下,真的是有这样的一些人,守着那一杯茶,恹恹的。

西湖边上,荡漾的湖水与茶的境界融为了一体。西子的美妙合成了茶的美妙,让你感觉西湖就是一壶浓酽的龙井。龙井里泡着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泡着南屏晚钟、平湖秋月。

二茶,同陶瓷一样,成了东方中国的名片。只不过,陶瓷是凭的硬功夫,茶凭的是软功夫。两种功夫都征服了世界。有谁能这么将几许青叶一杯淡水弄成一种优雅,一种境界?

岁月留下了专门通向西方的茶马古道,在虎跳峡高高的山崖上,尚有着深深的马蹄印记,铃铛的响声嵌入了山石。能够想象得到,当中国这种神奇的叶片泛出一股馥郁时,西方人的大鼻头会是怎样地翕动。

曾看到一个资料,茶在北方发音就是CHA,南方发音为TEE。经传入的渠道不同,一些国家的叫法也不同,日本是CHA,俄罗斯叫CHAI;德国叫TEE,英国是TEA。当外国人喊着TEA,TEA的时候,那可是中国的发音呢。

1745年,航海史上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当时最大的商船哥德堡号在临近瑞典的港口触礁沉没,船上装有从中国进口的货物700吨,其中光茶叶就有370吨,可见当时老外对茶叶的着迷。200多年后的1987年,瑞典人组织力量对沉船进行了打捞,300多吨茶叶全被打捞出水,由于密封包装及海底泥沙的覆盖而没有氧化,一部分茶叶竟然还可以饮用,其中有30吨进行了拍卖。这种神奇之物,如何不让世界为之惊叹。

哀牢山上,当地人带我们走了近三个小时,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终于说到了。看到的是一株千年古茶树。在哀牢山,所有的路都与茶有关,茶园、茶庄、茶马古道,因而当地人称为“茶路”。山里的女子,好像一生下来就要与茶为伴。一个婆婆告诉我,她当年就是采茶女,方圆有名的美丽女子。而命运让她跟一个马帮的头子跑了,那头儿总是从外面带来稀罕的物件和饰品。后来那个头儿被土匪打死了,女子不得不跟了新头儿。女子生出的女儿后来还是嫁给了马帮里的人。女儿的女儿呢?还是采茶女。茶马古道,风雨晨昏,演绎着一个多么凄美的故事。

清明前后,茶林里就有了采茶姑娘的身影,那时的茶山就成了一道风景。平日里不常见的最好的妹子都聚集到了一处。姑娘们依旧穿的民族服装,蓝红相间的服饰与绿色的茶林相映成趣。还会有歌声传来,那样旖旎婉转。

三中国有《诗经》,还有《茶经》,著《茶经》的人名叫陆羽,陆羽就像茶的名字。茶中亚圣卢仝,自号玉川子,玉川子也会让人想成茶的品号。

茶在中国多处盛产。庐山上多雾,茶在雾中长,名字就叫云雾茶。沏的时候,会觉得遂而有云雾腾起。君山茶只产在洞庭湖中的一个岛,岛不大,产茶的地方也就是不大的一片,起的名字却大气,而且还是贡品。有茶叫蝉翼,意其精薄,水下舒展起来,是否也像蝉翼一样翩跹呢。有茶叫雀舌,好小好小的感觉,翻飞杯中,似乎鸟雀声也随之而来。有茶叫月团,团团的月一样的美好,有月亮的晚间,沏上一杯月团,就有了祥和的意境。更有一些春气荡然的名字:芳蕊,碧绿,玉露,春芽。还有如女子样的,奇兰、叶青、茱萸、碧云。茶社里入座,服务生会问:是菊花还是茉莉?像有谁在听从你的召唤。

茶,泥土中生,泥土中长,经过水的浸泡复归为泥土。

茶,没有酒之烈,没有糖之甘,没有药之苦,只为平和、安详、纯然。

人生如茶,品茶亦是品人生。反过来说,茶亦如人生,茶也有情,经过采摘熏炒烹煮翻晾包装,茶就像等人一样等待着知己。

一个朋友发来短信:能否茶舍小聚,看叶的翔舞,听水的清音。

光看信息就让人迷醉了。

周庄位于哪个省,有什么历史?

江苏省苏州市的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九百余年的悠远历史,九百余年的文化底蕴,构成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旖旎的水乡风光,特有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间风情,令人神往,令人留连,无愧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无愧于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

  围绕全镇有澄湖,白岘湖,淀山湖,南湖和三十多条大小河流,镇上有四条主河道,因此周庄自古有"水乡泽国"之称,总面积36平方公里,圆圆小镇,宛如飘在水面上的一片荷叶。周庄古称摇城,原系春秋时吴国太子摇的封地。周庄又名贞半里,北宋当地人周迪功郎笃信佛教,舍其故宅和200亩良田给寺庙当庙产,百姓们感其恩德,遂更名为周庄。

  周庄的桥,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贞丰桥畔诗韵悦耳;富安桥桥楼合壁;双桥联袂而筑,各有特色。

  周庄的水,源远流长,波光粼粼的"井"字型河道,构成了水乡神韵。条条水巷游人如织,条条河道轻舟荡漾。

  周庄人家,因水而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河水阁,比比皆是。尤以沈厅、张厅气势非凡,历经百年,风姿依旧。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93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