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普洱茶标准

茶百科 2023-11-13 07:53:09

普洱茶标准

DB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 102—2003

普洱茶

2003-01-26发布 2003-03-01 实施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

普洱是云南深传统的特色历史名茶,生产工艺及产品特征具有特殊性。由于普洱茶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普洱茶地方标准,作为普洱茶生产、检验、贸易、仲裁的依据。

本标准由云南省茶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茶业协会、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关茶场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勐海茶厂、云南海湾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昆明台联商贸有限公司、昆明台联商贸(茶叶)公司、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星银、张勤民、苏芳华、王霞。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洱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类型、等级、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茶的散茶和紧压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的而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09.57—1996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8302—1987 茶取样

GBT8303—1987 茶磨碎式样的制备及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8304—1987 茶 水分测定

GBT8305—1987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8306—1987 茶 总灰分测定

GBT8310—1987 茶 粗纤维测定

GBT8311—1987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SBT10036—1992 紧压茶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10157—1992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是用于本标准。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4、类型与等级

4.1普洱茶按形状分为散茶与紧压茶

4.1.1普洱散茶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共十一个等级。

4.1.2普洱紧压茶外形有圆饼形、沱形、砖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

4.2实物标准样

4.2.1普洱散茶根据各等级的品质要求,制作特级、一、三、五、七、九级共六个实物标准样。(每五年换配一次)

4.2.2普洱紧压茶不做实物标准样。

5、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

5.1.2普洱茶必须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

5.1.3普洱茶不得着色,不含添加剂。

5.1.4普洱散茶必须符合相应实物标准样。

5.2感官要求

5.2.1普洱散茶品质特征见表1。

5.2.2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平滑、整齐、端正、厚薄匀称。分洒面、包心的茶,其洒面茶应分布均匀,不起层掉面,包心不外露。

5.2.3普洱紧压茶的内质要求

汤色红浓,陈香纯正,滋味纯正,叶底褐红、匀齐。

表1普洱散茶品质特征

品名 外形 内质

条索 整碎 色泽 净度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级 紧细 匀整 显毫 匀净 陈香浓郁 浓醇 红浓明亮 褐红细嫩

一级 紧结肥嫩 匀整 较显毫 匀净 浓纯 浓醇 红浓明亮 褐红肥嫩

二级 紧结较肥嫩 匀整 条匀较显毫 匀净 浓纯 浓醇 红浓 褐红柔嫩

三级 条索紧结 匀整 尚显毫 匀净 浓纯 醇厚 红浓 褐红尚亮

四级 肥壮紧结 匀整 尚显毫 有嫩梗 浓纯 醇厚 红浓 褐红欠匀

五级 条索紧实 匀整 略显毫 匀净 纯正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六级 壮实 尚匀整 褐红 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七级 肥壮紧实 尚匀整 褐红 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八级 粗壮 尚匀整 褐红 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九级 粗大尚紧实 尚匀整 褐红 有梗 纯和 平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十级 粗大稍松 欠匀整 褐红稍花 有梗 平和 平和 深红 褐红稍粗

标准号:DB53T 102—2003

如何辨别普洱茶的好坏

  导语: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汉族茶农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素来有?能喝的古董"之称。

  云南普洱茶是云南独有大叶种茶树所产的茶,是中国名茶中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其饮用方法异常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

  耐泡是普洱茶的一个优点,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陈年普洱茶,最多可以泡20次以上,其味与汤色会随着泡的次数增加慢慢的减淡。

  如何正确鉴别你喝到口里的普洱茶是好是坏呢,下面我们从七个角度为大家分析:

  1、甜度

  此种甜说的是入口后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现,千万不要和回甘混为一谈。其甜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盖,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后,能够将各项滋味分离品味,既能领略,新茶客很难品出,甜度也是鉴别好坏之处,但不是关键。

  2、茶汤

  茶汤是鉴别内质丰富度关键之一。茶汤粘稠度的`鉴别请勿一点点茶汤喝入口中就来判断,应该将茶汤稍试大口一些喝入口中,在口中迂回一周再咽下,一能感受其茶汤粘度,二能感受茶汤厚实饱满度及其顺滑感。

  3、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为茶的基本滋味,比如台地茶回甘和生津体现都比较快,但持久度较差,一般6泡之后就开始减弱,古树茶此项滋味体现比较稳定,快而持久。

  4、苦涩

  苦涩也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苦涩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但表现较重的茶只有两种原因:

  1、一种是茶树龄较小,吸收土壤的养分较少,其他滋味表现较弱,此时这种原性就体现的尤为突出;

  2、另一种则为茶树施肥,特别是尿素能迅速催长,但它会很快改变土壤结构,所以就会造成苦涩增加;

  根据这两点原因可以告诉大家,苦涩绝对不是茶气,也不是说茶很刺激,放久了就不刺激了;还有人说不苦不涩不成茶这些均为错误观点,苦涩是原性,也可说成是茶的缺点。

  5、喉韵

  喉韵也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之二,也是非常之重要,喉韵就是在喉部形成的清凉舒适感,此感会使您呼吸都尤为的顺畅,舒爽度较高,还有会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韵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时这种韵味会随呼吸带入口中,此时您会产生错觉,怎么喉部也能尝到甘甜,香韵。

  喉韵的产生是因为茶品内质丰富时,茶汤喝下时滋味会在喉部累加释放,有的古树茶在喝完茶后均能持续20-30分钟之久,喉韵越久就代表内质越足。

  6、耐泡度

  在品饮时,如果发现其中一项滋味在任意一泡发生减弱时,就证明此茶的耐泡度就只有到达于此,台地茶一般6泡之后就会开始减弱,古树茶都能持续至8-10泡以上,较好者能持续至12泡以上,所以千万不要说您的茶能泡20几泡,20几泡您喝到的是茶的回甘,生津感觉,而且泡法不标准时,只要把茶量多投,水煮沸后停止加温,能泡的更久,那都是茶店忽悠茶客专用语;耐泡度决定了茶的稳定性,耐泡度越好,稳定性越高。

  7、稳定性

  通过耐泡度的鉴别就能得出茶性的稳定度,稳定度越高,就证明此茶的内质尤为丰富,后期存储时,才能稳中求得后期之陈,所以由此又能证明很多茶客说便宜的新茶买回后刺激性强,放几年陈化后就好喝了,那本来茶就不具备内质的时候,用何许物质进行陈化呢?

普洱茶没有使用执行标准是不是三无

普洱茶没有使用执行标准是属于三无产品
普洱茶现执行的产品标准为《GB/T22111-2008》,该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类型与等级、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其次该标准也是普洱茶有关部门开展检测、审评等相关工作的官方理论依据。
普洱茶散茶是执行的绿茶标准。根据云南大叶种特性和普洱茶加工要求进行合理采摘。

普洱茶的选购标准

观形。好的普洱应该是条索肥嫩紧结,叶形完整。如果是碎、细的茶沫或者杂质很多,一般是次品。普洱散茶以嫩度划分级别,从级外、一级到十级特级,嫩度越来越高。一般 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点:一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 闻味道。一块茶不管是新旧,是不应该有其他杂味的。熟茶经过渥堆,会有一种熟茶味。新的生茶,有清香和甜味。而陈茶应有种特殊的陈味,好的陈年普洱会散发出一种自然的 樟香,荷香等香味,而不是“臭卜味”。 试泡。开汤后看冲泡后的叶底(茶渣),主要看柔软度、色泽、匀度。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的好,叶底硬、无弹性的品质不好;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色泽花杂不匀,或发黑、碳化、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属品质不好。 试喝。好的普洱茶应该是入口柔顺滑润、滋味醇正、清爽平和,刺激性不强,可以毫不阻滞地从口腔流向喉咙和胃部。若出现麻口、苦涩异常的,要结合产地存疑,勐海区的会偏苦一些,思茅的会偏涩。 四看:
1.清-味道要清,没有霉味。
2.纯-汤色要纯,如枣或红浓,亮,不能黑如漆。 3.正-存于正确环境中,位于干仓,不可处湿仓。 4.气-品其汤,则心旷神怡。
六不看: 不以错误的年代为标杆; 不以伪造包装为依据; 不以茶色深浅为借口; 不以添加味道为导向; 不以霉气仓别为号召; 不以树龄叶种为考量。 普洱茶并非年代越久远越好,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在合适的储存条件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茶品的品质会朝“好“的方向转化。一款茶品如果起初质量未能达标,或者是后期储存不当,那么不论放上多长时间,茶叶品质都不会好,而且普洱茶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造假做旧的很多。造假手段主要就是以湿仓加快生茶的陈化速度,制造出所谓的“陈年老茶”。或者把茶的包装做旧,以表现出陈旧感。鉴定陈年普洱茶的真假和优劣鉴定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有极大的困难。
茶叶外观
新普洱茶外观颜色较新鲜,多为黄绿色,带有白毫,且味道浓烈;陈茶由于经过长时间的氧化作用后,茶叶外观会呈枣红色,白毫也转成黄褐色。
包装纸颜色
通常陈年普洱茶,其包装的白纸已随时间变得陈旧,纸质略黄,因此可以从纸质手工布纹及印色的老化程度判断普洱茶的年份。但这只能作为参考,非绝对依据,因为可能有些不法商人会利用这种心理,以陈黄的包装纸包装次级品。
茶品年份
通常将普洱茶的年份划分:
1949年以前,这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百年同兴贡品、百年同庆号、同昌老号等。通常在茶饼内放有一张糯米所做、印有如上名称的纸,称为“内飞”。
1949—1967年,生产的茶叶在包装纸的茶字上,用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1968年以后,这时生产的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业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选生产,统称“云南七子拼”,包括:雪印青饼、73青饼、大中小绿印、小黄印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37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