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77年Andreas Gruentzig在人体内进行首例球囊扩张术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30年来取得了显着进步,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随着介入治疗的推广,带来了许多难解的问题,例如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前不久由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与美国德克萨斯心脏中心联合举办的“2007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关于介入治疗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过。其中专家学者们就介入治疗的用药策略所进行的一系列阐述,对于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过早中断抗血小板治疗风险高
据报道,2/3发生支架内血栓的患者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约为31%~45%。瑞典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超过3.9万名接受过冠脉支架治疗的患者中,相比金属裸支架组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组患者在治疗后4年间的死亡率及心肌梗死率更高。但研究人员最近在维也纳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年会上进一步报告说,尽管药物洗脱支架组中持续存在相对较高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率,但治疗后第5年的组间死亡率差异已不再显著。其可能原因是较高的迟发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率所致不良转归的风险增长已为血管再狭窄和靶血管重建率显著降低而致风险相应减少所平衡。
通过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强效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血栓性阻塞风险。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林延龄教授指出,目前抗小血板治疗的过早撤药被视为急性和迟发性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原因。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的迟发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在过早中断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最为常见。据报道,若过早中断二联抗血小板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率高达29%。美国杜克大学的一项大规模临床观察性研究表明,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若持续服用氯吡格雷6~12个月,相比过早停药的患者,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及心肌梗死率;在24个月的随访期间,用药6个月的死亡率为3.1%(停药组为7.2%),用药12个月的死亡率为0(停药组为4.5%)。而在应用金属裸支架治疗的患者中,无论氯吡格雷的疗程如何,未观察到类似的死亡率或心肌梗死率的差异。根据这些已经公布的数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相关专家组已提出建议: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二联抗血小板药物必须应用至少12个月。但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疗程仍是未知。目前,大多数心内科医生对这一建议表示认同,部分医生甚至提倡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应无限期应用二联抗血小板治疗。但是对于应用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是否需要无限期应用二联抗血小板治疗,仍存在争议。
在临床应用意义方面,延长二联抗血小板治疗将增加医疗费用并增大发生相关性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择期非心脏手术及微创操作。因此,林延龄教授认为,必须建立一项围手术期标准治疗方案以替代二联抗血小板治疗。一项最近公布的治疗方案建议近期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患者若需进行择期非心脏手术,应在术前的前3天静脉输注普通肝素和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剂。静脉抗血小板治疗可在术前6小时予以停止,且建议术后口服应用二联抗血小板进行治疗。该疗法安全可行,围手术期需全程应用阿司匹林。另外,临床必须牢记对于应用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产生的个体反应差异。对于这些反应差异的简单的床旁评价,可以成为临床实践中的常规指导。这将进一步改善药物洗脱支架用于治疗冠脉疾病的安全性。对于应用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的众多患者及治疗医生而言,必须严格遵照欧美心脏疾病协会所建议的指导方法进行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复杂PCI围手术期用药策略至关重要
对于复杂冠脉病变和合并左心功能障碍、肾功能损害、糖尿病等临床情况的患者进行的PCI治疗,被称为复杂PCI。这类手术存在很高的手术风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陈方副教授等指出,尽管复杂PCI手术成功与否高度依赖于术者经验和技术水平,但复杂PCI围手术期抗栓治疗对于成功的PCI和术后减少血栓并发症至关重要,尤其是临床中药物涂层支架越来越多,多重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可大大提高PCI的疗效和安全性。
对于抗血小板治疗,据陈方介绍,若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行复杂PCI术,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每天75~160毫克)的患者,在PCI术前应口服阿司匹林75~300毫克;术前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PCI术前至少两小时(最好24小时前)口服阿司匹林300毫克。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一旦确诊必须立即给予阿司匹林300毫克。PCI术后每日剂量在75~160毫克,长期服用。划行PCI的患者,术前均应尽早应用噻吩吡啶类药物(包括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啶)。有研究表明,PCI术前如给予高于常规负荷量的剂量,其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更为迅速。且术后应长期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于复杂PCI术后患者,可以考虑延长服用时间。
GPⅡb/Ⅲa拮抗剂是目前最强的抗血小板药物。根据现有证据,GPⅡb/Ⅲa拮抗剂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包括具有急性血栓、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高危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或有其他临床高危因素的患者。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不常规推荐GPⅡb/Ⅲa拮抗剂,但是如果冠脉造影发现血栓、血流缓慢或无复流的复杂病变,可考虑将GPⅡb/Ⅲa拮抗剂作为补救治疗。如术中应用GPⅡb/Ⅲa拮抗剂,一般在术后应继续应用一段时间。
另外,目前关于西洛他唑预防PCI术后急性并发症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对于不能应用噻吩吡啶类药的患者,可考虑西洛他唑替代。
对于抗凝治疗,据陈方介绍,复杂PCI术中应当使用普通肝素。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有残余血栓或夹层的患者,术后也应继续应用。目前急性ST段抬高性冠脉综合征术后一般维持48小时,而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术后多采用低分子肝素,一般7~10天。
对于PCI前已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NSTEACS患者,应根据术前最后一次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抗凝治疗。最新的EXTRACT-TIM125研究表明,进行PCI的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相对应用普通肝素,其死亡和/或非致死性心梗相对风险下降23%,而严重出血没有明显增加。成功无并发症的PCI术后无需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主要适应证为发生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时替代肝素,并非首选治疗。ACUITY研究表明,中高危NSTEACS患者早期进行介入治疗,比伐卢定可以替代普通肝素或依诺肝素,尤其当与GPⅡb/Ⅲa拮抗剂合用时,单独应用比伐卢定的临床净获益更多。
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平时我们说的冠心病多数是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冠状动脉狭窄多系脂肪物质沿血管内壁堆积所致,这一过程称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逐渐加重,限制流入心肌的血流。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会发生胸部不适,即心绞痛。不同人的心绞痛发作表现不一。多数人形容其为"胸部压迫感","闷胀感""憋闷感",部分病人感觉向双侧肩部、背部、颈部、咽喉部放散,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缓解。心肌梗塞为冠心病的另一种表现,它胸痛症状持久而严重,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心肌梗塞时冠状动脉完全阻塞,该部分心肌因为没有血液供氧而坏死。多数由于狭窄部分形成血凝块、粥样斑块破裂或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
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血小板的激活在AC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抗栓治疗策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rupture)或糜烂(erosion),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是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和Q波心肌梗死的一系列临床病征。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患者的临床症状各异,其冠状动脉却具有非常相似的病理生理改变,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因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非ST段抬高型ACS中更是如此。抗栓治疗可分为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血酶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又分为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而ST段抬高型主要是指急性心肌梗死。两者在病生理上的差异可能在于:非ST段抬高型病生理基础为血栓不完全堵塞动脉或微栓塞,而ST段抬高型则为血栓完全阻塞动脉血管。虽然两者病生理过程相似,但两者在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上有着较大区别。
一、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2002年ACC/AHA推出了新的UA/NSTEMI治疗指南其中关于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建议如下:
I 类
冠状动脉
1、应当迅速开始抗血小板治疗。首选阿司匹林(Level of Evidence: A)。
2、阿司匹林过敏或胃肠道疾患不能耐受的患者,应当使用氯吡格雷 (Level of Evidence: A)。
3、在不准备做早期介入治疗的住院患者,入院时除了使用阿司匹林外,还应尽可能使用氯吡格雷,用药时间为1 (Level of Evidence: A)-9个月 (Level of Evidence: B)。
4、在准备做介入的住院患者,应当使用使用氯吡格雷1个月以上 (Level of Evidence: A),如果没有出血的高危因素,则可使用9个月(Level of Evidence: B)。
5、在准备做择期CABG并且正在使用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应当停药5-7天 (Level of Evidence: B)。
6、除了使用阿司匹林或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外,还应当使用静脉普通肝素或皮下LMWH抗凝 (Level of Evidence: A)。
7、对于准备行心导管检查和PCI的患者,除使用阿司匹林和普通肝素外,还应使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 (Level of Evidence: A) IIa 类。
1、对于持续性缺血、肌钙蛋白升高的患者,或不准备做有创治疗但有其他高危表现的患者,除了使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外。
2、与普通肝素比较,优先使用依诺肝素作为UA/NSTEMI患者的抗凝药物,除非准备在24小时内接受CABG手术 (Level of Evidence: A)。
3、对于已经使用普通肝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且准备做心导管检查和PCI的患者,应当使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也可以只是在PCI之前使用 (Level of Evidence: B)。
IIb 类
对于没有持续性缺血并且没有其他高危表现的患者或不准备做有创治疗的患者,除了使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外,还使用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Level of Evidence: A)
III 类
1、没有急性ST段抬高、正后壁MI或新发LBBB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Level of Evidence: A)
2、在不准备做PCI的患者使用阿昔单抗 (Level of Evidence: A)
这一指南长期指导了我们的临床工作。但医学科学的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随着各种大规模临床研究的开展和新药物的不断涌现,许多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摆在了我们面前,指南也应随之更新进步。2004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推出关于血栓性疾病的指南ACCP7,我们就根据ACCP7来谈一谈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栓策略。
(一) NSTE-ACS的抗血小板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噻氯吡啶类、双嘧达莫及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将会改善临床预后。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它作用于血小板内环氧化酶-1(COX-1),抑制其活性从而减少花生四烯酸的降解,减少TXA2的产生,抑制GpIIb/IIIa受体的活化,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ACCP7对阿司匹林的推荐如下:
对于所有没有明确阿司匹林过敏的 NSTE ACS患者,推荐立即口服阿司匹林75 到325mg,随后每日口服75到162mg (Grade 1A)。
Walletin等人的研究证实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ACS患者的死亡和心梗机率,而且这一优势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另一项荟萃分析提示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仍发生的ACS意味着较差的临床预后。
2、噻氯吡啶类药物
包括抵克立得和氯吡格雷。他们都是血小板ADP受体的拮抗剂。作用于ADP受体,抑制血小板GpIIb/IIIa受体的活化,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ACCP7对噻氯吡啶类药物的推荐如下:
对于所有没有明确阿司匹林过敏的 NSTE ACS患者,推荐立即口服氯吡格雷300 mg,随后75 mg/日 (Grade 1A)
对于不能马上进行诊断性导管术或冠脉造影后不能在5天内行CABG术的NSTE-ACS患者,推荐立即口服氯吡格雷300 mg,随后每日75 mg至9到12个月,同时合用阿司匹林 (Grade 1A)
对于将在24小时内接受冠脉造影的NSTE-ACS的患者,建议在明确冠脉解剖后再开始服用氯吡格雷 (Grade 2A)
对于正在服用氯吡格雷并准备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推荐术前停用氯吡格雷5日 (Grade 2A)
CURE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再阻断ADP途径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是否可获益。该试验入选12562例UA/NSTEMI病人,在24小时内随机分组用安慰剂和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然后每天75mg)治疗,然后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人均给以阿司匹林。联合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发生率,安慰剂组为11.5%,氯吡格雷组为9.39%(RR0.80,P<0.001)。 PCI-CURE为CURE试验的亚组研究,入选2658例病人,随机、双盲分为安慰剂组(n=1345)和氯吡格雷组(n=1313)所有病人均给以阿司匹林。入选病人在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平均10天接受安慰剂或氯吡格雷,术后大多数病人接受开放标签药物(氯吡格雷或抵克立得)治疗2~4周,之后再使用研究药物8个月。初级终点(联合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安慰剂组为86例(6.4%),氯吡格雷组为59例(4.5%,RR0.7,P=0.03)。氯吡格雷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下降了31%。CURE试验奠定了氯吡格雷在ACS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地位。
3、双嘧达莫
双嘧达莫即潘生丁,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cAMP的产生来抑制血小板的激活。于阿司匹林相比,双嘧达莫不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甚至在与华法令合用时也是如此。但在NSTE-ACS患者的急性期治疗中没有证据支持双嘧达莫可以替代或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合用
4、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中,血小板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GP)受体与血小板的活力密切相关,其中GPIIb/III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等的结合是各种血小板激动剂导致血小板凝集过程中的最后共同途径。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通过与GPIIb/IIIa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凝集,是新一代的血小板抑制剂。ACCP7对Glycoprotein IIb/IIIa inhibitors推荐如下:
对于中高危的NSTE-ACS患者,推荐早期应用依替巴肽或替洛非班,同时合用阿司匹林和普通肝素(Grade 1A);对于服用氯吡格雷的中高危的NSTE-ACS患者,推荐同时早期应用依替巴肽或替洛非班治疗 (Grade 2A)
对于NSTE-ACS患者,推荐不使用阿昔单抗作为初始治疗,除非冠脉解剖已经明确,PCI将在24小时内进行 (Grade 1A)
临床试验表明,合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与阿司匹林,比单用阿司匹林和安慰剂更能降低缺血并发症的发生,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需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木(CABG)或再次介入治疗的发生;不稳定心绞痛和无ST抬高的AMI患者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也可获益,已进行的临床研究包括:PURSUIT、PRISMPLUS、PRISM和 PARAGON。PURSUIT试验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30天死亡和MI的发生率在EPtifibatide组(14.2%)较安慰剂组(15.7%)下降(P=0.04)。96小时、7天、和6月的死亡和MI发生率也下降1.2%—1.5%。PRISM—PLUS试验中应用阿司匹林、肝素和Tirofiband的不稳定心绞痛和无ST抬高的AMI患者7天和30天的死亡率、MI和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率较单纯应用阿司匹林和肝素者低,7天时分别为12.9%和17.9%(P=0.04);30天时分分别为18.5%和22.3%(P=0.03);6月时绝对值仍下降3.0%—3.2%。PRISM试验比较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Tirofiband十阿司匹林和肝素十阿司匹林疗效,前者48小时的联合终点(死亡、MI和顽固性缺血)发生率为3.8%,较后者(5.6%)下降32%(P=0.01)。GPIIb/IIIa受体抑制剂作为高效特异的抗血小板药是目前急性冠脉综合证最突出的进展,但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以进一步了解其剂量、效应及安全性。
(二)NSTE-ACS的抗凝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选择性间接抗Xa因子抑制剂(人工合成戊糖)、选择性直接抗Xa因子抑制剂(DX-9065a)及凝血酶直接抑制剂。
1、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增加AT-III活性,从而灭活IIa和Xa等凝血因子。ACCP7对于普通肝素的推荐如下:
对于NSTE-ACS患者,推荐短期普通肝素与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应用替代单纯抗血小板治疗 (Grade 1A); 推荐普通肝素的剂量应根据公斤体重调整,并将aPTT维持于50到75秒 (Grade 1C)
一项荟萃分析证实抗血小板与短期普通肝素联合治疗降低2周内NSTE-ACS患者的死亡和心梗率。普通肝素是ACS抗凝治疗的重要基础。
2、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LMWH)是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的产物,抗凝作用与普通肝素大致相同,由于分子量小(平均分子量4500道尔顿),其抗Xa和抗IIa活性比例增加,对于和血小板结合了的因子Xa亦有抑制作用,因而抗血栓形成作用更加明显。LMWH与血浆蛋白非特异性结合力较低,因而生物利用度较高,半衰期较长,抗凝效果呈明显的剂效关系,皮下注射吸良好,几乎为100%。以下是ACCP7关于低分子肝素的推荐:
对于NSTE-ACS患者,推荐应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普通肝素 (Grade 1B)
推荐不需要常规监测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效果 (Grade 1C)
对于已经接受了低分子肝素抗凝的NSTE-ACS的患者,建议在PCI术中继续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Grade 2C)
对于已经接受了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治疗的NSTE-ACS的患者,建议低分子肝素替代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Grade 2B)
从荟萃分析中可以看到当前标准的抗血栓治疗是普通肝素(UFH)和阿司匹林。然而,LMWH比UFH在实践和临床上更具有利之处,可以考虑为ACS内科治疗以及正准备进行手术介入治疗的有效的替代方法。可明显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30d死亡率和复合性心脏事件发生。
3、间接抗Xa因子抑制剂(人工合成戊糖)
评价fondaparinux在TE-ACS和NSTE-ACS中应用的安全有效性的大型随机试验正在进行。2005年ESC上发布了fondaparinux治疗ACS的第一个大型临床研究OASIS-5的结果。OASIS-5研究是一个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入选了来自41个国家576个中心的20,000例ACS患者。目的是评价fondaparinux治疗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fondaparinux在ACS后9天内在预防心血管事件、死亡和缺血发作方面同enoxaparin一样有效,并且显著降低严重出血并发症。研究显示fondaparinux明显降低ACS事件后1个月内的死亡率,在6个月的随访期内同样有效。这一研究发现表明fondaparinux很可能成为ACS患者抗血栓药的新的选择。
4、凝血酶直接抑制剂
水蛭素及比伐芦丁能够选择性的与凝血酶结合,并将其灭活。在临床上多用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抗凝治疗。综合临床实验的荟萃分析提示凝血酶直接抑制剂与普通肝素相比并不能显著减少ACS患者的死亡和心梗的机率,而且增加相关出血风险。以下是ACCP7关于凝血酶直接抑制剂的推荐: 对于NSTE-ACS患者, 不推荐DTIs 作为首选抗凝治疗 (Grade 1B)
为了使指南更具实践性, 2005年ACC/AHA推出了 UA/NSTEMI GUIDELINE急诊诊疗指南,强调了在急诊室的治疗。根据UA/NSTEMI的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早期保守组和早期介入组,两者治疗策略不同。
早期保守策略:
1、阿司匹林 (Class IA);阿司匹林禁忌时选择氯吡格雷(Class IA)
2、氯吡格雷服用至少1个月 (Class IA)至9个月 (Class IB);如不能早期介入,氯吡格雷应在急诊室近早服用
3、依诺肝素或普通肝素 (Class IA)
4、依替巴肽或替洛非班: 持续缺血 (Class IIaA) TnI或TnT升高 (Class IIaA) 、其他高危因素 (Class IIaA)
5、非计划行进PCI,阿昔单抗不应早期使用 (Class IIIA)
早期介入策略:
1、阿司匹林(Class IA);阿司匹林禁忌时选择氯吡格雷(Class IA)
2、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 (Class IA);与普通肝素比较,优先使用依诺肝素作为UA/NSTEMI患者的抗凝药物,除非准备在24小时内接受CABG手术 (Class IIaA)
3、如准备早期介入干预应近早使用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 (Class IA)
4、如准备早期介入干预,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应与阿司匹林、肝素及氯吡格雷联用 (Class IIaB)
5、如准备行PCI术,氯吡格雷服用至少1个月 (Class IA)至9个月 (Class IB)
这一改变将使指南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 日发现血管内镜检查可预测急性冠脉综合症风险据《美国心脏病学杂志》最近的一文章称,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血管内镜检查能有效检测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患者,能预测血管中有多个黄色斑块的患者较高的发病风险。
心内科小结 篇1一个月已经结束,在心内科的实习结束了。在这一个月中,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我收获了许多东西。
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常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衰、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房间隔缺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血等症状。实习期间,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诊断手段,比如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的测定及所代表的意义,心脏彩超报告单上数据上所代表的意义,心电图的改变及所代表的意义。治疗措施,抢救心衰病人的常用药,常用设备。学会使用除颤仪,掌握了临时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每天早上我们实习生都要早早到科室去给每一个患者测量血压,血压常常作为患者用药的反应的很重要的一个依据,所以测量的准确性很重要,袖带在肘上两恒指,摸到肱动脉搏动放上听诊器,再测量,因为有些危重病人的动脉搏动很微弱,不标准的测量测不出血压,我实习的时就有一个病人:心衰,搏动很微弱,我去量血压,就是没有量出来,然后我去叫老师,老师测量后告诉我测量一定要标准。
然后在心内科更加理解了生命的脆弱,在心内科的这一个月里,我一共遇上了三次大抢救,一次我跟着老师值班的时候,来了一个心室逸搏,先是多巴胺持续泵入,肾上腺素推入,所有医护人员轮流心外按压,抓紧时间除颤,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这个过程直接就是一个打仗的过程,等病人稍平稳的时候都是凌晨一点多了,我浑身湿湿的,全是汗,很高兴。另一次一个病人大面积心梗,护士在安排床位的时候,病人心梗发作,大抢救,除颤,气管插管,持续多巴胺泵入,肾上腺素推入,所有医护人员轮流心外按压,除颤,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可是病人就那么走了,十一点到病房,一点多临床宣布死亡,一个生命就这么结束了,那个小孩子的悲嚎真的让人很心疼。
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感觉己学的还不够,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但是实习的安排,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同时,也让我更了解了职业的精神。在这一个月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生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工作规范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工作有措施、有记录。我要不断的提高专业知识,牢记老师的教诲与实习经验,不断的学习与进步,同时把这些经验与教诲应用到下一实习科室,努力做的更好。
心内科小结 篇2短短的一个月即将过去,在心内科实习也即将结束。在这一个月里,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我受益颇多。其中,有苦有乐,有酸也有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感觉自己学的还不够,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不过在这里,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职业的精神。
在实习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
心内科一般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常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衰、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房间隔缺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血等症状。实习期间,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作。按时参加医院安排的班次及科室的教学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经过这近一个月的心内科实习,使我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与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与技巧。总之,在心内科实习的日子里,我受益匪浅,虽然我还只是学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不断摸索,用微笑温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温故而知新,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总之,虽然我仅仅体会了一个月,可能还有好多东西没有真正体会到,但是我非常敬重心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喜欢他们高超的技术与敬业精神。我想,现在是实习之初,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要不断的提高专业知识,牢记老师的教诲与实习经验,不断的学习与进步,同时把这些经验与教诲应用到下一实习科室,努力做的更好。
心内科小结 篇3在心内的3个月总觉得学到的东西没有预期的多。
刚到心内科正赶上职业医师考试,听过张明国老师查房讲心脏电生理的图有种相遇恨晚的感觉,觉得要是早一个月来听他讲一下这几个图那么各种控制心率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就不用背的那么痛苦了,心梗时候各个部位梗塞对应的心电图改变也可以只用推导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很快我就被分到跟另一个刚定科的师兄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全力考试,考完试好像就不再有动力看书了。带我的师兄由于功力有限教我的东西也相对局限,于是我在心内科迷迷糊糊的混了2个多月。出科时也就只会搞搞高血压、冠心病待诊的。真真心梗的我还没搞清楚什么时候该溶栓什么时候该保守呢!
在心内科对我锻炼最大的就是值夜班,一般晚上病人有情况护士都只会来叫轮转的医生。所以病人夜里突发急诊时必须学会判断病情轻重,知道什么情况该怎么处理,什么时候该去叫本科医生。
在心内科我也生了工作以来的第一场病——“上感”。生病生的很蹊跷,值记得上了一个夜班也没有着凉,第二天白天就觉得嗓子不舒服,第三天就开始流涕、发烧、嗓子疼了。最要命的是再过一周就要考试了,只有拼了命的马上用上抗生素。幸好在考试的时候把感染压住了,没有发烧、鼻塞,只是嗓子不舒服。
心内科小结 篇4转眼间我已结束为期一年的进修生活,怀着不舍我离开了安徽省中医院的学习,但更加充满信心的回归到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工作岗位中。首先非常感谢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领导怀着培养人才的理念给了我这次进修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安徽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各位老师对我孜孜不倦的教导,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的时间总是过的飞快,进修期间,本着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勤奋工作的态度,得到了进修科室老师们的一致好评。通过这一年时间的进修学习,我收获颇多,不仅提高了我自身的临床专业技术水平,还使我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下面就我这次进修学习机会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心血管内科是由门诊,病房,心电图工作站,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心导管室等组成,拥有目前先进的PHILIPM305B多功能重症监护系统,24小时动态心电血压监护仪,心电图机,心脏除颤起搏器等设备,可进行有创无创系列监测及检查治疗,并开展了永久及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等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技术。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高血压,血脂异常,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自行研制开发的“养肝益水颗粒”,“调脾护心方”,“益水活血汤”等院内制剂的应用,更好的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标本兼治,副作用少,深受广大患者青睐。
进修学习过程中,在带教老师的教导下,我熟练的掌握了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提高了中医中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并在急、危、疑难病例的诊疗方面有一定的提高;熟悉了心内科疾病的常规药物及使用;能独立使用心电图机,并掌握读写心电图的要点;了解了冠脉介入术过程;规范了对临床电子病历的书写、对初诊病人的处理操作。心内科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都有所提高。
进修期间关于科室的发展我体会到需要医技人员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科室人员团结协作的意识、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虽然学习时间有限,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专业技能还有诸多不足,还需继续提升,但这次的进修学习让我充分认识了自己,对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了重大影响,我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充分的利用好这次学习的知识,加强不足方面的学习进步,在我院临床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我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内科小结 篇520xx年7月至20xx年7月,我非常幸运地获得了到培训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行心血管专业临床药学的进修培训机会,经过一年的强化培训,对心血管专业临床药学略有浅见,现将一年来的学习体会做一小结与同道共享。
1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1医学基础知识欠缺
临床药师是以系统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一定临床医学知识,熟悉药物性能与作用、了解疾病治疗要求和特点,参与合理用药方案设计并保障合理用药目的实现的临床专业技术人员。我毕业于药学院校药学专业,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药品的调配工作,并兼有处方分析、不良反应报告收集、用药宣传等工作。虽然曾短期参与过本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学工作,但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医学理论知识比较欠缺。因此,此次初到临床,而且是专业知识非常强的心血管内科,许多专业术语不熟悉,有些疾病只知其名不知其意,心理压力很大。
1.2有药学基础,但缺乏综合应用药学知识的临床经验
毕业后主要从事药剂科中常规工作,再教育及进修机会很少,而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日新月异,所掌握的药学知识逐渐老化。作为一名药剂师,本应对本专业知识的现状与进展非常熟悉,但走入临床,却发现很多药物应用知识需从医生处得到。诸如临床上各类疾病药物冶疗的指南与最新的有关药品的专家共识等等,深切地感到作为一名药师的职业危机。
1.3缺乏和医生、护士、患者沟通的技巧
我刚开始参加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学工作时,不知道如何与医生、护士、患者交流,自信心不足,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要获取什么信息,甚至是和患者交流的方式方法,都有许多要向临床医师学习的地方。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充实临床医学知识
培训之前,认真仔细地阅读了“心血管内科专科临床药师培训教学大纲”文件,其中对临床医学知识掌握有一定的要求。为了尽快弥补临床医学知识不足,先以自学的方式通读了内科学中循环系统疾病及诊断学中心电图章节,然后把书中重点又针对性的复习了一遍,使自己较系统了解有关疾病的概念、发病机理、药物治疗原则与最佳选择用药等。
2.2更新临床药学知识
药学知识是临床药师必须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的内容。临床药师只有精通药物学,游刃有余的运用这些药学知识,才能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药学服务,体现其在临床的职责和价值。协和医院使用药品品种繁多.所以首先认真了解协和医院所用循环系统疾病用药情况,然后针对常用的降血压药物、降血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及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回顾并更新药品的作用机理、禁忌证、药代药动学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学习根据疾病情况进行药物的选择使用。遇到新老知识点,与老师或学员经常进行讨论,在学习中善于总结归纳。
2.3训练临床实践技能
参加分管病区日常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参与药物治疗方案讨论;对重点患者进行药师查房、药学监护、书写药历;参加危重患者救治、会诊;参加每周医院的质量查房;向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教育与指导,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特别注重心血管专科技能训练,如详细采集病史的技能、专科简单的体格检查、学会正确测量血压、学会简单的心脏听诊、肺部听诊,培养心电图的阅读技能等。
2.4扩展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是指运用医药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患者的家庭与人文背景,将多方面信息进行判断性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体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活动过程[2]。药师考虑问题,往往只局限于药物本身,很少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而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必须在全面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详细用药信息等情况下,制定出药物治疗方案,并在治疗期间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疗效不佳的原因以及提高疗效的方法。为了更新临床知识,了解最新药品信息,一年内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会议,共参加了各类会议、讲座达50余次。
2.5培养与医生、护士、患者有效沟通交流技巧
临床药师工作模式是面向医生、面向护士、面向患者,沟通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相信很多临床药师都深有体会,临床药师的工作要得到医生和护士的认同,沟通技巧是非常关键的。沟通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要找到一种让医生或护士接受的方式还是需要慢慢摸索的。作者认为:作为临床药师我们有责任提出合理建议,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但是绝不能以说教或者批评的方式和医生沟通,而应当以讨论的方式或者是虚心学习的态度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对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在临床科室里,先找谈得来的医生进行沟通;对于高年资的医生那就以请教的姿态参与他们的工作。并且在沟通前需查阅相关文献与书籍,而不能不经过思考就冒然请教。
3心得与体会
3.1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理论知识比较枯燥,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保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心血管内科专业英文,尤其是各种疾病的缩写对临床药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医生在写病历时多用专业英文缩写,如:ECG、UCG、CHD、ACS、PCI、NT-proBNP、LVEF、AVNRT、ICD、AMI等等,因此,带教老师制定了严格的心血管内科专业英文学习计划,并将患者来院就诊日常所用英文会话编写成册,有利于学员尽快掌握心血管内科专业英文。
3.2讲究学习方法
学习还要讲究方法。如学习《内科学》、《诊断学》教材时,不要跳跃式阅读,要逐字逐句去用心体会,因为书中的知识点是前后呼应、循序渐进的,如果跳过认为不重要的部分,读到某一页,出现某个概念,会不知所云,回过头再查询,既费时又不连贯。
在学习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时,要牢牢把握各种疾病的概念,因为往往概念中包含了该疾病诊疗有关的信息。另外,心电图是诊断循环系统疾病最重要的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技术。学习时,要特别注意正常心电图各导联的波形特点和正常值,最好能牢牢记住正常心电图各导联的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只要一看患者心电图,就能马上反映出各导联的波形与正常心电图波形有何不同,有利于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另外跟着带教老师每天早晨查房时,要多听、多记、多问,加强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多听,指医生在查房时提到的知识点相对患者来讲具有针对性,而对药师来讲非常杂乱,无论多难懂,只要注意听,如果反复重复,也会增进理解。多记,指遇到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及患者的检验结果对疾病具有的意义。医生、患者询问的有关药品问题,如不能给出解释时,也应及时记录下来,以备随后再查资料。多问,指在查房或看书时,遇到有关临床医学方面的不懂的问题,认真请教,毕竟专业不同,隔行如隔山。
3.3参与临床用药实践
临床药师是医师、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桥梁,是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在治疗中既要发挥专业知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又要协助医师、护士提高医疗水平,同时还要帮助患者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临床药学事业在我国刚刚起步,我们作为开拓者和实践者,任重道远。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素质,才能满足临床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医师、护士提供全面、优质的药学服务。
心内科小结 篇6在内科这两个多月中,在带教老师的悉心与耐心带教下,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曾懂得的东西。在实践学习的日子中,我了解到收治病人的一般过程:如测量生命体征;询问病人病史、过敏史等,认真写好护理记录,同时观察病人的病容,配合老师的指导,了解抗生素对各种消化系统的基本应用。
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同时坐到了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
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微笑迎接新病人并做好入院评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规范记录;正确采集血、尿标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认真执行静脉输液……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勤于、善于观察患者病情,从而及时地掌握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这段日子,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接触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专科知识和技能,重新拾起了很多操作技术,例如无菌原则,氧气的应用,以及抢救车的五定等。
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践学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这只是实践学习之初,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下一实践学习科室,并牢记老师的教诲,不断地学习进步。同时,我要感谢本科室的患者,他们很配合的让我做治疗,俗话说,病人就是老师。希望下一站,一切顺利。
心内科小结 篇7在心内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早退,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态度端正,工作作风严谨,认真听取老师教诲,总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带教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在本科的实习任务和要求,基本掌握了该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和基本操作。 心内科主要是些循环系统疾病,且死亡率最高,由于心内科疾病复杂且症状常不典型,如果不仔细观察耐心询问并及时反馈给医生,就会贻误病情,必须遵守严格的用药准则。心脏病人输液时,应遵医嘱严格掌握滴数,监测血压及脉搏。由于心内科某些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当接近,因此应密切注意病人用药前后的反应。由于实践学习时间较短,带教老师先向我介绍正常的心电图,在此基础上再讲解临床常见的异常心电图。结合临床患者的实际心电图加深印象,反复讲解,直到我都能正确识别一些常见的心电图,并教会我有关监测仪器的常识性知识。
在这一个月的实习期间,我一直在住院部实践学习,是我见到的疾病特别多,对心血管疾病的各种类型都见到了,老师对病人的心里教导一直让我难忘,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心病、肺心病、室上速、等疾病的治疗和用药护理,通过我再与书本的理论知识结合,我对此加以巩固,现在还记忆犹新。能准确及时的检测血糖和血压的变化,并及时反馈给带教老师。
累、忙使我在这个月已经精疲力尽了,我身体上的困反而使我的心里特别的舒服,因为我觉得自己很充实。在科室里很忙,我所做的一切好像都是在长见识与知识。所以我很乐意为每一位老师做他们需要我做的事。
心内科小结 篇8心内科的实习即将结束, 心内科学习是临床实习的重点。需要我们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及易患因素、各专业特殊仪器的应用及专科检测、治疗方法,如:肺功能测定、心电监护、心脏起搏除颤器、心导管、各种内窥镜检查、腹膜透析、各种穿刺术等。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毒副作用、临床化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能识别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各系统疾病的功能试验及检查方法。
我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心内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从一个实习生逐步向护士过度,从而让我认识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
每年11月份到1月份是冠心病发作的高峰期,医院的心内科门诊候诊区人满为患。很多患者想知道:冠心病如何治疗?冠心病能治好吗?有冠心病最佳治疗方法吗?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冠心病。
冠心病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冬季要倍加呵护心脏?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造成血流不畅,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一些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头晕等。
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流量减缓,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大,增加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另外,冬天的饮水量往往较少,导致血液相对黏稠,血流减缓,也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概率。
冠心病能治好吗?冠心病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从冠心病发病机理的角度分析,冠心病能治好吗?以目前的医学手段,我们无法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无法彻底根治冠心病。虽然没有完全治愈的特效药,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已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预防控制冠心病的发展。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病变部位不同,冠心病最佳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基本疗法。冠心病一旦确诊,常需终生服药。西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等)以及中成药均可以作为治疗药物选择。中成药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代表性药物麝香保心丸长期服用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缺血,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且能用于快速缓解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症状,其起效快速性和有效性不亚于硝酸酯类这样的西药,还能避免这类西药的头痛、低血压等副作用,是多数冠心病患者的家庭必备药。
2.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为冠心病最佳治疗方法之一,即利用支架扩张狭窄的血管、维持血管的扩张状态,以保证病变处血流通畅、缓解心肌缺血症状。但是介入治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患者仍应按照医嘱长期规律服药,尤其是配合服用中成药,可以达到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效果。
临床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不仅可有效减轻介入治疗造成的局部损伤,而且对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的再狭窄有预防作用,并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易损斑块,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降低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血管剩余风险。
3. 心脏搭桥手术
搭桥手术是取病人本身的血管(如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从而有效改善心肌缺血。
但种情况发生率较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仍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最佳治疗方法之一。需明确的是,冠心病是一个终生进展性疾病,所以患者术后必须继续进行药物治疗防止冠心病的进一步发展。
同样,配合中成药使用可使改善心肌血供的效果达到最佳,麝香保心丸被证实具有药物搭桥的作用,可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可与心脏搭桥术互为补充,有效治疗冠心病。
相信你已经对“冠心病能治好吗?冠心病治疗最佳方法是什么?”有所了解了。最后提醒大家,战胜冠心病是场持久战,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合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平和的心态。冠心病能治好吗?可以说,冠心病人经过精心治疗,能使病情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可以和健康人一样享有高寿。
参考文献:
1. 陈伟伟, 高润霖, 刘力生,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6).
2. 车贤达,钱琳艳,高瑞兰.麝香保心丸预防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 26 (4):765-766.
谭巨涛,沈洪. 麝香保心丸改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肌微循环的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11, 40 (6):612-613.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71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提高高血压治疗依从性意义重大
下一篇: 高度重视药用辅料的开发应用