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气应分性质
现有的正气学说对正气一般只论强弱,少分性质,即便有分亦只是简单的分为阴气与阳气。其中阴气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等作用,阳气有温煦、推动、兴奋、升发等功能。阴气抵抗阳邪(如暑邪、火邪、温邪等)的侵袭,并能抑制阳邪,阻止阳热病证的发展和祛除阳邪以使病向愈。阳气抵抗阴邪(如寒邪与湿邪等)的侵袭,并能抑制阴邪,阻止阴寒病证的发展和祛除阴邪以使之康复。这虽是一种进步,但要解释临床发病、病变的多种类型以及其演变转归,则仍显粗糙。
笔者认为:正气虚之虚,当与虚证的病证一致而有阳虚、气虚、阴虚、血虚、精虚之别,不同的正虚,其发病、类型、演变、转归不尽相同。现在之所以不这样分,窃以为是误解了一个“气”字,把正气之“气”理解为气血津液理论中狭义的气态物质,实际上正气之“气”当为广义之气,即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且具有“散则为气”、“聚则成形”的特点,当“散则为气”时,因组成、分别与功能不同而可为元气、卫气、营气、宗气、真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当“聚则成形”,则可为阴、为血、为精,究其实,不过是广义之气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己。
我们不妨再从正气的功能来论、正气具有抗病祛邪,适应环境,自我监控、调和,康复自愈等作用,凡这些功能受损均可视之正气受损或状态失衡,同理凡正气受损或状态失衡均可视为支撑其功能的物质基础受损或功能障碍,而正气的以上功能,决不是狭义之气作为物质基础就能具备的。
正气细分的好处是不同的正气虚或正气处在不同状态,其对病邪的易感性、发病的倾向性以及演变、预后均有较明确的指向,对临床的指导性更强,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前面部分已有所讨论,而在以下“正气与体质的关系”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
中医疾病观的背境是平衡观,太过与不及均为病态,元·倪维德《原机启微》云: “阴阳以和为本,过与不及病皆生焉”前述正气具有防御、监控、修复与自调节能力,若些功能受损或障碍,则并非纯粹的正气虚可以完全解释,如中医的郁证患者,其正气未必虚,最起码从理论上不容易推导出阳虚、气虚、阴虚、血虚、精虚哪一种虚者易得,但却与体质学说中的气郁体质有关,则气郁体质是否可以理解为正气是处于某一特定的状态之中,而此状态易致气机之郁与情绪之郁呢?同理,易患痰湿、瘀血证,其正气也应是处于某种易患状态。但这里会带来另一个问题:痰湿、瘀血等属邪气,易患痰湿、瘀血者的体质是属正气状态范畴还是属于邪气范畴,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可以从“正邪相参而成立”内容中的“正气与邪气的内涵不应界限过于清晰、黑白过于分明,而应是相互应答、相互参照、相互彰显的”的论述作参考,其次可从之后的“正气与体质的关系”内容作进一步讨论。
正气的状态还需要讨论的是反应状态。现代医学有免疫亢进之说,多是指对于进入机体的药物或有益微生物产生变态反应。有临床现象,理论就有解释的义务,这种现象,以正气学说视之,我们倾向于理解为某种性质的正气对某种特定的病邪处在应答过强或失度状态。
正气的反应状态亦与病位有关,可以认为病变之处,即为正气所趋、正邪相争、正气与邪气应答之处,如易怒者其肝气多旺,平素肝气旺首先反映出平素脏气的状态,而怒伤肝则反映出肝是情志之怒与肝气的应答之处,亦可理解为肝气的反应状态。
实际上,我们说正气存内,不在于正气的强或者弱,更讲究的是一种平衡,也就是机体内在功能正常的一种状态。那么,怎样使正气存内?中医认为有几方面:
一是顺应四时季节的气候变化,人的起居和生活要与四季相适应,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保障充足的睡眠,及时增减衣服。
二是调节情绪,因为精神状况的波动和变化会影响免疫力,所以我们平时要保持心态平衡,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三是节制饮食,不是说要多吃什么、少吃什么,而是饮食要均衡,不能偏食,尤其在夏季或冬季,或者在感冒的时候,要注意饮食的清淡、营养。
四是可以适当做一些药物调理。如果经过上述生活起居的调理,还有不适的感觉,比如上火、大便干燥或者黏滞不通畅,也有睡眠不好,平常没有精神等,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
中医在传染病的预防上重视内因,着眼在易感人群,在于调理人的体质,也就是说,身体内阴阳平衡了,正气存内了,就不易感染这些传染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