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我国药物流行病学研究需尽快和国际接轨

医案日记 2023-06-19 19:18:48

我国药物流行病学研究需尽快和国际接轨

由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ISPE)、上海市药理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江西省药学会、《药品评价》杂志社等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药物流行病学亚洲学术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上海药物流行病学与临床合理用药国际研讨会,不久前在江西庐山召开。此次大会的主题是“推动亚洲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促进合理用药”。来自ISPE的高层领导、国际药物流行病学顶级专家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地的药物流行病学专家与我国相关专家和研究人员近200人参加了这一盛会,共同探讨药物上市后的监测工作,并推动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

随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临床合理用药受到各国政府和医药学工作者的关注,药物上市后的研究监测评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会专家认为,药品是个特殊商品,药物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应该看到药物的另一方面,其不良反应造成的伤害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的教训。从近段时间发生的几件药害事件可以看出,上市后的药物临床应用监管是一个日益突现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正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但由于起步较晚,开展这项工作也遇到多种问题,如不良反应监测的方法学有很多,怎么样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是世界性的难题。药物流行病学为寻找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包括药物与机体、疾病、不良反应之间相互关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探讨有效的方法,加强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对做好药物安全和评价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药物流行病学的奠基人Brain教授指出,药物监测是全球面临的挑战,近三十年来,这一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如何得到最好的数据,如何得到药物安全及时、准确的报告等,目前这些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需要国际间互相交流与协作。

专家们认为,这次会议的举办标志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和交流,必将推动我国和亚洲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巩固题及答案

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巩固题及答案

巩固题一:

【 A 型题】

1.药物不良反应包括

A.在药物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B.在药物超剂量情况下,出现的有害反应

C.在药物超剂量情况下,出现的意料之外的反应

D.药物剂量不足时,出现的意料之外的反应

E.药物不当用法导致的有害反应

2.不是B型药物不良反应特点的是

A.与剂量无关联 B.难以预测 C.发生率高

D.死亡率高 E.发生率低

3.下列属于A型不良反应的是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过度效应

D.撤药反应、首剂效应 E.药物变态反应

4.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划分为轻、中、重三种,下列不属于轻度反应的是

A.一过性恶心 B.中度不良反应 C.头痛

D.呕吐 E.一过性头痛

5.一个药物能够引起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是不包括

A.病人个体差异 B.药物化学结构 C.药物药理活性

D.疾病严重程度 E.药物名称

6.什么样的药物不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A.药理作用弱 B.药理作用强 C.安全范围小

D.药物副作用大 E.药物使用剂量大

7.药物杂质也可以引起不良反应,这些杂质会产生在什么过程

A.药物生产 B.药物制剂 C.药物储存

D.药物使用 E.以上都正确

8.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机体因素不包括

A.种族 B.性别 C.年龄和遗传因素 D.药物剂量 E.病理情况

9.上市五年药物监测内容不包括

A.严重不良反应 B.一般不良反应 C.罕见不良反应

D.新的不良反应 E.特殊不良反应

10.处方事件监测属于什么研究

A.横断面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干预试验研究 E.分析性研究

11.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别中,占比例最高的是

A.抗菌药物 B.中成药 C.循环系统用药 D.解热镇痛药物 E.其它

12.著名的?反应停?事件中所用的药物为

A.抗菌药 B.减肥药 C.中成药 D.早孕反应药物 E.解热镇痛药物

13.关于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大于等于9分者为很可能

B.5-8分者为肯定

C.1-4分为可能

D.小于等于0分为不能

E.1-4分为可疑

【 X 型题】

14.药物不良反应人群分布特征

A.女性高于男性

B.男性高于女性

C.男女性别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D.50岁以上年龄组少于50岁以下年龄组

E.50岁以上年龄组多于50岁以下年龄组

15.什么情况下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A.在药物的吸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B.在药物的代谢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C.在药物的排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D.仅在药物的代谢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其他过程不会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E.仅在药物的吸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其他过程不会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16.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目的在于

A.及时发现上市后药物未预料到的严重不良反应

B.确立已知或新发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C.药物已上市10年及以上的药品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

D.对ADR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研究其机制和后果

E.对生产不良反应的药物厂家处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17.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发展的因素有

A.药物因素

B.机体因素

C.给药方法

D.药物相互作用

E.误用药物

18.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测量指标有

A.ADR发生率

B.ADR死亡率

C.ADR经济耗损的评价

D.ADR保护率

E.ADR感染率

19.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范围为

A.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B.上市10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C.上市2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D.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E.上市2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参考答案

1.A

2.C

3.E

4.B

5.E

6.A

7.E

8.D

9.B

10.A

11.A

12.D

13.C

14.AE

15.ABC

16.ABD

巩固题二:

【A型题】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健康人 E.亚临床型病人

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A.观察法 B.建立数学模型 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 E.以上都不是

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范畴

A.预防医学 B.基础医学 C.临床医学

D.生物医学 E.医学统计学

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

7.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A.研究疾病的病因

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

E.以上均对

8.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

A.研究各种疾病的学科

B.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防制的科学

C.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

E.研究各类公共卫生问题的学科

9.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

D.不涉及药物治疗

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

10.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B.疾病的防制措施

C.疾病病因

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

E.以上都包括

11.新的疫苗或预防药物在推广应用前必须做

A.通过毒理学鉴定证明其对人体无害

B.通过现场试验考核其实际预防效果

C.通过动物试验证实其效果

D.证明其无严重副作用

E.经实验室检验无有害的附加剂

12.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以上均包括

13.通过现场调查把疾病在时间、地区及人群中分布的特征加以描述经比较后,提出致病因素的假设的过程是

A.分析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临床研究

14.通过现况调查与随后的定期随访,对早期糖尿病或无症状的葡萄糖耐受试验阳性者观察其经过若干年后的结局和转归。这类研究属于

A.疾病的自然史研究

B.疾病各阶段的比例研究

C.疾病的管理模式研究

D.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E.疾病的预防方案研究

15.美国芬兰等国提出:早期发现并治疗高血压,提倡不吸烟或戒烟,推广健康饮食以控制高血脂等来预防冠心病。这是因为

A.冠心病是这些国家的主要死因

B.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找出了该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了对该病的预防途径

C.冠心病是由多病因造成的

D.通过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可以去除或减轻冠心病的这些危险因素

E.这些危险因素已为广大人民所承认

16.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

A.病例对照研究

B.现场试验

C.队列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E.匹配性病例对照研究

17.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它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

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保健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性问题

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E.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18.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

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

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E.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

19.以下哪一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预防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20.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B.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C.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D.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E.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21.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病例对照研究 D.现况研究 E.生态学研究

22.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

A.临床试验 B.社区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防治实验研究

【B型题】

问题 24~27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观察某种新药的疗效

D.将调查数据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E.基础实验室检查

23.属于分析流行病学

24.?非典?传播模型的建立

25.属于描述流行病学

26.属于实验流行病学

问题 28~29

A.病人

B.非病人

C.人群

D.患病动物

E.非病动物

27.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28.临床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问题 30~33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与方法学研究

E.统计分析法

29.生态学研究属于

30.队列研究属于

31.临床试验属于

32.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属于

【C型题】

问题 34~35

A.传染性疾病

B.非传染性疾病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33.现代流行病学的内容包括

34.传统流行病学的内容包括

问题 36~38

A.设立对照组

B.盲法观察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35.病例对照研究

36.临床试验

37.个案调查

问题 39~41

A.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B.设立对照组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38.临床试验

39.队列研究

40.普查

【X型题】

41.流行病学的基本任务是

A.了解疾病的有关情况,制定防制疾病的具体措施

B.研究防制疾病的对策

C.研究与各学科的关系

D.研究疾病自然史

E.研究疾病的治疗方法

42.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是

A.病因的探索

B.预防措施效果评价

C.人群患病情况的分析

D.促进有关学科的发展

E.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

43.关于流行病学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以人群为研究对象

B.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分布及病因

C.只研究传染病

D.研究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对策与措施

E.只研究非病人

44.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有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理论流行病学

D.实验流行病学 E.基础性研究

45.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包括

A.生态学研究 B.现况研究 C.病例报告

D.病例对照研究 E.队列研究

46.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包括

A.生态学研究 B.病例报告 C.现患研究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47.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

A.一群病人 B.健康人群 C.隐性感染人群

D.个体病例 E.单个健康人

48.关于流行病学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研究疾病

B.临床医学主要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

C.基础医学从人群水平研究疾病

D.流行病学不是一门方法学

E.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规律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D

6.A

7.E

8.C

9.A

10.E

11.B

12.E

13.B

14.A

15.B

16.B

17.B

18.C

19.E

20.C

21.C

22.D

23.B

24.D

25.A

26.C

27.C

28.A

29.A

30.B

31.C

32.D

33.C

34.A

35.A

36.C

37.D

38.C

39.B

40.D

41.AB

42.ABC

43.ABD

44.ABCD

45.ABC

;

我国在多少年实现了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国际命名接轨

在第十四届中国咳嗽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慢性咳嗽与疑难少见病因学习班上,来自中国、英国等国内外的咳嗽和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为参会代表奉献了精彩的报告。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专场是本次大会的亮点专场,来自上海同济医院的邱忠民教授、余莉教授,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赖克方教授、陈如冲教授,新桥医院王长征教授,华西医院王刚教授,沈阳军区总医院陈萍教授、南方医院蔡绍曦教授及中日友好医院苏楠教授齐聚本专场,参与热烈的学术探讨。本文撷取大会相关亮点以飨读者。

?

定义的变化与差别

从1970年Stanescu等首次报道以咳嗽为主诉的哮喘,到1981年Irwin等正式提出CVA的概念并发现CVA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再到我国2005年颁布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统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实现了与国际命名接轨。我们在2006年的广州单中心及2013年全国多中心调查发现CVA亦是中国慢性咳嗽人群的最常见病因[1, 2]。横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我们对CVA的认识越发清晰。

?
图片:引自上海同济医院余莉教授的PPT

需指出的是,美国(ACCP),欧洲(ERS),日本和韩国等咳嗽指南定义的CVA是以慢性咳嗽为唯一症状的特殊类型的哮喘[3-6],而中国咳嗽指南定义的CVA则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的特殊类型哮喘」[7]。虽然CVA因咳嗽而就诊,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若仔细询问病史,常能发现不少患者在剧烈咳嗽或者夜间咳嗽时还是伴有些许的喘息。若CVA的诊断强调咳嗽为唯一症状或在日本咳嗽指南强调「听诊未问及哮鸣音」,都是不确切的,这会导致这小部分的CVA无法得到合适诊断。因此中国咳嗽指南从临床实际出发,提出「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

欧美虽认可CVA,但仅作为哮喘性咳嗽的部分,不特别强调其特殊性。甚至ACCP和ERS咳嗽指南没有提出明确的CVA诊断标准,其诊断流程亦没有特别强调CVA。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和其它东亚国家重视CVA。中、日、韩三国的咳嗽指南的诊断流程中,均强调CVA。中国咳嗽指南CVA的诊断标准是慢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存在气道可逆性证据(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平均峰流速变异率>10 % ,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及抗哮喘治疗有效。此外,日本及中国2009版的咳嗽指南中还包含了「对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的诊断标准。然而我们团队的研究及邱忠民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均显示近三分之一的CVA患者可以对支气管舒张剂无效[8, 9],因此在中国2015版咳嗽指南在修订时,在与专家组多次讨论后最终把该标准删除。

?

发病机制

CVA的发生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神经机制、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有关。相较典型哮喘, CVA之所以仅出现咳嗽而无明显喘息,目前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①CVA咳嗽敏感性相对较高;②CVA气道反应性较哮喘低;③CVA喘鸣域值较典型哮喘高,其需更大程度的刺激才能生产气道痉挛和喘鸣;④ CVA炎症强度轻微,炎症仅累及中央气道,「咳嗽受体」主要分布在大气道,炎症介质的化学刺激作用于大气道的咳嗽受体,进而表现以咳嗽为主。然而既往亦有研究发现CVA炎症亦累及全气道[10]。

?

气道炎症评估

评估CVA气道炎症最直接的方式是诱导痰或肺泡灌洗液的细胞学,然而诱导痰技术普及度有限及支气管镜检的有创性等特征,要求其他简单、无创的检查以替代它们去评估气道炎症。既往研究发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气道嗜酸粒细胞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中等相关。我们既往研究发现高FENO(>=31.5ppb)提示CVA可能性大,但其敏感性中等[11]。近年的系统回顾亦发现单独的FENO检测对于预测哮喘患者嗜酸粒细胞增高易造成假阳性/假阴性,FENO对CVA仅具有中等的诊断价值,FENO在非嗜酸粒细胞型CVA的诊断价值较低[12, 13]。目前来说,FENO适用于辅助诊断,需要联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指标来综合对CVA进行诊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FENO联合肺通气指标FEF25%-75%预测慢性咳嗽患者有无气道高反应性能力更强[14]。此外,FENO是目前反应抗炎效果的敏感指标之一。基于FENO水平管理哮喘患者抗炎药物的使用可以降低激素使用量,且在急性发作率上与维持治疗组比较是非劣效的,然而其是否适用于CVA的管理,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治疗及预后

很多哮喘患者在起病最初阶段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进而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经典的哮喘症状。既往有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报道近三成的CVA可在数年内进展为典型哮喘[15]。因而,CVA的治疗目标除了缓解咳嗽症状,更需要抑制复发进展。目前CVA治疗原则和典型哮喘相同,各国指南均首推荐ICS,只是次推荐上有些许不同。下面的表格引自邱忠民教授在本次会议汇报CVA治疗的相关内容,其很好的把各指南治疗差异进行了总结。然而目前关于CVA治疗预后的研究匮乏,CVA最佳治疗时长尚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如何有效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现在比较高发的一种疾病,尤其是中老年,几乎有百分之六七十都有高血压,说到高血压,可能大家觉得并不可怕,毕竟一时半会也不会要人命,但是高血液发作起来,却可能导致脑溢血,瞬间就能夺走人的生命,所以高血压一定要做好预防和控制。
1、如何防治高血压
低盐
研究证明盐摄入量与血压升高成正比;严格限盐可有效降低血压;并减少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钠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克。
而饮食中,适当增加钾的摄入量,而不增加钠摄入量也可取得降压效果。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高钾低钠盐就是为此目的而设计生产的。
宜:1、利用蔬菜本身的风味来调味,例如将青椒、蕃茄、洋葱、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2、采用富钾低钠盐代替普通钠盐,但对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以防血钾升高。
忌:1、尽量避免进食高盐食物和调味品,如榨菜、咸菜、黄酱、腌菜、腌肉、辣酱等;2、少吃腌制、烟熏食品,如咸鱼、咸肉、火腿、酱鸭、卤肉等,多数口味偏咸,钠含量也高。
低脂
油脂、蛋白质和糖类是供给人体热量的三大营养素,如果这三种食物吃的过多,超过人体需要的消耗量,超过的部分就会转化成脂肪蓄积下来,久而久之体重就会增加,造成肥胖。
油脂分为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分别含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对身体有益。而饱和脂肪酸是有害的,摄入过多会造成肥胖和血脂异常。
宜:1、适量选用橄榄油。橄榄油富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高血压患者可适量选用橄榄油。橄榄油可作凉拌菜,也可炒菜,油温在150℃以下。2、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优质蛋白来源:脱脂牛奶、鸡蛋清、鱼类、去皮的鸡鸭肉、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脂肪:花生、松子等坚果,深海鱼类,都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适量吃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推荐每天吃一把。
忌:1、减少动物食品和动物油摄入。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肥肉和动物内脏中。高胆固醇的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蟹黄、鱼子、蛋黄、鱿鱼等。2、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为含人造奶油食品,包括各类西式糕点、巧克力派、咖啡伴侣、速食食品和口感酥香的点心等。不饱和脂肪酸高温或反复加热后会形成反式脂肪酸,有害健康。
营养均衡
一、适量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血管细胞的代谢,血管的老化就会加剧,失去弹性而变脆,加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形成。而适量摄取蛋白质可以强健血管。
二、适量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蔬菜和水果,有利于控制血压,主要原因是:
①蔬菜和水果含钾高,能促进钠的排出;
②有助于减少总能量超标的风险,避免肥胖;
③增加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摄入;
④增加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
三、增加膳食钙摄入:低钙饮食易导致血压升高,钙摄入量与年龄相关性收缩压升高幅度呈负相关。
宜:1、富含优质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无脂奶粉、鸡蛋清、鱼类、去皮禽肉、瘦肉、豆制品等。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应多吃鱼类。2、每天吃8两~1斤左右新鲜蔬菜,1~2个水果。包括苹果、猕猴桃、草莓、梨、柚子等。3、保证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每日250-500毫升脱脂或低脂牛奶。
注:1、鱼类蛋白是优质蛋白,鱼油含多不饱和脂肪酸。2、对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稳的前提下,可选择低糖型或中等含糖的水果,每日进食200克左右,作加餐食用。3、对乳糖不耐受者,可试用酸牛奶或去乳糖奶粉。部分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补充钙制剂。
其他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低糖;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
还要注意,食疗是不能代替降压药的作用,想要血压稳定,健康的饮食、合理的药物缺一不可。
不只是高血压患者,对任何人都一样,没必要一听是健康的食物就狂吃、一听高脂肪就一点不吃,人是杂食动物,什么都可以吃一点,掌握一个总体的平衡,对身体健康最有利。
宜:1、富含钾、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2、用植物油;3、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燕麦、薯类、粗粮、杂粮等;4、富含优质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
忌:1、高钠食物;2、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3、高反式脂肪酸食物;4、糖类、辛辣刺激的调味品、浓咖啡、浓茶等。
高血压造成心、脑、肾的损害,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不仅要降压,更重要是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
一定要长久、持续、平稳地控制血压,才能达到靶器官的保护,即选择理想降压药物,并坚持治疗。除药物治疗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
2、高血压发病原因
(1)遗传
遗传因素引起高血压病发病的作用已被公认,目前普遍认为遗传是成年人高血压的一个极强的决定因素,但动物研究与流行病学资料均表明遗传的作用可能是传递的,而不是决定性的。与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也是成年人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
(2)体重
研究表明,血压与身体重量之间、高血压与肥胖之间显著相关。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研究显示:减重10Kg可使收缩压下降5-20mmHg。
(3)饮食电解质的摄入
研究认为,摄入过多的钠盐可使血压升高,而膳食中有充足的钾、钙、优质蛋白质可防止血压升高。在微量元素方面,已知有几种金属,如铅、汞和镉可升高血压,其中镉已被当作人群中影响血压的一种可能决定因素。
(4)吸烟与饮酒
吸烟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我国10组队列人群前瞻性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比不吸烟者增高2倍,缺血性卒中危险增高1倍,癌症死亡危险增高45%,总死亡危险增高21%。据报道,少量饮酒对血压无急性作用,但收缩压、舒张压与饮酒及饮酒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酒精是血压升高的相关因素。
(5)避孕药物
自从1960年中期以来,口服避孕药已在全球广泛应用,实际上所有服用避孕药的妇女血压均有升高,并随服用的时间而趋向增加,其中35岁以上的妇女口服避孕药的升压作用较年轻妇女更易出现,但停用后血压往往会降至正常。
(6)民族与种族
在国内,以拉萨的藏族人患病率最高,其次是内蒙古锡盟蒙族人,而四川的凉山彝族人发病率最低。在种族方面,非洲籍黑种人的血压和高血压较生活在相似环境中的白人高而且常见。另据报道,日本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也非常高,尤其是生活在北方的Honshu省的人群。
(7)社会心理因素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城市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农村,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及脑力劳动者高血压发病率高。在发达国家,经济收入低和文化水平低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高于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高的人群。说明生活劳动紧张、劳动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心理精神因素等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8)年龄与性别
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可能大家觉得高血压离自己还很遥远,毕竟跟自己还年轻,父母也似乎没有高血压,但其实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经常大鱼大肉,高血压不知不觉就患上了,而且一旦患了高血压,很难治愈,只能想办法用药物和饮食来控制,所以大家都应该注意预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74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