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点滴等,部分也可用于局部)的各种药物。序贯疗法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通常是指选用半衰期长且生物利用度接近注射剂的抗菌药物口服制剂替代注射剂继续进行治疗的方法,它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剂型间的转换。
序贯疗法的药效学基础
β内酰胺类药物:此类药物为时间依赖型,即给药期间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时间越长,则抗菌活性越强;但当其血药浓度超过MIC一定程度后,再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增强其抗菌活性。因此,这类药物的给药策略是尽量延长给药期间血药浓度超出致病菌MIC的时间。临床疗效确切的口服抗菌药物可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通常应用头孢类抗生素。
氟喹诺酮类药物:此类药物的特点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有明显的生物后效应(PAE),可损伤静止期细菌,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序贯疗法的最佳选择。
序贯疗法的临床研究
转换时机:序贯疗法在严重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应掌握适当时机。临床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通常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治疗最初的2~3天,这时感染的病原尚不明确,主要凭临床经验选择抗菌药,并要求感染部位的药物能迅速达到有效浓度以控制感染,故多采用静脉内给药。第二阶段始于治疗的第4天左右,此时病人的临床症状通常有所改善,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也已明确,可根据这些结果选用针对性更强的抗菌药。第三阶段一般从治疗的第7天前后开始,此时病人的病情已经稳定,属巩固治疗阶段。分析上述3个阶段的治疗用药,第一阶段用静脉内给药是绝对必要的。在第二阶段,当选择针对性很强的抗菌药物后,若病人能口服药物并可较好吸收时即可转为口服治疗。对于第三阶段,病人多半可出院在家中治疗,给药方法可改为口服用药。由此看来,序贯疗法的适当时机可考虑从第二阶段开始。
临床应用:序贯疗法主要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泌尿感染、骨髓炎、盆腔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病症,多选用头孢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使用序贯疗法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预防长期静脉输液引起的感染,减少静脉注射所致的疼痛及其他危险,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84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