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沙星(gemifloxacin)是在氟喹诺酮的第7位引入肟一吡咯烷基获得的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其最突出之处是显着增强了与靶部位——拓扑异构酶Ⅳ的亲和力,从而大大改善了抗菌谱,对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尤其是肺炎链球菌,较其他氟喹诺酮类活性更高。
作用机制与抗菌活性
吉米沙星为合成广谱氟喹诺酮类口服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广的抗菌谱,在2~4倍MIC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呼吸道病原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化脓性链球菌均具有杀菌作用,对环丙沙星耐药肺炎链球菌杀菌作用优于莫西沙星,在4倍MIC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普通变形杆菌的抗菌药物后效应为0.1~6小时。
与其他氟喹诺酮类相似,吉米沙星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和DNA拓扑异构酶Ⅳ,其对拓扑异构酶Ⅳ的IC50值为DNA旋转酶的1/10,提示拓扑异构酶Ⅳ为其主要靶位。某些氟喹诺酮类在高浓度时可刺激真核细胞的基因DNA分裂并使DNA旋转酶转变为细胞毒素,但本品即使浓度超过10000毫克/升亦不能使DNA旋转酶相关的DNA裂解。
吉米沙星的选择性也很高,对细菌DNA旋转酶的选择性为人的909.1倍,而环丙沙星的选择性仅为7.7倍。本品对肺炎链球菌拓扑异构酶Ⅳ的IC50值为环丙沙星的1/5,显著高于环丙沙星与该酶的亲和力。
药物动力学特性
吉米沙星口服后在胃肠道内可快速吸收,在0.5~2小时后达血浆峰值,320毫克片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71%,食物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在健康志愿者试验中,吉米沙星Cmax和AUC与口服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药物可在体内广泛分布,血清蛋白结合率为56.9%~59.6%,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浆,在肺组织和肺液中的渗透也很好。吉米沙星经肝脏部分代谢。服药4小时后约65%的原药即可在血浆中检测到。代谢成分中,能完全代谢的部分低于总口服剂量的10%,其余生成N-乙酰吉米沙星等不完全代谢产物。
吉米沙星清除呈非剂量依赖型,消除半衰期约为6.65小时。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320毫克后,其血浆清除半衰期约为(7±2)小时,肾清除率为151毫升/分,24小时约25%~40%以原形从肾脏排出。
临床应用评价
吉米沙星临床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主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性恶化和社区获得性肺炎。3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用于评价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性恶化的疗效,分别以克拉霉素(500毫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盐(500毫克/125毫克)、左氧氟沙星(500毫克)为对照。研究以服药后13~24天内的临床治愈率作为评价参数。结果表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性恶化,吉米沙星每日320毫克连续服用5天后,其临床治愈率好于连续7天服用其他药品的相应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0%对84.8%,93.6%对93.2%,88.2%对85.1%)。1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和两项非对照研究评价了吉米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研究均以固定服用吉米沙星7天后的临床治愈率作为评价参数,3项研究测得治愈率分别为88.7%、91.7%和89.8%。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临床试验资料表明,患者对吉米沙星有良好的耐受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痛、腹泻、头痛、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低。吉米沙星的光毒性很小,与环丙沙星相似。对本品、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或本品其他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对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的安全性未见报道,应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观察证实,铝、镁制剂可使本品的AUC降低85%,如在服本品3小时前给予铝、镁制剂仅降低15%,但给药后两小时应用铝、镁制则几无影响。同时给予奥美拉唑每日40毫克时,吉米沙星(320毫克)的AUC和Cmax有减小。
是的,属于抗生素~~氟喹诺酮类属于第三代~~
喹诺酮类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分成四代。第一代:抗菌谱窄,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少数几种菌有效。代表药物为:萘啶酸、吡咯酸,因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现已完全淘汰。第二代:于1980年推出,抗菌谱有所扩大,因吸收代谢后在尿液和胆汁中浓度很高,故对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前列腺炎等尿路感染及胆道感染、菌痢和肠炎等疗效更好。代表品种为吡哌酸(PPA)、新恶酸和甲氧恶喹酸等。因副作用仍较大,故目前除PPA偶用外,其他已淘汰。第三代:于上世纪80年代问世,抗菌谱更为扩大,抗菌作用强,较低浓度即显抗菌活性。可对抗耐药性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对革兰氏阴性菌疗效更佳。本类药物分子中均含氟原子,故称氟喹诺酮类。这类药物用于治疗重感染及反复发作的慢性感染,特别是泌尿系统感染。主要品种有: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甲氟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等等。第四代:近年国外研制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莫西沙星、克林沙星和吉米沙星等。主要特点为:结构中有新型的8-甲氧氟喹诺酮,甲氧基引入有助于加强抗厌氧菌活性,而C-7位上的氮双环结构则加强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并保持了原来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副作用更小,但价格较贵。莫西沙星对抗菌药的最大贡献为:在对需氧菌G+球菌活性基础上,增加对厌氧菌的活性。吉米沙星更加增强了对G+球菌的活性,对MRSA、绿脓杆菌、肺炎衣原体和支原体及军团菌肺炎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喹诺酮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为靶,妨碍DNA回旋酶,进一步造成细菌DNA的不可逆损害,达到抗菌效果。喹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妥舒沙星、和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克林沙星、吉米沙星等等。
【答案】:D
本题考查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分类。喹诺酮类药物分为四代。
第一代,萘啶酸。
第二代,吡哌酸。
第三代,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
第四代,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安妥沙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82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警惕口服美托洛尔所致浮肿
下一篇: 民企研发抗艾中药批准进入二期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