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彻,而后能见独。《庄子·大宗师》
成玄英【疏】解释到:夫至道凝然,妙绝言象,非无非有,不古不今,独往独来,绝待绝对。睹斯胜境,谓之见独。故老经云寂寞而不改。
即是见到一个整体之道了,老子曰: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
见独即是见道了,
庄子又曰:
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在宥》)
道是孤独的,人亦是孤独的,但他们又是至贵的,也是合一的。如老子所言: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亦庄子所言:“道通为一”
然而庄子说过: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知北游》)
老子也说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德经》)
既然老庄都认为“道”不可闻、见、言、博,那上面说见道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其实不然,庄子有言:
无谓有谓,有谓无谓。(《庄子·齐物论》)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庄子·齐物论》)
彼之谓不道之道,此之谓不言之辩。(《庄子·徐无鬼》)
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庄子·寓言》)
上面所说的“见独”是不见之中的“见”,见不到之中的“见。亦如庄子所谓:不道之道、不知之知、不言之辩、无言之言、无为之为、不射之射。也是道家的思想里的不自然中的自然,自然中的不自然。
伟大的武术家李小龙先生就深受道家和禅宗的影响,他说理想的武术状态:
“不是简单的自然或非自然,理想状态应该是自然中的非自然,或非自然中的自然。”
在《庄子》中,“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独”在《庄子》中也出现了六十余次,其中大部分用作形容词或者副词,表示“单独的”“仅仅”“难道”等义。而作为境界使用的“独”,庄子称之为“见独”: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曰:“吾闻道矣。”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
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大宗师》)
何谓“见独”?一种观点认为,“独”即“道”,“见独”就是“见道”。如成玄英解释说:“夫至道凝然,妙绝言象,无非无有,不古不今,独往独来,绝待绝对。睹斯胜境,谓之见独。”〖[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第254页〗他认为“道”的特点是“绝待绝对”,所以称之为“独”。冯友兰先生也持相似的观点:“所谓见独,就是与道相见了。庄周认为,道是绝对,没有跟它相对立的,所以称之为独。”〖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载《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358页〗不过,这种解释会引发一些疑问。既然“道”是绝对的,那么作为认识者的“人”也应该属于“道”的一部分。按照这个逻辑,“道”应该是不可见的。“道不可见”的说法,在《庄子》文本中确有依据:“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庄子明确指出,“道”是“可得而不可见”的,所以,把“独”解释为“道”是有问题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独”是一种境界,如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之所谓‘独’,是无对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如果持这种理解,那么“见”字就不应该作“看见”解,而应作“显现”解。人经过不断的“忘”,最终达到了一种境界,这就是“与物无对”的“独”境。
“道通为一”意为从道的角度去观万物,万物同归于一。“复通为一”指一切都归于“道”。徐复观先生指出:“《庄子》上所用的‘一’字,以宽泛的意思为多,即‘一’就是‘道’。”〖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334-335页〗正因为“道”是“一”,是“无分别相”,所以“体道”的境界才被称为“独”。
具有“独”之境界的人,庄子称之为“畸人”。“畸人”并不是“畸形”之人。严格来说,在《庄子》文本中,“畸人”具体指的是“临尸而歌”的孟子反和子琴张二人。子贡去吊唁子桑户,结果却碰到“不知礼”的孟子反和子琴张,孔子说他们二人是“畸人”:“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大宗师》)成玄英疏曰:“畸者,不耦之名也。”〖[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第273页〗“耦”字在《齐物论》中也曾出现,描述的是“体道”之人南郭子綦的精神状态,说他“荅焉若丧其耦”。陈启天解释说:“耦,同偶,对也。似丧其偶,谓似忘我与物之相对。”〖陈启天《庄子浅说》,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7年,第14页〗其实,这里的“不耦”也是“丧其耦”的意思,即超越了物我对立而归于“一”,这实质上是“有大我”的境界。庄子这样描述处于此种境界的孟子反和子琴张:
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肒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大宗师》)
可见,处在“独”境的“畸人”与“真人”一样,也是“不知”的。两者同为“不知”,但是有区别:前者是“无我”的境界,后者是“有大我”的境界。
也如庄子所言:
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大宗师》)
意思是:怎么知道我所谓的自然不是人为的,我所谓的人为不是自然的?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很多事情刚开始都是勉强做的,但最后你会慢慢习惯,然后接受这种习惯,最后好像它就是自然如此的。
如练习一种技艺或培养一种习惯,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从生疏到炉火纯青,好像它们自然就是如此,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你现在的自然形态,包含了过去的人为,而现在新的人为,又会成为未来的自然状态。
这个和庄子《齐物论》中所谈对立转化类似,如下: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转化,彼此依存。对立统一于道枢,而“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最后用行动落实于当下的生活中,也即是“莫若以明。”所有理论上的自相矛盾,都需要靠行动去化解。
再如:
“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意思是:谁能在不相交往中互相交往,在不相帮助中互相帮助。
即是相交而出于无心是自然而成的,相助出于无意,像水一样流淌,随缘润物。
能做到这个程度就是庄子眼中好朋友了,即:“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这里面的思辨确实有些复杂,我们可以再做些解读,如:
道,无为而无不为;水,无形而无不形;水在杯子中就是杯子的形状,在瓶子中就是瓶子的形状,在茶壶中就是茶壶的形状,在方则方形,在圆则圆形,水无常形,随物而赋形。
命运,偶然而自然,人生,无常而正常。就是接受所有的不确定性,把它当成确定性来接受。
也是庄子所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惟有德者能之。
俗话说:万变中存不变之道,不变中存万变之法。也就是只有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我们应该以:不变应万变。
也是李小龙先生所说: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关于“不自然中的自然”和“不射之射”庄子的两个例子可以参考。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庄子·养生主》)
亦即:
公文轩看到右师,惊讶地说:这是什么人?为什么只有一只脚?这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接着又说:“这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自然将他生成一只脚,而人的身体应该有两只脚。所以知道这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
“介”是一足,通常是受刖刑的结果,不过,一足既以无法改变的事实, 那只要接受已然发生的悲剧,那它就与自然无异了。
这就是:不自然中的自然。这需要极高的境界,所以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见独 战国庄子用语。指能见到独一无二的道的境界。修身养心过程的一个阶段。《庄子·大宗师》:“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唐成玄英疏:“夫至道凝然,妙绝言象,非无非有,不古不今,独往独来,绝待绝对,睹斯胜境,谓之见独。”庄子认为,养生十九日便能达到“朝彻”(豁然贯通)的阶段,朝彻以后才能达到“见独
在“有待”的认识方式下,认识主体不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的动物。因此,对于不同的认识主体来说,什么是“正处”“正味”“正色”,答案都是不同的。因此,人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其知识是不可靠的。
被认识对象的不确定与认识主体的不确定,都会导致认识结果的不可靠。庄子将其归结为“有待”的认识方式本身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消解“有待”,回到主客尚未分离的“真”境。所以,庄子提出“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大宗师》)。
不过,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庄子是因为想要回到“无我”的“真”境而提出“无待”的话,那他为什么也认可“有大我”的“独”境呢?这与其“忘”的工夫论有关。
“真”境在庄子那里又叫做“浑沌”之境。因为在最初的“至德之世”,“人”与“物”本来就是浑然不分的,此时的“人”都是“真人”“至人”“神人”,其境界就是“浑沌”: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应帝王》)
陈鼓应先生指出“浑沌喻真朴的人民”〖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修订本),第246页〗。但是,人的这种浑沌状态又是极容易被打破的。庄子给杀死“浑沌”的罪魁祸首取名为“儵”与“忽”,而“儵”“忽”都有疾速的意思。当然,“儵”与“忽”并非有意谋杀“浑沌”,而是为了“谋报浑沌之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凶手。真正的凶手是“人”,是“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的“小我”。“儵”与“忽”正是为了让“浑沌”成为“人”,结果导致了“浑沌”之死,一如憨山指出的那样:“浑沌,虽言俄尔有形,尚无情识,浑然沌然,无知无识之时也。及情窦日凿,知识一开,则天真尽丧,所谓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也。”〖[明]释德清撰,黄曙辉点校《庄子内篇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9页〗“浑沌”之境的打破,在于人之主体意识的挺立。
人之主体意识的觉醒,表现为“人”从“物我不分”的“无我”变成了“与物有对”的“小我”。为了回到浑沌,人需要消解这种主客对立,重新回到“物我不分”的状态,因此庄子提出了“忘”的工夫。
《庄子》中关于“忘”的论述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坐忘”: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
从上面这段论述可以看出,颜回先是忘掉外在的礼乐,然后是忘掉内在的仁义,最后“离形去知”,忘掉了自己的感官,达到了“同于大通”的境界。这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损之又损”的过程。可见,“忘”要达到的结果就是“物我不分”。
通过“忘”的工夫实践,庄子达到了“物我不分”的境界,但是,这个“物我不分”并不是原始的自然境界,而是天地境界。因为在“忘”的过程中,人从一个作为相对主体的“小我”,转变成了作为绝对主体的“大我”,而非回到“无我”。换言之,“忘”并没有消解人的主体意识,而是转变了人的主体性。关于这一点,庄子也看得很清楚: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齐物论》)
庄子向往的是“无我”的“真”境,最终通达的却是“有大我”的“独”境。这看似是一个失误,其实不然。首先,庄子向往“真”境,看重的是“真”境“无待”的特点,而“独”境本身也是“无待”的,所以两者都是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其次,无论提出什么样的工夫论,向“真”而“独”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的主体意识一旦觉醒,就不可能再被消解了。即使以具有“损”之性质的“忘”作为修养工夫也是如此。这与“我思故我在”的逻辑一样:当我们说“忘”的同时,已经确证了“忘”之主体的存在。庄子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田子方》)
对于庄子来说,虽然“真”境与“独”境有本质区别,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无待”的共同点。冯友兰先生从自己构建的“人生境界论”出发,误判了庄子的境界论。庄子以原始的自然境界作为最高境界,这一点冯友兰先生肯定是不同意的,因为他认为自然境界是不可欲的,所以提出庄子误把天地境界当做了自然境界。其实,这已经陷入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逻辑矛盾--作为一个旁观者,如何知道自然境界是不可欲的?〖对冯友兰先生“自然境界不可欲”观点的质疑,详见蔡祥元《冯友兰境界论之得失》,载《东岳论丛》2021年第1期。〗也许我们可以说,“真”境是庄子向往的最高境界,而“独”境则是通过“忘”之工夫实践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579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自律的最高境界:“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