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正在迅速增加。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脂肪肝的药物就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对脂肪肝的治疗西医多应用降脂药物,但不少药物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疗程较长、效果不够理想,应用不当还会损伤肝脏,加重病情。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对脂肪肝的防治,具有作用广泛、效果稳定、使用安全、副作用小、适宜长期服用的特点,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为了给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和依据,笔者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数据库”,查阅了1994~200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防治脂肪肝取得较好疗效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313篇,对其进行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化瘀祛湿治其根本
313篇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文献报道中,共用中药178味,使用次数在70次以上者共有12味,为最常用的脂肪肝治疗用药。使用次数在30次以上者共有12味,是较常用的脂肪肝治疗用药。
24味最常用和较常用于脂肪肝治疗的中药中,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3味,其他几味如赤芍、三七等虽归入其他类别,但在脂肪肝的治疗中通常是把它们作为活血化瘀药应用的;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中药有5味。上述两类药的使用率分别是85.6%和84.3%,在各类药中是最高的。这表明大部分医家都认为活血化瘀法与利水渗湿法是治疗脂肪肝的基本大法,进一步说明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与水湿内停、瘀血痹阻有密切关系。
在运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时,大多选择了归于肝经之药,根据其排序情况看,排在前5位的是丹参、郁金、姜黄、莪术和桃仁,药性也是由弱转强,而虫类药、大毒峻猛之药少见,仍符合慢性病治宜缓图,不宜急攻的原则。现代研究表明,大部分活血化瘀药有着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以及保肝的作用。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理气有利于活血,理气药共用了15味,使用率为47.3%,可见理气药在脂肪肝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利水渗湿药虽共用药15味,但其使用率占了84.3%。脂肪肝的发病病位在肝,但与脾胃紧密相关。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厚味常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停滞于肝,化生脂膏而为病。因此,运用利水渗湿药一方面可运化水湿,另一方面可以健脾化滞。故健脾祛湿化滞是治疗脂肪肝的常用方法。从利水渗湿药的使用可以发现,药物多归于脾、胃、肝、胆、膀胱经,提示脂肪肝的治疗应从脾、胃、肝、胆入手,大多运用甘淡平和之药。过分用苦寒峻猛之药反会伤及脾胃,而不利于水湿邪气之消散。且脂肪肝发病患者以体型偏胖者居多,肥人多湿,亦符合从湿论治的思路。现代研究也表明,利水渗湿药有明显治疗脂肪肝的效果,具有保肝、降血脂等作用。
湿与热常互结为患,且多蕴扰肝胆。脂肪肝治疗中清热药共用了28味,用药数居各类药物之首,使用率达64.2%,位居第4。选用的药大多具有清肝热祛湿浊之功,提示湿热蕴结肝胆亦是脂肪肝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因此,医者治疗脂肪肝多运用清热祛湿的方法和药物是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的。
消导补泄诸法各显其效
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综合性病症,病程较长,不易速愈,久病必伤正气,所以,扶助正气亦是治疗脂肪肝很重要的一方面。笔者统计结果表明,脂肪肝的治疗很重视扶正,扶正药物涉及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各方面。补气药共用11味,使用率58.8%,位居第5位。其中补血药应用比较集中,虽仅用4味,但使用率高达56.2%,说明医者在脂肪肝的治疗中亦很重视“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性。补阴药共有5味,使用率为20.4%,补阳药9味,使用率仅为6.0%,提示阴虚和阳虚型的脂肪肝较为少见。补益药中用的较多的是首乌、白术、黄芪、白芍及当归等。这些药大多以温平甘为主,正如李东垣言:“大抵饮食劳倦所得之病,乃虚劳七损证也,当以温平甘多辛少之药治,是其本法也。”从这些药物的排序及特性观察可发现,用药体现了药物清补肝肾、滋阴补阳均不太过的特征。补益药中的甘草使用次数共有50次,但由于甘草常作为一种调和药性的中药,在此并未将其置于常用抗脂肪肝药物当中。
在313篇文献中,山楂的使用是最多的,次数达228次,可见山楂在治疗脂肪肝中有其独到之处,受到医者的格外青睐。脂肪肝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并且与饮食因素紧密相关,而山楂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之功,此药既可消化肉食积滞,又可活血散瘀,是治疗脂肪肝的常用药物。而消食药对于久病患者来说更可以起到保护胃气的作用。《日用本草》言其:“化食积,行结气,健脾宽膈,消血痞气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含有脂肪酶,可促进脂肪水解,所含的多种有机酸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使肉食易被消化,因此成为现代防治脂肪肝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柴胡虽属解表药,但其既是肝经的引经药,又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是肝病中的常用药。现代药理证明,柴胡具有保护肝细胞损伤和促进肝脏中脂质代谢的作用,因此深受医者的重视。
此外,化痰止咳平喘药中的半夏和补益药中的绞股蓝,芳香化湿药中的苍术,止血药中的三七,收涩药中的五味子都是常被选用的中药,这些中药均具多种功效,从不同侧面达到治疗或者辅助治疗脂肪肝的目的,也符合脂肪肝多病因综合作用的病机特点。目前,单味中药中以丹参、山楂、泽泻、绞股蓝对肝病治疗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较多,其药理作用亦得到现代中西医家的肯定。
综上所述,由于脂肪肝的致病因素众多,病机复杂且多有兼夹,故在治疗时应辨证论治,多法联用,不能只行一法。不难发现,活血化瘀、祛湿化浊是治疗脂肪肝的最基本方法,并应结合患者情况和病机特点,配合应用清热、理气、化痰、健脾、疏肝、消食等多种治法和药物,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脂肪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患者主要表现症状就是一些消化方面的症状,但是表现不明显,而脂肪肝发展到后期是可能恶化的,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定期体检,这样对于疾病就可以早发现早治疗。那么,一般吃中药可以治疗脂肪肝吗?中医治疗脂肪肝有哪些好的方法?
1、脂肪肝中医解析
(1)痰湿内停
此类体质的人群比例最高,这类人外表有丰满的体型,不仅不愿意运动,嘴里总是“黏黏的”,不喜欢喝水,咽部好像有东西堵着,周身困重,胸喘憋闷,头晕恶心,舌苔又白又厚。可以用陈皮、苍术、茯苓、厚朴、泽泻中药等进行防治。
(2)湿热内虚
年轻人中湿热蕴虚体质较多,表现在平常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口干口黏、口苦、肋易胀痛,小便发黄,大便不爽,舌苔又黄又腻。可以用薏米仁、通草、滑石、蔻仁、杏仁、青蒿、茵陈等中药进行防治。
(3)肝郁脾虚
这类人相对内向,心情容易抑郁不舒,情绪易波动,工作时易感疲乏,气短胸闷,不想说话,自身免疫力低下,易感冒,食欲较差,舌泛边有齿痕。可以用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等中药进行防治。
(4)气滞血瘀
这类体质也较常见,表现为胸部胀闷,好像有东西压着不舒服,面色偏黑,常伴有各种疼痛,女性朋友则出现痛经,舌和唇色紫暗。可以用绿萼梅、八月札、香附、郁金、丹参、桃仁等中药进行防治。
2、脂肪肝患者饮食
1、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均衡为宜
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比例。适当吃些酸的、性味甘甜的食物,避免多吃油腻、油炸、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肝脏和胃肠负担。
2、多喝温水
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3、少吃不洁、半生水产品
进食不干净的海鲜,容易感染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
4、轻度脂肪肝多吃新鲜时令蔬菜瓜果
还可多吃些具有泄肝作用的食物,比如:鲜芹菜、菊花茶等,但有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吃水果应注意血糖水平。
大蒜:含硫化物的混合物,可减少血中胆固醇并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苹果:因含有丰富的钾,可排除体内多余的钠盐,维持正常的血压。
牛奶:含有较多的钙质,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可减少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
洋葱:所含的烯丙基二硫化物和硫氨基酸,不仅具有杀菌的功能,还可降低人体血脂,抵抗动脉硬化;还含有激活纤维蛋白的活性成分,可有效地阻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所含的前列腺素A,对人体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
3、引起脂肪肝的原因
1、过度肥胖
肥胖的人体内脂肪较多,脂肪消耗缓慢容易导致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这样就可能患脂肪肝。
2、减肥过度
为了减肥成功,人们可能会节食或不吃,以此来消耗体内脂肪。由于减肥过度,体内脂肪在短时间内会消耗严重,新陈代谢产生许多的自由基。为了缓解这些自由基,肝内具有抗氧化和解毒功效的谷胱甘肽消耗过多,这样也会损伤肝脏,同样容易导致患脂肪肝。
3、长期喝酒
经常喝酒的人容易伤肝。酒精会破坏蛋白质,影响肝脏的新陈代谢。肝脏代谢功能变差,脂肪就分解缓慢,慢慢就会造成肝脏脂肪堆积过多,变成脂肪肝。
4、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身体营养过剩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而且营养物质不容易分解完全,这样就会导致脂肪沉积。而另一方面,营养不良同样可能引起脂肪肝。营养不良会导致肝脏蛋白质缺乏,影响肝脏新陈代谢功能,脂肪不能及时被分解就会出现沉积,这样就导致了脂肪肝。
5、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导致脂肪肝的原因有几种:1、高血糖促进了脂肪的转化。2、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了缓解能量供应,血液中大量的脂肪被分解,游离的脂肪酸容易在肝脏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6、药物副作用导致脂肪肝
吃药过多产生副作用,会破坏蛋白质甚至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少了,分解作用变差,脂肪不能及时分解就可能变成脂肪肝。
正是由于这种种的原因导致了脂肪肝,所以更要学会预防脂肪肝,同时还要好好地养肝。
导读: 现今,由于人们生活不规律,很多人或多或少有或轻或重的脂肪肝,还有的人处在边缘。相对于西药、中成药来说,相对要小些。下面为您推荐能补肝治脂肪肝的11味。
一、脂肪肝的中药。
养生中药1:大蒜。
大蒜可明显降低脂质的内生,减少肝中脂质的合成。大蒜降肝脂的机制,一般认为是大蒜增加了粪酮醇和酸哇酮醇排泄,减少了胆固醇、脂肪酸的合成。
养生中药2:枸杞子。
可减轻肝细胞脂质的沉积。
枸杞子 养生中药3:姜。
具有明显抑制其血清、肝中胆固醇含量水平,增加粪便中胆固醇排泄作用。
养生中药4:人参。
人参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还能显著升高肝中磷脂含量,可促进肝内甘油三酯降解。
养生中药5:燕麦。
燕麦粉可降肝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燕麦降低肝中脂质而对肝重无明显作用,其降脂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不饱和甘油酸有关。燕麦精及其冲剂,对肝甘油三脂、胆固醇的含量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而燕麦粉则无抑制效果。
燕麦 养生中药6:丹参
丹参制剂可降低肝脂,特别是降低甘油三酯作用。其机制是促进脂肪在肝中的氧化作用,从而降低肝脂的含量。
养生中7:柴胡。
有抗脂肪肝和抗肝损伤作用。与配伍用药,有促进胆固醇排泄作用。
养生中药8:姜黄。
具有降脂活性的姜黄素,可明显抑制肝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可显著增加胆汁排泄量。
泽泻具有抗脂肪肝作用,泽泻成分,除对低蛋白质、高胆固醇食物所引起的脂肪肝有对抗作用外,还可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变。
姜黄 养生中:9:花粉。
可明显抑制肝中胆固醇升高与肝细胞脂肪变性。
养生中药10:何首乌。
含二苯烯成分,对脂肪肝、肝功能损害、肝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均有明显对抗作用。何首乌含大量卵磷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
以上10味中药均对补肝治脂肪肝,有很好的作用。不过,是药三分毒,这些补肝中药也不宜盲目服用,应咨询医生。
二、脂肪肝其他疗法。
1、脂肪肝因: 酗酒、肥胖、糖尿病妊娠、药物损伤及肝炎是引起脂肪肝的,因此应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戒酒,减肥,饮食及药物调整血脂,停止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肝炎、糖尿病易合并脂肪肝,应及时原发病。
2、饮法: 饮法是改变脂肪肝最为的方式,脂肪肝患者以进食富含高蛋白(以鸡、蛋类、鱼类、瘦肉、牛奶等动物蛋白质为主),低糖,适量脂肪(以植物油为主),大量维生素(以新鲜、水果为主)的饮食为宜。
高蛋白食物 3、疗法: 对肥胖型患者应采取适当治疗,以病人能耐受为宜,量可以从小逐渐加大,如散步、步行、练气功、慢跑做广播操、打太极拳、游泳等各类健身运动。
4、药物治疗: 主要应用去脂药物,但对肝功能有影响的降脂药应尽量避免使用,大部份降脂西药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选用中医中药进行更有利于脂肪肝的治疗和康复。
相对于西药、中成药来说,中药相对要小些。下面为您盘点具有补肝功效,能够防治脂肪肝的11味养生中药。
【十味】
1、饮食治疗脂肪肝
2、先进疗法治疗脂肪肝
3、运动治疗脂肪肝
4、中医治疗脂肪肝
5、除病因治疗脂肪肝
1. 饮食治疗脂肪肝 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2. 先进疗法治疗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沉积过多造成的,因此脂肪肝患者可以通过先进疗法进行治疗,如德国抗HBV高氧转阴疗法,先进的疗法能够改善肝脏结构,达到快速恢复肝功能,清除肝脏多余脂肪的作用,是脂肪肝治疗的首选方案。
3. 运动治疗脂肪肝 根据不同的原发病可适量进行锻炼,从而加速脂肪的代谢,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中速步行(每分钟120步左右)、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广播体操、跳舞、打羽毛球等,具体可按照个人身体状态和爱好,因地制宜选择其中几种项目。
4. 中医治疗脂肪肝 目前看来,中药长期调理是治疗方案中较为理想的一种,中药中以制何首乌和山楂最好,这两种药能降低血脂,防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
5. 除病因治疗脂肪肝 脂肪肝的形成原因有多种,根据不同的病因制定不同的方案是治疗的根本原则,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许多中药如丹参、川芎、决明子、山楂、泽泻等对于脂肪肝有效,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组方,以减轻症状。但应注意中药治疗脂肪肝并非十分有效,且长期服用中药也有毒副作用。
一般西医认为当脂类储积过多时,即被认为患上脂肪肝。当脂类储积超过肝脏自重10%~25%时,称中度脂肪肝。当脂类储积超过肝脏自重25%~50%时,称重度脂肪肝。中、轻度脂肪肝可无任何症状。
慢性肝炎患者因限制体力活动,可造成21%的病人继发脂肪肝。妊娠后期妇女因同样原因可引起急性脂肪肝。糖尿病人伴发脂肪肝的发病率是25%。持续酗酒10年以上的患者,90%可产生脂肪肝,它是酒精性肝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
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积聚与瘀痰范畴。可有舌质暗,有紫点,有瘀斑,有腻苔,约占65%。该病发生机理以气滞血瘀为本,以肝胆湿热为标。以饮食不节、情绪不佳、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滞于内、肝络阻塞、脾失健运、浊邪害清、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为基本病机。按照所述病机,脂肪肝可分为4型,其治法如下:
1、气滞型---治法为疏肝解郁,行气和中。方当以柴胡疏肝散与逍遥散和方。
全方特点:理气为主,兼有行血,调肝为重,佐以健脾,柴胡为升,枳壳为降。
主要药物为:柴胡10克、枳壳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
2、血瘀型---方法为疏肝养血,活血化瘀。以膈下逐瘀汤为主加减。
全方特点:气血双调,养血破瘀,以降为主,降中有升。
主要药物为:桃仁6克、川楝子6克、元胡6克、五灵脂10克、丹参10克、川芎10克、草决明6克、山楂15克。
3、湿热型---疗法为祛湿化浊,清热解毒。方用平胃散加减。
全剂要点:行气理气,分利湿热。
主要药物为:苍术10克、厚朴6克、青皮10克、陈皮6克、车前子15克、荷叶20克、泽泻15克、甘草6克。
4、痰瘀型---方法为柔肝养血,化浊消瘀。以旋复花汤和大黄蔗虫丸和方加减。
全方特点:通利三焦,利胆降浊,化痰消瘀。
主要药物为:青黛15克、昆布10克、栀子15克、茵陈6克、大黄10克、蔗虫15克、首乌15克、郁金6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77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透明质酸铁凝胶增加胃肠术后并发症
下一篇: 专家指出:应加强中药新剂型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