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消失的名茶

品茶 2023-11-20 20:05:06

消失的名茶

喜欢喝,不可一日无此君,否则眉心就隐隐作痛,老喝茶的有茶瘾,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在闽南我还别具一格,喜欢喝绿茶,一出门就四下搜买各方的地产绿茶.藏有一部陈宗懋教授主编的《中国茶经》,茶之百科应有尽有,按图索骥,上江浙,去两广,游两湖,还跑上云贵高原,总是索得好茶而归,不亦乐乎.然而这一招在我们八闽大地却屡战屡败,叫我好不懊恼,个中也留下了好一片困惑.……

岕茶是什么?

宜兴盛产茶叶,且品种较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然而,如今许多宜兴人,喝着香喷喷的本地茶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历史上宜兴曾有岕茶。   岕茶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尊崇,曾有人称它是“第一名茶”。宜兴人读“岕”为“卡”,意为介于两山峰之间的空旷之地。宜兴南部山区有很多地名里带“岕”字,岕茶就生长在那里,在金沙泉水的滋润下,再加上极佳的土壤条件,可谓是钟灵毓秀的“尤物”。在中国古代有关茶的书籍中,其中有六部书籍提到了 茶。如明朝的周高起在《洞山 茶系》一书中说:罗岕有岕八十八处,其中以洞山为最。所谓罗岕茶、洞山茶,产于茗岭南坡,史称茗岭茶。明末四公子之陈贞慧在《秋园杂佩》里也谈到岕茶:阳羡茶数种,岕茶为最,岕数种,庙后为最。   岕茶的主要特征是色白、味香。我们通常喝的茶叶其颜色都是绿色(红茶除外),而岕茶的颜色却是奶白色的,其香气扑鼻,并略有婴儿的体香。此外,岕茶极易存放,一年四季都不会变质。喝岕茶也极有讲究,有上投、中投、下投之分。夏日先倒水后放茶叶,称上投;春秋倒水一半,放茶叶后再倒满水,称中投;冬日初春先放茶叶后倒水,称下投。   对岕茶的赞美,历代留下了许多诗词。明代唐伯虎在阳羡品岕茶,兴之所至,作《咏阳羡岕茶》,其中云:清明争插西河柳,谷雨初来罗岕茶。祝枝山品岕茶后作诗曰:潇洒夜雨来窗外,岕谷秋云起座前。明代“吴兴四子”的茅维,喝了岕茶后称:不愿封云溪,愿得岕一顷。   岕茶还有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传说。一个秀才姓王,屡试不第,慕名来到宜兴的南岳寺,沮丧地对一老僧说:“像我这样屡屡失意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老僧吩咐小和尚:“施主远途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不一会,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老僧抓了一把茶叶放在温水里,微微一笑说:“施主,请用茶。”王秀才见茶叶静静地浮在温水上面,不解地问:“贵寺怎么用温水冲茶?”老僧微笑不语,王秀才只好端起壶轻轻呷了两口。老僧问:“这茶可香?”王秀才摇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茶香也没有呀!”老僧说:“这是第一品岕茶,怎么会没有茶香?”于是,又吩咐小和尚去烧一壶沸水送来。沸水来了,老僧取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去,稍稍往杯子里注了些沸水,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一丝丝细微的清香便从杯子里溢出来。老僧又往杯子里注了一缕沸水,只见那些茶叶上下浮沉得更嘈杂了。同时,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地升腾出杯子。老僧问:“施主可知道同是第一品岕茶,为何茶味不同?”王秀才思忖后说:“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用水不同吧。”老僧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沏的茶,茶叶就轻轻地浮在水上,没有沉浮,茶叶怎会散发出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浮了又沉,沉沉浮浮,就释放出了它的清香。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王秀才终于在这冲沏茶中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便下山潜心苦读,终于进士及第,为官一方。   那么,岕茶如此之好,为何会失传呢?岕茶失传的主要原因是制作成本高,工艺复杂。岕茶最主要的工序是焙茶,极讲究工时。制作其他茶叶,通常从第一道工艺到茶叶烘干,只要几个小时就可完成,而岕茶仅仅焙茶就要三十多个小时,而且其中的火候、温度、时机等稍有一点掌握不好,就会前功尽弃。正是这一原因,岕茶工艺制作于清朝中期失传。   近年来,宜兴市龙背山森林茶场场长赵永灵按古籍的记载,不断摸索岕茶的制作工艺,终于少量制作出了《洞山岕茶系》中所描述的第一品、第二品及贡品岕茶。他相信,只要不断探索,消失已久的岕茶一定会重新出现在宜兴。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茶文化快消失,反而成了日本的传统文化?

我们国家的茶文化快消失,反而成了日本的传统文化的原因是日本的工匠精神

其实日本有很多的传统文化都是学习的中国的,但是日本这个民族最大的优点就是专注。不管是什么传统文化,日本都非常具有匠人精神,他们会愿意花费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所以在日本可以看到很多的百年老店,但是现在的中国就非常的少。

到日本游玩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八九十岁的老婆婆或者老公公还在亲自冲茶,而且冲茶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的认真仔细。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文化都有一种崇敬的态度,他们认为这都是祖先的智慧和财富,所以在继承茶文化的时候会抱着非常崇敬的态度。

但是中国近些年专注于经济发展,对于文化传承这一块没有太关注,所以人们都忙着赚钱,忙着生存,什么赚钱干什么。很显然传统的茶文化并不能赚到很多钱,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慢慢的茶文化在中国就变得无人问津了,传统手艺也慢慢的失传了。

等到人们赚够了钱,物质生活丰殷以后,才会开始慢慢的思考精神生活,开始怀念传统的茶文化,只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少的人还会传统的茶文化了。所以在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文化都慢慢的消失了,茶文化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就连中国的汉字文化都没有得到传承。

所以中国不仅茶文化没有传承,而且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也后继无人,这是我们国家需要注意的地方,争取可以好好的传承下去。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82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