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有人是消暑解渴,有人是因为茶的香,有人是为了打发时间,也有人为了喝茶而喝茶。有的茶是喝的,有些茶是用来品的,同样的茶不同的人喝就是不同的茶。
周作人说喝茶当在江村,在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红楼人物妙玉则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苏东坡的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又是一种喝法。而以雪水煎茶,会临无声落雪,拥袅袅飞花,任心醉神融,更是极至之雅。还有久久向往中的龙井问茶,在景色怡人,群山覆翠的清幽处听典听故,再一杯一品,不知今日还有否。
杯水如名淡,雅兴自然浓。浓浓淡淡的茶常让人想往老守竹篱茅舍,袖手尘澜浮泛,任岁月湮逝,向往三山五岳散淡人物,三杯两盏香茗。
茶的品法,可用粗瓷花碗,可用透明玻璃杯,还可用南泥小碗,再有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那种美感,是一种朴素到骨子里的惊艳。
酒长饮可以当歌,茶浅尝亦能小醉。数叶狮峰龙井,三两盏陈年普洱茶,一壶江南草长莺飞季节上市的新茶,浸透了塞外风雨中的浓浓淡淡,沉浮飘荡都让人酽醉。
一杯一茶,一茶一花,美丽的花里一定都有着一个美丽的魂灵。茶中淡淡的苦涩,有南北风雨的浮尘,有四季风霜的味道,有风雨过后平平静静的淡。
花瓣在水中轻轻飘动,我读得懂她的痛楚、寂寞和热烈,看得懂她的默默花开花落,看得懂她的从容而淡然的美丽。她也懂我静夜里的不眠,她也懂我的沉默,也懂我的浓淡相宜。喝下一杯浓茶,就让我想起岭南连绵的雨季,让无限的春光从心底流过。
不是任何人都能品到茶的意蕴的,即使是上等的好茶放在一个不懂得品味的人的面前,他也感觉不到茶的幽香。茶越喝越淡,就象很多感情一样,会随时间而月来越淡。茶越喝越淡,但是,我们用来泡茶水的紫砂壶里的茶香,却会越来越浓......所以当一切都淡去以后,留在我们心底的印记是越来越深.....很多东西是摸不去的记忆。茶如人生,随和时光的推移,我们也渐渐的老去。正如我们眼角的皱纹,鬓霜飞。
懂得记忆是智者,善于忘记是大智者,“事去而心止”则是人生的大智慧,世间万物任何事情都是相关联的,有阴必有阳。
时间如流水过去,只有茶浓淡依旧,随便推开窗,窗外是和风温煦的静静秋日,蓝天白云下树叶沙沙作响,身边茶香袅袅。人生的从容舒怡就如这闲适的热茶,珍重才是幸福。人生的闲暇,才是喝茶,品茶的时候。浮云人生,炎凉世态,最宜于在人过中年的匆忙之后品尝。三餐的五谷,人生的五味,都在茶中化作浓淡,浓有浓香,淡有淡香。
浓茶淡水,细斟慢酌,品的是茶,品的也是生活,也是人生。浓涩人生,清淡日子,流水岁月,就在茶中。
1.描写"茶和友情"的诗句有哪些 1.《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才饱身自贵,巷荒门岂贫。韦生堪继相,孟子愿依邻。
夜思琴语切,昼情茶味新。霜枝留过鹊,风竹扫蒙尘。
郢唱一声发,吴花千片春。对君何所得,归去觉情真。
2.《缘识》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中秋八月祥风遍,慢上东轮云游转。
清境将开照玉京,一时宫阙为银殿。
夜静寒光半欹楼,穿入帘帷白如练。
景致融怡露添寒,薄茶佳客随情翫。
无问高下尽一般,爽气周天如雪霰。
千家万家仰天维,漏永更深方罢看。
3.《和陈勉仲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
相逢怜我太衰颜,冰雪精神照座间。
霁日有情茶乳合,春风无力柳丝闲。
肯从逋客来三径,只恐佳人赋二山。
旧说毛公今见否,似闻新向玉京还。
4.《茶》
年代: 宋 作者: 郑清之
书如香色倦犹爱,茶似苦言终有情。
慎勿教渠纨裤识,珠槽碎釜浪相轻。
5.《家僮来持双井芽数饮之辄成诗以示同舍》
年代: 宋 作者: 黄庶
我疑醇醲千古味,寂寞散在山茶枝。
双井名入天下耳,建溪春色无光辉。
吾乡茶友若敌国,粪土尺璧珍刀圭。
嗟予奔走车马迹,尘埃荆棘生喉颐。
煮云为腴不可见,青泉绿树应相嗤。
长须前日千里至,百芽包裹林岩姿。
开缄春风若满手,喜气收拾人恐知。
江南阳和夜欲试,小斋独与清风期。
石鼎泉甘火齐得,混沌不死元气肥。
诗书坐对为客主,一啜已见沆瀣醨。
通宵安稳睡物外,家梦欲遣不肯归。
不信试来与君饮,洗出正性还肝脾。
2.关于茶的诗句古诗 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3.关于茶的诗句 关于"茶"的诗句是非常多的,提供一部分供你参考:1、前月浮梁买茶去(唐·白居易·《琵琶行》)2、日高人渴漫思茶(宋·苏轼·《浣溪沙》)3、早茶采尽晚茶出(宋·陆游·《示儿》)4、林间携客更烹茶(宋·辛弃疾·《鹧鸪天》)5、三杯浊酒一瓯茶(宋·无名氏·《鹧鸪天》)6、待羔儿、酒罢又烹茶(宋·辛弃疾·《满江红》)7、馀甘解助茶清(宋·无名氏·《临江仙》)8、鬓丝几缕茶烟里(宋·陆游·《渔家傲》)9、鬓丝几缕茶烟里(宋·陆游·《渔家傲》)10、酒阑更喜团茶苦(宋·李清照·《鹧鸪天》)11、酒阑更喜团茶苦(宋·李清照·《鹧鸪天》)12、茶甘饭软(宋·陆游·《沁园春》)13、已改煎茶火(宋·苏轼·《南歌子》)14、喜观书不用、菊茶明眼(宋·无名氏·《沁园春》)15、奇茶堪献仙家(元·无名氏·《沁园春》)16、举觞无复问煎茶(宋·韩淲·《浣溪沙》)17、嫌茶爱酒(宋·沈瀛·《减字木兰花》)18、粗茶淡酒(宋·沈瀛·《减字木兰花》)19、茶瓯酒碗试濡唇(宋·韩淲·《浣溪沙》)20、春笋惯分茶(宋·史浩·《临江仙》)21、一缕茶烟透碧纱(清·纳兰性德·《采桑子》)22、篝火为试江南茶(宋·陆游·《梅花》)23、茶鼎熏炉宜小住(宋·辛弃疾·《减字木兰花》)24、活火分茶(宋·李清照·《满庭芳》)25、省事嚼茶芽(宋·陆游·《即事》)26、堕巢篝火唤煎茶(宋·陆游·《秋思》)27、晴窗细乳戏分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28、好事新分安乐茶(宋·陆游·《杂兴》)29、清甘夸说与茶便(宋·程大昌·《浣溪沙》)30、唤客烹茶闲话了(宋·吴潜·《满江红》)31、更拟索茶煎(宋·赵彦端·《临江仙》)32、风雨扬茶烟(宋·吕渭老·《水调歌头》)33、晴瓯茶泛雪花香(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4、云门胡饼赵州茶(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5、采蕨蕈煎茶(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6、茶抽雀舌郎忙摘(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7、触翻茶瓢(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8、饭后更煎茶一盏(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9、笼暖焙茶烟(唐·白居易·《即事》)40、摘茶人自忙(宋·黄庭坚·《阮郎归》)41、笔床茶灶(宋·陆游·《苏武慢》)42、薄茶佳客随情(宋·宋太宗·《缘识》)43、旋烹茶感南认(宋·宋太宗·《缘识》)44、萧寺寻茶(宋·朱敦儒·《朝中措》)45、溪姑负笼卖秋茶(宋·陆游·《秋兴》)46、烹茶上酒楼(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47、酽茶三五碗(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48、曾到未到俱吃茶(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49、茶醒睡眼(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50、茶湔舌颊甘(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51、到不到赵州吃茶(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52、茶瓯金缕鹧鸪斑(宋·管鉴·《浣溪沙》)53、清风横点白云茶(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54、寒凝茶烟(宋·周邦彦·《诉衷情》)55、茶胜薄(宋·李曾伯·《满江红》)56、茶瓯不少辍(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57、且饷田畯茶(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58、僧来不厌茶(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59、僧老识茶味(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60、蒲团茶味足(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61、茶添胜致(宋·杨无咎·《朝中措》)62、茶盐贺喜(宋·曹勋·《水龙吟》)63、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64、见僧舍、茶烟飘湿(宋·葛长庚·《贺新郎》)65、茶盐坑冶仓场务(元·梵琦·《渔家傲》)66、撮角茶床金钉校(宋·王珪·《宫词》)67、内库新函进御茶(宋·王珪·《宫词》)68、两腋清风茶一杯(宋·陈人杰·《沁园春》)69、茶枪小摘春明(宋·方岳·《西江月》)70、茶瓯禅榻两相宜(宋·张道洽·《梅花》)71、茶瓯罢、清风顿生双腋(宋·无名氏·《声声慢》)72、嫩汤茶乳白(宋·陆游·《寓叹》)73、一杯茶罢成行计(宋·吕渭老·《渔家傲》)74、倒不如淡饭粗茶茅屋下(清·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75、把一个花花世界喝了甜茶(清·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76、岩前恨欠煎茶地(宋·陆游·《夏日》)77、腊茶盂子太清些(宋·刘克庄·《浪淘沙》)78、邻翁能共一瓯茶(宋·陆游·《野兴》)79、闲院自煎茶(宋·陆游·《乌夜啼》)80、只有茶瓯味最便(宋·李之仪·《南乡子》)81、茶罢竹间携手(宋·姚述尧2·《好事近》)82、蒲团茶鼎掩山扃(宋·周密·《浣溪沙》)83、今日薰香瀹盏茶(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84、飞来峰下吃茶去(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85、今岁丝纶茶药(宋·程大昌·《好事近》)86、天子须尝阳羡茶(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87、爱眠新著毁茶文(宋·陆游·《幽居》)88、村女卖秋茶(宋·陆游·《幽居》)89、闲中一盏建溪茶(宋·张抡·《诉衷情》)90、故绕茶醾架底行(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4.关于茶的诗句大全 关于茶的诗句
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6、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郑谷《雪中偶题》
7、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两碗茶》
8、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张籍《夏日闲居》
9、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李咸用《访友人不遇》
10、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
5.关于茶的古诗20首 1、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译文: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一饮后洗涤去昏寐,神清气爽情思满天地。再饮清洁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飞雨落洒于轻尘中。三饮便得道全真,何须苦心费力的去破烦恼。
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愁看毕卓贪图饮酒夜宿在酒瓮边,笑看陶渊明在东篱下所做的饮酒诗。崔使君饮酒过多之时,还会发出惊人的狂歌。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词
宋代: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4、满庭芳·茶
宋代: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司马相如虽有渴疾,一觞一咏,引来群贤宾客。相如起做灯前,酒兴文采,风姿挺秀。竭尽胸中万卷诗篇,文辞充沛,犹如三峡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归家,文君并没入寝,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代: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译文:芳香的茶树丛掩隐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叶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纯洁的光华。更有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这珍奇的细嫩茶芽。晨雾紧贴着石涧奔湍的山泉蒸腾而上,采茶之处离山崖之顶也不过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圆有方,色泽绝非一般,茶叶品质如圭如璧,真是美玉无瑕。我吩咐家人用华贵的茶具去煎这难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弥漫到远处的人家。这纯和的茶香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荡去内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来那甘露一般的斋饭,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个天下。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谁不惊叹,恐怕更珍贵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6.关于茶和水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7.形容茶水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8.关于茶叶的诗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也载有“槚、苦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有关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书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茶叶的百科全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9.关于茶的诗句 武夷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故人寄茶 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贡馀秘色茶盏 徐寅
捩碧融青瑞色新,
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
轻施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
嫩荷涵露别江滨。
中山竹叶香初发,
多病那堪中十分。
尚书惠蜡面茶 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
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
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
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
晚铛宜煮北山泉。
汲江煎茶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王昌龄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
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
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
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萧员外寄新蜀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浮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10.描写茶的诗句 ⊙ 清茶辞
我必须从水中穿透脉络
回到你的泥土,根系
澄静天空和高山缭绕的云雾
譬如精确到清明酉时,默诵三声奔雷
就长出一芽两叶
黑暗之中那些苏醒的茶树
无法被春寒加进注脚
香城不在海面之上
不高入云端,不耽守迷局
两个灯芯隔室相望许久
残茶已浸透线装书
⊙ 斗茶辞
把风收紧,把琴藏好
把仕途和大宋煮进一泓舒缓的山溪水
如今只要红的,白的,绿的叶
乃至发黄的毛边纸
展开一盅两件,黑眼睛里装着
香气如兰,从此楚河汉界只有骈指之隔
他们说啜甘咽苦而存天性
这一品,看见江山如画,春秋倒流
⊙ 冲茶辞
接一瓢扬子江中的水
烟霞正在入海
那个摘取蒙山顶芽或者漫过石钟乳的
传说,不比回甘之味更遥远
我有红泥小火炉与三山齐
于是我轻服薄裘,我端坐廊前
CHINA用茶籽周游世界
寻茶问道的人,一刻不停的浇水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烧盅热罐前无我,之后没有了世界
而我独自淋盅刮沫,高冲低筛
清清淡淡,不起一点微澜
这是大同世界。
漂的和流动,感观里的战争
象一只母虎匍伏在丹霞山谷中
和平的守护神,而没有一份祭品
你不死于任何一场灾难
你的氤氲之气随时可以溅落
小小的疼痛,以便更多的祥和被安置
于大爱,这个清寂之晨绽放的安宁
去了物欲,格物致知
仍然小壶如香橼
只三杯,无余也无缺
再跟两个破烂吧……………………
⊙ 独自去偷欢
别要求台阶顺从脚步
它们是睿智的,简洁和一言不发的
除非纵火,整个夜晚空无一人
杯子还在原处旋转
喝水的人从三月里开掘隧道
他将离开大汉,到大唐去
带着离乱和独立的树,跑上台阶
这一切的发生悄无声息
木制的,铁皮,或石头构成的格局
使我看见妖人的手指
看见斑斓的时光
只是别让我看见你的眼眸
里面闪烁的陶陶然
他们说--“回忆不是幸福”
⊙ 我将与城市雕像在冬天里继续卑微下去
茂密的草丛此时已经枯萎
足迹深藏其中
--“那片叶子才是我的灵魂”
可是严冬拿走了绿色
剩下麻雀,零星阳光和词句
在城市雕像身边结了冰
他的面孔里站满了
灰尘,他的身边蹲伏着另一尊雕像
瑟瑟的包裹在破烂棉衣里
温暖的灯光隔着街道,树木,隔着层层迭迭
车来车往的高架桥,哪一处是家乡
麻雀藏进我单薄的诗篇
在这个夜晚总要倒塌些什么
雕像,或者温暖的梦
卑微得没有任何回响
--“请带走我,离开民工的身体”
饮 茶
仙翁遗石灶,
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
茶烟袅细香。
台湾林清玄先生曾经讲过,在他家附近的一条巷子里,有一家卖茶的小店,有苦茶,也有蜜茶。
苦茶苦到了底,蜜茶甜到了顶。
本以为没人愿意喝那苦茶,可是苦茶却卖得很好。
有的人喜欢喝一杯苦茶,再来一杯蜜茶。老板说。可就没见过先来一杯蜜茶再喝一杯苦茶的人,可见,世人都喜欢先苦后甜,不喜欢先甘后苦。
后来,林先生成了第一个先喝蜜茶,再喝苦茶的人,老板着急地问我感想如何?
“喝苦茶时,特别能回味蜜茶的滋味。”他说,两人都大笑起来。
岁月峥嵘,时光如水。
在阳光明媚的季节,就如饮一杯蜜茶,将日子的绚烂多姿植于心田。
在狂风暴雨的日子,就如饮一杯苦茶,将生活中的苦辣酸楚植于眉间。
无论是在欢喜中品味苦味,还是在苦味中依然怀念甘甜,都是一种境界,豁达、乐观。
四季轮回,尘世嘈杂,做一个静音之人,在素心中探寻鸟语花香,在清茶中寻找一份清欢。
北方的冬,总是寒凉中夹杂着清爽,微风过处,嘴角带出微笑,内心暗暗地期许着春的到来。
一卷书,微微散着墨香,浅浅的文字,滋润着心田,一杯茶,静静地散着香气,孕育着禅意。
生活,就是在时光流转中,静享内心的安然。
总是在一个人或者好友聚会时,来一壶清茶,在茶香里感受生活的美好。
阳光温和,透过厚厚的玻璃映照在书桌上,暖暖的光线氤氲着暖暖的气息。桌上的富贵竹,枝叶繁茂,向人宣告着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都贪恋美好,贪恋温暖。
茶是时光的柔软,叶是岁月的静谧,书是温润空气里给我们的锦上添花。
人,年纪越大,越喜欢安静。
世界是清晰的,思绪是朦胧的,有这份茶香,内心就如在云雾缭绕中,身心飘逸。
回眸曾经的岁月,往事如流水一般,旧时光的悲喜与苦涩,在茶叶的沉浮中越发有了禅意。
茶,本来只是大自然的赐予,却因为生长于天地之间,有了山水的魂,便增添了无限妙处。
一杯茶,看尽沉浮,一杯茶,看尽世间清净。
白落梅说,品茶,就是为了品一盏纯粹,一盏美好,一盏慈悲。我们在茶的安静,茶的温润里,从容不惊的老去。
写一笺书信,将过往的时光和当下美好的情怀,将生命赋予的一切,都化为纸笔下苍劲的文字,感恩一份诚挚的暖。
人,如茶;茶,如人。
有的人,活得似假茶,但我们不必理会;有些人,活得如新茶,越品越香;有些人,活得像熟茶,可以暖心;有些人,活得如老茶,值得学习和感悟。
人活一世,就是一场修行,修行的心平淡,则万事坦然。
心境宽了,处境就美好,心境亮了,处境就淡定,心境舒坦了,人生就幸福快乐。
一碗茶,一个心境,是甜是淡,是苦是涩,靠你自己来体会。
人这一辈子,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要学会对自己负责,不要随意地推卸责任。
最好的老师,就如一壶清茶,带着淡然的品质,教会你如何在平淡中锻炼品格,在往昔中回味喜怒哀乐。
生命就是一场轮回,所以好的品质也是一场轮回,最好的品质,就会从时间那里得到最好的回报。
人心,如茶。
付出越多,得到越多,人越吝啬,越一无所有,多一点淡然,少一点浮躁,多一点真实,少一点虚荣。
人世繁杂,日子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能放下时就要放下,有些事不要纠结于心,有些人不要纠缠不清。
看淡一些,看轻一些,世事就像喝茶一样,不过拿起和放下之间徘徊罢了。
有些人喝茶,注重形式,要有气氛,要和喜欢和尊重的人,有些人喝茶,简单粗暴,可以大口饮,解渴爽口,无所谓和谁,大大咧咧。
就如生活中的人,有的人精致,有的人洒脱,有的人豁达开朗,有的人斤斤计较,有的人坦然淡定,有的人奸诈狡黠。
大多数,喝茶的人,静随心喜。
其实,真正的人生如茶,哪有那么多的纷繁复杂,如低调的人,一辈子喝茶,水煮沸,但心安宁。
浅浅的品,任乱世浮华,内心安然,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平淡的度过,不起涟漪。
看到一段话:
人的少年时期是头道茶,不经世事,茶水浑浊,唯有经过淘漉,方觉微有神韵。
人的青壮年时期是第二道茶,喝起来带有青涩苦味,人生打拼,青涩艰辛。
人生中年时期是第三道茶,茶汤醇厚甘甜,最有韵味,人到中年,满载收获,最恰当不过。
人到老年时期是第四道茶,茶水清淡韵暇,会让人回味留恋前一道的神韵清爽。
茶,如人生。
滚滚红尘,人生如一片茶叶,总会有浮沉。
经历起伏,才能懂得淡然,经历过苦痛,才能知道馨香。
随时醒悟自身,如果目光总是盯在表面,那么永远不能长大。
得意时学会沉淀,失意时学会坚定。
不要永远都躲在温室,也不要永远都躲在谷底。时常把内心拿出来晒一晒,才能不发霉,才能让内心更加坦然。
岁月清浅,我们需要在茶香中,寻找茶的清欢,寻找人生的芳香四溢。# 情感 #
用文字养心,用诗书养魂!感谢您的关注!——坦然的狐狸
朱钟昕
都说岁月如歌,我说岁月如茶,只有用尽一生去品尝,才能领会其中滋味。
逝去的岁月,如老电影的画面,既清晰,又模糊。有的人和事,仿佛就在昨天。
在童年的记忆里,母亲是勤俭持家的老手。
每年夏天,天气好的时候,母亲一大早就挑背箩和蛇皮袋,到七八里远的大山上去剪老茶叶。母亲把采摘回来的茶叶,放在大锅中的开水里焖上几分钟,再用锅铲把这些杀好青的茶叶捞出来,抖放在晒箕或簸盖上,放在太阳底下爆晒,直至茶叶干脆,用手捏之成粉沫状便可挑至供销社去卖。
母亲挑茶叶去卖时,我都会跟着,那时我个头小,还挑不动茶叶。母亲装茶叶的工具都是把旧被单的四个角交叉打结而成的。一头叠放两个大包,再用麻绳捆着,七八里路程,担起来跌跌撞撞的走得十分艰难,五六十斤重的茶叶,往往累得母亲喘不过气来。
母亲说,四斤青茶只晒得一斤干的。这一担干茶叶就得好几担湿茶来晒。
那年头,像母亲一样采摘茶叶的人很多,每次去卖茶叶,都排成一条长龙似的,热闹非凡。
我吵着哭着,赶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着去凑热闹,想着让母亲能多买些糖果回来。我的童年生活,在母亲的呵护下,总是无忧无虑,充满乐趣的。
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当一群又一群人在操场的晒箕上,把一根根粗大的老茶叶棒拣选出来时,我却趁人不注意偷偷地拿了许多塞进母亲的茶叶包内。
我这一塞不要紧,要紧的是轮到母亲过称时,那个过称的,蓄着三羊胡子的人翻开母亲的茶后,原本白净的脸顿时黑成了猪肝色,还张着他那干瘪的嘴说,看你这人,把粗的塞在里面我就看不到啦?就你这行为,还当老师娘……
父亲当年是教书的,十里八乡的人都认识母亲。母亲望着好好的一包茶叶,竟然塞满了粗劣的茶枝,急得红着脖子,连着向那个三羊胡子的人道起歉来,说,对不住,对不住啊,肯定是我这个吃鸡屎的崽弄的。(吃鸡屎为土语,不懂事的意思)
实在没办法,后来母亲又把茶叶倒在晒箕上,拣选了半天,直到太阳当顶了,那位抖动着三羊胡子的人才勉强收了母亲的茶叶,还定了个二等茶。这是母亲卖茶以来,吃的第一次哑巴亏。在回来的半路上,母亲说,想贪小便宜是不是?想拿了人家的过来扎秤是不是?好好的上等茶被你弄成了二等茶。
直到几年后,我才弄明白,供销社当年收购茶叶有三个等级,有三毛钱一斤的上等茶,有两毛钱一斤的二等茶,最差的是一毛钱一斤的三类茶。
是呀,人生如茶,也有等级之分,也是先苦才能后甜的。
人生就是一杯茶。浓了,那就续水;淡了,那就慢慢品。人生就是在品茶中思索,在品茶中感悟。尽管有些故事都成了回忆,有些人终究会成为过客。
父母也不懂茶,但父亲喜欢做茶,父亲做的茶只有浓浓的苦涩味,涩里带酸,苦中含甘。
记忆中,父亲退休后,每年摘春茶时,母亲总会精挑细选的摘些细茶回来,父亲在灶头里生上火,待到锅热烘手后,便抓上一大把青茶放在铁锅内,徒手一遍一遍地翻炒,茶叶在手指间不停地抖动散热,再顺着下落的掌力按压,在锅中来回搓动,抛光,直至烘焙成绿色干扁状,还自称为龙井茶。于是,平淡的岁月中便有了苦涩味,并伴随着父母从春到夏,再从夏到冬,周而复始。
母亲在我出门打工前,总要抓几大把茶叶,装进大矿泉水瓶中让我带着。苦涩的茶水便哺育着我点滴成长,推动着生活的车轮步步向前。
前进路上的苦涩味,早已深谙于我的记忆中,并且成为自然,难于割舍。
雨天,静坐窗前,沏一杯母亲亲手采摘的老茶叶,看茶叶在杯中慢慢翻腾,浮起,沉下。听窗外雨打芭蕉的声音,滴滴嗒嗒,此生足矣。
作者简介:
朱钟昕 ,通山沙店人,现居武汉。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东莞市作家协会会员、东市诗词学会会员、通山县作家协会会员。已在《河南 科技 报》《读者报》《国防时报》《鸭绿江》《青年文学家》《文学少年》《参花》《湖北文学》《中华文学》《俪人》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小说百余篇。作品《打工记》曾获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06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叶中氨基酸的测定
下一篇: 泡茶技法之一:传统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