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影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鲁迅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但关于婚姻的小说只有一部。它被改编成电影,获得1982年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又被改编成歌剧、昆曲、豫剧,影响深远,经久不衰。《伤逝》讲述了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一个文学青年,一个女大学生,郎才女貌,互生爱慕。先生文风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部关于婚姻的小说也没有例外。先生以他犀利的眼光,尖锐地剖析了婚姻和人性的真实,用一伤一逝的悲痛结局警醒世人:一场长久幸福的婚姻,离不开三样东西,那就是勇气、底气和义气。长久的婚姻,当有接纳现实的勇气。
涓生和子君相识在暮春时节,子君穿着素雅的学生衣衫,穿过院子里盛开的紫藤花棚,带着满身的诗意走来。她经常来找涓生,听他高谈阔论,他们谈家庭专制,谈男女平等,谈泰戈尔,谈文化,谈理想……子君坚决地对涓生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不能干涉我的权利!”她卖掉了仅有的两件首饰,与涓生一起筹钱租了房子,建立了小家庭。涓生用三星期时间,了解了她全部的思想,所有的探求欲得到满足之后,激情开始褪去,他感到了生活的平淡。子君却过着满足的生活,她吃胖了,喂养了四只小油鸡,还有一只叫阿随的黄狗。子君起初仰慕涓生的博学多才,而涓生需要一个听他倾吐心声的知音,那时他们互为对方的一道光,以为遇到了完美恋人。但当理想和现实出现差距时,两人却都缺乏了面对现实的勇气。子君选择了沉浸在幻想中,忽略现实;涓生选择了远离子君,逃避现实。从本质上说,浪漫爱情神话是一种可怕的谎言。我们把初恋时爱的感觉,错当成了永恒的爱。
无论多么完美的婚姻,都离不开用心经营。
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才会彼此沟通,解决问题,共同成长。相爱的勇气不止于一时的冲动,有接纳现实的勇气才是婚姻长久的基础。有尊严的婚姻,当有独立于世的底气。
“勇气,应该来源于底气。没有底气的勇气,叫做莽撞,后果,你承担不起。”子君得到了婚姻的依靠之后,不再读书,那些恋爱时与涓生的讨论都成了陈年旧事。她迅速变成家庭主妇,每天做饭洗衣,喂鸡喂狗,手变得粗糙,形象逐渐邋遢。子君的油鸡常跟房东太太的混在一起,两人因此产生冲突。当年紫藤花般的子君,如今却和房东太太明争暗斗,让涓生有了落差感。而涓生的工作,也因两人私奔受到了影响,遭人举报,被解聘了职务。失去稳定的收入,涓生只能开始做一些抄抄写写和翻译书稿的工作。在涓生看来,不仅日子变得琐屑,子君也变得浅薄和庸俗。由于收入骤减,就连狗狗阿随的食量都成为了负担,饿得瘦弱不堪,遭到房东太太的讥笑。在涓生的强烈要求下,小油鸡成了桌上的菜肴,阿随也被涓生带到野外丢弃了。子君将爱情当成了生活的全部,她以为,相夫教子,有人养活,人生就圆满了。她当初有离家出走奔赴爱情的勇气,现在却没有独立的底气。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爱情里,谁都不是彼此的附属品。拥有独立的精神,才是一个女人在婚姻里最大的底气。
对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区别是,女人能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做这件事。
在严寒的冬天,家里生不起炉火,冷如冰窖,子君神情落寞。
涓生想逃避这些冰冷,每天躲到生了炉子的图书馆去,终日不归。随着爱情裂痕的逐渐扩大,涓生决然地告诉子君,他已经不爱她了。有一天涓生很晚回来,房东太太告诉他,子君被父亲接走了。一向温顺的、不吵不闹的子君,在临走时,把家里仅有的几块铜元、半颗白菜、一些盐和佐料都归在一起,留给了涓生。涓生此刻不知道是轻松还是惭愧,他觉得分开未必是一件坏事,两个人可以有新的开始。但没有想到,几个月后,他从旧知那里听说,子君已经不在了。涓生和子君从热恋到平淡,用了三个星期,从结合到死别,用了不足一年。涓生心痛不已,回忆起生活的点点滴滴,除了感动、忏悔和思念,还有对这段爱情的审视和思考。但对一个逃避现实的人来说,忏悔不过是为自己的懦弱找个借口,作为心理的抚慰。在子君满足于庸常生活时,他没有激励和沟通,而是在心里暗笑子君的庸俗。在生活窘迫时,成为负担的不止阿随,在他眼中,子君也犹然变为他前进路上的累赘。在子君凄然无助时,他没有一句安慰,而是选择了逃离。他认为,寻求新的活路,就必须抛弃子君。一句轻飘飘的不爱了,就把子君推向一边,在那个年代,等于把她推向了死地。《少有人走的路》中说:“你的爱越深,就会越谦逊,而不是自私和傲慢。”心存深爱的人,都会深知肩负的责任,敢于面对各种考验。他们彼此携手,抹去忧伤,留下温存,即使生活平凡,却也过得活色生香。婚姻如一朵初生的花,当狂风暴雨来临,能不能为彼此撑伞,能不能拥抱取暖,这很重要。人生逆旅,如在江湖,婚姻需要一些义气才能牢不可破,彼此相依。有人说,婚姻像一本书,第一张是诗歌,满怀激情;而其余各章是散文,平淡如水。所以,当婚姻的幻想破灭时,要有接纳现实的勇气,不畏不惧;看懂了婚姻的真相,当你在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才会觉得每一章都浪漫温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391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嵇康传》:不读懂嵇康不足以谈风度
下一篇:
这7首诗词年轻时不懂读懂时已不再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