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道家

四季养生法对现代人的启示

荆十三 2023-12-30 10:22:23

黄帝内经》记载:一年四季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蓄养阳气,以满足生长需要;秋冬季节蓄养阴气,满足收藏的需要。顺应万物生存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四时循环中运动发展。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平定收敛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秋风劲急,大地清明,此时人应当早睡早起,闻鸡而起;使情绪安宁,用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对人的侵害;精神内守,使秋季的肃杀之气平和,不要让情志外驰,以使肺气保持清肃,这是与秋气相适应的、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违背了这一法则,则损伤肺脏,供给冬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到了冬天会发生飧泄病。所以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起点与终点,是生死的根本。违背了它,灾祸就会产生;而适应它,重病就不会患上。懂得了这些,就可以说是掌握了养生之道。这种养生之道,圣人能够奉行,愚人则时常违背。

微信图片_20231229211412.png

因此,“圣人”不主张得了病再去治疗,而强调在生病之前积极预防。最好的养生预防就是:日常生活中,适度、平衡、稳定、自律、坚持,让自己的心身不纠结任何事与人。所以我们在忙碌、奔波、赚钱的同时,别太拼命,更切忌过度消耗自己,透支健康,要掌握平衡,趁着这秋天的3个月,无论有多累多辛苦,我们都要坚守内心那份纯真,顺应环境,情绪静宁,精神内守,做一个自然人。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是一句古老的谚语,它传达了四季养生中关于睡眠的重要信息。夏季和秋季是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人体在这两个季节的睡眠质量尤为重要。那么,“夏不睡石,秋不睡板”的养生智慧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呢?

首先,夏季养生要注重避免湿气。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容易出汗。如果晚上睡觉时枕着石头或者硬板,会使得头部的湿气无法散发,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夏季选择枕头时应该以透气性好、舒适的枕头为主。此外,夏季午睡时也要注意不要在硬地上躺卧,避免湿气入侵。

其次,秋季养生要注重保暖。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早晚温差较大,人体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如果晚上睡觉时枕着硬板,会使得头部的温度过快散失,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秋季选择枕头时应该以保暖性好、舒适的枕头为主。此外,秋季睡眠时还要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和背部受凉。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结合“夏不睡石,秋不睡板”的养生智慧,来提高夏季和秋季的睡眠质量呢?

首先,夏季选择枕头时要以透气性好、舒适的枕头为主。可以使用记忆棉枕头、乳胶枕头或者荞麦枕头等。此外,夏季午睡时可以在办公室或者车内准备一个便携式折叠床或者午睡枕,以便随时休息。

其次,秋季选择枕头时要以保暖性好、舒适的枕头为主。可以使用羽绒枕头、丝棉枕头或者决明子枕头等。此外,秋季睡眠时要注意保暖,可以在睡前泡脚、喝温牛奶或者热水澡等方式来帮助入睡。

最后,无论春夏秋冬,我们都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四季养生中真正做到“夏不睡石,秋不睡板”,从而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夏不睡石,秋不睡板”这一谚语传达了四季养生中关于睡眠的重要信息。我们要结合现代生活环境,合理选择枕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从而在夏季和秋季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顺应自然、养生保健,实现健康幸福的生活。

四季养生法对现代人的启示

上古之人的养生之道对现代人仍然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

1、情志

在四季养生中,强调最多的是对自己精神情志的控制。例如春季是“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要求我们不要滥行杀伐,要多给予,多奉献;夏季是“无厌于日,使志无怒”,要求我们不要轻易动怒;秋季是“使志安宁,以缓秋刑”,要求我们安神定志,不要被肃杀之气影响;冬季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要求我们将神志深藏于内,安宁自若。

这些都要求我们保持精神平和,不要有过多的波动,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和肃杀的秋季,也要少愤怒、少烦躁。

2.作息

《黄帝内经》中针对四季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作息安排。春季和夏季为“夜卧早起”;秋季为“早卧早起”;冬季为“早卧晚起”。

古人的作息时间跟现代是有区别的,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就是说古人在太阳下山之后就睡了。所以这里说的“夜卧”并不是一定要熬多晚的夜,而是比太阳下山要晚一些睡。

四季养生的这种作息规律,现代人很难做到,因为工作、生活、学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人都睡得比较晚。

3.活动

对于四季该如何活动,四季养生中也有提及。例如春季“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告诉我们要时常散步,但不要剧烈运动;夏季“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告诉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秋季“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告诉我们要收敛自己的神志,不要耗伤精气;冬季“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告诉我们要保护自身的阳气,不要剧烈运动。

这里面大多要求我们做舒缓的运动,不要耗伤自己的精、气、神,只在夏天可以做一些剧烈运动。

微信图片_20231230103411.png

四季养生的特点

四季养生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在《黄帝内经》原文中,都用了一个字概括。

春季为“养生之道”,在于“生”字。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养生也突出了“生”的含义,也就是生长、生生不息的意思。

夏季为“养长之道”,在于“长”字。夏季物类繁盛,各个物种都到了极盛的时期,一个“长”字就可以概括出夏季养生活泼、激烈的特点。

秋季为“养收之道”,在于“收”字。秋季肃杀之气弥漫,养生之道要改为收敛,不要被肃杀之气所伤。

冬季为“养藏之道”,在于“藏”字。冬季万物凋零,应当潜藏自身,以免阳气耗伤。

四季的变化,是万物生存的根本。顺从四季变化的规律,适时地调整养生策略,就能够与自然相合,生气不绝。四季养生的理论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思想,也是古人长期实践的结果,至今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养生策略

我们的世界因四季的变幻而显得异彩纷呈,人们的生活也因着四季的改变而显得多姿多彩,在这周而复始的变更中,我们无疑是被动的一方,我们一直为了适应自然而努力地改变着自己,并试图在这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把握自我。我们都知道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自然界当中的一切生物都受到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就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与自然界的大数物种一样,人类也要去适应大自然的改变,而这四季的变化同样随时影响着人体的机能,例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皮肉筋骨脉等组织的机能活动,就是和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

以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活动周期与自然界时间过程的周期变动是同步的、统一的。因此,在每个季节都有相对应的生活方式,例如:春季宜晚睡早起,早晨适宜去户外散步,以应生发之气;夏季宜晚睡早起,宜多做有氧运动控制烦躁的情绪,以应长养之气;秋季应早睡早起,让自己的神志安静,以应收敛之气;冬季宜早睡晚起,这也适合冬季寒冷的特点,以应潜藏之气。这种顺应了自然四季阴阳消长节律的养生,可以使人体保持内外阴阳的协调,使人体的机能在一个良性的循环中正常且同步的运行。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长寿、衰老和死亡都与四季的气候变化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因此,人们应该随着四季的变化做好身体的护理,并采用健康的作息时间,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和养息。


本文地址:https://dadaojiayuan.com/daojia/1484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