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哪些人需要养生

医案日记 2023-04-30 19:14:48

哪些人需要养生

本期博主: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有人可能认为养生就是注意别得病,也就是属于健康人的问题。其实,养生连着你我他,包括所有人呢!尤其是以下人群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

健康人群 未病先防

第一是健康人群,中医称为“平人”。中医的治未病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就是未病先防。健康无病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些的,从来没有得病去过医院的,自己感觉体质良好甚至全身有用不完的劲,在他们意识里,可能认为疾病和自己没有关系,是别人的事情,我们强调的未病先防,尤其是要引起这部分人的重视,让他们知道疾病人人都有可能得的,平时不注意养生保健,不定哪天疾病就会找上门来,等得病以后就要花钱买罪受了!

亚健康人群 及时调养

其次,应该注意养生的是亚健康人群。亚健康是近年来比较时髦的名词,亚健康人群,就是你已经开始时不时地感觉不舒服了,但还不能扣上某某疾病的帽子,比如常常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了、糖耐量降低、血脂有点高等等,这已经是疾病的信号开始出现了,提醒你再不注意就该得病了。这时候养生得当,完全有可能使亚健康状态逆转的,反过来,若不注意养生,那就直接大踏步往疾病方向发展了。

慢性病患者 已病防变

第三部分人群就是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慢性肝炎、风湿类风湿、乳腺增生、甲状腺疾病、女性盆腔疾病、男性前列腺炎患者等等,这些疾病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目前为止都没有治愈的办法,不能完全依靠医生或者药物,所以老百姓才有“三分治,七分养”的说法。可不要小看这七分养,调养得当,疾病就会稳定,并发症出现得晚,甚至不出现,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带病长寿,这就是为什么相当一部分人得病很多年,但没准还能高寿的原因。比如糖尿病,发病率非常高,是常见病,而且中西医都没有治愈的办法,有的人就不以为然,认为反正也治不好,孰不知若控制得好,养生得道,一样可以带病长寿,可是,控制不好,不注意养生,各种可怕的并发症就会接踵而来,如糖尿病眼底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等,非常痛苦,甚至可以夺走生命。

如此看来,以上这三部分人群,已经包括了所有人群,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应该注意养生。

注重养生的多是老年人,年轻人也需要注重养生吗?有哪几点注意事项?

我个人觉得,其实现在的年轻人比老年人更需要注重养生!

首先,从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来说,无论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吃的食物、饮用的水,或者是我们呼吸的空气,都在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无论你生活在哪座城市,基本都是这样。所以,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我们就必须要有养生观念,要养成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还有一点就是,其实现在的人对“养生”这个词、这个观念是存在有一定的误解的,可能是因为之前很多做保健品的人把整个行业名声搞的太差的原因,因此导致很多人就认为,养生,不就是想让我吃保健品,买你卖的保健品嘛,我才不上你的当呢,他们误认为,养生就是吃保健品,这是老年人才会做的选择。

但是,其实真正的养生是让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这才是养生真正的精髓所在。不然,即使你吃再多的保健产品,泡再多的枸杞,也是徒劳的,也都仍旧只是一名“伪养生人士”。

如果你热爱健康,想做一个真正的养生人士,我给你以下五点建议,希望对你的养生之路有所帮助:

1、制定目标,养成每天坚持运动的习惯,可以选择每天快走或者是慢跑半个小时;

2、养成泡脚的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温水泡脚半个小时,有利于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3、养成少肉多素的饮食习惯,晚餐少吃,睡前两个小时最好禁食;

4、每天早晨可以坚持煮些红枣姜糖茶饮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5、养成早睡早起不熬夜的好习惯。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好!

哪些人群需要进补养生?

从生活实际上讲,古代的中国,由于以往农业社会,劳力支出较多,但营养补给往往不足,历经春、夏、秋三季后,体力往往已透支过多,故须趁冬藏时,将全身精气伏藏起来,用来修复五脏六腑的功能。古人观察地球磁场与气温变化,到冬至之时,应开始依循自然规律,将阴液保存、阳气长养出来,如此身体的阴、阳气才能够周全,阴、阳气顺后,就不致有阴气内伤、肾气内乱之问题产生。

中医素有天人相应之说,指的就是人应该顺应季节而调整自己的生活。冬至为整个阴、阳气转变最重要的时间点,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是保养、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中医理论认为人应该多藏一些东西,才能保证第二年有足够的精气来驱动第二年的活动,所以冬季进补是为严冬做准备。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能较好的发挥滋补功效。

是不是所有人都要进补呢?当然不是。

中医讲究辩证治疗,即根据不同的体质因人而异的差异化诊治,体质不同,其对应的进补药方、剂量、食材是不一样的。比如每到冬天,有的人特别怕冷,有的人就不怕冷,这是为什么呢?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体质的不同:怕冷人群多是阳虚体质,不怕冷的多是体内阳气充盛。一般来说,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以一直补到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

有人可能又会问:为啥就中国以及周边几个国家会搞进补,而西方国家普遍没有这个风俗?无他耳,依旧是体质的原因。亚洲国家,普遍都是以植物性杂食为主的,而西方则主要以肉食高蛋白食物为主,加之文化、习俗、环境以及理念长达千年万年的不同,从根本上改变了两者的体质,就像亚洲国家的妇女生孩子要坐月子,期间不能沾冷水、不能见风、不能吃冷饮冷食以及不能担重物,而西方则普遍没有这个做法,生完孩子该吃吃,该喝喝,该游泳的游泳,难道西方的女人就不是女人?当然,如果西方人也学着亚洲人一样进补,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但是依旧是需要辩证治疗,对症下药。

年轻人有没有养生的必要?有什么帮助吗?

引言:养生本来是一种听起来很早期的词汇,像是年纪大的人才会做的事情,但是有许多年轻人也用保温杯泡起了枸杞,那么年轻人有没有养生的必要呢?养生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什么帮助呢?

一、年轻人有养生的必要

实际上通过对许多年轻人身体状况的调查,发现现在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还不如五六十岁的老人,身体素质这么差的情况下,当然是有必要养生的。而之所以年轻人会出现这样的身体素质,一是因为电子产品的使用让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运动,沉迷于电子产品中,就会导致颈椎眼睛等多处损伤。二是因为现在年轻人工作的时候,大多使用电脑办公,长期久坐就会导致脊椎盆骨地区出现问题,而且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很容易导致亚健康的情况,当然会出现身体素质差的一个现象。

二、养生对年轻人的帮助

养生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生活追求而养生的这种生活状态,对年轻人现在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养生是需要早睡早起的,对于年轻人熬夜刚好是一个解决,养生是需要多喝热水按时吃饭的,这种生活状态刚好对应了年轻人喜欢吃外卖的一个情况。通过对养生这种生活状态的追求,年轻人更能够心平气和避免自己工作压力过大。养生刚刚好,解决了年轻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

三、如何进行养生

实际上年轻人毕竟是年轻人,他们不可能像老年人一样把养生做得淋漓尽致,大多数人还是做一些修补性的活动。但是早睡早起不熬夜,确实是很多年轻人都记住了。除此之外,用枸杞泡水喝也是有好处的,按时吃饭也是有好处的。

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有哪些养生要求

这些年随着大家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也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其实关于养生,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应该遵从不同的养生要求,究竟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应该遵从哪些养生要求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解一番!
①胎儿期。依于母体,长于子宫,亦能感受外界及母体的影响,此期养生主要依赖胎教,故各种养生要求均针对母体,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诸如行动稳重、食饮丰富平和、精神安定愉快、耳不闻恶声、目不睹恶事、睡眠充足、节制房事等。

②婴儿期。已离母体,哺乳赖母。此期为稚嫩之时,形气未充,神气未定,易饱易饥易惊易为邪袭,病则传变迅速,故此期养生在于母子同养,养母以防止母病及子,养子以保证其各种生理需求,适其寒温、多见风日、合理饮食,待之以慈祥、安和、愉快,使婴儿发育结实、稳定。

③幼儿及青春期。此期已完全脱离母体,养生主要在于自身,但又须父母的指导和关怀。此期特点是生长迅速,智力、体力大增,生殖力亦渐成熟,是精神与形体变化最显著的时期。身体方面倡导杂食不偏、生活自理、手脚勤快,要充分保证其成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避免发育迟缓、发育不良等;尤须注意使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及社会公益活动,急公好义,避免因过分溺爱而养成其所求必得,从不顾及他人的恶习。

④壮年期。此期应该严格按照长生不老的基本原理操作,物极必反,才能不会变老。

⑤老年期。生命的最后阶段。人之衰老为自然规律,故精神上要放得开。此期人生大事多已了却,心无羁绊,怡然自得,访友话旧,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一凭己性为取舍,注意起居规律、食饮适宜、锻炼有常,使阴阳平衡、气血顺畅,精气神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则老而不衰,可望延年益寿。

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介绍,已经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养生要求很清楚了,所以大家在进行日常养生时可以参考上面的一些建议,这样进行养生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祝大家身体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99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