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综述饮茶与健康的关系

茶百科 2023-11-13 11:50:14

综述饮茶与健康的关系

祖先以百草为药,亦居其中。传说“神农尝百草,曰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荼”即指现在的茶。17 世纪后期,中国饮茶习俗和茶的保健知识一同传入欧洲,当时茶在药房里销售,价格昂贵。经过几千年发展,茶叶从药用到饮用,直至今天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手段的提高,人们品茶、论茶,从未停止过对饮茶与健康的研究,特别是在人们追求健康的21世纪,人们不断从饮食中寻求健康保护的屏障,茶,可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廉价、最有效、最易坚持、饮用量最大的健身饮品。中国古代早已提出的“药食同源”理论再一次引起全世界重视,茶成为备受关注的植物。从20世纪下半叶起,各国科学家开始研究茶的药用功效。本文即将对饮茶与健康的关系作一综述。

1茶的营养价值

唐代刘贞亮在《茶有十德》中曾提到:“以茶散郁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养身体” 等,从古至今,人们把饮茶作为养生保健的一种途径。现代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经分离鉴定的茶叶已知化合物约有500 种。茶叶对人体的营养价值,综合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富含重要的矿物质,特别是富含对人体具有重要功能的硒、气、锰、锌、钼等10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生理机能有着重要作用。经常饮茶是获得这些矿物质元素的重要渠道之一。二是含有近30种氨基酸,特别是含有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八种人体不能合成而需靠饮食供应的必须氨基酸。三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如水溶性维生素b1、 b2、 b3、肌醇和维生素c、维生素p原等,以及脂溶性维生素e.k.p和维生素a原、d原。饮茶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c,可通过饮茶直接被人体所吸收。
2茶对人体健康的药理作用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中医认为,茶叶性味甘苦而涩、微寒、无毒,具有清头目、除烦渴、治痢、降火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等功能。现代研究揭示,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具有各种营养价值及药理作用, 一杯茶水喝下,解渴生津,提神益思,去腻助消化,轻身明目。自古至今,长寿的老人多不嗜烟酒,都爱饮茶。现将茶叶对人体的药理作用简要综述如下。

2.1解港消暑、明目作用

饮茶除了给人体补充水分外,还能刺激口腔粘膜,促进睡液分泌,口内生津,芳香物质挥发时能带走一部分热量, 使口腔感觉清新凉爽,茶汤中的咖啡碱、茶多酚和多种芳香物质能使人体皮孔扩张,有助于汗水的分泌,从人体内部控制体温中枢调节体温。此外,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还有可转变为维生素八的胡萝卜素,尤其,新鲜茶叶中含量极高。维生素/具有滋养眼睛、防止夜盲症等作用。喝茶可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b1、胡萝卜素等,它在肠壁和肝脏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维生素a,人体吸收后,对眼睛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2.2兴奋和利尿作用

饮茶能提神,主要是由于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等嘌呤碱的作用,咖啡碱能兴奋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振作精神,消除疲劳,提高思维能力。饮茶能利尿,增强肾脏排泄功能, 其主要原因有:①瞟呤碱类的利尿作用;②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和芳香物质的利尿功能;③茶汤的可溶性糖类被吸收后提高了血液渗透压。现在,茶的利尿作用已被应用于人体的体液盐类平衡及心脏性水肿、羊水过多症等临床治疗。

2.3助消化和解毒作用

茶汤中的咖啡碱和儿茶素能使人体消化道松驰,提高胃液分泌量,促进食物消化;另外,茶中还含有一些具有调节脂肪代谢功能的成分,如维生素类、氨基酸类、脂类等。茶的解毒作用,最主要的是茶多酚的化学沉淀特性,茶多酚能与饮用水以及食物中的重金属盐、有害生物碱、亚硝酸盐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毒性小或无明显毒性的水不溶性沉淀物而析出,而茶中有机酸可中和有毒生物碱,因此茶汤尤其是浓茶可作为有毒物质的解抗剂。此外,咖啡碱可加速肝脏解毒,钾盐和铁盐能中和酸性中毒。饮茶还可以增强氧对大脑血管的营养过程,使呼吸过程深化,机体获得净化,防止血管系统受毒素为害气.

2.4杀菌消炎、抗病毒作用

在古代,我国民间就有用茶渣或茶汁处理伤口, 防止发炎的做法。现代研究表明,茶叶中起杀菌消炎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和茶叶皂甙气儿茶素类化合物对口腔细菌、螺旋杆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黄色溶血性葡萄球菌、金黄色链球菌、流行性霍乱和痢疾等多种病原菌的生长都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茶叶中提取的皂甙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微生物活性,对皮肤致病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此外,近年研究还发现,儿茶素类化合物对流感病毒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增殖。

2.5健齿防龋、消除口臭作用

茶叶的防龋效果早已被证实,主要是茶叶中有含量较高的氟素,氟可置换牙齿釉质中羟磷化石的羟基变成氟磷灰石,增强牙釉质硬度和抗酸能力。在国际上已广泛采用在牙鹰中添加氟化钠以预防龋齿的发生。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可直接对龋齿细菌产生抑制作用,抑制细菌在牙表的粘附以及抑制葡萄糖基转移酶,使不溶性葡萄糖的形成受抑制,减少细菌在牙表的粘附机会。口臭则是因为口腔中食物残渣在酶的作用下产生氨基酸,氨基酸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被转化成甲基硫醇和胺类化合物而形成的。茶叶中的儿茶素能抑制口腔细菌及其所分泌的酶类而起到消臭作用。此外,茶皂素的表面活性作用也具有清洗效果。
2.6抗癌、抗突变作用

茶叶的抗癌、抗突变作用一直是茶叶药理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科学家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抗癌的重要成分首要是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GCG、EC、EGC、ECG
,抗癌、抗突变的主要机理是:①抑制亚硝化过程,抑制最终致癌物形成,其中以绿茶乌龙茶的效果最为明显,其中龙井茶的效果最好。②抑制致癌基因与DNA共价结合,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化合物可使共价结合的DNA八数量减少,以ECCG、 ECG和 EGC的效果最为明显。③调节癌症发生过程的酶类,如儿茶素类化合物能抑制对癌症具有促发作用的酶类〔如鸟氨酸脱羧酴、脂气合酶和环氧合酶等)活性,促进具抗癌活性的酶类(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气化氢酶、谷胱甘肽5-转移酶等)活性。④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⑤消除自由基,经研究证明、茶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特别是酯型儿茶素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其清除效率可达60%以上。

2.7抗辋射作用

茶叶抗辐射作用最早是日本发现的。经调査,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中,凡长期习惯性饮茶的人存活率高,放射病表现较轻;蒙难者迁移到茶区居住并饮用大量绿茶的人,不仅仍然存活,而且体质良好。经研究证明,茶多酚、脂多糖、维生素C的综合作用能吸收放射性物质,并使之通过粪便排出。儿茶素能吸收放射性物质90锶,EGCG可阻止辐射处理后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起到辐射保护剂作用。饮用浓绿茶可使患癌症后进行辐射照射引起的白血球数量明显下降的患者白血球数量增加, 效果可达90%以上。

2.8预防褒老、增强机体免疫机能作用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衰老理论是自由基学说。人体内的自由基能使细胞膜受损害,使老年色素脂褐质增加而大量积累,影响细胞功能而逐渐衰老。机体内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相联系,抑制脂质过氧化可减少自由基产生,从而减少脂褐质产生,延长细胞衰老。茶多酚可抑制细胞线粒体和微粒体中的脂质过氧化,对生物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消除效应。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且活性强度超过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且对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增效作用―。饮茶还可提高人体的白血球和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促进脾脏淋巴中细胞间素I的形成,增强人体免疫力。

2.9抗高血压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饮茶可抗高血压,降脂减肥,防治心血管疾病。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和黄酮甙类化合物,能维持血管正常透性,增强血管韧性,EGCG、 ECG和茶黄素类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达到降压效果。茶多酚等成分具有消除脉管痊挛和使脉管扩张的作用,保证血液循环过程中血压正常。此外,茶叶中的特有氨基酸一茶氨酸能通过活化多巴胺能神经元,降低大鼠脑中5-羟色胺和5-羟色胺酸浓度,起到抑制血压升高的作用。早在1988年,日本也已发现GABA对人体有很好的降压作用,黄亚辉等用研制的高γ-氨基丁酸茶进行临床降压效果观察,结果发现:与普通绿茶相比,高γ-氨基丁酸茶降压效果十分明显。茶叶中的儿茶素及其氧化物茶黄素、茶红素等,能抗凝,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降低血脂,改善胆固醇与磷脂比值,抑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壁斑块形成, 改善动脉血流量,从而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活血化瘀的功能。另外,茶叶能增强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从而提高脂脉分解代谢,起到减肥作用,日本和前苏联都已把茶叶列为减肥食品。

2.10降低血糖和防治糖尿病作用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血糖过多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引起的,其特征主要为高血糖。茶叶中的复合多糖有降糖作用,糖尿病患者服用从茶叶中提取的复合多糖后,对血糖值、血清CT值、尿中CPR值和尿糖值等指标和其它症状都有明显效果。饮茶可治疗糖尿病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茶叶中的多鼢类成分,它能保持微血管的正常韧性,节制微血管的渗透性,使微血管脆弱的糖尿病患者恢复其微血管的正常韧性与功能。此外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B等能促进动物体内糖分的代谢作用,对患先天性糖尿病的患者也有辅助疗效.

2.11防治肝病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儿茶素是肝脏保护剂,对治疗病毒肝炎和酒精引起的慢性肝炎类有良好疗效气儿茶素对慢性肝炎的治疗作用是由于它能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过程,清除自由基,活化巨噬细胞,改善氨基酸转移酶活性及抑制血清中丁二醛的含量水平,促进人体免疫力。儿茶素还可防止血液和肝脏中胆甾醇及其它烯醇类和中性脂肪的积累,预防动脉和肝脏的硬化。

2.12其他作用

此外,茶还有醒酒、抗过敏、预防骨质疏松症等作用,可作为皮肤外科用药,预防胆结石、肾结石和膀眺结石形成的药物,作为支气管炎和感冒时的发汗药和增进呼吸作用的药物,可以预防痛风和消除人体中有害的盐类及毒素的积累,防治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等多种功能作用。

3饮茶的禁忌

虽然饮茶具有以上诸多好处,但饮茶保健也要辨证看待。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着有:“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 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祖国医学认为:食物的食性有四性五味之分,即寒、凉、温、热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现又在四性中加上”平〃为五性,即“五味五性”的实际辨证。不同种类茶叶,其食性寒凉不一样,保健功能也有所不同。其中以绿茶最凉,青白黄茶、花茶性平温和,红茶普洱茶黑茶性热。绿茶清爽、乌龙馥郁、花茶芳香、祁红醇厚。人们应根据身体需求选用不同茶叶:青年人发育期宜选绿茶; 女性更年期和月经期前后宜选用花茶;身体肥胖减肥宜选乌龙茶;阴虚体质伴有手足潮热宜选用绿茶、白茶、黄茶;阳虚体质伴脾胃虚寒宜选用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用脑过多宜选用茉莉花茶、绿茶;劳动和运动后宜选用乌龙茶、红茶;经常在污染环境中工作宜选用绿茶;常用眼过度的电脑族宜选用菊花茶;嗜好烟酒要经常喝绿茶;高血脂和嗜好肉食者宜选用乌龙茶、普洱茶“浓绿茶:预防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宜饮白茶。茶因产地和品种不同,寒、温、苦、涩等茶性各异,对人体功效在四季也各有千秋。因此在春、夏、秋、冬也荽应时选择不同种类的茶饮用,如王春华即提出”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的观点,以取得最佳保健效果。

无论饮用茶或药茶都要讲科学,必须注意泡服方法及饮用量。在民间,对如何饮茶、用茶流行有这样的口诀”烫茶伤人,饭后消食,晚茶导致不眠,空心茶令人心慌,隔夜茶伤脾胃,过量茶使人消瘦。~可见,茶有好处也有禁忌。据科学实验证明,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饮茶过度。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过度饮茶会引起焦虑、烦躁、失眠、心悸等症,从而导致睡眠不安。此外,还会抑制胃肠蠕动,妨碍消化,降低食欲。因此要注意饮茶适量。

二忌饮浓茶。茶水一般在人体内能滞留3小时左右,而浓茶滞留时间则更长,茶碱在人体内积聚过多, 致使神经功能失调。茶叶中的鞣酸,可使肠粘膜分泌粘液功能下降,发生便秘。同时,缺铁性贫血患者也不宜饮浓茶,因为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茶量一般每天以5-109.分两次泡饮为宜。

三忌饮久泡茶水。饮茶要现饮现泡,如泡时过久,不但会失去茶叶的清香味,还可使茶叶中的维生素(:、维生素8到破坏。此外,久泡茶叶会使其中的咖啡因积聚过多,鞣酸大大增加,产生刺激作用,特别是脾胃不好者,患有痛风、心血管与神经系统疾病者,更应忌饮久泡的茶水。平常流行所说的忌饮“隔夜茶”也是这个原理。

四忌空腹饮茶。古人曾说早时一杯茶,胜似强盗人穷家,意即早晨空腹不宜饮茶,因为空腹饮茶,冲淡了胃液,降低了胃酸的功能,妨碍消化,并影响对蛋白的吸收,易引起胃粘膜炎症。

五忌睡前饮茶。睡前两小时最好不饮茶,否则会使精神过于兴奋而影响人睡,甚至引起失眠。老年人睡前饮茶,易致心慌不安、多尿,更会影响睡眠。

六忌发烧及服用某些药物时饮茶。有些发烧的人仍照常饮茶,这样不但不能降低体温,还会导致体温增高。因为茶叶的茶碱会提高人体温度,使降温药物的作用消失或大为减弱。另外,服用洋地黄类、铁剂、中成药补品、胃蛋白酶或多酶片时忌饮茶。

七忌饮劣变茶和高农残的茶。茶叶受潮发霉、变馊变味,切不可饮用。另外,茶叶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喷洒杀虫剂。如果采摘、加工不当,容易造成药物残留,不良环境中生产出的茶叶还会有重金厉残留超标问题,所以,喝茶一定要看商标,尽量选择大厂的、有品牌的、有各种质量认证的茶品,最好选择带有有机、绿色标志的茶品。

茶与健康

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而且都与神农氏这一传说有关。
由于茶叶有很好的医疗效用,所以唐代即有“茶 药”(见代宗大历十四年王国题写的“茶药”)一词;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可见,茶就是药,并为药书(古称本草)所收载。但近代的习惯,“茶药”一词则仅限于方中含有茶叶的制剂。 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所以,茶不但是药,而目是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
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目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
茶的二十三功效
(1)少睡 (2)安神 (3)明目 (4)清头目 (5)止渴生津 (6)清热 (7)消暑 (8)解毒 (9)消食 (10)醒酒 (11)去减肥 (12)下气 (13)利水 (14)通便 (15)治痢 (16)去痰 (17)祛风解表 (18)坚齿 (19)治心痛 (20)疗疮治瘘 (21)疗饥 (22)益气力 (23)延年益寿
茶的其它功效不成系统者,尚有如下数条:《格物粗谈》称:“烧烟可辟蚊:建兰生丸斑,冷茶和香油洒叶上”。《救生苦海》称:“口烂,茶根代茶煎饮”。《本草纲目》:治“痘疮作痒,房中宜烧茶烟恒熏之”
茶的药用成份
茶叶中和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组份,主要有以下几类。
(1)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中一种含量很高的生物碱,一般含量为2~5%。每杯150毫升的茶汤中含有40毫克左右咖啡碱。咖啡碱是一种中枢神经的兴奋剂,因此具有提神的作用。在对咖啡碱安全性评价的综合报告中的结论是:在人正常的饮用剂量下,咖啡碱对人无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2)多酚类化合物 可溶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在红茶中的含量约为干重的10~20%,它主要由儿茶素类、黄酮类化合物、 花青素和酚酸组成,以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儿茶素类中主要包括表儿茶素(简称EC)、表没食子儿茶素(简称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简称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简称EGCG)。这是茶叶药效的主要活性组份。业已证明,它们具有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动脉粥 样硬化、降血脂、消炎抑菌、防辐射、抗癌、抗突变等多种功效。
(3)维生素类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维生素B族的含量一般为茶叶于重的100~150PPm左右。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促进创口愈合。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阻止人体中脂质的过氧化过程,因此具有抗衰老的效应。茶叶中 维生素K的含量约每克成茶300~500国际单位, 因此每天饮用5杯茶即可满足人体的需要。维生素 K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素。
(4)矿质元素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如磷、钾、钙、镁、锰、 铝、硫等。这些矿质元素中的大多数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茶叶中的氟素含量很高,平均为100~200PPps 左右,远高于其他植物,氟素对预防龋齿和防治老年骨质疏松有明显效果。
(5)氨基酸 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已报道有25种,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众所周知,氨基酸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如谷氨酸能降低血氨,治疗肝昏迷。蛋氨酸能调整脂肪代谢。
(6)其他 除了上述这些主要组份外,茶叶中还含有一些次要的活性组份,它们的含量虽然不高,但却具有独特的药效。如茶叶中的脂多糖具有防辐射和增加白血球数量的功效;茶叶中几种多糖的复合物和茶叶脂质组份中的二苯胺,具有降血糖的功效;茶叶在嫌气条件下加工形成的a一氨基丁酸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茶的疗效作用
1、提神解乏 据研究,茶叶含有3一5%的咖啡碱,咖啡碱是一种白色丝光针状的结晶体,被人体吸收之后,能起到加强大脑皮质感觉中枢活动、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更为敏锐、能使精神振奋的作用,在医学临床上,用它治疗伤风头痛,疗效显著,而且没有副作用。西药中的阿斯匹林等主治感冒头痛的药片,差不多都有咖啡碱的成份。另外,咖啡碱对心肌有直接增强收缩的作用,并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肾脏血管,还可作治疗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一种辅助剂。
茶叶中的咖啡碱还不同于普通纯咖啡碱,它与茶汤里的其它物质中和,形成一种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在胃内酸性条件下,失去了纯咖啡碱的活性,和对胃的刺激性,当混合物进入小肠的非酸性环境中时,咖啡碱又能还原释放出来,被血液吸收,从而发挥它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解除疲劳的作用。
2、除脂解腻,促进消化 首先,咖啡碱能兴奋神经中桩系统,影响全身的生理机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其次,茶汤中的肌醇、叶酸、泛酸等维生素物质以及蛋氨酸、半腕氨酸、卵磷脂、胆碱等多种化合物,都有调节脂肪代谢的功能。此夕卜茶汤中还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们能够溶解油脂,帮助消化肉类和油类等食物。如“乌龙茶”,目前在东南亚和日本很受欢迎,被誉为“苗条茶”、“美貌和健康的妙药”。乌龙茶有很强的分解脂肪的功能,长期饮用不仅能降低胆固醇,而且能使人减肥健美。
3、预防龋齿,去除口臭 茶叶中含有较丰富的氟,龋齿的主要原因是牙齿的钙质较差,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它们结合之后,可以补充钙质,使抗龋齿能力明显增强。茶本身是一种碱性物质,因此能抑制钙质的减少,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4、利尿排毒 因为咖啡碱能阻抑肾小管对水份的吸收,同时,能扩张肾脏血管以畅通血液。所以有利于毒质顺尿流排出尿道。
5、预防辐射 据报道,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中,凡有长期饮茶习惯的人存活率高。因为茶叶中所含有的单宁物质和儿茶素,可以中和锶90等物质,减少放射性物质的伤害。由此看来,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不仅能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除腻、减肥健美,而且在医疗上也有它的作用。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饮茶的弊端,也要提醒人们注意。茶虽有利于身体健康,但绝不是饮用越多越好,茶越浓越好。 饮茶一定要适量。胃寒的人,不宜过多饮茶,特别是绿茶,否则等于“雪上加霜”,越发引起肠胃不适;再如神经衰弱者和患失眠症的人,睡眠以前不宜饮茶,更不能饮浓茶,不然会加重失眠症;再比如,一般不应该用茶水眼药,以免降低药效,正在哺乳的妇女也要少饮茶,因为茶对乳汁有收敛作用。

饮茶为什么有益健康?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茶叶誉满天下。茶能解渴提神,人人皆知。作为传统的保健饮料,绵延数千年,经久不衰。茶叶对人体有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

我国人民有饮茶的习惯,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传说上古年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最后遇茶而解。古代就有茶筵,即以茶宴客。我国茶宴始于三国时期,吴主孙皓在酒宴中喜欢灌酒,宠臣韦却不会饮酒,孙便“密赐茶代酒”,这就是“以茶代酒”的由来。

  到了东晋,陆纳驻守江南吴兴,鉴于当时世风奢侈,有违渡江初衷,乃力倡茶果宴以代酒宴。至南北朝时,朝贵宴会,皆设茗饮,茶酒珍馐兼备。

  唐代以后,饮茶风盛,上自君王,下至百姓,皆多喜好,茶宴大行,各禅寺更是大兴茶汤会。

  宋代饮茶风气更盛,茶宴遍行全国。君王有“曲宴点茶赐饮”,大学士甚至设有茶会,渐有茶坊、茶肆出现。明清以后,茶宴尤盛,大江南北,茶坊林立。

  迄今的茶话会,以及民间的茶汤会或宗教仪式的茶汤会,无疑都是茶宴的遗风。作为社交礼仪,茶宴当中清茶一杯,雅而不俗,俭而不吝,又合养生之道,有益于身心健康。

茶叶功效显著

  中医认为,茶叶具有祛痰、止喘、镇咳,醒脑提神、轻身、明目、醒酒、生津、止泻、化食、利尿、除毒等功效。

  现代科学证实:茶叶中含有3%~5%的生物碱,包含咖啡碱、氨茶碱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咖啡碱,易溶于水,在正常情况下,被冲泡出来的咖啡碱约占80%,每日饮茶五六杯,则咖啡的摄取量约0.3g。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增强心脏和肾脏功能。

  另外,茶叶中还有其他成分能和咖啡碱相互作用,使茶叶比纯咖啡碱来得缓和,避免了咖啡碱的副作用。生物碱都有利尿作用。

  因此,茶叶是一种良好的兴奋剂和利尿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茶叶中所含枸橼酸、枸橼酸盐,能治血液凝固,临床常用治尿路结石。

茶叶抗衰老

  许多研究表明,饮茶对健康大有好处,有抗衰老的作用,因此,常把饮茶比作通向长寿的阶梯。引起机体衰老的原因是脂质过氧化发生的自由基在兴风作浪,而茶叶中的维生素C、E和多酚类化学物质都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使细胞能正常的生长发育,达到延年益寿。

茶叶品种繁多

  根据不同的炮制法,茶叶可分为四大类: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和紧压茶。绿茶消炎解毒,红茶止泻助消化,乌龙茶减肥健身,紧压茶助消化、减油腻。古人常用绿茶解毒、红茶温胃,日常饮用乌龙茶。我国绿茶汤色清澈,清香爽口,畅销海内外;品种繁多,有龙井、珠茶、碧螺春、修眉、雨花茶、茉莉花茶等。红茶有祁红、宜红、滇红等。乌龙茶有铁观音、水仙、乌龙。紧压茶多做成茶球、茶砖。

我囯人民的饮茶方法

  一般认为,选用瓷杯或玻璃杯饮茶比较恰当,比较著名的有宜兴紫砂壶。饮茶用水以泉水为上。泡茶烧水要求达到沸腾起泡为度,用这样的水泡茶,茶中的水浸出物溶解得充分,茶汤浓厚,香气充分溢发。绿茶饮法,若用普通瓷杯,一次下叶量不宜太多,用滚水冲泡,待叶沉杯底即可随泡随饮。一般以二交茶味最好,浓而又香。俗话说,头交水,二交茶,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名茶经过炒制,茶叶细嫩,条索紧结,茶叶一时不易泡出味,冲泡第二杯茶的汤色和滋味才恰到好处。有些名茶有它独特的饮用方法,就属于饮茶之道了,但一般的饮法即如上述。

饮茶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如胃寒的人就不宜喝绿茶,因“茶苦而寒”,胃寒再加茶叶寒凉就会雪上加霜。哺乳期的妇女应少喝茶,因茶多酚对乳汁有收敛作用。服药时不宜用茶水送服,因茶叶中所含成分能降低药效。另外患缺铁性贫血的人不宜饮茶,因茶水中的鞣酸会影响人体内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从而使人体中铁的元素更缺乏,贫血更甚。茶可刺激胃酸分泌,故溃疡病人千万不要喝浓茶。

饮茶有益健康

  经常饮用可以防病治病、益寿延年,合理饮茶可最有效地发挥茶叶的效益,贵在适量、适时,现泡现饮,多饮淡茶、少饮浓茶。“请君常饮茶,延年又益寿”。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41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