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与拉祜族风俗,喜爱饮茶的拉祜族在思茅地区主要分布在澜沧、孟连、镇沅、西盟、景谷五县,其他五县市也有少量分布,全区人口1990年为27.3万人,西双版纳州有4.7万人。拉祜族喜饮浓茶,沏茶很认真,先将茶叶放进陶罐在火边烘烤。待茶叶烘黄后再加入开水,其茶味香醇,能提神解渴,但易上茶瘾。拉祜族的婚事,在定了情,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时,要带去一、二斤草烟,两、三斤酒和一包茶叶为礼物,去女方家听候答复,经过一番交谈后,由媒人亲自动手在火塘上煨一壶茶,依次端给姑娘的父母、舅父和叔伯父喝,女方父母如喝了茶,婚事即算确定,如不喝茶即表示拒绝。拉祜族把订婚称为吃“火龙酒”。
男家托媒人带两筒大米、两壶酒、两斤肉、一只鸡、一包茶叶和一块盐巴到女家,由媒人动手在女家煮好这些食物,请女方父母和亲以吃喝。吃火龙酒时,即商量聘礼和婚期,一般是酒二十碗,米二斗、猪半只、盐二斤、茶叶二斤、红粮二十多斤、包头布一条、衣裳一件。好客是拉祜族传统道德,客人来了受到尊敬,烤出来的头道茶要主人先喝,第二道茶才能给客人喝,以示无毒,客人可以放心喝茶。
对歌 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恋爱方式,也是节日的庆贺方式。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布依族的“浪哨”“赶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调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对歌内容根据当地流行的词曲,视环境和对象临时编出对歌内容,歌声抑扬顿挫,对答妙趣横生。
哭婚 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一般在婚礼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抢亲 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有抢婚习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发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既使愿意,也必须佯作反抗,大喊大叫。
丢包 每年泼水节时,傣族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相对排成两行,女方把花包掷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装作不接花包,愉快认输,把礼物赠给姑娘,双双离场去倾诉衷肠。丢包时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动。
阿夏婚 云南宁蒗摩梭人旧时婚俗,“阿夏”系摩梭语,为“朋友”之意,男女双方不称夫妻而称“阿夏”,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交换信物之后即可偶居。其中走访婚最为奇特,走访婚是夜里男到女家望门访宿,次日黎明回到自己家中,不同吃不同劳动,无家庭经济联系,所生子女属女方,男女双方都可与其他人有同样的关系,这种婚姻是一种母系社会制的残余。
剽牛庆丰收 独龙族庆丰收的祭祀节日。每年秋季选择一天作为庆丰收日,剽牛仪式在村寨广场举行,由家族长主持,将牛拴在广场的木柱上,由一位青年妇女把一串珠琏挂到牛角上,经过短暂的仪式后,由一位姑娘将麻织物披到牛背上,最后由一位父母双全的男青年将锋利的竹矛剽入牛心脏,众人欢跃而上,开膛割肉。随后人们欢呼跳跃,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共庆佳节。
踩月亮 是苗族青年交友婚恋习俗,又称走寨,每当月明之夜,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弹着月琴,吹着洞箫到村村寨寨去寻找中意的姑娘,吹拉弹唱,嬉笑娱乐,通过“踩月亮”彼此了解,建立友谊,甚至相恋而盟誓终身。
树叶信 在景颇、傈僳族中流行过的“实物信”,利用树叶表达感情,传递信息,每种树叶都代表不同的含义。如男子用两片嫩叶加上蜂蜜等物,表达对女子的喜爱;女方有意则回赠草烟、芦子等,如表示拒绝则把两片树叶翻成背靠背送还给男方。住地相距较远的亲人如收到一条二指宽的剥皮牛肉就知道家中有人亡故等等。
最奇特的书信。景颇族居住在高山峻岭中,交通很不方便。人口分散,若有事相告,只能用植物来表达。托人捎条树根,表示想念对方。捎去芝麻,表示想念更深切。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辣椒,用线捆扎严实,请人捎给女方,则是男方的“情书”。
最喜欢拔眉毛的民族。居住在西双版纳的瑶族妇女视无眉毛为美。从十四五岁起开始拔眉。拔眉毛时先在眉间抹点灰消毒, 然后用两根线在眉间搓捻,使眉毛裹在线中拔出。
最喜欢半夜搬家的民族。居住在祥云县的苗族有一种世代相传的习俗——半夜搬家。据说苗族这一行为起初是为了躲避财主催租逼债,如今已成为一项富有情趣的传统习俗。
最高强的狩猎方式。彝族猎人狩猎的本领十分高强,能赤手空拳捉到野鸡。当夜幕降临,猎人就会到野鸡出没的地方潜伏下来,并在身上做好伪装,吹响用鸡骨头做的小哨子,学小鸡叫逮老鸡,学母鸡叫逮公鸡,学公鸡叫逮母鸡。如今,他们不再捕野鸡了。
最喜欢戴耳环的民族——基诺族。在基诺山寨,男女都戴耳环,而且耳环眼比较大,初见时令人吃惊。原来,耳环眼孔的大小,是基诺人勤劳与否的象征。耳环眼越大,意味着他越勤劳、勇敢;反之,就是懒惰、怯懦。青年男女恋爱时,喜欢赠送花束,插在对方的耳环眼里,以示爱慕之情。可见耳环眼在基诺人的生活中意义重大。
少数民族禁忌
1、 纳西族禁止向水源,河中丢垃圾、废物、吐口水、洗屎布等;禁止破坏、堵塞水源及砍伐水边的树木。不能在长辈面前说脏话丑话。在屋内,不能坐在门槛上,不能闯入产妇房间,孕妇也不能进入新房。不能向火塘内吐口水。
2、 彝族忌用脚蹬锅庄石,不能跨过人家火塘;孕妇不能参加婚礼,对小孩子忌用“漂亮”、“胖嘟嘟”、“重”等赞美语言。进彝家需要坐在火塘上方客座,不能坐错,不能与“毕摩”(祭师)嘻笑打骂。禁食马、骡、狗、猫、猴肉。
3、 傈傈族忌在长辈面前说下流话,忌用恶言毒语伤人,禁止偷盗以及其他不良行为。供奉祖先的屋角之物忌随便移动。不能从家里的火塘上跨过。忌坐门槛,禁止砍伐神树及伤害布谷鸟。忌食马、骡、狗肉等。
4、 其它民族:傣族人忌外人骑马进寨。景颇族村寨悬挂看牛头骨处不可触摸。见佤族人门前放置木杆须引退。在藏区忌穿短裤,进入藏民居室,不可用脚踩门槛,也不可在他人面前吐痰,更不可在藏区随意伤害畜鸟。
普洱市原名思茅,思茅地区的布朗族、佤族、彝族、苗族等民族中过去流行着占卜鸡卦的习俗,即以看鸡头、舌、嘴、骨、眼及鸡蛋等推断吉凶,仲裁有罪与否。各民族择其不周部位问卜。布朗族、彝族以杀鸡取出腿骨,以竹签或蓍草插入骨孔,看鸡卦是否相通以及相通的孔有多少,竹签倒向何方来定吉凶,如不通,则不能出远门,不能与某人相交。佤族是用预先推备好的竹签将鸡刺死,抽出鸡股骨,按左股骨在左,右股骨在右的秩序把下端捆在一起,呈“v”字形,以确定吉凶。苗族是挑选一只公鸡,宰杀煮熟,将两只鸡腿割下,剔净肉后,看两根腿骨中的间隙大小,长短是否一致,若一致,表示兆头好,若不一致,则视为兆头不妙。现今这种鸡卦占卜风俗在各民族中在逐渐改变。
思茅彝族主要分布在景东、镇沅、景谷、江城等县。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少年牧羊节。
节日活动
拉祜族葫芦节
农历十月十五
葫芦节是拉祜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此外,农历六 月二十四日为拉祜族过火把节。当日,人们要点着火把到田间地里举行叫谷魂仪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一日,为拉祜族的“扩塔”即春节,也就是拉祜年。拉祜 年又分大年和小年,正月初一至初四为过大年,初九至十一为过小年。
满族 颁金节
农历十月十三
“颁金节”是满族主要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是满族的命名纪念活动日。相传是在皇太极时,将原名女真人改称为满洲族的纪念日子。
盘王节
农历十月十六日
“盘王节”是瑶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农业历十月十六日。但根据各地瑶族传统习俗和谷 物收成、人畜康泰的情况而定,每三五年才过一次,甚至有的12年过一次。每逢“盘王节”,村寨 房社要打扫干净,男女老幼梳妆打扮,换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尽欢而散。除此以外,瑶族还过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木莲节(也称祖先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12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知茶性才能泡出好茶来
下一篇: 这些人群请用茶保护你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