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开发茶马古道的意义

茶百科 2023-11-21 06:23:47

开发茶马古道的意义

马古道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和开发价值的珍贵文化遗产。它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不但不逊于世界上任何一条文明古道,而且也完全可与北方的丝绸之路相媲美。显然,茶马古道自身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但为其开发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广阔前景。

当前对茶马古道的开发至少有以下三个意义:

一、茶马古道可成为发展藏区旅游的一个黄金品牌和黄金路线。

当前藏区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非常迫切。这种迫切的发展愿望,正是促成此次藏、川、镇三个藏区联合举行茶马古道学术考察活动的主要动因。且从藏区的实际来看,旅游业可能是藏区最具前景,最能使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旅游对于藏区社会至少有两个最直接的好处:

一可促进开放,开放可促成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二可促进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建设和对人文及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两点乃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需之前提。但在藏区发展旅游面临一个很大问题,即藏区的范围太大,地域辽阔,藏区各地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又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各地都仅仅强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就势必造成分散和分化局面,难以发挥藏区在旅游上的整体优势,也很难使藏区的旅游资源对外形成强大影响和辐射。

因此,我认为,从“茶马古道”这一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思路上切入,让“茶马古道”成为藏、川、滇藏区实现旅游发展的一个整体战略思路和共同品牌,对于有效发挥藏区各地的优势和特点,构建藏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并对外形成强大的影响和辐射力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藏区各地各具特点的人文与自然等旅游资源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那么,“茶马古道”就是一根线,它可以把所有的珍珠串连起来,将一颗颗单一、分散的珍珠变成一串美丽的项链,从而构建起藏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品牌并对外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茶马古道独具特点的旅游资源已显示出其旅游开发前景无限广阔。事实上,今天已经成为旅游热点并仍在急剧升温的云南香格里拉和四川康定两地,都只是茶马古道分别在云南藏区和四川藏区的两个起点而已,它们率先成为旅游热地绝非因为其旅游景观在茶马古道上最突出,主要原因是因其靠近内地并得交通之便利。所以,就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前景来说,今天的云南香格里拉与四川康定不过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之一角。

二、茶马古道开发对弘扬藏族文化、提升昌都和川滇藏区知名度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个旅游品牌,更是一个文化品牌。茶马古道上的斑斑印痕不仅记录了千百年来藏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孜孜不息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争的民族精神,也记录着藏族人民的开放意识,记录着汉、藏人民源远流长的情谊与历史关系。所以,茶马古道本身即是藏族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藏民族昨天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足迹,也是中华民族宝库中一份珍贵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

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和宣传茶马古道这个品牌,既是宣传藏民族的历史,展示藏民族的多姿多彩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是展示藏族与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紧密关系与逐渐聚合的历史过程。此外,茶马古道沿线本身即是一条展现藏族文化的走廊,是藏族文化之多样性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一个极为典型的地区。所以,茶马古道的开发对于展示藏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点,宣传和弘扬藏族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拉萨以享誉世界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景观而驰名中外;日喀则以历代班禅主寺扎什伦布寺而吸引八方游客。甘、青则因是入藏的主要交通干道并拥有塔尔寺、青海湖和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而为外界所知。相比之下,西藏昌都和川滇藏区则因地处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地区,交通相对不便,其知名度在藏区中一直偏低,其经济发展程度在藏区中也相对滞后。

不少对藏族情况较陌生的一般民众甚至只知藏族居住于西藏,而不知四川、云南也有藏区。与川、滇藏区相接的昌都地区则因地处西藏之最东部、又远离中心城市而知名度较低,其经济发展条件也相对不利。在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地区发展之前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开放之程度。而开放的程度又显然与该地区的知名度即是否对外界具有吸引力息息相关。由于茶马古道所穿行的核心地区正是处于横断山脉地带景色壮丽的昌都和川滇藏区,所以,茶马古道的开发对于提升昌都和川滇藏区的知名度,加快这一相对滞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茶马古道的宣传及开发利用有利于增进汉、藏民族团结和维护藏区稳定。

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千百年来,茶马古道犹如一条强有力的经济文化纽带,将藏民族同祖国大家庭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所以,宣传和开发利用茶马古道,在今天对于密切汉、藏关系,增进汉、藏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团结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随着航空、火车、公路等现代交通手段的开辟,茶马古道的作用已不如从前,昔日人背畜驮、“连年累月,络绎道路”的繁忙景象也一去不复了。

但是,今天历史又重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这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茶马古道来发展旅游,通过旅游来沟通藏区与内地、藏区与世界来促进藏区的开放与发展,也促进汉、藏民族之间的进一步联系与沟通,从而让茶马古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其加强汉、藏联系与汉、藏团结的纽带作用。因此,开发茶马古道其意义远不止于旅游一项,它对藏区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将会更为广泛和持久。

鉴于茶马古道开发在当前对促进藏区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笔者以为,“茶马古道”应该是一个大思路、大手笔,需要有一个高起点的定位。也就是说,要把茶马古道开发提高到加快藏区发展的总体战略高度来考虑和认识,而不能单单将它定位在旅游开发的层面(虽然不能否认旅游层面的操作将是茶马古道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

事实上,茶马古道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独特的文化品牌,作为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它的涵盖及其对藏区发展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意义与作用要远远超过了旅游开发层面。因此,从更高的目标着眼,如果我们能通过对茶马古道的开发与利用,让茶马古道成为一条与“丝绸之路”齐名的享誉世界的文明古道之品牌,其对于藏区的发展和弘扬藏族优秀文化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对茶马古道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不仅将使之成为我国西部一条绚丽多姿且极富魅力的民族文化走廊,更重要的是,也会给至今尚不富裕且亟待发展的茶马古道沿途的各族人民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茶马古道的历史背景与意义论文3000字

摘 要: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道之一,它是我国古代因茶马贸易而兴起的商贸通道。

茶马古道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它是汉族和藏族长期友好互助的历史见证。

茶马古道上的茶马贸易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衰于清。

千百年来茶马古道推动着沿途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交融和发展,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弘扬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茶马古道;方式;成因

一、茶马古道的含义

“茶马古道”又称“茶马贸易”和“茶马互市”它是我国古代汉、藏之间一种以茶易马为内容的贸易往来。

茶马古道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茶马古道是指起源于今天的云南、四川等传统茶叶产区,在传统的茶叶贸易中用马帮等载体运输茶叶到藏区和其他传统茶叶市场,以换取藏区的皮毛等产品的交通运输线。

它的范围不仅包括了云南、四川、 *** 三省,而且其范围还可进一步延伸到青海、甘肃等省区。

广义的茶马古道是以云南、四川为中心的中国西南云南、四川、 *** 、湖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及其与毗邻的甘肃、陕西、宁夏省市和缅甸、印度、老挝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的传统交通运输线路。

就地理范围而言,它不仅覆盖了历史上的“蜀一身毒道”“旎牛道”“五尺道”“进桑糜冷道”“永昌道”“藏彝走廊”等,还包括了之前学者们提出的“西南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的一部分。”①

二、 茶马古道的成因及其贸易方式

(一) 、茶马古道的形成前提

茶马互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形成具备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佛教传播路线的改变。

中亚 *** 教的兴起使得佛教改由西南传入中国内地,这是茶马古道得以延续的精神支柱;二是盐业的运输,古老的盐业造就了茶马古道的道路物质基础,之后茶叶在唐代进入藏区。

茶叶在 *** 的巨大需求为茶马互市绵延几千年的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

(二)、茶马古道的成因

康藏地区属于高寒地带,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

在这极其寒冷生活环境下, *** 的饮食以含有大量热量的食品为主。

由于 *** 地区缺少蔬菜,所以这些高热量的食物很难消化。

茶传入 *** 后人们发现喝茶不但可以促进这些高热量食物的消化而且能够防止燥热,长而久之,茶成为了 *** 不可或缺的生活品,但藏区不产茶。

而在内地需要用内地需要的战马换来自己所需的茶叶。

饮茶之风在唐晚期盛行,随后传入 *** ,受到 *** 上层的欢迎。

“在唐朝初期,皇帝笃信佛法,致使禅宗兴盛。

随着吐蕃与唐王朝关系的密切,禅宗僧人也进入藏地传播佛法,自然会影响到吐蕃僧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而“坐禅之僧,不体息,又不夕食,但可以饮茶。

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由此构成吐蕃社会的王公贵人、普通百姓、僧人三个层面均离不开茶叶的局面,甚至嗜茶如命,一日无茶,社会为之不要。”③

自唐朝以来,各朝 *** 都面临着边疆少数民族的军事压力,面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中原政权组织了大量的骑兵,因而需要大批战马。

青 *** 北地区盛产马匹,且马种优良,体壮膘肥,适应高原气候环境,可谓战争佳品。

因此中原政权用丝绸,茶叶等同少数民族政权交换所需的战马。

由于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战争不断,战争需要大量军费开支,造成了国家的财政紧张,随着茶马贸易的不断发展,茶税的征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同时朝廷认识到可以将对茶叶的控制来制约周边的少数民族。

--!>

(三)、茶马古道的贸易方式

茶马交易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官方贸易,朝贡贸易和私茶贸易三种。

(1)、官方贸易

官方贸易就是以 *** 为主导进行茶马交易的贸易形式。

宋 *** 设茶马司在沿边各“地召募蕃商,广收良马”的贸易。

宋朝时在雅州设。

茶马司成立后统一管理榷茶买马事宜,并制定具体实施措施,有力的推动了茶马贸易的发展。

宋朝时 *** 通过茶马互市得到了大量来自甘、青和 *** 那曲等地方战马这些战马一部分良马供军队使用,另一部分普通马匹则充斥于良田,以务农桑,借以满足朝廷军用及民用之需。

*** 贸易的另一种形式是差发马制度,就是对藏区收取马税,同时配之以茶的制度。

差发马制度是明朝茶马贸易所特有的。

(2)、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是一种藏族头人朝贡的方式向中央王朝以贡马便获得茶叶、丝绸和较为珍贵的赏赐品的一种贸易方式。

朝贡贸易是以经济为纽带,是中央王朝对藏族地区进行有效政治统治的一种方式。

封建社会的中央 *** 往往采用厚往薄来的朝贡政策,通过给予经济上的好处来换取 *** 高层对封建中央王朝的归顺。

厚往薄来的政策吸引了大批 *** 高层同中央 *** 进行朝贡贸易。

“唃厮啰与北宋 *** 大规模的茶马贸易是以贡、赐的名义进行的。

(3)、私茶贸易

私茶贸易是一种民间进行的茶马贸易。

私茶贸易是由藏族商人同内地商人直接进行的一种贸易方式,双方互相交换得到自己所需的商品,藏族商人利用商品贸易中剪刀差,从中牟取利。

自唐朝以来 *** 就下令禁止私茶贸易。

唐朝 *** 设立了管理茶叶交易的专门机构,制定了禁止私茶交易的相关法律,由 *** 垄断了茶叶交易,但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私茶贸易仍然相当繁荣。”“虽然明朝制定了严格的法律禁止私茶贸易,但是明朝的私茶贸易却一直比较兴盛,特别是到后期差发马制度废除以后,私茶贸易更是如雨后的春笋一样发展起来。

正所谓“ 茶马互市,利之所在,人皆趋之,禁令越多,走私之风越盛。”

三、茶马古道的意义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一条著名的古道,它是我国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见证。

茶马古道自唐朝到现在千百年来对促进汉藏经济的发展,促进文明文化和佛教的传播,巩固国防和促进民族团结具有不可没灭的贡献。

(一) 、促进经济的发展

茶马古道使这一地区的茶叶文明中外。

茶马古道推动茶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川、云南等传统产茶区的绿名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云南思茅的普洱茶风靡一时。

同时茶马古道有助推动茶叶外销,西南地区的名茶借茶马古道之名远销韩国、俄罗斯、欧洲各国。

茶马古道改变了 *** 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带动了 ***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藏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封闭现状,逐渐改变了 *** 输血型经济的状况。

(二)、促进民族团结

茶马古道我国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见证,千百年来汉藏两族通过茶马古道不仅实现了各自所需,同时还促进了民族团结,通过茶马古道汉族同西南少数民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通过各民族的长期交往,汉族居民不断进入 *** 地区和藏族杂居在一起,汉藏两族和睦的生活在一起,一起生产,一起生活,既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了民族的团结。

茶马古道就一张巨大的网,把各西南少数民族同汉族紧紧的团结到了一起。

它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和个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发展和融合。

茶马古道对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注解:

① 周重林.《茶马古道的范围与走向》[J],中国文化遗传,2010(04)。

② 罗世伟.《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与旅游开发现实意义》[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03)。

③ 宋家乐.《论川藏边茶马古道上的城镇》[J],西 *** 族学院,2011(04)。

④ 陈光国.《青海藏族史》[M],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 年,第 172 页。

⑤ 况腊生.《浅析宋代茶马贸易制度》[J],兰州学刊,2008(05)。

⑥ 张永国.《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J], *** 大学学报,2006(02)。

⑦ 张永国.《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J], *** 大学学报,2006(02)。

茶马互市的理解及历史意义

(1) 在中土的东北方、正北方等自古以来,都是游牧民族,其对茶的需求,极为巨大

答案:偏偏这些极为广阔的地区,从来都不产茶。

而产茶的只有,西南、南方等地农区,这些地区又极其需要,牧区盛产的马匹。

于是,农牧区开始了茶马交易。

这就催生了西南、南方各地

的茶叶生产、制作等基地的长足发展。

进而,又形成了由这些茶区向牧区贩运茶叶的条条陆路、水路的茶道网络。

这种交易,多在边境要塞。

源于民间自发。

到唐季以降,便由官家管理。

从唐边塞开设“茶马互市”,一直到北宋。

都沿袭“以茶易马”之政。

唐季为“茶马互市”专设了“茶马司”,以署理茶马贸易。

(2)茶叶贸易之盛,体现于其贸易通道发达。

对外贸易有三大古商道——丝绸之路、晋商驼道、茶马古道;对内则有两大水陆两道,即京杭大运河与川陕古栈道。

“丝绸之路”,横贯欧亚陆路;晋商驼道,则为综合贸易之道,横贯农耕与游牧;“茶马古道”之“茶马”连用,并非源自运输方式,而源自有宋一朝开始的“以茶易马”政策。

而川陕古道之“茶马”,是完全以茶马交易、运输为其命名的。

此外,有滇缅、川康、滇藏等等诸多走向的“茶马古道”,其都是几千年的农牧交织的重要构成,此网承载了历史,更将走向未来。

茶马古道为何被称为普洱茶文化的灵魂?

茶马古道是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全长近四千多公里,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意义。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

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

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

1990年的夏天,云南大学木霁弘教授等人来到了川滇藏的三角地带,他们要印证茶马之道的真实存在,并在沿途进行一些学术考察。

他们这次行程经受了各种意想不到的考验,随时都要面对死亡的危险,深山的洞穴中,陡峭的岩石下,一堆堆白骨,提醒着他们行走此路的艰难。最后,他们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步行两千多公里,翻越几十座4700米以上的大雪山,跨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数十条激流险滩,对滇、藏、川大三角地带的语言文化作了系统的考察,收集记录了近百万字的资料,拍下了三千多张纪实照片,录下上百盘民间故事和音乐磁带,采集了上千个实物标本。

结束时,他们把亚洲大陆上这条庞大的、以茶叶为纽带的古道网络命名为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有哪些意义?

丝绸之路齐名的茶马古道,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在促进内地与藏区经济文化交流、加快藏区乃至内地文明进程,以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都功不可没。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91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