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大学精读: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荆十三 2024-05-29 09:01:00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出自《大学》

【释义】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微信图片_20240529091419.png

延伸】本末代表一个事物的根本与末端、因与果、主与次。本是因,末是果。大到宇宙万物,小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各有其本末终始及其运作的规律。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看清事情的本质,在事情发展过程中,建立好的开始,看清各种因素变化,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样才是真正的做人之道、处事之道、修养之道。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四书五经”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

每样事物都有根本和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结束,明白了事物的先后顺序,也就接近于做学问的宗旨和原则了。

朱子认为正是基于“知所先后”的原则而阐述大人之学的首末次第。

由于八条目是对三纲领的具体落实,如朱子曰,“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亲)民之事也”,“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也有承接上文之意。但朱子说“明德为本,新(亲)民为末”,把本末绝对化且割裂为“二”。

阳明先生在《大学问》中说:“夫木之干,谓之本,木之梢,谓之末。惟其一物也,是以谓之本末。若曰两物,则既为两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

其实,物之“本末”与事之“终始”应结合起来理解。只有在大学之道的入手处,在所谓“始位”区分一下本末才有意义。“古之学者为己”,君子立志为学,当然应该以“明明德”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如不能立德修身,“齐”“治”“平”的外王事业都是空谈。这种意义上的“本”,即是发端处,《中庸》所谓“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这时才可以说“本始所先,末终所后”。

但另一方面,明明德必然体现为亲民,有子曰“本立而道生”,《中庸》所谓“修身则道立”。儒家心性功夫笃实就体现在这里,阳明曰:“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

在“终位”上,就不能再说“明德为本,新(亲)民为末”。“明明德以亲其民,而亲民以明其明德,则明德、亲民焉可析而为两乎”?“亲民”虽由“明德”而展开,但“明德”本身就体现为“亲民”的事业,“亲民”已经由“末”而转化为“本”了。

阳明曰: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君子决不是先“明明德”,然后再去“亲民”。“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站在“万物一体之仁”的高度看,“亲民”不是去奉献自己,而是尽自己的本分,“亲民”即是在明此心之仁德,阳明所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微信图片_20240529091423.png

由此可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是正心功夫。心之明德扩充到“身”,则是“身修”,“身修”之“身”即是“心”;心之明德扩充到“家”与“国”,则是“家齐”、“国治”,“家”与“国”也是“心”。“明明德于天下”,即是此心之明德扩充到天下,这才是“止于至善”。阳明提出的“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应该这样去领会,身、家、国、天下,都是“主”而不是“客”,君子应该像敬畏自己的良知本心一样去敬畏家国天下,孟子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终”与“始”之间也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子夏曰:“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如果仅从事情上去解读“终”、“始”,做事情有始有终,难道就是圣人了?这样理解显然是肤浅的。“终”“始”是心性修养功夫,《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孟子曰“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朱子说“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把“本”“末”分别与“始”“终”相对应,过于简单化且是错误的。不能静态地看待“本”“末”之间的关系,如“明明德”与“亲民”,在“亲民”的过程中包涵着内外人我之间的转化,“末”在不断归于“本”。“本”既作为发端处,是“始”,也更是“终”,孟子所谓“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唯有如此,“本”才是“一以贯之”。

通常说“万事开头难”,这个“始”是“本”,《礼记·经解》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此之谓也”。而《诗经》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个“终”也是“本”。

既然“终”“始”均是“本”,那么,什么才是“末”?还没有被“一以贯之”之“一”所统率的“多”,即是“末”,如君子初立志为学,亲民为“末”。“多”被“一”所贯穿,“末”就转化为“本”,如“文王视民如伤”,这是文王尽性功夫,亲民对文王来说不再为“末”,而是“本”。

“事有终始”如《中庸》“诚者物之终始”,《周易》也反复说“终始”而不说“始终”。一旦说“始终”,就外化了,如一件事有开端,有终结,这样的“始”“终”,涵义就浅显了。“终”不是终结,而是“集大成者”,与“本”对应。但不能因此说“始”与“末”对应,“始”是“终则有始”,“本”同样也是“始”。“本”之所以为“本”,在于其为贯穿于“终”“始”之“一”。

《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诚”是“终”,也是“始”,而“诚”又是“一”,故区分“终”“始”又打通“终”“始”,此所谓“至诚无息”。孟子提出性善说,“善”绝对而“恶”相对,“善”内在而“恶”外在,也应结合《大学》本末终始之间的辩证关系去领会其内涵。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意思是说,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根本与枝末,有它的开始与终结。知道了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来龙去脉,我们就接近事物的真相。这是认识的发展规律。我们只有遵循这个发展规律了,才可能更好地认识事物本身。

如,水稻是在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小麦是在秋天播种,夏初收割。两种粮食,播种的季节不能弄反,如果反了,不但颗粒无收,可能还会饿肚子。

当我们生病时,只有弄清楚病因,才可能对症下药。病因是“本”,病状是“末”。如果不弄清病因,就会贻误病情,最坏的结果是出人命。

我们的科学研究,无不是追究“物”的“本末”,发现它的存在始终和先后顺序的过程。如苹果为什么始终是往下掉,而不往上跑,它根本的原因是地球的引力,如果失去这个引力,比如在太空中,苹果就如是一粒尘埃,会在空中不停地飞。

微信图片_20240525170839.png

我们的写作,一样遵循这一认识的发展规律。万事万物是写作的根本, “写作”是认识的一种表达方式。

认识到了根本,表达就是对的,没有认识到根本,表达自然就错了。没有完全认识到根本,表达就没有深度。

如果在认识事物根本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那就是“洞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579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