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茶山,这期我们将继续为您介绍普洱茶山。
普洱市综述
普洱市是因普洱茶而更名的城市(原名思茅)。事实上,作为云南第一大市的普洱,无论从历史,还是现有的普洱古树资源来看,都和普洱茶有着不解之缘。普洱市境内古树茶面积达83187公顷,约合124万亩。其中野生茶树居群78633公顷,是普洱茶产区中最大的;古茶山12123公顷(2006年普查数据)。
从景谷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茶树远祖),到镇沅哀牢山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树王,再到邦葳的过渡型茶树王,还有树高最高(27米)的孟连勐马镇腊福野茶。普洱市拥有最为多样的珍稀普洱古树资源。从最大的无量山野生茶树居群(16534公顷,分布于景东县锦屏镇至镇远县勐大镇),到最大的栽培古茶山景谷文山古茶山(1112公顷),再到景迈山的千年万亩古茶园。普洱市也拥有极为丰富的野生茶居群和古茶园资源。
普洱市是云南最大的市,占地面积45385平方公里,辖九县一区。我们将按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分为三个大的地区来分别叙述:分别是位于东南的墨江、宁洱、思茅(区)、江城片区;位于中北部的景东、镇沅、景谷片区;和西南部的澜沧、孟连、西盟片区。普洱市的古茶山资源极为丰富,介绍中我们仍然选用以大函小的方式,如果您听说的茶山没有在大的分类中出现,那应该会在大茶山的产地一栏中找到踪影。另外这里所说的古茶树标注的下限为树龄100年,有些产地没有被收录,可能是由于树龄的缘故。
墨江、宁洱、思茅(区)、江城古树茶分布
须立贡茶古茶山、龙坝古茶山、通关古茶山、坝溜古茶山、迷帝贡茶古茶山、景星豪门古茶山、困鹿山古茶山、国庆古茶山
须立贡茶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联珠镇,海拔1400-1460米,常年平均气温16.9-18℃。年降水量1323-1435mm。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茶山历史:须立贡茶在清代为皇家贡茶,联珠镇是茶马古道上著名驿站。
主要产地:菜园、班中、碧胜、勇溪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643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菜园村的大叶绿茶、碧胜村的须立贡茶等。相比较而言菜园村茶园的管理比须立贡茶所在的碧胜村要好一些,长势更强。碧胜村的须立贡茶园内保存了一定树龄比较老的古树,是清代贡茶的原产地。
龙坝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通关龙坝乡,海拔1300-17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0-17.9℃。年降水量1350mm。土壤为红壤和黄红壤。
主要产地:竜宾、勐里、大乜多、竜场、打洞、石头、曼婆
古树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287公顷,茶园管理一般,长势中等。
通关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永平镇,海拔1520-1820米,常年平均气温14.9-16.8℃,年降水量1391mm。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永平、新武、景坝、毕库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287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永平村大叶绿茶和新武村大叶绿茶,茶园管理一般,长势中等。
坝溜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在墨江县坝溜乡。海拔1630-1885米,常年平均气温11.9-16.4℃,年降水量2197mm。土壤为红壤。
主要产地:老朱、联珠、老彭、骂尼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247公顷,呈零星和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老朱寨玛玉茶和联珠村羊八寨玛玉茶。茶树分布密度较小,管理中等,长势强。
迷帝贡茶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在墨江县新抚乡。海拔1300-1940米,常年平均气温14.2-18.3℃,年降水量1293mm,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界碑、新塘、班包、那宪
茶山历史:明神宗时期已开始种茶,清代进一步发展,成为茶马古道驿站之一。原称米地茶,因为成为清代贡茶受皇帝喜爱,故称“迷帝”茶。界碑赵氏家族曾保留有皇家所赐“岁俸京师”牌匾,文革时遗失。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195公顷,代表品种为界碑村迷帝贡茶,最大的老茶园有300多亩。
茶质特色:迷帝茶苦涩明显,回甘较快,茶香清扬,有少许兰香,山韵明显。
景星豪门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与墨江县西部景星乡,北回归线附近。海拔1530-1990米,常年平均气温14.2-16.9℃,年降水量1360mm。土壤为红壤、黄棕壤、紫色土。
主要产地:新华、景星、正龙
茶山历史:景星有数百年种茶历史,解放前有景星茶厂,是墨江茶厂的前身。
古树现状:现有古茶山283公顷,呈块状和零星分布。代表品种有新华村大团叶绿芽茶和景星村中叶茶。景星茶园经过历年的开发种植,茶园中古树和小树混栽,老树大都经过矮化处理,芽头明显增多。
茶质特色:苦涩明显,略有甜味,香气较弱,生津回甘明显,山野韵不显。
困鹿山
困鹿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宁洱县宁洱镇,海拔1090-1640米,常年平均气温16.5-19.0℃,年降水量1700mm。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主要产地:宽宏、西萨、谦岗
茶山历史:困鹿山原作困卢山,是清代贡茶产地之一,宽宏村的哈尼人种茶历史超过400年。
古树现状:茶园多在村寨边,粮茶间作。代表品种有宽宏村困鹿山大叶茶,西萨村大叶茶,还有当地俗称的细叶茶属于白毛茶一种。宽宏村古茶园有古茶树372棵,树龄400年以上,大叶种和小叶种共生,这种成片的未经矮化的古茶园比较难得,是明清普洱本地产茶的重要证明。
茶质特色:山野气韵明显,汤质饱满、甜滑,苦涩较弱,回甘较快。
国庆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于江城县国庆乡,海拔1100-1350米,常年平均气温19.2℃,年降水量2360mm。气候湿热多雨。土壤为赤红壤
主要产地:络捷、么等、田房、嘎勒、博别、和平
茶山历史:江城历史上是易武茶北山的必经之路,受六大茶山贸易影响,江城很早开始种茶,在络捷、田房等地种茶历史都超过200年以上。络捷即是彝族语“茶叶”的意思。
古树现状:茶园都在村寨边上,目前古茶山面积有387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络捷普家村老树茶,田房村田房大树茶。国庆古茶呈不同树龄混布,部分没有修剪的老树较为高大。不同产地茶园维护情况不一。受易武茶价格上涨的影响,与易武茶口感相似的国庆茶价格也有所上扬。
茶质特色:苦涩较弱,汤中带甜,回甘较好,汤质饱满程度较易武老树略逊,略显不够醇厚。
千家寨茶树王
景东、镇沅、景谷古茶树分布
虽然普洱市北部传统上并非最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但是伴随哀牢山千家寨茶树王的发现,人们的目光开始逐渐关注这里,而随着人们对野生和栽培型普洱茶古树群落的了解逐渐增多,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兴趣也越来越大。
虽然现在普洱茶研究的很多课题还远未到下结论的时候,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理由锁定无量山脉、哀牢山西坡和澜沧江中游、者干江、威远江水系周围为普洱茶资源最为丰富和最富潜质的地区,这也是茗寿堂最为重点关注的区域之一。
老仓福德古茶山、金鼎古茶山、漫湾古茶山、御笔古茶山、哀牢山西坡古茶山、振太古茶山、老乌山古茶山、田坝古茶山、勐大古茶山、马邓古茶山、文山古茶山、秧塔古茶山、南板黄草坝古茶山、联合龙塘古茶山、团结古茶山。
老仓福德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东县北部的安定乡和文龙乡,无量山东坡,海拔1600-2100米,常年平均气温11.6-14.6℃,降水量1280-139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夹有未风化砂砾。
主要产地:迤仓、中仓、外仓、河底、民福(以上为安定乡),邦崴(注:和澜沧的邦崴不是一地)、邦迈、义昌(以上为文龙乡)。
茶山历史:老仓福德的古茶园、古茶树和茶马古道,证明景东是普洱茶古老产区。民国14年云南省省长唐继尧曾为“老仓茶”颁发优等奖。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463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大多在村寨边。代表植株有文龙乡邦迈村的山茶,安定乡迤仓村的勐库茶。老仓福德茶区种植密度低,管理粗放,产量相对不高,但这反而使老仓福德茶保留了较高的品质。
茶质特色:老仓福德茶虽然树龄不很高,但茶气充盈,汤质饱满,回甘持久,有无量山北部茶的山韵特点。
金鼎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无量山西坡景东县林街乡及景福乡,海拔1800-2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0.6-14.6℃,降水量1292-1413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土壤沙性较重。
主要产地:岩头、龙洞、箐头、丁帕、清河(以上属林街乡),金鸡林、公平、岔河、勐令(以上属景福)。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320公顷,呈零星块状分布。代表植株有景福乡金鸡林村金鸡林茶和林街乡岩头村大卢山茶。金鼎是无量山古茶区之一,茶树密度较低,管理粗放,普洱茶品质优良。目前百年以上古树尚有近千亩。
茶质特色:苦显涩弱,苦能化甘,汤质饱满,山韵明显。
漫湾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东县漫湾镇,无量山西坡。海拔1700-2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14.6℃,降水量1291-1307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夹有未风化石砾。
主要产地:漫湾、安召、温竹等。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205公顷,呈零星块状分布。代表植株有安召村家茶和温竹村茶。本区同样是无量山古茶区之一,茶树密度稀,管理粗放。漫湾也是优质的普洱茶产区。
茶质特色:苦显于涩,苦能化甘,山野韵明显。
御笔古茶山
茶山地理:无量山东坡的景东县文井镇和锦屏镇。海拔1700-2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降水量1300毫米。土壤为红壤,沙性较重。
主要产地:山心、丙必(长地山)、清凉村(以上属文井),山冲、黄草岭(以上属锦屏)。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279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文井镇山心村茶,锦屏镇山冲村生态茶。茶园管理一般,树势生长较强。御笔古茶山现有百年以上茶树近千亩。
茶质特色:苦涩较重,回甘较快,回甘明显,涩能生津,山韵一般。
哀牢山西坡
哀牢山西坡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东县龙街乡、大街乡、花山乡,哀牢山西坡中上部。海拔1300-2100米,常年平均气温12.6-17.6℃,年降水量1180-1320毫米。土壤有赤红壤、红壤、黄棕壤。
主要产地:东山、和哨(以上属龙街),大街、气力、三营(以上属大街),文岗、营盘、撇罗、文岔、芦山(以上属花山)。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457公顷,呈块状和零星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部分和粮田间作。代表品种有花山乡芦山村大石房野茶,龙街乡栘衣树村荃麻林大树茶。茶树零星种植,管理较好,长势较好。本区是哀牢山古茶区,同时也是历史上普洱茶北上大理的重要通道,保存有部分茶马古道遗迹。
茶质特色:苦显于涩,苦能化干,汤质饱满。
振太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振太乡,无量山西坡,海拔1377-1857米,常年平均气温16.0-18.4℃,年降水量865-127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
主要产地:山街、抬头、界碑、兴隆、塘房、沙河、文怕、长安、小寨、黄梨。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883公顷,呈零星块状分布。此古茶区种茶历史超过250年,大多在村寨边,代表树种有山街村大茶树和小寨村大叶茶。茶园管理中等,长势强弱不一。
老乌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按板镇,海拔2057-2240米,常年平均气温14.1-15.2℃,年降水量1390-1502毫米。土壤为红壤、黄棕壤。
主要产地:文立、罗家、那布等。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417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文立村文立大茶树。老乌山是高海拔无量山系代表,当地彝族种茶历史超过500年,茶叶品质优良。
茶质特色:老乌山茶汤质饱满,茶气浑厚,山韵悠长,香气低沉。是优质的高海拔高古普洱茶品种,也是茗寿堂栽培与过渡型高龄古树的重要产区。
田坝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田坝乡和按板镇。海拔1770-1816米,常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180-1215毫米。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
主要产地:老海塘、茶山箐、民强、瓦桥(属田坝),联盟(属按板)。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200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民强村的大叶茶。百年以上古树尚有数百亩,茶园管理中等,长势较强。
茶质特色:山韵明显,汤质饱满,杯底香显,苦显涩弱。
勐大古茶山
茶山地理:镇沅县勐大镇,海拔1428-1910米,常年平均气温15.8-18.1℃,年降水量920-191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主要产地:大井、文况(砍盆箐)、文蒙、文开、文卜。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252公顷,呈块状分布,多在村寨边,茶园管理较差,茶叶品质优良。代表品种有文况村砍盆箐茶。砍盆箐茶外人知之不多,但在当地享有盛誉,价格一路上涨。
马邓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者东乡,海拔1760-1810米。常年平均气温16.2℃,年降水量1118-1205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主要产地:麦地、马邓。
茶山现状:马邓古茶山清嘉庆年间开始种茶,现有古茶山面积约117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麦地村的大绿茶和马邓村的老马邓茶,茶园管理一般,长势较好。马邓茶是镇沅传统名茶,绿茶茶质醇厚,香气明显,享有盛誉。
茶质特色:杯底留香,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汤中带甜。大麦地茶和马邓茶类似而苦涩稍显。
文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分布于景谷县景谷乡,海拔1610-2010米。常年平均气温20.3℃,年降水量1296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文山(文山顶、大石寺)、苦竹山、景谷(即小景谷)、文召、云盘、文联、团山、文东。
茶山历史:小景谷种茶历史久远,最为人称道的是清末名人纪襄廷在景谷推广种茶,除了大面积种茶扶贫,他又在小景谷开办恒丰源茶庄,使小景谷渐成重要的普洱茶集散地。当年纪襄廷时代的茶树现在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品种优良,产茶品质出色。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1112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文山村勐库茶和云盘村红橄榄茶。茶园管理中等,长势较强。小景谷茶区是资深普洱茶人比较关注的区域,古茶园分布广泛,茶树生长状态较好。在苦竹山、文山顶等地保存了一些树龄较高,品质较好的古树。
茶质特色:山韵较好,汤质饱满,香气幽长,回甘较好,汤中带甜,甜中有凉。
秧塔古树
秧塔古茶山
茶山地理:景谷县民乐镇,海拔111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主要产地:大村、白象、桃子、民乐。
茶山历史:秧塔白茶是少数有明确史籍记载的普洱贡茶之一,在清代名重当时,贡内廷者称白龙须。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114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为大村秧塔大白茶,白象村大叶子茶。茶园管理中等。秧塔白茶作为世界最古老的白茶树种尤为珍贵,茗寿堂所选用的是其中最古老的五百年以上古树,可称是母树级的茶品。其他两三百年的普洱茶树和一两百年的白茶分布也很广泛。
茶质特色:香气浓郁,甘香明显,回甘细腻。
南板黄草坝古茶山
茶山地理:景谷县东部凤山乡和正兴镇,海拔1710-235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黄草坝(大尖山)、平田、顺南、南板。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458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是平田村的细红茶。黄草坝茶山大小叶种共生,村寨边的大树茶和山坡上的野放茶都有,茶树长势较好,品质优良。
茶质特色:黄草坝茶香气幽长,山韵明显,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汤质饱满。
联合龙塘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谷县威远镇,海拔1510-1760米,常年平均气温20.1℃,年降水量1341.8毫米,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
主要产地:龙塘、联合。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335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龙塘村大叶茶和联合村大叶茶。长势较好,品质优良。
团结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谷县永平镇团结村,海拔1090米,常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41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
主要产地:团结。
茶山现状:团结茶山主要是汉族,茶树树龄以一两百年老树为多,现有古树茶山面积198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团结村刚榨茶。茶园管理一般,长势较好。
西盟勐梭龙潭
澜沧、西盟、孟连古茶树分布
传统上澜沧、西盟、孟连被称为边三县,因为地处偏僻,所产的普洱茶并不受人重视。近年来随着邦崴过渡型茶树王的发现,澜沧的古树茶开始浮出水面。而号称“千年万亩”的景迈山古树茶独特的香气为世人所知,又引发了人们的追捧,好在景迈地广茶多,尚不至于过分炒作。其实边三县的古树资源并不仅限于此,随着对古茶树研究的深入,我们开始关注大黑山系,这是一片和哀牢山、无量山一样充满宝藏的神奇之地。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全云南保存最好的,茗寿堂的野放茶基地也正位于西盟。在孟连,在西盟,中缅边境的深山之中我们时常会有惊喜出现……
景迈古茶山、邦崴古茶山、文东古茶山、东卡河古茶山、腊福古茶山、芒中古茶山、佛殿山古茶山
景迈山古茶园
景迈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迈县惠民乡,是现存最大的古茶山之一,海拔1100-1570,常年平均气温16.5-19℃。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古树产地:景迈(大平掌)、芒景、芒洪、勐本、芒埂、翁洼、翁基、老酒房等。
茶山历史:据景迈山缅寺碑记载景迈山大面积种茶历史超过1300年;而据布朗族史料,种茶更早在1800年前。布朗先祖叭岩冷的传说则更为久远。在建国初,景迈茶曾被布朗族头人献礼给毛主席。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1095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芒景村的芒洪古茶和景迈村古茶。景迈山自然环境保护较好,茶树基本没有经过人为矮化,和其他树木混生,这也是景迈茶独特香气的原因之一。同时景迈山高龄古树(500年)存量较大,是我国十分珍贵的古树茶资源地。
茶质特色:干茶、茶汤、杯底香俱佳,山韵优雅,苦涩明显,回甘快而持久。汤质饱满。
邦崴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澜沧县富东乡,海拔164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土壤为红壤。
古树产地:那东、小坝、南滇。
茶山历史:那东一代拉祜族种茶有几百年历史,而邦崴古树的知名主要是因为邦崴村的过渡型茶树王的带动。1992年和1993年国内和国际两次研讨会确认了过渡型茶树王,成为中国是普洱茶源产地的直接证据。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211公顷,茶树多在村寨边分散分布,代表植株有那东村那东老茶树和小坝村大平掌大茶树。邦崴过渡型茶树王也在此茶山中。
茶质特色:苦涩较明显,回甘较快,香气幽长,山韵明显,生津明显。
文东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于澜沧县文东乡,海拔1740-1970米,常年平均气温14.5-16.0℃,年降水量120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古树产地:小寨、帕赛、水塘、栘(木+衣)树。
茶山历史:小寨佤族种茶历史超过五百年,帕赛汉族种茶也有近五百年历史。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96公顷,呈块状分布。茶树散生,茶粮间作。古树、小乔木、新茶混种。代表品种有小寨村老茶树,帕赛村老茶树。茶树长势较好,品质优良。
茶质特色:苦涩明显,兰香高扬,多泡之后犹在,不输景迈,回甘较快,汤质饱满。
东卡河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澜沧县东朗乡大平掌村,距离县城21公里。海拔1550米。土壤为黄沙壤。
茶山现状:茶树生长与村边山梁和山坡上,多数与林木共生,生态环境良好。古树大都自然生长,没有人为矮化。
茶质特色:苦较明显,回甘较快,茶香高扬,汤质饱满,汤中带甜。
腊福山古茶树
腊福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孟连县勐马镇腊福村,海拔1570米。离边境只有几公里路程。土壤为黄棕壤。
茶山现状:熟悉普洱茶山的人可能会听说过腊福大黑山野生茶,而对腊福大寨附近的栽培型古树了解较少。腊福古茶分布较为分散,以旧寨周围为多。保留了一些树龄较老的古茶树,综合品质较好。
茶质特色:山韵较强,苦涩较重,香气明显悠长,汤中带甜,回甘较好。
芒中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孟连县娜允镇景吭村,海拔1020米。
茶山历史:娜允古镇是孟连宣抚司所在地,土司府至今保存完好。芒中的古茶园即是孟连傣族土司的御用茶园。
茶山现状:芒中古茶园虽然茶树并不高大,但是生态环境较好,茶树和其他树种共生,采摘适量,保证了茶树的品质。
茶质特色:山韵较强,苦涩较弱,苦中带甜,回甘较好,汤质饱满。
佛殿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西盟县西部,年平均气温13.5℃,年降水量近3000毫米。海拔1700-2200米。
茶山现状:西盟佛殿山一代的野生古茶近年来引起关注,从初步考察来看,无论就面积还是树龄,都是屈指可数的。除了野生古树茶,佛殿山也发现了一些过渡型古茶树群落,这些茶树群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茶质特色:香气沉稳幽长,苦涩明显,回甘较快而持久,汤质饱满。
普洱市总结
普洱市因为面积较大,纵跨北回归线,其古树茶也呈现多样化的特色。南部江城等地的茶山和版纳东部茶区的茶质十分接近,柔和内敛。西部澜沧等地的茶则香气凸显,回味悠长,有着很好的市场竞争力。北部景东、镇沅等地的茶山场纯正,茶气充盈,随着大家对茶气的认知逐渐加深,必然会为更多的人所关注。景谷茶区历史悠久,香气口感俱佳,不乏颇具规模的古茶山,也代表了未来市场的方向。其他像西盟、孟连等地,虽然占地较小,名气不大,但其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其后市的发展埋下伏笔。
介绍:攸乐,古古茶山倾向的国家古茶山茶山登革热莽枝漂亮的古茶山砖古茶山慢撒古茶山
攸乐古茶山
攸乐山市辖区在景洪市基诺山,现在明。梁西长75公里,宽50公里,从北到南。东北部和登革热茶山邻居,西南小勐养,勐罕镇孟宽的坝子,景洪市是一个乡(镇)级行政区划单位。
攸乐茶山历史之间的六大茶山第一,是云南大叶茶的最高产量超过2000担的历史起源的中心。攸乐山种茶,年龄,据传说,茶的孔明遗产种类,它是供奉中明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置捕获与王,专门处理“盗”普洱通判。国民党军队进入1942年,攸乐茶山,焚烧和抢劫,茶农四逃到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损坏。解放后,人民的政府资金支持茶叶生产的茶农的头发粮食救济。生产逐渐增多。攸乐茶山产茶1993年1942担(超过97,000公斤)。
十七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州,市杵设置区域为山区发展实验区,在有关科研单位的指导下,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还积极种植砂仁,橡胶制品等,从而使基诺同胞经济收入显着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小康。古茶树
攸乐山(基诺山)收集古茶树春茶的
登革热古茶山
登革热古茶山,包括这就像明天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附近。也是古比著名的茶叶产区,年产茶500多担,大叶茶是一种类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登革热附近的八角树寨茶王,干茶春茶季节产生的负载已经枯萎,一直荒芜,很难找到。
靠在州古茶山
森林邦古茶山茶文化的历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清朝初期,和之前漫长的岁月里,故宫清宫贡茶靠在州茶菁为原料。明代,四川茶农进行了大量小叶茶种种植来靠在状态,所以小叶种茶,依赖于国家定居,成为了清宫贡茶?当然原料。鼎盛时期年的清朝乾隆年间,倾斜的状态茶山在众人口为9000000人。每个人都茶,茶每个人,每个人都卖茶,4个镇茶叶市场。即:森林,国家工街,街,民漂亮的砖街,牛滚塘街。镇与镇,运茶之间的Mabang交流,盛况空前。光绪31年之前倾斜的状态下降开始的共和国,森林State Street的竞争剩下的1.3,人口不到1000人。滚动街的牛,鼠疫举行,无人居住的,它是清朝后期,森林爆炸下滑,吴仪,绝对艳冠群芳的崛起,共和国,云南普洱茶勐海占主导地位。
倾斜的状态攸乐,架布,习空莽枝漂亮的砖,,如登革热茶山,茶叶生产和分布式处理的地面,扶着国家主要是茶山韩宁洱移动石坪地区从事茶叶种植。清正(1723-1735年)建成石坪厅。早年还内置了市政厅和楚雄厅。国家茶的历史靠在圆茶畅销省内外,后来把它卖给了越南,香港,年产量约1000担茶叶。斜塔国家当地的茶叶最好被定义为“贡茶”其味漫松。其特点是由美国质量厚味,放少许用开水倒入杯中,茶垂直永不沉没的清除颜色偏黄,甜,清香可口的饮料意识漫松年有20担解决方案贡茶“。
倾向古茶山(傣语“磨十二月”精益状态,茶善意的),总面积为360平方公里,是一个多民族的高山。历史上被称为,产生圆茶(七饼),年产茶叶万担。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热闹非常。最早的茶恽送号号源昌号始建于光绪(1875-1908)年,生产茶叶销售的专业人士,四川精益生产出口到西藏,香港和澳门的状态,和东南亚的茶叶,质量好,茶,每年进贡朝廷。
清代以加强茶山管理和交付的贡茶,道光25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思茅到茶山山高(倾斜的状态下易污)的石板镶嵌运茶马古道的建设,宽2米,和最多数百公里。在剩余的石板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在繁忙的交通道路建设在时间的艰辛和茶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交通便利,倚状态成为了内地和边境之间的交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各种商店,学校,霍尔应运而生。老靠在状态中解放街子被火烧毁。现有部分修复的古老街道。的主要城市是牛滚塘街,牛轧辊像,“四街”,最繁华的塘街的居住者多数的外国商人,从事茶叶,编织,气布,主要从事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藤的森林莽枝茶山无菌茶树大寨莽枝茶叶种植。“五个和尚庙,建于莽枝川诸寺,在3月每年采摘春茶季节,当地茶农到庙里敬香的茶神崇拜的祖先。滚动塘街建于的牛便宜莽树枝茶叶品质好,内地一些茶商较低的价格收购,倪蜕“的云南云历年传”记载:“雍正十二年(公元1728年),莽枝,茶叶的生产,供应商击败多练习收发器经常在茶户的家庭,坐下来的茶叶收购,移位输入内地。“老关庙被夷为平地,只有一个”始终坚持以“大碑卧睡,周围环绕着参天大树。留下的痕迹道道的老茶马古道,道路的诗行,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变迁。看到一个沉睡数百年的古墓 - 件件的壁雕,身骑白牛,双手紧握圆饼茶,茶农壁画高高举起,一石记录的古六大茶山事件壮观的老。相当砖古茶山
一个漂亮的砖茶古茶山美丽的森林和美丽的砖和其他地方。吴仪西行后高山寨,过磨河承天桥,被美丽的森林只有以减缓砖铭文慢砖关帝庙(石坪厅)废墟漂亮的砖的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建在今年的乾隆年间(1741年)春天的年产量至少在过去相当砖茶万担,最注定的吴仪加工,销售漂亮的砖茶山古六大茶山今天保存更好的茶山,茶林不规则地分散在的原始丛林后,一些代表的茶农精心管理,年产茶叶万担以上。相当砖村大厅恢复文庄优质茶叶产品,茶叶独特的,茶芽雪Baijing亮,是一个抢手的货物,深受客人的喜爱。
1994年,西双版纳州,县政府确定的新的茶山万亩茶园庄民,专家的指导下,在云南茶科万亩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漂流香,喜欢看古茶山茶园跨争辉,蓬勃发展茶叶生产。
慢撒古茶山
慢撒茶山易吴向东北,勐腊,立即与老挝接壤。清乾隆年间慢撒茶山光荣的时期,满山遍野的茶树,年产万担以上的只有8人,年产茶叶320担茶叶采摘季节茶王庄村是采用了大量的茶农民。清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当地茶山兄弟民族茶的,共同创造下一代的伟业产生的元宝茶“(圆茶)著名,在家里和国外,慢撒古茶山种茶历史悠久。
其实慢撒茶山,包括吴仪茶山,普洱茶第一家配送中心,唐代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源道。清朝(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状态茶山逐渐衰退,易吴搭三相反,吴仪茶,茶叶品质优异,出口佛教海,年产量约4000公担的茶叶加工组茶(丘茶),乾隆年间(1736-1795),石屏已经转移到吴仪茶种,“七茶饼用传统的方法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云南茶”,说:“瑞细白采用在二月(农历新年),是的毛尖,以使贡,贡后方许民间茶摊位七茶饼,使用最优秀的好茶叶,要注意的颜色,共8-色贡茶。乾隆六年(1796年),吴仪,曼腊茶山所产生的组茶的(土堆茶)也作为贡茶。“的清代同治,吴仪茶叶生产的70000担利佛”十二版纳志“载:光绪三十年来,由于战争吴仪区茶叶产量减少达20公担。 “吴仪在几个世纪前,它是云南的土地是少数富裕,有钱的大叶种茶树,唐被称为”李飞跃城市。 “这是说,祖先的崇敬汽车之家贡茶活跃,皇帝茶的同时,龙颜大悦特赐”Ruigong天堂“的牌匾,超后裔。明代和清代的法庭是更关心的土地,无论是普洱茶六大茶叶生产茶叶集散中心,滇藏茶马古道的来源
六大茶山约古老的地理位置,历史记载说,不同的:有的讲在澜沧江,有的讲的澜沧江以西的东,但也有人说,澜沧江两岸,六大茶山。在清代绘制思茅厅界图显示,古“六大茶山澜沧江梁岸。攸乐茶山目前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其余的五大茶山都在勐腊县慢撒在易武乡登革热,莽枝漂亮的砖,倚象明乡的国家,如明港明山说,野象山派生的名称。古六大茶山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目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三国时期(公元220年 - 公元前28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前往六大茶类,留下了许多留下作为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
古六大茶山“,传说诸葛亮的名字命名的。清朝道光年间的编制“普洱俯瞰智古迹。曰:“六大茶山遗产俱乐部在南部的领土,老通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Yuyou音乐,铜慕羽芒棒埋铁砖的漂亮砖的遗产木爆炸森林邦,埋马镫皮革踢,置撒袋于慢撒缓慢枝山名,皮革踢茶王小山优势根据相传武侯遗产的种类,这一野蛮的中国犹太人的崇拜。巍峨壮观的古茶山明山,诸葛亮发送箭头(民间传说射箭在普洱,俯瞰着城市东南无影树山),前祭风台。
古“六大茶山茶叶种植前在这三个国家,三个国家茶叶作为后商品和对外贸易逐步发展,晋,唐,宋已形成了商品茶叶基地。洪武年间,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划。清中叶茶山鼎盛时期,产品远销到地,四川,西藏,香港和澳门,南阳,这个世界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不仅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过去的西双版纳各族人民,也可以用来吸引数以十万计的大陆同胞来繁荣边境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交流发挥巨大的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六大茶山逐渐下降,到解放前夕,茶叶生产下降了低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茶叶生产,“古六大茶山逐渐起死回生,普洱茶生产走出困境,重放光芒。
攸乐古茶山
登革热古茶山
·倾斜的古老的古茶山,茶山·莽枝
·蛮砖古茶山
·慢撒古茶山
攸乐古茶山
攸乐山在景洪市辖区,现在明基诺山。梁西长75公里,宽50公里,从南到北,东北和登革热西南小勐养,勐罕,孟宽三个坝子,景洪市茶山邻居,现在是一个乡(镇)级行政区划单位。
攸乐茶山历史上的六大茶山第一间,是云南大叶茶的起源中心产量最高的2000多担的历史。攸乐山种茶,年龄,据传说,茶孔明遗产物种,它供奉中明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置的渔获知府,特别是到处理的“海盗”普洱通句子。国民党军队进入1942年攸乐茶山,烧杀抢掠,茶农户4逃离的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已被严重损坏。解放后,人民的政府资金,以支持茶生产的头发粮食救济茶农生产逐渐增多。攸乐茶山的茶叶生产在1993年1942担(超过97,000公斤)。
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州,市杵设置区域山区发展实验区,在有关科研单位的指导下,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还积极种植砂仁,橡胶等,从而使基诺同胞经济收入显着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
靠在古茶山茶文化的历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清朝初期,前的漫长岁月里,清宫贡茶靠在国家的茶菁为原料。大量明代,四川茶农进行小叶茶种种植来扶着状态,所以小叶种茶,对国家的依赖落户,成为了清宫贡茶?当然原料。鼎盛时期年清朝乾隆年间,倾斜的状态茶山的人口900万人众。每个人都茶,茶每个人,每个人都卖茶,四镇茶叶市场,即:林州街,文工街,蛮砖街,牛滚塘街之间的城市和城镇,运输茶的Mabang的交流,前所未有。光绪31年之前的共和国,林州街竞争剩下的1.3,人口不到1000人。牛倾斜状态下滑的开始滚动街,鼠疫举行,无人居住的,它是清朝后期,森林爆炸下滑,吴仪,绝对艳冠群芳的崛起,共和国,云南普洱茶勐海占主导地位。
靠在状态攸乐,架布,习空莽枝漂亮的砖,,如登革热茶山,茶叶生产与分布式处理地面,倚国家主要是茶山韩宁洱县石屏地区移动从事茶叶种植,清正(1723年 - 1735年)建成石坪厅。早年还内置了市政厅,楚雄厅。斜塔状态茶的历史,圆茶畅销省内外,后来把它卖给了越南,香港,年产量约1000担茶叶。斜塔国家当地的茶其味漫松最好地定义为“贡茶”,其特点是由美国质量厚味,放少许用开水倒入杯中,茶垂直永不沉没的清除颜色偏黄,甜,清香可口的饮料意识漫松有20担多年的解决方案贡茶“。
靠在古茶山(傣语“磨十二月”精益状态,茶善意的),总面积为360平方公里,是一个多民族的高山。历史上被称为一个圆茶(7饼),年产茶万担。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热闹非常。最早的茶恽送号号源昌号始建于光绪(1875-1908)年,生产的茶叶专业销售四川。精益的生产远销西藏,香港,澳门,东南亚的茶叶,质量好,茶,每年进贡朝廷的状态。
清朝为了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交付的贡茶,道光25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的高山思茅,倾斜的状态易武茶山()建造的石板镶嵌运茶马古道,宽2米,高达数百公里。在剩余的石板磨损的情况可以判断,在繁忙的交通道路建设的艰辛和茶的时间。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交通便利,倚状态成为了内地和边境交往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各种商店,学校,霍尔应运而生。老街头的孩子扶着状态中解放出来,被火烧毁。现有的部分修复的古老街道。
镇牛滚塘街。牛推出这样的“四街,最繁华的塘街。的居住者多数的外国商人,从事茶叶,编织,气布,主要从事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藤林莽枝茶山的的无菌茶树,茶叶种植的大寨莽枝。 “五个和尚庙,建于莽枝川诸寺,在3月,每年采摘春茶季节,当地茶农到庙里敬香的茶神崇拜的祖先。滚塘街建在便宜的莽牛树枝茶叶质量好,价格低一些内地茶商收购,倪蜕的“云南云历年传”记载:“雍正十二年(公元1728年),莽枝,茶叶生产,供应商打败多练习收发器经常在茶户家庭,坐下来收购的茶叶,,移位输入内地。 “老关庙夷为平地,只有一个”始终坚持以“大碑卧睡,周围环绕着参天大树。道道的老茶马古道留下的痕迹,道路的诗行,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变迁看到一个沉睡数百年的古墓 - 件件的壁雕,身骑白牛,双手紧握圆饼茶,茶农壁画高举,一石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情况下,前长。 BR />漂亮的砖茶古茶山美丽的森林和美丽的砖和其他地方。吴仪西行通过高山寨,过磨河承天桥,美丽的森林,只慢砖。慢砖关帝庙碑文记录的废墟(石坪厅),六大茶类漂亮的砖之一,该庙建于乾隆年(1741年)春在过去相当砖茶每年生产至少超过1万担销售。
漂亮的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今天保存较好的一个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落在原始丛林,注定处理,吴仪,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茶农精心管理,仍是一个年产万担以上茶。相当砖村大厅恢复“曼庄优质茶叶产品,茶叶独特的,茶芽雪Baijing亮,是一个抢手的出货量深受客人
1994年西双版纳州,县政府确定在曼庄茶山万亩茶园花园,云南茶科专家的指导下,盘绕山万亩茶园,一株株绿茶油漂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跨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
慢撒茶山易吴向东北,勐腊,之前的老挝边境。清乾隆年间速度较慢撒茶山辉煌的时期,在山坡上的茶树,年产万担以上的只有8个其他人的茶王庄村,年产茶达320担茶叶采摘季节是采用了大量的茶农。 ,清咸丰王子(1852年)从中国大陆的兄弟合作,茶的茶在茶山和当地的茶山民族兄弟,阿尔伯特冲的下一代。元宝茶“(圆茶)远近闻名广泛,畅销国内外,慢撒古茶山种茶历史很长。
实际上慢撒古茶山,,包括吴仪茶山,普洱茶最早的分布中心,唐代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清代(1821-1850),莽枝,布架,西安空倚状态茶山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吴易答散易武茶,茶叶品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4000担处理组茶叶(土堆茶),乾隆年间(1736-1795),很多人都感动石坪茶吴仪种,生产的“七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云南茶”的传统方法,说:“(农历新年)已于2月锐精,白毛尖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茶。 “七茶饼,用最好的好茶,要注意颜色,一共有八色贡茶。乾隆六年(1796年),组茶吴仪曼腊茶山产(土堆茶)作为贡茶。佛”十二版纳志“载:”清代同治,吴仪茶叶生产量70000担,光绪三十年,战争易武茶叶产量减少达20公担。易武世纪前,它是云南的土地是少数富裕,有钱的大叶种茶树,唐,被称为利润的飞跃城市之一。车族的祖先崇拜龙颜大悦,特赐“Ruigong天朝”牌匾超的后裔,明,清时期法院贡茶有功,皇帝茶,我更关心的土地,无论是普洱六大茶叶生产茶叶集散中心,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来源。
皮革的腾古茶山像今天明天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附近。也是古比著名的茶区,年产茶量超过500担,茶大叶种类型的案件。嘉庆年间(1796-1820)附近的八角树寨登革热茶王,春茶的季节产生的负载干茶枯萎,一直荒芜很难找到的。
永川旅游景点大全
1、茶山竹海国家森林公园。2、重庆野生动物世界。3、重庆卫星湖。4、重庆永川桃花源。5、香海温泉。6、永川松溉古镇。
1、茶山竹海国家森林公园。风光旖旎的茶山竹海地处永川城北茶山竹海街道办事处辖区,东距重庆市区56公里,西距大足石刻50公里、距成都271公里,南至泸州72公里,景区面积1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7%,大气环境达国家1级标准,年均气温摄氏15度左右,年均积雪一周。这里气候宜人,是国家接森林公园,是理想的天然氧吧、城市后花园,是长江三峡——重庆市区——大足石刻国际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璀璨明珠。景区内3万亩连片茶园成团成簇,如环似阵,层层叠叠,宛若茶坛。5万亩浩瀚竹海幽深迷离,浩渺苍茫,如烟似歌,荡人心旌。茶竹相映成趣,茶竹共生自然景观举世无双,因茶竹伴生,故名“茶山竹海”。茶山竹海原名箕山,乃古代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赐名,素有箕山天下隐之美称,古代苍龙道山,与峨眉仙山、青城道山、九寨美景并称蜀汉四景。当年诸葛孔明途径而作“君子之行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乃天赐修身之地矣。”之名句。
2、重庆野生动物世界。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所在地永川双竹镇是经国务院批准的100余个经济开发试点镇之一,界于东经105.37°——106.05°,北纬28.56°——29.35°之间,该地区山清水秀,地貌环境丰富多样,四季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8℃),是非常适合野生动物生长繁衍的地区。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永泸高等级公路、永师公路均经过永川市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是全国最大的国家级野生动物生态游览区,占地面积5000亩,规划引进动物430种,30000余只(头),包括各种珍稀动物260种,其中从国外引进的珍稀动物有金虎、银虎、白虎、白犀、猩猩、长颈鹿、北极熊、五彩金刚鹦鹉、巨嘴鸟、火烈鸟等100种,国内引进的动物有小熊猫、羚羊、双角犀鸟等160种5000只,动物规模堪称全国第一。其中数十种动物为中国及西部首次引进。园区以全散放浸入式观赏野生动物方式为主,共分为广场区、步行区、车行区。
3、重庆卫星湖。卫星湖旅游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重庆永川市双竹镇,距重庆主城区63公里,距永川城区10公里。与国家森林公园茶山竹海、国家级AAAA级景区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松溉古镇处于同一黄金旅游线上,是渝西主要旅游景区和重庆——川南、滇东北、黔西北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景区。以著名的卫星湖为中心以及周边景观区域组成卫星湖旅游景区,幅员12平方公里。卫星湖全长8公里,水面1500亩,湖湾交错,有自然形成的多个半岛和全岛。湖西北岸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省级森林公园黄瓜山和著名的比子沟景区,湖东南岸为金三维生态花卉园区。风景秀丽的重庆文理学院位于卫星湖畔。卫星湖旅游景区有旅游基础设施齐备、游乐服务功能齐全的水上世界、开明水上游乐场和度假村游船综合码头,有环境优美的省级园林式高等院校重庆文理学院、卫星湖国际旅游度假村、桃花山庄、比子沟,有具有宗教、民俗文化特色的石龟寺、康乐宫,闻名渝西的特色美食“星湖鱼”。
4、永川桃花源。重庆永川桃花源景区位于永川区黄瓜山白岩槽卫星湖源头,占地200余亩,距永川城区15公里。桃花源内林木葱茏、瀑潭相映、鸟语花香、四季如画。桃花源景区是继桃花山庄之后修建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式园林建筑。风格以川东民居为主,其中接待大厅,餐厅,茶楼,会议大厅等功能完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此造就了倒立石壁的黄桷树、传世绝奇的石锣石鼓、银河天降的飞丝瀑、溅珠瀑等独特景观。景区内翠湖碧波荡漾,小溪环绕其间,宁静幽雅,在这里您可以登山、垂钓、游泳、静思、住四合院、划竹筏、看瀑布、打靶射击、热情K歌,怡然而乐。是远离城市喧嚣,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在桃花源景区除观赏秀美山色,游人还可在此品桃花竹酒、“女儿酒”,领略苗家烧烤,尝鲜笋、泉水豆花,野鸡,野鸭加野菜,定是您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5、香海温泉。重庆香海温泉度假区由重庆金铂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是一座以温泉保健养生为主题特香海温泉色,集客房、餐饮娱乐、康体休闲、商务会议、保健养生、水上乐园和文化景观等旅游休闲度假项目于一体,多功能大型温泉度假区。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标准设施建造,占地300多亩,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生态温泉、极具文化品位的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永川胜利路的香海温泉于今年6月正式开业,共有大大小小78个温泉池(现建成的有38个),占地300多亩,是目前西南区域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温泉旅游度假景区。景区交通便利,距永川市区3公里,距重庆市区65公里,40分钟车程,且紧邻成渝高速路出口。香海温泉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整个景区依山旁水,景色宜人,是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商务会议的理想选择。香海温泉与“茶山竹海”相毗邻,园区属原生态环境、纯自然地貌,结合地域历史人文景观,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温泉资源。
6、永川松溉古镇。松溉镇位于永川市南端的长江北岸,距永川城区40公里,顺江而下到重庆143公里,逆江而上到四川宜宾229公里,与江津隔江相望,因境内松子山、溉水而得名松溉。曾于公元1589年和公元1661年两度置县。辖区内古迹繁多,景观丰富,西面有长江中坝,西北面有青紫山,东面有东狱庙,东北有“夫子坟”,南面有千佛岩,太子石,老鹰岩,北有久负盛名的飞龙洞,古镇有十里老街、陈氏老屋、古县衙、罗家祠堂等极具文化艺术价值的古建筑和人文景观。全镇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2002年10月入选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的松溉,是永川、荣昌、隆昌、泸州、铜梁、大足、内江一带商贾来往重庆贩运和做生意的物资集散枢纽。水路有上、中、下三个码头,江上来往船只川流不息。陆路运输方式主要是马帮,从各县境内运货至此的马和骡子每日近千匹,在老街上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为马帮服务的行业—马房也应运而生,昌盛时达20多家。
茶山竹海主要有哪些景点、门票多少
目前茶山竹海景区的主要景点是桂山茶园、青龙茶园、大山坪茶园三大片茶园,扇子湾竹海、金盆湖竹海、犀牛竹海、大岚垭竹海、白云湾竹海、九龙竹海六大片竹海,朱德楼、田坝子古墓、天子殿、薄刀岭等景点以及后山翡翠长廊等美丽景观。其中由已建设好的四条精华游步道贯穿其间,即茶艺山庄至萱花寺、金盆竹海、《十面埋伏》外景地经竹海迷宫至薄刀岭、翡翠长廊四条游步道。
目前门票旺季是40元,淡季是30元 。
温州茶山旁边有什么旅游景点
温州鹿城区
海坛-华盖-中山公园
松台山
张阁老祠
江心屿
西城路“双榕”
妙果寺
温州瓯海区
双岙石胜观摩崖造像
“第一山”摩岩题刻
永昌堡
寂照寺
普明寺
天柱寺
泽雅风景名胜区(西雁荡山)
温州市天柱风景名胜区
温州绿色乐园
茶山五美景园
温州乐园
温州龙湾区
瑶溪风景区
温州乐清市
北雁荡山风景区
中雁荡山风景区
乐清真如寺石塔
温州瑞安市
寨寮溪
圣井山
仙岩
瑞安桐溪
玉海楼
石棚墓
瑞安隆山公园
水乡古镇林_
尖山--八水
江溪龙潭
山皇古寨
金鸡山
卧龙峡
梅尖顺泰
利济医学堂
观音寺石塔
外三甲窑址
温州文成县
铜铃山森林公园
百丈_
飞云湖景区
刘基故里
天顶平湖
峡谷景廊
岩门大峡谷
朱阳九峰
温州苍南县
渔寮
海口
炎亭
碗窑
玉苍山森林公园
石聚堂
蒲壮所城
温州泰顺县
泰顺廊桥——泗溪溪东桥
泰顺廊桥——三魁镇薛宅桥
泰顺廊桥——泗溪北涧桥
泰顺廊桥——洲岭乡毓文桥
泰顺廊桥——_下木拱桥
泰顺廊桥——三条桥
泰顺廊桥——仙稔乡仙居桥
氡泉
温州永嘉县
陡门
水岩
北坑
石桅岩景区
楠溪江
屿北村
龙瀑仙洞
温州平阳县
南麂列岛
南雁荡山风景区
宝胜寺双塔
金钱会起义遗址
温州洞头县
海霞军事主题公园
洞头鸟岛
三盘
半屏岛
大沙岙
马岙潭
仙叠岩景区
大瞿岛景区
平度旅游景点有哪些?
茶山风景区AAAA
茶山风景区青岛茶山风景区位于平度市城北20公里,北接大泽,东邻崮山,最高峰海拔560米。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茶山旅游景区于2004年开始开发,现已初具规模。“山石、山泉、山花、山寺”是茶山的主题。2010年7月9日经国家旅游局审批茶山为4A级旅游景区。青岛茶山风景区位于平度市城北20公里,北接大泽,东邻崮山,最高峰海拔560米。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茶山旅游景区于2004年开始开发,经过5年的努力,茶山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
现河公园
现河公园是以原现河故道改造而建成的,以游览、休闲、娱乐为主的观光公园。 现河公园始建于1992年,扩建于1997年,总面积350亩。公园分为东西两区,以现河为中心设景,有游廊水榭,有庭院台阁,有梅溪竹径,有景墙影雕。其中,尤以各种水榭最具特色。凭柱阁、临渊坊,倚玉轩和静心斋等均依水面而建,造型别致,形态优美。公园西区以江南园林手法和唐代、日本建筑风格建设而成,东区融自然式园林和现代抽象式园林为一体。 园内旅游资源有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休闲求知类等,类型丰富
平度大泽山公园
导 游 大泽山有大小山头2100余座,其中北峰、西峰、天柱、御驾、明堂等较著名的山峰100余座。分布于岩腰涧顶的奇泉,也各具神韵。山中古迹众多,文物独特。智藏寺为胶东佛教名刹;日照庵为泰山0东-宫;墓塔林为我国七大塔林之一。山脚下还有10万亩葱绿的葡萄园。 看 点不雨而润,晴日生烟,自古以来高人胜士多来隐居,号为“神仙窟宅”,曾使“秦皇游而忘返,武帝过以乐留”
茶山镇的风景名胜
主要景点一览表 简介图片南社古村落
南社古村落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村内现存的古建筑以明清古建筑为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是我国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古村落现存祠堂达30间,古民居达250多间,构成具有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文化景观,保留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南社古村落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景观村落和广东最美乡村等称号。 牛过_古村落
牛过_位于茶山超朗村北面,原称“楼阁_”。明永乐年间,因语音相近,被讹称为“牛过_”,俗称“牛角_”。由于村里大部分村民姓麦,故又称“麦屋”。该村立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面积约1.38平方公里。古村落座东北向西南,村内生长着数百年的古榕树、古朴树。东岳公园
东岳公园占地面积2.5公顷,园内有一山名象岭,高而蜿蜓,形状若象,故以名,为茶山境内一主山,是旧“茶山八景”之一。山顶建有一楼阁——仙踪阁。 东岳庙
东岳庙创修于大唐开元盛世年间,至今约有1250余年的历史。是东莞市历史悠久的道教古庙。在1989年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占地2800平方米,呈长方形四合院布局建筑,依山取势而建,分别为山门、香亭、正殿三大部分,两翼配东、西庑殿。
东莞市茶山镇旅游景点
1、茶山镇第一大村庄——南舍村,这个村庄是明清时期的历史见证;2、足足96000平方米的古村落;3、家祠家庙;4、富贵榕树,有着参天的茂叶,其历史竟超过了200年;5、茶山东岳庙。
一、南社古村落
南社古村落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村内现存的古建筑以明清古建筑为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是我国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古村落现存祠堂达30间,古民居达250多间,构成具有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文化景观,保留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南社古村落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景观村落”、“中国民族优秀建筑—魅力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广东省最美乡村”、“广东省最具史迹典范村落”、“东莞文物八景南社遗韵”、“东莞市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示范单位、“东莞新十景”等称号。
二、牛过_古村落
牛过_位于茶山超朗村北面,原称“楼阁_”。明永乐年间,因语音相近,被讹称为“牛过_”,俗称“牛角_”。由于村里大部分村民姓麦,故又称“麦屋”。该村立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面积约1.38平方公里。古村落座东北向西南,村内生长着数百年的古榕树、古朴树,呈半圆形之势,环抱古村,长达数百米,蔚为壮观,观者无不为之称叹。
三、东岳公园
东岳公园占地面积2.5公顷,园内有一山名象岭,高而蜿蜓,形状若象,故以名,为茶山境内一主山,是旧“茶山八景”之一。山顶建有一楼阁——仙踪阁,从楼阁顶层可观望茶山镇全景,远近风光尽收眼底。
四、茶园游会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的茶山东岳庙会,以游会形式举行,因茶山又名茶园,故名“茶园游会”。明正德九年(1514年)已有茶园游会,逐步形成民一种民间传统节日。2010年,茶山镇委、镇政府重启了每年一度的茶园游会。重启的茶园游会既保留传统的抬菩萨、民艺、粤剧表演等内容,又增添了各村、企业组成的民间文艺巡游表演、道教文化展、“茶园论道”讲座、名优食品展、工艺品展等内容,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08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云南省最全茶山总汇(三)
下一篇: 云南省最全茶山总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