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肺炎链球菌耐红霉素原因何在

医案日记 2023-06-20 08:58:55

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一直是一个全世界学者关注的问题。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自1967年澳大利亚报道第一例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以来,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在逐年增长,其中尤以青霉素和红霉素最受学者关注。我国的统计显示,1997~2000年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在8.8%~22.5%,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42.5%~76.8%。2003年国内学者赵铁梅等研究检测的192株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42.7%,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77.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涉及到多个方面。

靶位改变

由耐药基因erm编码,其耐药表型为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菌素B交叉耐药(MLSB)。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又分为cMLS和iMLS耐药。在肺炎链球菌中的erm基因绝大多数为ermB基因,少数由ermTR基因介导。

主动排外系统

由mefA基因介导,耐药表型为对14、15员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低水平耐药,而对16员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和链阳菌素B敏感,即M型。

23SrRNA和(或)核糖体蛋白L4突变

在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南非,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主要为靶位改变所致。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则以M型耐药为主。赵铁梅的研究显示,148株红霉素耐药株中,耐药基因以ermB基因(79.1%)介导为主;耐药表型以MLS型耐药(89.2%)为主,其中cMLS占85.1%,iMLS占4.1%,未检测到ermTR基因。

国外学者Granizo等认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可能是红霉素耐药增加的主要原因,他回顾过去19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和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显示:红霉素的耐药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消耗有很高的相关性,而红霉素的不同耐药机制与不同类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并无关联。在日本,16员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广泛,但40%的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携带mefA基因。在欧洲的某些地区,16员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不多,但主动外排导致的耐药却并不多见。在比利时,耐药肺炎链球菌中主动外排机制导致耐药只占8.5%。其不同耐药机制的地区差异是否与多药耐药株的克隆传播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还有学者报道,携带ermB基因的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MIC值多大于32微克/毫升,而携带mefA基因的肺炎链球菌的MIC值多小于32微克/毫升。根据不同耐药基因与红霉素耐药高低的关系,有学者提出,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因其特殊的药代动力学,在组织和感染部位的浓度较高,故治疗携带mefA基因的耐红霉素肺炎链球菌应有效,但目前尚无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证实,仍需进一步研究。

肺炎球菌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注解 1拼音 fèi yán qiú jūn

2英文参考 pneumococcus

3注解

肺炎球菌(pneumococcus),链球菌属,学名为肺炎链球菌(streppneumoniae)。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仅少数有致病力,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矛头状,成双排列,又名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在咳痰或脓汗中,有单个存在,成双或短链状排列,在液体培养基因常呈短链。在机体内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高。在含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最适温度37.5℃,最适ph为7.4~7.8.初次培养需要co2箱,因5~10%肺炎球菌菌株需要较高浓度的co2。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可形成细小,灰色,有光泽的扁平菌落,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该细菌可产生自溶酶,培养时间稍久,即出现溶菌现象。这种溶解过程可被表面活性剂大为加速,如加入胆汗或1%去氧胆酸钠或牛磺胆酸钠,可在室温或37.5℃5~10分钟内出现溶菌现象。胆汁溶解试验用于本菌与草绿色链球菌鉴别的。

肺炎球菌的抗原有:1.荚膜多糖抗原,由大量多聚体组成,存在于荚膜中,根据抗原性分为84个血清型,以1、2、3…… 表示;2.菌体抗原为c多糖和m蛋白两种。c多糖为一种特异性的多糖,存在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为各型菌株所共有。在钙离子存在时,c多糖可与正常人血清中称为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β球蛋白结合,发生沉淀。急性炎症患者crp含量剧增,用c多糖来测定crp,对活动性风湿热的诊断有一定意义。m蛋白为型特异性蛋白抗原。类似a族链球菌的m蛋白,但抗原性不同,与细菌毒力亦无关。

肺炎球菌抵抗力较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荚膜菌株干燥力较强,在干痰中可存活12月。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但亦有耐药菌株出现。、

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有荚膜的光滑(s)型菌有毒力,失去荚的粗糙(r)型毒力减低或消失。荚膜多糖本身对机体无直接毒性作用,但可与血液中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消耗体内的抗荚膜特异性抗体。肺炎球菌自溶后能释放出溶血毒素“o”(penemolysin o),能溶解人和动物的红细胞,高浓度对动物有坏死及致死作用。在新分离培养物中尚有神经氨氨酶,能分解细胞糖蛋白和糖脂的末端n乙酰神经氨酸。该酶对肺炎球菌右鼻咽部和支气管粘膜上定居和繁殖可能有一定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83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